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65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01.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出适合高温耐碱性芽孢杆菌生长和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配方,并确定了接种量。木聚糖酶活力由2.66IU/ml提高至4.92IU/ml,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2.
中温α—淀粉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B.S.796所产中温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热稳定性,最适酶反应pH以及酶的pH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钙离子对酶稳定性的作用。为该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104.
数理统计方法优化单细胞蛋白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数理统计方法,在2L发酵罐中对紫云英汁液培养单细胞蛋白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较优培养基为:初糖2.3%,酵母粉0.16%,KHPO0.2%,MgSO0.05%。酵母浓度最高达10.46g/L,基质生长得率为0.55g菌体/g基质,基质转化率为83%。研究结果同时说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设计实验,工作量小,效率高,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5.
乳链菌肽高产菌株AL2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对乳链菌肽高产菌株AL2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30℃是产乳链菌肽的最适温度;蔗糖和酵母膏是最佳的碳、氮源,浓度分别为0.5%和1%。发酵培养基起始pH为6.5;锰离子对乳链菌肽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而铜离子却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淀粉酶同工酶染色,分析不同发酵期曲样以及从中分离的菌株的淀粉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淀粉酶的R_f值不同。细菌淀粉酶分子量一般大于霉菌和酵母淀粉酶。曲心酶谱较稳定,只含霉菌淀粉酶。曲皮含有霉菌和细菌两类淀粉酶。成品曲中以霉菌淀粉酶为主。本文的方法可用于研究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复合水解酶黑曲霉HD—1固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永泉  赵小立 《真菌学报》1995,14(3):226-233
黑曲霉HD-1是一株分泌高单位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等多种水解酶的生产菌,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搜索和正交试验对其固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进行扩大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酶活可达;酸性蛋白酶1.1万U左右,果胶酶9千U以上,纤维素CX酶1.1万U左右,纤维素CL酶4千U以上,糖化酶7千U左右。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转化反式肉桂酸生产L—苯丙氨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深红酵母(Rhodotorularubra)的培养基成分,培养固定化及转化条件,实验表明最佳基成分(%)葡萄糖0.5,胰蛋白胨0.5,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05,L-Phe0.05,pH7.0,30℃20L发酵罐中培养15~17h,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用2.5%卡拉胶包埋18%的湿菌体,最佳转化条件为:1.0%反式肉桂酸,4mol/L铵离子,pH0.5,30℃,用卡拉胶固定化深红酵母(R  相似文献   
109.
110.
嗜热链霉菌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太原地区棉籽壳的微生物区系中,从棉籽壳发酵料中经50℃培养分离到5株嗜热链霉菌,经鉴定为嗜热链霉菌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热深蓝紫链霉菌(Streptomycesthermoatrocyaneoviolaceus)、热深蓝紫链霉菌太原亚种(Streptomyces thermoatrocyaneoviola-ceus subsp.taiyuan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