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61.
热河生物群的起源与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西朝阳丰富的化石资源 ,充分证明了 1.3亿年前 ,朝阳独特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 ,促使陆生动、植物种群的大爆发 ,构成了当时地球物种的天堂 ,形成了“热河生物群”。自 2 0世纪中叶起 ,随着古生物化石的不断发现 ,使沉睡了 1亿多年的“热河生物群”重现生机和活力 ,为人类研究生物的起源、生物演化和地质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2.
研究了不同溶剂对小檗色素的提取效果,以及不同pH、不同金属离子、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檗色素在40%的乙醇溶液及水中的溶解效果最好;在酸性条件下色素较稳定;铁离子对其有增色作用;氧化剂、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均有影响,其中以还原剂影响较大。通过对小檗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该色素在化妆品、食品、染料、饮料等工业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3.
对峨眉山2种重楼-小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t.minora S.F.Wang)、黑籽重楼(P.thibetica Franch)DNA进行了AFLP(扩增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形态上的差异分析。AFLP分析可知小重楼和黑籽重楼在DNA分子水平上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每个种内个体间的相似性很大,但有明显种间的遗传差异。形态对比分析可知小重楼和黑籽重楼在花部性状上有明显的差异。AFLP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小重楼和黑籽重楼无论是在形态还是遗传上均有明显差异。它们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4.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的试管薯薄片为转化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拟南芥液泡膜Na /H 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进行转化,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并对转化植株进行了PCR-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薯片分化和根再生的卡那霉素选择压为50mg/L;乙酰丁香酮对薯片转化率无影响;优化的试管薯片转化方法是:不经预培养的薯片用OD600值为0.5的菌液侵染8~10min,然后经过2d共培养,在抗性芽分化培养基上生长40d,可获得30%卡那抗性绿苗.对抗性植株的PCR和PCR-Southern检测证明,外源At-NHX1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65.
为了探讨萝卜过氧化物酶应用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等急性和遗传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受试物对小鼠的LD50(半数致死剂量)大于10.0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物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受试物未显示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6.
综述了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系统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研究表明传统的蕨类植物概念(包括石松类和蕨类)需要修订, 一个关于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也已经发表。中国的植物多样性很丰富, 包括了世界上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主要类群的代表。我们利用rbcL基因序列(包括国产蕨类63科中的62科179属184种)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基于rbcL序列分析所获得的石松类和蕨类各主要类群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同以往对各个特定类群开展的较为密集的类群取样和多性状分析(形态学+分子序列证据)的结果基本一致。在参考Smith等人系统的基础上, 我们尝试性地对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了科级水平上的系统发育重排。  相似文献   
167.
为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行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的人才,以构思-设计-实施-操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教育理念为核心,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结合行业实际需求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教学理念思路转变、教学模式方法革新、实践教学引进科研项目、教学基地融入实践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对考核评估体系进行了模式创新。实践证明,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教学改革和考核模式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培养了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素质双优的专业人才。以期为同行提供有效的专业改革理念,给同类高等教育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8.
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究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于2014年生长季在内蒙古温带典型羊草草原开展了野外原位控制实验。试验共设置降水(对照,W0,自然降水;W15,增加15%的年均降水量)、施氮(对照,CK,0 kg N hm~(-2)a~(-1);低氮,LN,25 kg N hm~(-2)a~(-1);中氮,MN,50 kg N hm~(-2)a~(-1);高氮,HN,100 kg N hm~(-2)a~(-1))及其交互作用等8个不同的处理水平来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增加的全球变化情景,分别定量探讨了不同水、氮添加条件下草地表层土壤中与氮循环相关的蛋白酶,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月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水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蛋白酶、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差异,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相比于对照显著降低;在增加降水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蛋白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未产生显著性影响,高氮水平显著降低脲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不同施氮水平是否添加降水对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无影响,而增添降水使低氮处理的蛋白酶活性和中、高氮处理水平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高氮处理的脲酶活性降低。降水在影响蛋白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方面具有主效应,氮沉降在影响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方面具有主效应,而降水和施氮处理未表现出明显地交互作用。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土壤碳氮比和NH~+_4-N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NO-3-N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9.
外源碳输入对土壤碳源可利用性的改变不仅直接影响着微生物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而且也制约着微生物对其它营养元素的需求。在大气氮沉降持续增加的全球变化背景下,部分地区已出现生态系统氮养分条件的显著变化甚至土壤中活性氮素的过量积累,进而带来微生物对碳源需求的增加。通过人为调控碳源的可利用性,改善微生物的碳限制状况,将对科学的增加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外源碳输入对土壤碳排放、凋落物分解以及土壤碳库影响及其主要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以期能够为未来氮沉降持续增加情景下,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0.
蓝舌病病毒4型特异性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建立蓝舌病病毒4型(BTV-4)特异性抗体ELISA检测方法,为蓝舌病的免疫学诊断提供新的技术。利用制备的两株抗4型BTV 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4A-1G7和4B-1B6,建立BTV-4特异性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同时对50份羊和牛BTV阴性血清进行检测,分别确定两种方法阻断率临界值为49%和40%。利用标准阳性血清检测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符合OIE通用标准。同时,4A-1G7和4B-1B6两种竞争ELISA方法联合作用,可以检测感染4、18和20型BTV的血清。研究结果为建立以上各型BTV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