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7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19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61.
寒武纪海洋中的双瓣壳节肢动物耙肢虾Occacaris Hou,1999曾被报导出现在云南澄江生物群和贵州凯里生物群中,延续了一个相对短的地质时间。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剑河县辣子寨村杷榔组中上部发现的Occacaris。杷榔组的Occacaris以壳背缘和前腹边缘呈大角度相交为特征,不同于澄江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发现的背缘和前腹边缘交角均小于90°角的O.oviformis Hou,1999和O.magnus(Yao,2009),应为一新种,命名为O.lazizhaiensis sp.nov.。O.lazizhaiensis sp.nov.在贵州杷榔组的发现表明起源于云南寒武纪早期扬子地台浅水区的Occacaris,在寒武纪早中期开始向贵州较深水区的杷榔组迁移,延续进入时代较晚的凯里组,为适应生态环境的改变,出现了体构上较大的差异。杷榔组Occacaris的发现增加了Occacaris分类学、生态学、古地理分布和演化发育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962.
963.
Rab GTPase家族蛋白是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转运途径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不同的Rab家族成员在细胞具有功能多样性。为了解Rab2的功能,八肋游仆虫EoRab2a基因连接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EoRab2a。质粒pGEX-6P-1-EoRab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大肠杆菌BL21(DE3)/pGEX-6P-1-EoRab2a高效表达了可溶性GST-EoRab2a蛋白。融合蛋白GST-EoRab2a经亲和层析获得电泳纯蛋白。纯化后的GST-EoRab2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制备的抗体效价1∶25600,特异性良好。免疫荧光定位表明EoRab2a在游仆虫细胞质中点状分布,推测参与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膜泡转运。    相似文献   
964.
采集广东省深圳市南澳区野生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 (Richardson)和养殖斜带髭鲷各25 个样本。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PCR 技术对该50 个个体的mtDNA D-loop 区全序列进行扩增, 测序得到的序列进行比对, 发现该50 个序列长度变异较小, 均在788-790 bp 之间, 野生型和养殖型区别不大。采用MEGA(version 4.0)和DnaSP(version 4.0)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50 条序列中T、C、A 和G 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9.9%、21.5%、35.2%和13.5%, 其中A+T 的含量(65.1%)显著高于G+C 含量(34.9%), 表现了明显的碱基偏倚。50 个个体表现为26 种单倍型, 包括91 个多态位点, 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24, 单倍型多态性(h)为0.958, 核苷酸多态性()值为0.02277。研究表明, mtDNA D-loop 区可以作为检测野生与养殖斜带髭鲷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分子标记, 而广东省深圳市南澳区野生斜带髭鲷种群遗传多样性已经下降至中等水平。研究提示野生斜带髭鲷种群遗传多样性不容乐观, 资源调查、种质维护与遗传评价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965.
大黄鱼耐低温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耐低温性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状。为了初步分析大黄鱼的耐低温性状, 文章采用15对荧光微卫星标记, 以SSR-PCR方法对大黄鱼低温耐受组和正常对照组F1代共40个个体进行了耐低温性状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 标记LYC0002在两组样品中共扩增出5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12 bp、110 bp、108 bp、106 bp和104 bp), 其中LYC0002112 bp等位基因在低温耐受组的出现频率达60%, 而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为零, 表明该等位基因对大黄鱼的温度敏感特性有较明显的偏好性, 可能与某种耐低温基因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此外, 对LYC0002106 bp、LYC0002108 bp、LYC0002110 bp 和 LYC0002112 bp 4个等位基因分别进行了回收、克隆及测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 LYC0002112 bp等位基因含有10个(CA)重复单元, 而其他3个等位基因依次缺失1个(CA)重复单元, 说明LYC0002在本研究样本中的突变方式为微卫星逐步突变模型(Stepwise mutation model, SMM)。  相似文献   
966.
家蚕神经肽基因的筛查及成熟肽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肽(neuropeptide)是家蚕Bombyx mori体内重要的调控物质。为了充分理解神经肽对家蚕发育的调控, 扩充家蚕神经肽的数量, 本研究利用BLAST的tblastn程序结合OpenOffice软件的查找程序, 基于其他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神经肽的同源性和保守的结构特点, 在家蚕基因、理论蛋白质数据库及NCBI中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基因筛查; 并利用各种在线工具对所筛查到基因和理论蛋白质的结构和成熟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共获得allatostatin-A (AST-A), allatostatin-B (AST-B), allatostatin-C (AST-C), allatropin (AT), ecdysis-triggering hormone (ETH), crustacean cardioactive peptide (CCAP)和FMRFamide等31个神经肽基因家族, 包括37个神经肽基因亚家族, 共计44个神经肽基因; 预测出193个成熟的神经肽, 其中73个根据家族同源性预测在C末端发生酰胺化, 而6个被预测在N末端发生了环化, 9个被预测酪氨酸发生了硫酸化。大部分成熟神经肽都具有明显的家族结构特征, 但proctolin, CCAP及CAPA-PK成熟肽结构上与其他昆虫相比有所扩展。结果提示, 家蚕神经和内分泌细胞产生了几乎在所有昆虫中具有的神经肽前体; 进化过程中大部分成熟神经肽的氨基酸序列在种间产生了差异, 但家族特征性基序高度保守。本研究为神经肽功能研究以及神经肽对家蚕发育尤其是蛹期发育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7.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Biolog_Eco生态培养平板技术,调查了喀斯特自然退耕(NT,撂荒)、人工种植经济林(CM,木豆-板栗)、免耕(PI,牧草-任豆)和传统耕作(MB,玉米-大豆)4种退耕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遗传分类和土壤细菌代谢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退耕模式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细菌代谢模式, 其中真菌群落更依赖于退耕模式,而细菌群落对季节变迁更敏感;短时期(6~7年)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中细菌遗传分类多样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济林与牧草地土壤真菌遗传分类多样性显著高于撂荒和传统耕作地(P<0.05);免耕牧草地土壤细菌代谢功能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模式(P<0.05).因此,真菌遗传多样性和细菌代谢多样性较细菌遗传多样性对退耕模式响应更敏感;土壤细菌群落对季节的变化比真菌敏感;木豆 板栗经济林对维持土壤微生物遗传和细菌代谢功能多样性具有优势,是较好的退耕模式.  相似文献   
968.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东北黑土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东北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4-2005年采集的136个土壤样品在3699~12000 cm-1范围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原始光谱吸光度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和0.91(P<0.001),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3.45和3.36,利用该模型对验证样本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93(P<0.001),表明可以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黑土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进行测定.但是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土壤碳氮比的预测并不理想,虽然验证样本集黑土碳氮比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呈显著相关(r=0.74,P<0.001),但是校正模型的R2为0.61,RPD仅为1.61,建立的模型不能对黑土碳氮比做出合理的估测.  相似文献   
969.
不同沼液用量对夏玉米源库代谢关键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3个不同沼液用量(15000、22500、30000 kg·hm-2)对夏玉米源库代谢关键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施氮肥相比,田间浇灌沼液不仅可提高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而且可提高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从而显著增加了玉米穗粗、穗长、穗行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在3个沼液用量中,以22500 kg·hm-2处理(拔节期、大口期、抽雄期各追施7500 kg·hm-2)对提高玉米酶活性和产量的效果最好,其产量可达14006.7 kg·hm-2,比对照增产40.7%.  相似文献   
97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处于全球变化中国东北样带东部典型生态系统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作为研究区,采用动态气室-CO2红外分析法测定了森林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土壤呼吸作用.结果表明:在生长季,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退化阶段的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在7-8月达到最大值;不同退化阶段林地土壤呼吸大小顺序为:杨桦林>蒙古栎林>阔叶红松林>硬阔叶林>裸地.其中,杨桦林和蒙古栎林样地的碳释放量分别为对照阔叶红松林的1.4和1.3倍,硬阔叶林和裸地的碳释放量分别为对照阔叶红松林的88%和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