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L JF-1d三级发酵的发酵液经离心去菌体,(NH4)2SO4分段盐析,透析后进行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粗酶制剂。比活力从1878U/mg提高到6795U/mg,酶活力回收率为35.3%。该酶水解酷蛋白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为10.5,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对SDS有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株产黄色素的红曲霉菌株Monascus HB-5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接种量、pH、碳源、氮源等主要发酵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产出高浓度单一黄色素,色调为棕黄色,仅在370nm具有吸收峰。产黄色素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pH4.6~5.7,温度30~32℃,适合的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硝酸铵,摇瓶黄色素色价达200 U/ml。并对色素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橘霉素含量低于0.1mg/l。  相似文献   
3.
静息细胞连续两批次生物催化生产氢化可的松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的Ⅱ级培养18h的活菌丝作为C11β位羟基化生物催化剂,在选定的含有微粒结晶甾体底物(0.2%,质量分数)17α,21-二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的磷酸缓冲液(0.05mol/L,pH6.0)介质体系中,在经过连续两批次约55h的转化反应,底物转化率可维持在较高水平,产物氢化可的松净收率可达60%;从菌丝回收的底物RS可再利用。此工艺提高了生物催化剂的利用率,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衣芽孢杆菌JF-UN122碱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衣芽孢杆菌JF—UN122的发酵液,以硫酸铵分段盐析得粗酶,再经DEAE—Sephadex A—50吸附色素、CM—Sephadex C-50离子交换及Sephadex G—75柱层析等步骤获得电泳纯的碱性蛋白酶。SDS-PAGE测得其分子量为31.6KDa。以酪蛋白为底物时,酶的Km为5.26μg/min,Vm为20.8μg/min。酶的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55℃,pH5~11,55℃以下酶较稳定,对1mol/LH2O2具有一定的耐氧化性。PMSF对酶抑制,二硫苏糖醇(DTT)有保护作用,钙离子、EDTA、SDS、尿素等对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工程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发酵条件对大肠杆菌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1融合蛋白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工程菌的生长条件和人白细胞介素-11融合蛋白表达进行优化。在摇瓶中研究了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抽提物的浓度、pH及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等。确定了工程菌生长及表达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葡萄糖10g/L,蛋白胨20g/L,酵母抽提物10g/L,pH7.5,接种量10%,装液量10%,摇床转速220r/min及诱导时间为4~5h。然后在BiofloⅢ-5L发酵罐中以优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3批实验,结果表明:工程菌量达到55g/L(DCW),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融合蛋白表达量为33%左右,为进行中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成都佳丰食品厂等处采集的样品中平板分离初筛到124株碱性蛋白酶产生菌,进一步复筛出一株高产,且稳定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B.L.JF-ld,初步鉴定为地衣穿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该菌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基(%)为麦芽糖7.5,酵母膏3,NaCl0.5,K2HPO4·3H2O0.53,NaHPO4·2H2O0.03,Na2CO30.056,MnSO4l×10-4mol/L,pH8.7,通气量为(1:0.5)~(1:1)(v/v),37℃发酵40h,酶活力单位高达7180U/ml。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胶原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微生物胶原酶的主要产生菌来源、微生物胶原酶基因及其多样性的机制、应用等作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8.
一株耐高温SOD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生物体防御氧化损伤的金属酶。具有治疗炎症、抗辐射损伤、防癌、抗衰老等广泛药用前景。另外在植物抗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自1969年McCord和Fridovich发现该酶以来,人们已从多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了此酶。SOD的基因工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对而言,动植物Cu、Zn-SOD的研究较活跃,而微生物SOD,特别是Fe-SOD的研究较薄弱。本文报道耐高温SOD产生菌的筛选、鉴定结果,并对酶的稳定性和酶学特性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快中子、磁场、电场、紫外线、氯化锂和庆大浓缩液等诱变因子,对庆大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育种。初步结果表明快中子、紫外线、氯化锂和庆大浓缩液对该菌的复合诱变处理是较为有效的,可选育出新的菌株,其生产能力是出发菌株效价的223.2%。  相似文献   
10.
青霉单宁酶高活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塔拉单宁诱导丝状真菌产生单宁酶的原理,通过富集培养,从天然源分离得到30株具有较高单宁酶活性的青霉菌;经二级发酵程序,对这30株菌进行了生物转化复筛实验,选择出能水解塔拉单宁,且生物催化活性较高的青霉野生株Penicilliumsp.No.23,对No.23进行经紫外诱变处理,诱变株经筛选,最后得到1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单宁酶高活性菌株,其单宁酶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