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内的表达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ω-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 -1在人类乳腺癌细胞MCF- 7中表达和对其生长的作用,将fat -1基因插入到腺病毒载体中,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GFP·fat1) .通过包装细胞系(2 93)产生重组腺病毒,感染MCF 7细胞.用核糖核酸酶保护性分析技术,检测fat -1基因在MCF- 7细胞内的表达,细胞增殖试剂盒(MTT)和凋亡染色试剂盒染色分析fat 1基因对MCF- 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分析花生酸类(eicosanoids)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E2 )的含量.结果显示,腺病毒介导的fat- 1基因能在MCF- 7细胞内有效异源表达,抑制MCF -7细胞的增殖且导致凋亡,前列腺素的含量也明显地减少.结果说明,fat- 1基因在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中具有良好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高浓度CO2下苦草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spiraslisL .)在高浓度CO2 (10 0 0 μmol/mol)和对照浓度CO2 (35 0 μmol/mol)下的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验的早期阶段 ,从冬芽出苗的苦草幼株在高浓度CO2 下生长明显加快 ,但由于后期生长逐渐放慢 ,其最终总生物量比对照组仅高出 11.6 %。尽管高浓度CO2 也促进了根的生物量的累积 ,但是由于苦草叶片生物量占总株生物量比例大 ,高浓度CO2 下苦草生物量的增加主要反映为叶片生物量的增加。在实验后期阶段 ,高浓度CO2 促进了苦草冬芽的形成。实验过程中 ,苦草的根叶生物量比 (RLR)在高浓度和对照浓度CO2 下均有所降低 ,二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高浓度CO2 下苦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 ,而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3.
为分析JDV Tat在反式激活JDV及HIV-1 LTR过程中是否采用与H1V-1 Tat类似的细胞因子,本文构建了包含完整激活域的jTat70和hTat47,同时构建了cyclin T1和CDK9真核表达及反义转译质粒。过量表达hTat47和jTat70对hTat反式激活HIV-1 LTR,jTat反式激活JDV和HIV-1 LTR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jTat和hTat的反式激活作用可能涉及类似的细胞因子。通过cyclin T1和CDK9的反义转译质粒对jTat反式激活的抑制作用证实这两种细胞因子参与了jTat对JDV和HIV-1 LTR的反式激活。  相似文献   
104.
一种改良的转基因甘蔗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改良的转基因甘蔗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可从少量的转基因甘蔗叶片中简便快速地提取高质量的DNA,有效地去除甘蔗叶片中的多糖、多酚类和RNA等物质。经核酸蛋白测定仪及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该改良方法提取的DNA具有典型的DNA分子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其A260/A280为1.7-1.9,A260/A230为1.8-2.0,叶片的DNA产量为45-60μg(100mg)^-1,适用于对转基因甘蔗进行PCR、酶切和Southern杂交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5.
建立能同时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嵌合抗体、核心抗体和NS3、NS4、NS5抗体的蛋白质芯片质控参比品,对质控合格的芯片进行质量验证。用3种HCV EIA试剂分别检测从3家医院收集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血清及其他非HCV感染患血清,从3种EIA试剂同时阴性或阳性的血样中挑取阳性和阴性血清,然后用RNA hyb PCR试剂进行检测,从中再选取部分样本用RIBA3.0进行检测,确定HCV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质芯片质控参比品。经质检合格的芯片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HCV参比品进行检定。通过490例临床标本的检测对芯片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从收集的240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血清及其他非HCV感染患血清筛选出30份血样(15份阳性,15份阴性)作为HCV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芯片质控参比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80份HCV参比品检定结果表明,混合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9/40,阴性符合率为40/40,总符合率为98.7%;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7/40,阴性符合率为40/40;NS3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6/40,阴性符合率为39/40;NS4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9/40,阴性符合率为40/40;NS5抗体阳性检出率2/40,阴性符合率为40/40。490例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表明,对于194例HCV阳性标本,蛋白质芯片混合抗体与ELISA的符合率达99.5%,分片段抗体符合率达97.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的标本经RIBA试剂确认,蛋白质芯片与RIBA试剂的符合率高度一致。对于296例各种HCV抗体阴性标本,蛋白质芯片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质芯片质控参比品可用于芯片生产的质量控制,经质控合格的芯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06.
我国登革3型病毒广西80-2株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登革 3型病毒 80 2株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 ,为了解其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依据 .根据登革 3型病毒H87株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 ,应用RT PCR和RACE法 ,对 80 2株基因组RNA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后获得我国登革 3型病毒广西株基因组序列 .该株病毒基因组全长10 696nt ,不含poly(A)尾 ,4种碱基数分别为A :3 4 3 7,C :2 2 15,G :2 773 ,U :2 2 71.包含一个读码框架 ,自 95至 10 2 67位 ,共 10 170个碱基 ,编码 3 3 90个氨基酸 ,5′和 3′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 94nt和4 3 2nt.与H 87株比较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 99%以上 ,有 2 8个碱基发生改变 ,其中 2 6个碱基突变发生在读码框架内 ,碱基转换 18个 ,颠换 10个 ;碱基突变引起 14个氨基酸的改变 .80 2株与H87株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同源性高 ,变异度小 .  相似文献   
107.
地理统计学表达的麦二叉蚜及蚜茧蜂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麦二叉蚜及蚜茧峰种群的空间结构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麦二叉蚜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曲线皆为球型,其空间格局为聚集型,变程在21-61cm之间;蚜茧蜂种群的拟合半变民间函数曲线也表现为球型,呈聚集空间格局,空间变程在36-55cm之间,并与麦二叉蚜种群在数量和空间上有较强的追随关系,说明蚜茧蜂种群是麦二叉蚜种群的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108.
Lepidostrobus xinjiangensis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Upper Devonian rocks of the eastern Junggar Basin,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It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productive diversification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lycopsids in the Late Devonian. The strobilus shares more characteristics with arborescent lycopsids than any herbaceous forms, and falls within the diagnosis of Lepidostrobus . Each sporophyll consists of a deltoid pedicel and a triangular lamina. Sporophylls are horizontally inserted into the strobilus axis in low spirals. The pedicel, with lateral alations and an abaxial keel, extends distally into the upturned lamina and downturned heel, producing a peltate appearance. A single sporangium with terminal longitudinal dehiscence is a radially elongate, dorsiventrally flattened ovoid and is attached along its length to the adaxial surface of the pedicel. A column-like subarchesporial pad is found in the sporangium. A possible ligule occurs on the adaxial surface of the pedicel distal to the sporangium. The strobilus is microsporangiate, containing Lycospora -type spores with granulate ornamentation and an equatorial flange. Based on this new species, the reproductive diversification and evolutionary pattern in arborescent lycopsids from the Devonian through the Carboniferous are discussed in a phylogenetic framework. We suggest that the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represented by bisporangiate- and monosporangiate-strobili had proliferated by the Late Devonian, which implies that phylogenetically advanced arborescent lycopsids bearing Lepidostrobus strobili had an earlier origin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 2003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3, 143 , 55−67.  相似文献   
109.
四川杜鹃花属三个新异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我国四川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2个种和1个亚种(R.decorum Franch. ssp.cordatum Hu,R.xichangense Z.J.Zhao及R.davidsonianum Rehd.&Wils.)处理为新异名,并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0.
三种草坪草的茎、叶解剖结构及其坪用性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石蜡片法,对台湾草(Zoysia tenuifoia Willd.ex Trin.)、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 Sw.)、狗牙根[Cnodon dactylon(L.)Pers.]三种细叶暖季型草坪草的叶片有茎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及茎的解剖结构与植物的耐旱性、耐践踏性和弹性等坪用特性有着密切联系。三种植物中,台湾草因叶片表皮细胞、泡状细胞、维管束鞘、机械组织有茎中纤维带的特征,而在耐旱性、耐踏踏性和弹性等坪用特性上表现出优于其他二种草坪草;狗牙根的耐旱性较强,耐踏踏性和弹性一般,海雀稗则在这几项坪用特征上均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