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背景】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ε toxin,ETX)是由B型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一种肠毒素,具有迅速的致命性和经济上的破坏性。【目的】研究ETX对小鼠多个脏器的损伤情况及其在不同小肠肠段的结合情况。【方法】构建纯化偶联红色荧光蛋白的mScarlet-ETX,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累积情况;使用病理学技术观察ε毒素对小鼠各个脏器和不同肠段的结合情况,以及对脏器的损伤情况。【结果】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产生的ETX能累积于脑、肾、肺、肝、脾和心脏组织中,并能导致这些脏器的损伤。ETX在小鼠的小肠中主要累积于结肠中。【结论】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导致多器官组织损伤,并主要在结肠上被吸收,为治疗和预防携带ε毒素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2.
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与医药等领域。目前,工业上生产丁酸主要是从石油中提取有机化合物进行化学合成。与有机化合物合成法相比,微生物发酵产丁酸的优势有:所用的原料来源非常广,发酵过程低能耗,不污染环境,而且可以持续添加原料发酵生产丁酸。因此,通过生物技术发酵生产丁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丁酸的性质、产丁酸菌株的特点、微生物发酵产丁酸的细胞代谢途径及其调控、发酵法生产丁酸的工艺运行方式和产丁酸菌株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这五部分内容,以期为今后开展发酵法产丁酸的微生物基因工程改造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针对产气荚膜梭菌特有的α毒素(CPa)基因序列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 建立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特异性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5株产气荚膜梭菌均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而13株非产气荚膜梭菌均未扩增出相应片段, 无假阴性或假阳性情况出现。同时, 该方法可在1 h内完成反应, 且检测灵敏度达到10 fg/μL。该方法为产气荚膜梭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4.
【背景】感染产气荚膜梭菌会引起动物坏死性肠炎,通常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随着我国饲料禁抗、养殖减抗的实施,寻找绿色微生态制剂及其代谢产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旨在研究前期筛选的一株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枯草芽孢杆菌BS-2特性。【方法】检测了菌株生长曲线、代谢物质的抑菌特性及细菌素基因簇mRNA表达。【结果】枯草芽孢杆菌BS-2代谢物质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抑制作用,而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性能,并且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性能在2-12 h内迅速增长,在12-24 h内抑菌性能较稳定;该抑菌性能不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酶K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分析抑菌物质基因簇mRNA表达,发现枯草芽孢杆菌BS-2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活性可能与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美杀菌素(mersacidin)表达有关。【结论】枯草芽孢杆菌BS-2对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菌物质surfactin和mersacidin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系统评价酪酸梭菌活菌对预防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和CNKI,搜集有关酪酸梭菌活菌对预防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6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篇RCTs,包括4 096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酪酸梭菌活菌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降低了71%[RR=0.29,95%CI(0.25,0.34),P<0.01],腹泻持续时间减少了1.87 d[WMD=-1.87,95%CI(-2.11,-1.63)],住院时间减少了1.96 d[RR=-1.96,95%CI(-2.22,-1.7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极少数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四肢酸软、皮疹。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酪酸梭菌活菌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受纳入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6.
【背景】厌氧产氢颗粒污泥比絮状产氢污泥具有更高的生物量、沉降性与反应效率,对颗粒污泥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其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从而对厌氧代谢过程进行优化调控。目前关于产氢颗粒污泥蛋白质组分析样品制备方法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革兰氏阳性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YUAN-3是自凝集产氢发酵细菌,在间歇和连续流培养中可形成自聚集的厌氧颗粒,由于其全基因组信息清楚,可作为模式研究材料对制备方法进行评估。【目的】针对厌氧产氢颗粒污泥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比较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进行优化。【方法】分别利用液氮研磨、超声破碎、匀浆破碎对产氢颗粒污泥破碎,比较这3种方法对总蛋白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双向电泳比较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丙酮沉淀法与苯酚抽提法对总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对总蛋白样品分别进行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标记(Isobarictagsforrelativeandabsolutequantification,i TRAQ)、串联质谱标签(Tandemmasstag,TMT)标记以及质谱鉴定。【结果】液氮研磨、超声破碎、匀浆破碎3种破碎方法下总蛋白的提取量分别是对照样品的2.0、3.9与5.2倍。与TCA-丙酮沉淀法相比,苯酚抽提法总蛋白样品在双向电泳图谱上的蛋白质点明显增多,分布均匀,同时其在碱性蛋白端与小分子量蛋白端的蛋白质点也明显增多。质谱分析发现,iTRAQ标记样品与TMT标记样品中分别鉴定到1797个与1644个蛋白,在分子量、等电点、亚细胞定位的各个分布范围内,这些蛋白良好地覆盖了E.harbinenseYUAN-3中各个类型的蛋白。【结论】匀浆破碎与苯酚抽提法联用的总蛋白制备方法更适用于厌氧产氢颗粒污泥,该方法有利于后续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定量蛋白质组质谱分析,可作为产氢颗粒污泥以及革兰氏阳性菌总蛋白制备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比较布拉酵母菌与酪酸梭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 viral enteritis,RV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RV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抗病毒、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照组予以酪酸梭菌,〈1岁0.25 g/次,〉1岁0.50 g/次,bid口服;观察组用布拉酵母菌,〈1岁0.125 g/次,〉1岁0.25 g/次,bid口服。5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0%(χ^2=7.06,P〈0.01)。观察组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便秘3例,腹痛1例。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RV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8.
【目的】研究细菌作用下碳酸盐矿物的形成过程有助于了解微生物成矿的机理。【方法】在LagoaVermelha培养基中(Mg/Ca为6:1)对一株分离自土壤样品的梭菌MH18菌株进行了为期35天的碳酸盐矿物培养实验,同时还完成了一组无菌对照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沉淀物的矿物成分进行了测定,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沉淀物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MH18菌株在Lagoa Vermelha培养基中诱导形成了以高镁方解石为主的碳酸盐矿物;这些矿物起初具有哑铃状的外形,后来发展为球状;无菌对照实验中出现少量沉淀物,但X-射线衍射技术图谱显示它们是非晶态物质。【结论】MH18菌株具有促进碳酸盐矿物结晶的功能;碳酸盐矿物的特殊形态(哑铃状和球状)可能与细菌形态存在着某种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9.
以抗逆突变株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IB4为研究对象,葡萄糖为C源,对其进行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优化,同时将该优化工艺应用于甘蔗渣和糖蜜混合发酵制备燃料丁醇。结果表明:在5 L发酵罐中,先加入作为还原糖的甘蔗渣酸解糖液10 g/L,16 h后补加甘蔗糖蜜30 g/L,于35℃、100 r/min发酵50 h,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分别达到11.1和15.3 g/L,丁醇比例高达72.5%。  相似文献   
160.
以甘蔗废糖蜜作为原料,利用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DSM 6422菌株进行丙酮丁醇发酵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2SO4预处理糖蜜,初糖质量浓度60 g/L,(NH4)2SO4 2g/L,CaCO3 10 g/L,温度30℃,pH 5.5~7.0,接种量6%(体积分数),在5L发酵罐中发酵培养96 h,总溶剂产量为16.17 g/L,其中丁醇质量浓度为10.07 g/L,总溶剂产率为30.2%,糖利用率为8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