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马头山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对马头山羊耳缘组织进行培养, 成功构建了马头山羊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系, 并对其形态学、生长动力学、细胞活力测定、中期染色体、微生物污染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培养细胞形态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 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36 h。细胞冻存复苏后的活率为96.7%, 传代后生长状况与冻存前一致。细胞中期染色体二倍体(2n=60)占主体约为96%。微生物检测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细胞系各项指标均达到美国典型培养中心(ATCC)标准。此细胞库的建立在细胞水平上对马头山羊的遗传资源进行了保存, 也为今后的生物学研究以及体细胞克隆保种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992.
以往的研究表明,甲状腺中分布有肽能神经,包括神经肽Y(NPY)能神经、P物质(SP)能神经和脑肠肽(VIP)能神经.这些神经纤维的终末与血管和甲状腺的滤泡接触.一般认为,甲状腺的功能活动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有关神经肽的调节,尤其是在甲亢状态下的调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T4注射建立甲亢动物模型.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对NPY、CGRP和SP 在实验与对照动物的分布进行形态学研究,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模型动物与对照动物甲状腺中的NPY、CGRP和SP进行定量研究.免疫组化技术发现NPY阳性神经纤维密集环绕小血管,其末端与血管内皮紧密联系,一些NPY阳性神经走行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其末端与滤泡上皮接触;有SP阳性神经纤维走行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其末端与滤泡上皮接触;CGRP阳性细胞分布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或滤泡上皮细胞之间.放射免疫测定表明甲亢大鼠NPY、SP水平高于对照大鼠,CGRP水平低于对照大鼠.结果表明,在甲亢状态下,机体通过血管收缩介质NPY、SP的增多与血管舒张介质CGRP的减少,控制甲状腺素进入血液循环,这是机体在病理过程中的自稳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研究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和陆地棉(G. hirsutum)两个棉花栽培种的光合作用特性, 探讨两个栽培种光合机构的光抑制以及防御保护机制, 以期为新疆棉花高光效品种选育和高产高效栽培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在新疆生态气候条件下, 系统测定了海岛棉和陆地棉的叶片运动、叶片接受光量子通量密度(PFD)、叶片温度、叶绿素荧光参数、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呼吸速率的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陆地棉叶片的“横向日性”较强而海岛棉较弱, 导致海岛棉叶片接受PFD较低, 但其叶片温度较高。海岛棉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低于陆地棉。在8:00-10:00 (北京时间, 下同)海岛棉叶片的光呼吸速率略低于陆地棉, 其余时间段海岛棉和陆地棉叶片的光呼吸速率相似。不同栽培种间, 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的日变化均无明显差异。除14:00-16:00以外, 海岛棉叶片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均显著低于陆地棉。8:00以后, 海岛棉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显著高于陆地棉。因此, 在新疆生态气候条件下, 海岛棉和陆地棉叶片“横向日性”运动能力和气孔导度的差异导致叶片所处的光温环境不同, 同时造成海岛棉叶片的碳同化能力较低。为阻止光合电子传递链的过度还原, 减轻光合机构的光抑制, 陆地棉叶片主要通过光合机构的电子流途径耗散激发能, 而海岛棉叶片通过热耗散途径和相对较高的光呼吸能力来耗散激发能。  相似文献   
994.
BLM解旋酶是人RecQ DNA解旋酶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在机体的DNA复制、重组、损伤修复以及维护基因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早期研究表明,BLM解旋酶通过自身携带的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进入细胞核,但是介导其细胞核定位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尚不清楚。本研究构建了BLM解旋酶C端(aa642 1417)截短体克隆,首先通过截短表达的方法确证其NLS结构域。在此基础上,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 NLS/BLM NES/Rev,通过观察BLM NLS碱性氨基酸位点突变对EGFP NLS/ BLM NES/Rev融合蛋白细胞核定位的影响,以此快速鉴定NLS中介导BLM解旋酶细胞核定位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结果表明,BLM(aa642 1417) C端截短体具有与全长BLM解旋酶相同的细胞核定位,同时确证1344RSKRRK1349是BLM解旋酶NLS结构域的活性位点,且具有与SV40 NLS相同的核输入能力。氨基酸位点突变试验结果表明,R1344A、K1346A、R1348A和K1349A点突变均减少了EGFP NLS/BLM NES/Rev和EGFP BLM(642 1417)融合蛋白的细胞核定位。因此,这4个位点是介导BLM解旋酶细胞核定位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此结果为后续研究BLM解旋酶细胞核定位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丝状真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评述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已被转化成功的90余种丝状真中类及其所利用的选择标记,比较了几种外源DNA进入丝状真菌受体的方法,并较为详细地评述了丝状真菌复制型与整合型转化及其转化子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遗传稳定性,最后,展望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在农业,工业和医药方面的应用。表明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猪疥螨病是一种发生十分普遍的体外寄生虫病,其病原为猪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suis(Degeer)].猪龄太或存栏时间长的个体,发病往往十分严重。猪疥螨在猪体表皮上掘洞潜入为害,不断蛀食形成隧道,由于若虫在表皮中直接取食和排泄粪便,造成患部奇痒,病猪经常尤其是在夜间频频摩擦身体,影响其正常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997.
利用WWW检索蓖麻资源信息的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Internet网上利用WWW系统和它的主要检索工具进行蓖麻资源的科技文献、市场经济信息与新产品开发情报的检索方法与检索技术  相似文献   
998.
云南民间药用琵琶甲无机元素及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云南民间药用瑟琶甲虫含有的无机元素及氨基酸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甲虫含有9种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总含量为641.00μg/g;含有16种游离氨基酸和16种蛋白氨基酸,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研究为开发药用昆虫资源提供基本资料,为进一步探讨其药理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木耳属真菌rDNA特异性扩增片段的RFLP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阎培生  罗信昌 《菌物系统》1999,18(2):206-213
对木耳属8个种25个菌株的ITS和28S rDNA 5'端两个区域分别进行了PCR扩增和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ITS-RFLP研究结果表明,HaeⅢ可将黑木耳与其它种区分开,MspⅠ可将盾形木耳、角质木耳、琥珀木耳和黑木耳4个种区分开,而供试的HaeⅢ、TaqⅠ、HinfⅠ和MapⅠ这四种限制酶均不能将皱木耳、大木耳、网脉木耳及毛木耳4个种区分开,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强光及活性氧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强光及活性氧对大豆( Glycine max L.) 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在强光(2000 μmol·m - 2·s- 1) 下照射2 h 后,净光合放氧速率下降。随着处理光强的增加,叶绿素荧光参数Fm/Fo、Fv/ Fm 、ΦPSⅡ、qP 和qN 均呈下降趋势。在强光处理大豆叶片时,加入外源活性氧H2O2 、O-·2 、·OH 和1O2 后,大豆叶片受到伤害。其中1O2 和·OH 的破坏作用十分明显,表现为Fv/ Fm 和ΦPSⅡ的明显降低。抗氧化剂DABCO、甘露醇、抗坏血酸和组氨酸对强光下的大豆叶片有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不强。在暗处理叶片时,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抑制剂DDC对Fm/ Fo 和Fv/Fm 的影响不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的抑制剂NaN3 使Fv/Fo、Fv/ Fm和ΦPSⅡ下降明显。强光处理大豆叶片时,DDC明显降低Fm/ Fo、Fv/ Fm 和ΦPSⅡ,NaN3 降低Fm/ Fo、Fv/ Fm 和ΦPSⅡ的作用则更大。据此推测,在强光下大豆发生了光抑制,光抑制的发生与活性氧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