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F1代西藏小型猪早期生长发育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西藏小型猪早期生长发育的规律。方法对本基地F1代西藏小型猪的体重、体长、胸围、体高、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西藏小型猪体型小,生长性能稳定,生长速度与原产地西藏小型猪基本一致;西藏小型猪的体温、呼吸次数和心率与原产地西藏小型猪相近,且雌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F1代雌雄间除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数和尿素氮外其他指标也基本一致,大部分指标与人接近。结论由于西藏小型猪体型小、生长性能稳定,血液生理生化值与人类相近,因而是理想的医学研究用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PKC家族的影响.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PKCβⅠ、PKCβⅡ、PKCγ、PKCε和PKCζ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和PKC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KCβⅠ、PKCγ、PKCε和PKC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2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能活化巨噬细胞的PKCα和PKCβⅡ.  相似文献   
63.
研究抗肿瘤药阿霉素对Wnt通路抑制因子FrpHE(frizzled-related protein)和DKK-1(Dickkopf-1)表达的作用.将抗肿瘤药阿霉素加入到人肝癌HepG2(HepG2,含野生型p53;Hep3B,p53缺失)、人大肠癌(Lovo,含野生型p53)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p53突变)细胞株中.以RT-PCR技术检测阿霉素对Wnt通路抑制因子FrpHE和DKK-1的表达调节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肿瘤细胞中Wnt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β-catenin的表达.在加入阿霉素24h后FrpHEmRNA表达水平在人肝癌细胞(HepG2,含野生型p53;Hep3B,p53缺失)中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在人大肠癌细胞(Lovo,含野生型p53)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p53突变型)细胞中,未见FrpHE mRNA表达.DKK-1mRNA表达水平在人肝癌细胞(HepG2,含野生型p53;Hep3B,p53缺失)、人大肠癌细胞(Lovo,含野生型p53)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p53突变型)中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显著增加.β-catenin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强度和平均荧光量强度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化疗药阿霉素能明显诱导抑制剂FrpHEmRNA和DKK-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4.
研究两种不同的样本标记方法对人全基因组高密度60mer寡核苷酸芯片背景信号的影响。收集5对患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提取总RNA后,采用限制性显示技术(restriction display,RD)进行样本双色(Cy3/Cy5)荧光标记,与5张Agilent 60mer高密度(22K)Human 1B寡核苷酸芯片进行杂交。芯片全部杂交点分3组:基因探针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采用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直接掺入法进行标记。对全部杂交信号点的Cy3和Cy5背景信号值,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转换、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变异系数分析和重复数据的方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y3 标记的背景信号值均高于 Cy5标记的背景信号值。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表明,在Cy3 和Cy5标记中,两种不同标记方法间的背景信号值的差异极显著(PCy3<0.01, PCy5<0.01),且RD标记点的背景信号平均值低于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直接掺入标记法标记的阳性对照点。RD标记方法是一种有用的低背景信号的高密度长链寡核苷酸芯片样本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mRFP)转基因小鼠,并建立转基因小鼠的技术平台。方法将携带mRFP基因的慢病毒注入ICR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胚胎移植进假孕母鼠以获得仔代鼠,然后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体视荧光显微镜和PCR等鉴定并获得mRFP转基因鼠。结果移植卵周隙注射有慢病毒的胚胎40枚给2只假孕母鼠,共获得仔鼠6只;利用体视荧光显微镜检测mRFP表达,在蛋白水平证实6只F0代中,2只(R3和R4)鼠耳高表达mRFP,其余的弱表达mRFP(R1、R2和R5)或荧光强度(R6)与野生型ICR鼠无明显差别,而DNA水平检测证实,6只F0代中,5只(R1、R2、R3、R4和R5)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转基因hUb-mRFP,预示基因型鉴定结果很好验证了体视荧光显微镜鉴定结果。此外,mRFP转基因首建鼠基因组中整合的mRFP基因可稳定遗传和表达。结论建立了慢病毒法快速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技术平台,这为针对不同基因建立相应转基因小鼠以实现恒定或条件性的转基因过表达或RNA干涉(RNAi),并进而在体内解析相应基因功能和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6.
Yuan CH  Cai CQ  Zou F 《生理学报》2006,58(5):494-499
对急性分离的人中性粒细胞采用4℃预处理是进行膜片钳实验前经常采取的步骤,但这一步骤对电生理记录结果有何影响尚无文献报道。本实验探讨这一步骤对电生理记录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4℃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细胞的封接率,有利于对中性粒细胞进行电生理记录;封接率提高的原因与4℃预处理降低细胞的极性活动有关,但记录到的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全细胞电流和大电导Ca^2+依赖性K^+单通道电流动力学没有显著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4℃预处理可能影响到细胞膜上与极性有关的脂膜变化,但对细胞膜上蛋白的功能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67.
线粒体转录因子A是HMG蛋白家族中的成员,目前已知除了可以调控线粒体DNA的拷贝数和转录活性、参与细胞凋亡外,还可对人的寿命和疾病产生影响,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和线粒体脑病等。近来研究还发现mtTFA也可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提示核及线粒体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上存在偶联或协同作用。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关于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研究进展,从其基因学定位和结构、蛋白质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及其主要功能做一概述,同时总结不同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未知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一展埋。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选择空腹血糖值(FPG)在正常范围内(3.20 mmol/L≤FPG<5.50 mmol/L)的中老年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60只,高能量膳食诱导12个月后,将其分为正常血糖组和诱高血糖组(FPG≥5.50 mmol/L)。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组中36个糖尿病相关基因在诱导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中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能量膳食诱导后,诱高血糖组FPG和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而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分组无显著相关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上,诱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均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肝糖原磷酸化酶基因(PYGL)、水通道蛋白基因(AQP2)等19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在高能量膳食诱导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一致,但诱高血糖组的mRNA表达量变化大,且三磷酸腺苷柠檬酸裂解酶(ACLY)、选择素L(SELL)、突触相关蛋白23(SNAP23)、突触融合蛋白(STX4)这4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仅在诱高血糖组高能量膳食诱导前后呈差异表达(P<0.05)。  相似文献   
69.
精液源性病毒增强因子(Semen-derived enhancer of viral infection,SEVI)是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phosphatase,PAP)位于PAP248-286的多肽片段,可增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感染性。SEVI促进HIV感染的作用机制包括:①富含阳离子氨基酸残基的SEVI能通过静电作用降低HIV病毒颗粒与靶细胞之间的静电排斥;②SEVI在人体液中呈无序状态,利于病毒与靶细胞膜相互作用;③SEVI直接捕获HIV颗粒,提高病毒在靶细胞表面沉降速度,促进病毒与靶细胞的吸附和融合。目前已发现能抑制SEVI活性的物质包括:绿茶来源的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氨基喹啉类小分子化合物Surfen、ThT类似物BTA-EG6等,能通过阻断HIV与SEVI结合或阻止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降低SEVI的病毒感染增强作用。研究SEVI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对防治HIV感染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新西兰兔的初次筛选合格率、二次筛选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进行测定。结果初次筛选结果中,不同季节、体重值、性别、湿度新西兰兔的筛选率都有显著性差异,筛选时间在7~9月、体重值为1.7~2.0 kg、雄性的新西兰兔、在湿度为61~70%的条件下初次筛选率较高;在二次筛选结果中,不同季节、室温、湿度条件下新西兰兔的筛选率都有显著性差异,筛选时间在1~3月、在室温为22.1~23.0℃、湿度为61~70%的条件下新西兰兔的二次筛选率较高。结论在不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新西兰兔的初次筛选合格率、二次筛选合格率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