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31.
杜晓博  蔡红  张宇  苏元英 《菌物研究》2014,(2):75-78,82
笔者在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真菌,经培养、形态观察及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Aspergillus neobridgeri和Cladorrhinum bulbillosum,均为我国新记录种。文中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显微结构图版。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 分析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87 例, 随机分为两 个组, 分别是奈达铂组 ( A 组) 和顺铂组 (B 组 )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以及毒性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 B 两组患者鼻咽原发灶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91.8%、 86.8% ( P=0.632>0.05 ),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87.8%、 84.2% ( P=0.864>0.05 ), 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 B 两组患者 3 年的总生存率 ( OS ) 分别为: 81.6%、 78.9%, P=0.762; 局部控制率 ( LC ) 分别为: 93.9%、 94.7%, P=0.890; 两组患者 3 年的区域控制率 (RC ) 分别为: 98.0%、 97.3%, P=0.849; 两组患者 3 年 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DMFS ) 分别为: 79.6%、 76.3%, P= 0.724。A 组患者 Plt 下降发生率为 46.9%显著高于 B 组发生率 34.2%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A 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6.7%显著低于 B 组患者的发生率 76.3%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 其余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 疗效与远期疗效与顺铂相当, 但是奈达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顺铂低, 血小板的降低程度比顺铂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对大鼠缺血心肌VEGF、bFGF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9只,建立心肌梗死(AMI)模型,术后24h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n=13)、对照组(n=13),另设假手术组(n=8)。药物组给予三七皂苷R1水溶液(2.5 mg·kg-1·d-1)腹腔注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用药4周。于实验终点处死大鼠,心肌组织取材,Ⅷ因子染色计数微血管数(MVC)及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缺血心肌VEGF、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药物组及对照组MVC、MVD均高于假手术组,且药物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缺血心肌药物组及对照组VEGF、bFGF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药物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皂苷R1促进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再生同时可上调缺血心肌VEGF、bFGF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34.
树木花期预报在林果、养蜂、园林和旅游业等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该文以大山樱(Prunus sargentii)为例,探讨通过花芽形态测量进行花期预报的新方法。通过1998~2000年对北京玉渊潭公园大山樱进行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建立了线性和指数两种预报模型。2002年的试报检验表明,采用3株的观测数据,并利用3日滑动平均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后所作的预报,误差在3 d以内的预报达80%以上;2003年连续测报的平均误差,模型1为1.6 d,模型2为2.1 d。这一树木花期预报的物候学新方法,简便易行、建模周期短、预报精度高,在春季芽膨大后,直至露瓣期之前,可以逐日连续发布预报。  相似文献   
35.
目的:旨在探索Ⅰ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传代致弱后基因组突变NS2A-C60A对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对传代致弱及原始乙脑毒株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比对、结构预测分析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WB)确定了目标研究位点NS2A-C60A;然后使用反向遗传定点突变技术构建拯救了包含NS2A-C60A单点突变的病毒株;最后利用噬斑形态观察、生长曲线、双萤光素酶分析,WB以及炎性因子检测和动物实验研究了该单点突变对于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首次研究发现Ⅰ型乙脑病毒传代致弱会导致NS1'蛋白表达的显著下降以及可能的相关位点NS2A-C60A,并成功拯救获得了NS2A-C60A单点突变毒株rJEV-C60A,研究发现NS2A-C60A突变对乙脑病毒的生长特性及噬斑形成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够显著降低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并且该位点突变能够轻微阻碍乙脑病毒对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动物实验结果显示NS2A-C60A点突变病毒与原毒株具有相似的神经毒力,说明该位点突变不是影响乙脑病毒毒力致弱的关键位点。结论:新发现的NS2A-C60A位点突变能够显著减少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但是对其增殖、诱导炎症及神经毒力等生物学特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6.
磷酰基的参与作用导致N-磷酰氨基酸和二肽自身活化,在无活化试剂的情况下能成肽和肽链延长。14种磷酸小肽或游离肽被分离并经各谱图证实,该研究对蛋白质前生物合成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7.
利用RT-PCR扩增获得拟南芥At RALF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构建入携带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b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ET28b-At RALF1,并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随后在不同的IPTG浓度、温度和诱导时间条件下,进行At RALF1蛋白的表达研究,建立了At RALF1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体系。结果表明,在30℃、1 mmol/L IPTG的条件下诱导4 h,At RALF1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大。进一步用获得的At RALF1融合蛋白处理苗龄5 d的野生型拟南芥(Col-0)植株,发现其根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表明我们获得了具有活性的At RALF1小肽,为进一步研究该小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用红光(650nm)或远红光(740nm)照射后,测定了黄化芥菜子叶中活化状态下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E.C.4.1.1,39),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E.C.3.1.3.11)和景天庚酮糖1,6-二磷酸酯酶(SBPase,E.C.3,1.3.37)的酶活性。叶片对光的反应表明存在光敏感期。在光敏感期的红光可使 RuBPCase 和 FBPase 合成,但对 SBPase 的合成没有影响。红光的这种作用可被远红光逆转,所以红光对这两种酶的合成的启动是通过光敏色素而实现的。在超过阈值的光下,酶合成的量与光量子数无关,光敏色素只影响酶合成的启动,但是酶的持续合成还要依赖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39.
大鼠胰岛分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大鼠胰岛分离纯化的条件,为胰岛移植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胆总管灌注胶原酶P来消化大鼠胰腺,分离胰岛,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Ficoll离心法纯化胰岛,观察胶原酶浓度、消化时间以及大鼠体重对胰岛分离结果的影响。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丫啶橙/碘丙啶染色鉴定胰岛细胞活率,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价胰岛功能。结果:胶原酶浓度、消化时间以及大鼠体重对胰岛分离结果有重要影响。1mg/ml胶原酶P在37℃静止消化45分钟条件下,胰岛分离效果最佳,效果较其他酶浓度和消化时间条件下好(P<0.05)。体重350g的大鼠的胰岛收获量778.33±80.21IEQ/胰腺,而体重250g的大鼠的胰岛收获量655.00±56.56 IEQ/胰腺(P<0.05)。优化条件下分离的胰岛其纯度>90%,胰岛细胞活率>90%,低糖(2.8mmol/L)、高糖(16.7mmol/L)刺激胰岛素释放分别为(5.40±1.75)mIU/L/30IEQ,(12.27±2.55)mIU/L/30IEQ(P<0.05),刺激指数为2.33±0.29。结论:胶原酶浓度、消化时间以及大鼠体重影响胰岛分离结果,优化分离条件可改善大鼠胰岛分离结果。  相似文献   
40.
快速提取肠道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如何获取高质量、较完整的肠道菌群基因组DNA是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酚/氯仿法提取总DNA过程进行考察和优化,建立一种简便酚/氯仿抽提法。方法:考察和优化酚/氯仿法提取总DNA的过程,并根据DNA产量、纯度以及ERIC-PCR及16S rNDA-RFLP所反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的指标,并与QIAamp?DNA Stool Mini Kit提取的进行比较,评价了所建立的快速提取方法。结果:用简便酚/氯仿法得到基本完整的基因组DNA,ERIC-PCR和16S rDNA-RFLP结果与QIAamp?DNA Stool Mini Kit法基本相同。结论:该方法快速并成本低,适合肠道微生物研究中总DNA提取,尤其适合处理大批量的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