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诱导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miRNA表达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小鼠经过7天的CRS,通过旷场实验与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小鼠是否能够表现出紧张和焦虑行为。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定量分析对照组与模型组小鼠前额叶皮质组织中 miRNAs的表达水平,研究CRS诱导的焦虑有关的分子表达谱。通过RT-PCR对测序结果中差异表达的miRNAs 进行验证。结果:经CRS诱导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模型组小鼠,模型组在活动总距离增多(P<0.05)、平均速度(P<0.05)增快、中央停留时间减少(P<0.05)、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减少(P<0.01)、开放臂停留时间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GAD小鼠造模成功。经高通量测序结果及生信学分析,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共28个上调miRNAs,34个下调miRNAs,5388个靶基因参与作用变化。上/下调的miR-GO分析结果中,主要共同参与神经系统发育、突触后密度、神经元投射、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等过程;上/下调miR-KEGG结果中,参与共同通路主要包括轴突引导、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cAMP 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MAPK信号通路等过程。结论:前额叶皮质中miR-7a-5p、miR-124-3p、miR-141-3p、miR-183-5p等miRNA变化参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可能调控影响神经传导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四物汤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ike growth factors-1,IG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mTOR信号通路发挥对4-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合物(4-Vinylcyclohexene Diepoxide,VCD)诱导的卵巢衰老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8日龄雌性F-344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VCD溶液(160 mg/kg/d)20天,每天阴道涂片检测动情周期,连续观察12 d无角化细胞或仅有少量角化细胞即符合"卵巢衰老"表现,经动情周期筛选出2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Model)、阳性(戊酸雌二醇,E2)对照组、四物汤高剂量(SWT-H)组和四物汤低剂量(SWT-L)组,每组6只,灌胃持续3周后取材。取大鼠骨骼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结构;MASSON染色骨骼肌纤维形态变化;RT-PCR检测骨骼肌组织中各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肌纤维排列疏松,分布不均且有断点,胞浆不均,细胞核增多,出现增生的结缔组织,胶原纤维逐渐增多且肌纤维间距变宽;与模型组相比,E2组、SWT-H组与SWT-L组肌纤维排列相对整齐,胞浆较为均匀。肌肉形态较规则,纤维间距缩短,胶原纤维减少。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GF-1、PI3K、AKT、mTOR基因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E2组、SWT-H组与SWT-L组的IGF-1、PI3K、mTOR的表达明显上升,SWT-H组AKT表达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SWT-L组AKT表达相对降低。与模型组相比,E2组、SWT-H组与SWT-L组的IGF-1、AKT、mTOR的表达明显增加,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I3K表达增加,但无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四物汤可以明显改善VCD诱导的卵巢衰老大鼠的肌肉减少情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IGF-1-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抑制肌肉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尿源性干细胞(human urine-derived stem cells,hUSCs)是从人尿液中通过常温离心分离培养出来的具有良好增殖活性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其在组织器官修复、疾病治疗、药物活性及毒性替代筛选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且已能实现多种途径向尿源性多潜能干细胞(urine-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u-iPSCs)转化,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人尿液源性干细胞的来源尚不明确,定向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分化的条件选择及如何提高重编程效率等.本文对hUSCs的来源、分离培养方法、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由hUSCs向u-iPSCc诱导的方法及其应用前景,为hUSCs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研究靶向SW620细胞系中KRAS或TP53突变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针对SW620细胞中KRAS和TP53的突变位点设计sgRNA,并利用TIDE法检测sgRNA的切割效率。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靶向KRAS或TP53突变后SW620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并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分别构建了靶向SW620细胞系中KRAS和TP53突变的sgRNA质粒,并通过TIDE分析验证了sgRNA的内源切割效率;细胞增殖实验及细胞凋亡检测显示,靶向突变的KRAS或TP53基因后,SW620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减弱,凋亡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CRISPR/Cas9技术实现了对SW620细胞系中突变的KRAS和TP53的基因编辑,发现靶向KRAS或TP53突变能够明显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促进细胞凋亡,为结直肠癌相关靶点治疗提供了体外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构建靶向约200个AML基因突变的sgRNA基因敲除文库,为进一步探索诱发AML的信号通路网络奠定基础。方法:TCGA对200名AML病人进行了全基因组或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出约2000个AML相关基因突变,从中选出了约200个突变两次或以上的基因作为靶向基因;接着,从Brie文库中挑选出相应基因的sgRNA序列,每个基因对应4条sgRNA;利用Gibson组装酶连接到慢病毒载体内,得到sgRNA文库;之后,采用pSSA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鉴定文库sgRNA的切割活性;对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鉴定;用慢病毒包装文库,并测定病毒滴度。结果:1、构建了一个靶向约200个AML突变的sgRNA基因敲除文库;2、pSSA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鉴定文库sgRNA具有切割活性;3、鉴定的7个单克隆质粒序列完全正确;4、高通量测序鉴定文库丰度和均一性符合要求;5、用慢病毒包装成病毒文库,测定病毒文库滴度为4.4×107符合后续实验要求。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约200个基因突变的sgRNA敲除文库,可用于大规模地筛选诱发AML的基因突变,为探索AML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药物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酸梨金属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育光谱仪(ICP)对野生酸梨的金属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其常量元素中Ca的含量高达66.84%(mg/g),同时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Mn,V,Cu,Zn,Ni,Co等。及对人体有益的稀土元素Nd,Tm,Yb等。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构建表达人CD19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荧光素酶(LUC)的SW620细胞株。方法:构建MFG-CD19质粒,进行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与MFG-EGFP-P2A-LUC逆转录病毒载体共同转导SW620细胞,筛选出稳定且强表达的单克隆细胞株SW620-CD19-EGFP-LUC并扩大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与qPCR技术检测细胞CD19的表达、通过荧光素酶法对细胞系表面荧光素酶的表达和细胞系功能进行鉴定。结果:流式检测构建完成的细胞株中CD19阳性的细胞占比为99.9%,EGFP阳性的细胞占比为99.2%;荧光显微镜下能够明显观察到细胞的绿色荧光;qPCR检测结果表明细胞株中CD19的表达水平相比原始细胞株明显上调,并且能够激活CD19 CAR-T细胞对其进行杀伤。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稳定表达人CD19和荧光蛋白的SW620细胞株。  相似文献   
8.
人类肠道中定居着许多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核生物等,它们在肠道内能与其他微生物及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它们的基因组也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与人体的能量代谢及物质代谢有关。本文总结了人体肠道中病毒、真核生物、细菌和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群的失衡可能导致的疾病如肥胖和克罗恩病等,以及微生物环境在人体内的成熟过程,期望有助于诊断和治疗与肠道微生物失衡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年龄和性别是AD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临床前和临床症状相继出现,而焦虑是AD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早期症状之一。此外,AD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然而,尽管在AD患者发病中观察到了这些差异,但仍然缺少对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 本文选择APP London突变(Val717Ile) AD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该突变是APP中最早描述的突变之一,与AD的早期发病有关。为了探究APP V717I小鼠在AD进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本文利用旷场试验、跳台试验、Morris水迷宫等动物行为试验对非认知症状和认知症状进行了评价。结果 本研究发现,雌性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而雄性转基因小鼠仅在10月龄时表现出焦虑。在6月龄时,雄性和雌性转基因小鼠都没有表现出认知缺陷;但是,在10月龄时,两种性别都表现出明显的认知障碍。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APP V717I Tg小鼠在记忆障碍发生前表现出焦虑样活动;在AD发展过程中,APP V717I转基因小鼠在年龄和性别上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为AD发病过程中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提供了有利...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蓝藻活细胞数量的测定方法应用非常广泛。本研究尝试将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快速活力检测方法 WST-8方法用于蓝藻的检测。首先考察WST-8法与传统的蓝藻细胞计数法的相关性从而判断WST-8法应用的可行性,然后优化检测条件,考察检测波长、是否光照、孵育温度、孵育时间以及底物加入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密度与WST-8方法测定的吸光度呈线性(r~2=0.996 7),此方法可用于集胞藻6803的细胞活力测定。最佳检测波长为457 nm,在25℃、30℃、37℃3个温度下,随温度升高,底物还原量增多,随孵育时间增加,产物逐渐增加,在0~120 min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当底物加入量在2~10μL范围内,产物量随底物量增加而增加,当底物量大于10μL后产物量不再增加。因此,建议的检测条件为在30℃时,取100μL蓝藻培养液(浓度为1×10~7~6.4×10~7 cell/mL)于96孔板孔中,加入10μL WST-8试剂,光照恒温摇床孵育120 min,测定457 nm吸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