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植物叶片在分离液环境中形成原生质体的过程,文中提出,分离液配方中的酸性物质使植物叶片处于酸性环境中并导致植物正常细胞首先发生细胞壁酸性降解,随后出现原生质体脱离细胞壁进入分离液,继而又进一步发生质膜的酸性降解,使细胞核和细胞器进入分离液中,最终分离液中的细胞器以细胞核为中心进行细胞器重组,最后产生外貌形态一致的新的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壁和质膜是植物细胞的包被系统。植物细胞包被系统的酸性降解使植物细胞器重组并产生新的原生质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在极少伤害质膜和细胞质内含物的条件下,选择性地除去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以释放出裸露然而完整的细胞(可称为原生质体),这种程序的建立可能是近二十年来植物生理学范畴中最重要的新领域之一。植物原生质体结构上类似子动物细胞,因  相似文献   

3.
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融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开始于动植物细胞,特别是Willin等报道了PEG有助于高等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以后,这一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微生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动物细胞的融合。原生质体的制备、培养、融合和发育为研究细胞分化、膜结构与功能、定向育种等生物学  相似文献   

4.
将大分子导入完植物细胞的简易方法 美国弗古尼亚州立大学的F.-S.Wu、A.B.Cahoon及M.Shulleeta的研究证实:向完整植物细胞直接转移基因或其它大分子的困难不是由于其细胞壁本身的存在,而是由于细胞壁与质膜之间的紧密接触(限制了大分子通过细胞壁而进入质膜)引起的。他们发现,当利用渗透压变化使细胞壁与质膜之间产生空隙后,大分子就可通过细胞壁,利用直接转移技术(目前需用原生质体)就很容易把大分子导入细胞。 研究还报道,当洋葱表皮细胞或烟草茎细胞进行质壁分离时,蛋白质和DNA就能够穿透进入细胞壁,  相似文献   

5.
Na+和Ca2+对拟南芥根原生质体质膜内向K+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根为材料,利用膜片钳技术测定其根细胞原生质体质膜内向K^ 电流,并对Na^ 对其K^ 电流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Na^2 可明显抑制拟南芥根细胞原生质体的内向K^ 电流,外施Ca^2 可缓解Na^ 对内向K^ 电流的抑制.说明Ca^2 参与了质膜上K^ 通道对K^ /Na^ 的选择性吸收的调节,从而使植物适应盐胁迫.  相似文献   

6.
日本Yamagata大学的科学家T.Wngatsuma及其同事描述了一种从铝-耐受和铝-敏感植物细胞混合物中收集耐铝植物细胞的新技术。基于以前发现耐铝品种的原生质体比铝-敏感品种的原生质体质膜表面的负电荷少,Wagatsutma小组用新准备的带正电的二氧化硅小珠与来源于水稻(Al-耐受),玉米(中等Al-耐受)或豌豆(Al-敏感)根细胞的纯化原生质体混合,然后以一个Ficoll不连续梯度高心混合物。他们从离心管底部级分得到来自铝-耐受植物(水稻)的原生质体,从上部级分得到来自铝-敏感植物(豌豆)…  相似文献   

7.
绝大多数植物细胞的质膜外都有细胞壁,这是区别予动物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使原生质体的膨胀受到限制,细胞成熟后,使其形态和大小变为固定。细胞壁有保护作用,厚而硬的细胞壁还有支持植物器官的机械作用,同时,细胞壁能影响植物组织的吸收、蒸腾、运输和分泌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用培养细胞筛选对农业有价值的几种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等植物细胞培养筛选突变体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原生质体融合和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都是在细胞中产生新遗传组合的途径,同属于植物细胞遗传操作的范畴;与育种关系密切。突变育种广泛地包含诱导出突变的任何过程,故Reisch也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视为突变育种的一种形式。十多年来,有些人积极研究用培养细胞选择高等植物突  相似文献   

9.
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生质体是细胞去除了坚韧细胞壁后对渗透压极为敏感的球质体,最外层是裸露的细胞质膜,失去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染色体DNA在诱变剂作用下,更易引起死亡突变,敏感性提高。菌种的敏感性越高,诱发突变的机会越大。因此,用原生质体代替孢子、菌丝细胞作为诱变育种的...  相似文献   

10.
番茄愈伤组织培养于附加不同激素的 MS 培养基上。经过3次继代培养后,分别从这些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并使之与植物凝集素 ConA 结合。再从原生质体制备质膜。比较在相同膜蛋白含量条件下,质膜上结合~(125)I-ConA。结果表明:在含有2,4-D 的培养基上番茄培养细胞的质膜结合 ConA 的能力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其它生长物质和激动素对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包括内容有:①植物组织培养中器官发生测定;③通过组织培养植物的无性繁殖;③组织培养与植物育种;④基因库的冰冻保存;⑤细胞品系选择;⑥植物细胞培养的工业应用;⑦固相化植物细胞;⑧植物原生质体转化的传递系统;⑨展望。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拟南芥叶片细胞包括细胞壁和质膜在内的细胞包被系统在酸性条件下酶促降解的过程。观察发现,处于酸性酶解液中的拟南芥叶片,最初细胞壁完整,细胞排列有序,其后细胞壁开始部分降解,细胞排列逐渐进入无序状态,随后细胞壁完全降解,去壁的原生质体完全进入游离状态,游离原生质体的质膜也随之降解,细胞器溢出后以细胞核为核心积聚、重组为新的原生质体。进一步观察了这一过程中细胞pH值的改变,结果发现,酸性酶解过程中细胞倾向于pH值降低,而细胞器重组产生的新原生质体pH值向正常水平恢复。因此,酸性环境对拟南芥叶片细胞包被系统的降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前言植物原生质体在组织培养及体细胞杂交中应用已十分广泛。其表面性质的探讨对于植物细胞融合、识别及其膜结构认识的深化有着深刻的意义。植物原生质体质膜的研究工作虽然已有一些,但其许多物理及化学特性和结构仍不很清楚,膜融合机理的解释亦众说纷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因此,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石竹科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研究在石竹科植物上取得了一定进展。现从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试管开花、转基因等5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石竹科植物在组织培养和细胞工程研究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保藏技术与冰冻保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植物细胞在长期持续、反复进行的继代培养中会发生细胞遗传的与生理的变化,已了解得很多。为了供应稳定的细胞系,必须有良好的保存技术,而且作为基因资源的培养细胞或其原生质体的保存问题,随着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方法来进行物质生产和细胞育种的发展,这一课题今后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本节讨论植物培养细胞中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液氮  相似文献   

16.
自六十年代初,英国Cocking采用酶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以来,经过十年多时间的努力,Takebe等(1971)首次证明植物原生质体有全能性。从那时起大约已有10个科、19个属、40余种植物(大部分属于茄科)的原生质体已再生成植株。随着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进展,显示了它在开辟农作物育种新途径及遗传工程研究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在原生质体培养研究中又取得重要进展,最近在国内外首次培养成功高粱、野生大豆和小米等一批完整再生植株。这一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工作的可喜进展,为进一步利用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操作和培育新品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植物原生质体,即除去细胞壁的裸露细胞,利用它可以导入外源遗传物质,开展细胞杂交等植物遗传和培育良种研究。国内外众多科学工作者,对重要禾本科和豆科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已引起很大重视。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物学无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所取得的突飞猛进发展正给植物科学以巨大的推动。由于植物细胞培养、突变体选择、原生质体和细胞融合等方面的研究迅速进展,以及DNA分子体外重组和基因无性繁殖等技术的引入,已使利用培养的原生质体或细胞作为实验系统,来进行植物细胞的遗传操作成为  相似文献   

19.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简史植物细胞原生质体 ,在植物学上指植物细胞通过质壁分离后 ,可以和细胞壁分开的那部分细胞物质。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后 ,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适当的培养方法 ,才能再生细胞壁 ,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 ,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和发育成苗 ,最终再生完整植株。其中 ,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始终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起源于植物单细胞培养方法。早在 190 2年 ,Haberlant通过实验就预言 :体外培养单个细胞可通过其分裂得到培养组织。直到 1954年 ,植物单细胞培…  相似文献   

20.
肖政  徐艳琴  罗念  周银 《广西植物》2020,40(4):576-582
植物原生质体是去除了细胞壁的裸露细胞,其具有细胞全能性,现广泛应用于植物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可以大大缩减实验周期,并有助于得到体内实验的实时检测数据。该文除了介绍植物原生质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外,还对国内外利用各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进行细胞瞬时转化、亚细胞定位、细胞融合和大分子复合物相互作用等试验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植物原生质体还可用于基因表达模式的实时检测,并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受体细胞进行代谢物的体外生产。此外,还对当前该技术所面临的瓶颈进行了分析,为植物原生质体在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帮助,为技术的优化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