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五味子科植物的木脂素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五味子科植物分为五味子属 ( 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 ( Kadsura) 2个属 ,其中五味子 ( S.chinensis)为著名中药 ,其应用已有 2 0 0 0多年的历史 ,一直为我国药典所收载 ,该科其它许多种也在民间广泛应用 [1 ]。 2 0世纪 70年代初 ,我国临床研究中发现五味子能明显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 ,引起广泛研究的热潮 ,并由此开发出治疗肝炎药物联苯双酯 [2 ] 。迄今 ,国内外已对二十余种五味子科植物进行了研究 ,分离鉴定出大约 2 0 0个成分 ,其中 1 50多个为木脂素。五味子科木脂素结构类型多 ,立体化学复杂 ,而且生物活性广泛。除了…  相似文献   

2.
从岩芋(Remusatia vivipara)干燥的球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的苯丙素苷,经波谱学分析及酸水解的方法确定该新化合物的结构为Caffeyl alcohol-3-O-β-D-glucopyranoside.已知化合物包括3个苯丙素类(松柏苷,caffeyl alcohol和松柏醇),3个新木脂素[4,7,9,9-tetra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7-ene,(7 R,8S)-△~(7')-3,3-dimethoxy-4,7,9,9-tetrahydroxy-8-O-4-neoli-gnan-7-O-β-D-glucopyranoside,以及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4-β-D-glucoside],1个酰胺[(2 E,4 E)-N-isobutyl-2,4-decadienamide],1个甾体皂苷(methyl proto-taccaoside)和1个三萜皂苷(saxifra-gifolin B).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岩芋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RP-HPLC法测定怀槐中染料木素和芒柄花黄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怀槐(Maackia amurensis Rupr.et Maxim.)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尤以黑龙江省为多.怀槐作为民间药,其茎、枝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叶、枝皮可治疗肿瘤; 内皮可治疗深度伤口及久不愈合的溃疡.另外,怀槐树皮在民间还作为祛风湿、消炎、镇痛、健胃、止血等药广泛应用,疗效甚佳.从怀槐的根、枝、叶、果实和心材中分别分得异黄酮、生物碱、NC442类化合物,据报道,其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表现出对心血管系统的复合作用和明显的抗肿瘤活性[1].作者在对怀槐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过程中,分离鉴定了9个异黄酮类化合物[2,3],并进行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研究[4],其中,染料木素(genistein)对胃腺癌细胞(BGC)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则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染料木素和芒柄花黄素作为马鞍树属(Maackia Rupr.)植物中普遍存在的2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其活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采用HPLC法测定染料木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大豆等其他植物中曾有文献报道[5].为了尽早开发怀槐资源,同时为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HPLC法对怀槐不同部位的染料木素和芒柄花黄素2个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属植物木脂素类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15个省区71个样品的15种五味子属植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种木脂素有效成分在五味子属植物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这8种木脂素提五味子醇甲(schizandrol A)、醇乙(schizandrol B)、酯甲、酯乙(gomisinC,B)、五味子酚(schizanhenol)、甲素(deoxyschizandrin)、乙素(γ-schizandrin)及丙素(schizandrin C),同时对12种五味子的醇提物进行了主要药理作用的比较。根据研究结果,对各种五味子的质量作出评价以及可供开发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从岩芋(Remusatia vivipara)干燥的球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的苯丙素苷,经波谱学分析及酸水解的方法确定该新化合物的结构为Caffeyl alcohol-3-O--D-glucopyranoside。已知化合物包括3个苯丙素类(松柏苷,caffeylalcohol和松柏醇),3个新木脂素[4,7,9,9'-tetra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7'-ene,(7R,8S)-7'-3,3'-dimethoxy-4,7,9,9'-tetrahydroxy-8-O-4'-neolignan-7-O--D-glucopyranoside,以及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4--D-glucoside],1个酰胺[(2E,4E)-N-isobu-tyl-2,4-decadienamide],1个甾体皂苷(methyl proto-taccaoside)和1个三萜皂苷(saxifragifolin B)。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岩芋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测定河南和山西连翘叶中总木脂素、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和连翘苷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连翘叶中总木脂素含量,结果显示山西连翘叶高于河南连翘叶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和连翘苷的含量。连翘酯苷A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23%;连翘酯苷B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74%;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2.58%;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较高,并且不同产地连翘叶中连翘苷含量差异较大;另外对于富含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连翘叶能否代替果实或者与果实合并用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测定河南和山西连翘叶中总木脂素、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和连翘苷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连翘叶中总木脂素含量,结果显示山西连翘叶高于河南连翘叶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和连翘苷的含量。连翘酯苷A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23%;连翘酯苷B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74%;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2.58%;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较高,并且不同产地连翘叶中连翘苷含量差异较大;另外对于富含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连翘叶能否代替果实或者与果实合并用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少荚迷属植物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到的化学成分有二萜、三萜、环烯醚萜苷、黄酮类、木脂素及酚苷.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是vibsane型化合物,某些具有生物活性;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是齐墩果烷型和重排达玛烷型;环烯迷醚萜苷类其糖苷的连接位置主要在环烯迷醚的C11位上,C1位连有异戊烯基.生物活性研究发现一些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对A549、HT-29和PC-3和NUGC癌细胞有毒性.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荚迷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作一综述,为开发利用荚迷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特有植物天然成分分析与开发利用已经成为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四合木( Tetraena mongolica Maxim.)为蒺藜科( Zygophyllaceae)单属植物,仅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和亚洲中部,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也为国家二级濒危植物。四合木在防风固沙和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此外,四合木也极易燃烧,在当地被称为“油柴”,因此,四合木有可能成为新的能源植物。目前,对四合木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方面[2-4],对四合木化学成分[5-7]及提取物生物活性[8-9]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中国特有的重要经济树种.传统上取其皮入药,但有研究表明杜仲叶片中的化学成分与皮相同且药理作用相似[1].杜仲的皮叶中主要药用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和木脂素类等次生代谢产物[1].丁香脂素二糖甙(SGD)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对磷酸二酯酶(CAMP)有很强的抑制活性[2];京尼平甙酸(GA)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也是杜仲皮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导泻[3]、抗高血压[4]以及预防性功能低下、增强记忆功能、抗癌、抗氧化、促进胆汁分泌等功能[1].有研究表明, 不同地理种源、不同季节的杜仲叶片中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5].因此,研究不同地理种源春、秋季杜仲叶片中丁香素二糖甙和京尼平甙酸的含量的差异,可以为杜仲的选择育种和叶片适时采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方铁杉〔Tsugachinensis (Franch .)Pritz.var.tchekiangensis (Flous)ChengetL .K .Fu〕和长苞铁杉 (TsugalongibracteataCheng)均为我国特有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 ,2 ]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二者不仅是高级材用树种 ,而且是很好的造林及观赏植物 ,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作者在野外调查中发现 ,民间用铁杉的枝叶治疗关节炎和胃病 ,为进一步探讨其药用成分和价值 ,对南方铁杉和长苞铁杉的叶及幼枝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结缕草属植物( Zoysia spp.)地上部分形态类型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结缕草属 (ZoysiaWilld .)植物地上部分 18个形态性状的的聚类分析 ,将产于中国的 78份结缕草种质划分为 6组 ,结缕草 (Z .japonicaSteud .)和中华结缕草 (Z .sinicaHance)具有较典型的特征而各自成组 ,细叶结缕草(Z .tenuifoliaWilld .)和沟叶结缕草〔Z .matrella (L .)Merr.〕为一组、大穗结缕草 (Z .macrostachyaFranch .)和长花结缕草 (Z .sinicavar.nipponicaOhwi)为一组 ,另有两组为比较独特的类型。结缕草属植物叶表面被毛、叶长、叶宽等营养性状和生殖枝高度、小穗密度、小穗数量等生殖性状都有较大的变异 ,变异系数 13.75 %~ 5 8.74 % ,其中中华结缕草内部存在更大的变异 ,表明在中华结缕草种内选育更加容易获得优良种质或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 ,小穗数、小穗长、小穗密度、小穗长宽比以及叶片宽度和叶片被毛发达情况是结缕草属形态分类的重要依据 ,其中叶片被毛发达情况可以作为区分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的简单依据 ;而生殖枝高度、穗长、叶长、花序柄长度 (1)和叶长宽比可作为研究结缕草属下种内分异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5种药用植物对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菊叶三七(GnuradivaricatiumO.Hoffm.)、仙鹤草(AgrimoniapilosaLedeb.)、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女贞子(LigustrumlucidumAit.)和枸骨(IlexcornutaLindl.etPaxt.)的降糖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菊叶三七鲜样的水提物(0.2和0.4g kg)及95%乙醇提取物(0.2和0.4g kg)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干样95%乙醇提取物(0.5、1.0和2.0g kg)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其中鲜样95%乙醇提取物(0 4g kg)的降糖作用优于优降糖,干样95%乙醇提取物(2.0g kg)的降糖作用与降糖灵(0.1g kg)相当。仙鹤草的水煎液(30和60g kg)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95%乙醇提取物(30、60和120g kg)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夏枯草的95%乙醇提取物(30、60和120g kg)和女贞子的95%乙醇提取物(11.25和22.50g kg)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枸骨的正丁醇提取物(30和60g kg)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血糖均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菊叶三七是一种值得开发的降糖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4.
以日本引进的耐盐品种‘帝王新土佐’南瓜为砧木,以‘津研4号’黄瓜品种为接穗,研究了NaCl胁迫对黄瓜嫁接植株和自根植株的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黄瓜嫁接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显著高于自根植株,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自根植株,嫁接植株膜脂过氧化轻于自根植株;嫁接植株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植株;嫁接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植株;虽然NaCl胁迫抑制光合作用,但嫁接植株仍表现出优势。以上结果证明,嫁接植株耐盐性优于自根植株。  相似文献   

15.
丹参四倍体优良品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药理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HPLC法测定丹参(Sabuia miltiorrhiza Bunge)同源四倍体优良品系61-2-22及安徽、江苏和陕西产丹参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年限的有效成分(3种丹参酮和2种水溶性酚酸)含量。丹参品系61-2-22的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丹参的含量;根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茎和叶的含量;丹参酮和丹参素的含量呈明显相关。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剂量下,优良品系61-2-22具有更好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前胡属酯酶同工酶与种类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比较我国前胡属(PeucedanumL.)18种4变种的叶片酯酶同工酶酶谱,并结合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从基因位点分布规律出发,探讨该属种间亲缘关系和地理分布格局。前胡属种类的酯酶同工酶酶谱能较好地反映种间的亲缘关系,基因位点随所分析种类的地理分布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变化。讨论了滨海前胡(P.japonicumThunb.)、马山前胡(P.mashanenseShanetSheh)和广西前胡(P.guangxienseShanetSheh)、石防风〔P.terebinthaceum(Fisch.)Fisch.exTurcz.〕和宽叶石防风〔P.terebinthaceumvar.deltoideam(MakinoexYabe)Makino〕、红前胡(P.rubricauleShanetSheh)和刺尖前胡(P.elegansKomarov),以及华中前胡(P.medicumDunn)和华北前胡(P.harrysmithiiFeddeexWolff)等种类的酯酶同工酶酶谱类型与系统演化的关系。根据前胡属植物区系,将我国前胡属分成7个酯酶同工酶地理表型。  相似文献   

17.
Shoot, root, and callus cultures of Scrophularia nodosa L. (Scrophulariaceae) were established and cultivated in vitro. Iridoid glycosides, such as harpagoside, aucubin, and catalpol were identified by LC-ESI-MS and their contents determined by HPLC. For comparison intact plants of S. nodosa were analysed. In shoot cultures slightly lower amounts of detectable iridoid glycosides (4.36% dry weight) were determined than in the field grown plants (4.88%). Concentration of harpagoside was highest in leaves of field plants (1.05%) and in flowers of in vitro plantlets (1.10%). For aucubin the highest amount was found in the leaves of in vitro plantlets (1.67%) whereas the levels of aucubin in the leaves of field plants were remarkably lower. Catalpol was produced as a trace compound in intact plants and shoot cultures. Callus and root cultures were apparently not able to synthesise iridoid glycosides.  相似文献   

18.
甘草毛状根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外植体获得毛状根,经PCR法检测,表明已转化成功。应用均匀设计法与比较法,建立了适合甘草毛状根的培养系统。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甘草毛状根含半胱亚磺酸,不含胱氨酸,商品甘草却含胱氨酸而不含半胱亚磺酸;甘草毛状根能合成多种黄酮成分,其中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高达干生的0.18%。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沿海中部珊瑚菜居群等位酶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我国沿海中部(江苏、山东和浙江)海滨沙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7个居群8种酶系统19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遗传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居群内多态位点比率平均为82.4%,每一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24,固定指数F的平均值为-0.091。珊瑚菜居群基因多样性80.9%产生于居群内,19.1%产生于居群间。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317,遗传一致性为0.728,居群内维持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据此,对珊瑚菜的渐危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胡芦巴中两种黄酮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胡芦巴系豆科 (Leguminosae)植物胡芦巴 (Trigonellafoenum graecumL .)的种子。胡芦巴在我国有久远的应用历史 ,主产于河南、安徽、四川等省[1,2 ] ,除药用外 ,也是重要的香精香料和食用经济作物。胡芦巴主含皂甙类成分 ,另外 ,还含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