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南京市14种绿化树种对空气中重金属的累积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南京化工厂(污染区)和江苏省林科院(对照区)不同绿化树种叶片重金属元素(Pb、Cd和Cu)的含量,揭示了14种绿化树种对3种重金属污染物的累积能力。结果表明,城市绿化树种对大气重金属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能力,并依重金属和树种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异;同种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累积量也有很大差别,其中对Cu的累积量最高;采样区植物叶片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对Pb累积量高的树种有:杨树、广玉兰、女贞和紫叶李; Cd累积量高的树种为杨树;Cu累积量高的树种为构树;累积3种重金属综合能力最强的树种有杨树、构树、雪松、广玉兰、悬铃木、栾树。  相似文献   

2.
陶瓷工业污染区41种植物的硫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酸污染地区植物净化吸收大气S污染物的能力,研究了广东西樵山41种主要植物的S含量特征.结果表明:(1)41种植物的叶片或地上部分S含量介于1.81~16.47mg·g-1平均值为4.00mg·g-1,高于我国其他地区植物S含量的平均水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荷木(Schima superba)的叶片S含量是大气相对清洁区鼎湖山的2~3倍.(2)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银柴(Aporosa dioica)和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a)和山胡椒(Lindera glauca)的叶片S含量最高,分别为16.47、12.42、11.31和6.68mg·g-1,是优良的S污染净化植物.(3)同科植物具有相近的S富集能力,目前常用作绿化植物的3种山矾科植物均有较强的大气污染抗性和高S含量特征,预示着山矾科可能存在其他一些优良的S污染净化种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发掘.  相似文献   

3.
研究32种盆栽于佛山市污染区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二氧化硫(SO2)和氟化物的净化能力及其对大气污染的修复功能。结果显示,竹节树、傅园榕等14种植物对SO2、氟化物等污染气体不但具有较强的抗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吸收净化能力,叶片平均含硫量达17442(11754—27658mg kg^-1 DW),是清洁区(5988mg kg^-1 DW)的2.9倍;平均含氟量达3725.9(1954.9—5331.7mg kg^-1 DW),是清洁区(1703:mg kg^-1DW)的21倍。表明这些植物对大气SO2、HF复合污染具有很好的净化能力和修复功能。是值得推广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4.
13种园林树种叶片解剖结构与其二氧化硫吸收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延安设置空气污染程度不同(重度、轻度污染和对照)的样区,采集常见的13种园林树种叶片,测定其含硫量,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平均污染指数法评价它们的吸硫能力;同时,利用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印法观察3个采样区各树种样叶12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树种叶片解剖结构对其吸收积累二氧化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在不同污染区对二氧化硫的吸收降解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污染情况下不同树种之间的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13种园林树种的平均吸硫能力大小依次为:旱柳、垂柳、碧桃、桃树较强(2.64~2.15mg/g),其次为紫叶李、国槐、龙爪槐、小叶黄杨(1.95~1.57mg/g),紫丁香居中、红叶小檗、臭椿、白蜡、金叶女贞较弱(1.41~1.27mg/g)。(2)12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叶厚、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叶片结构紧实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下表皮气孔长度、下表皮气孔宽度)在13种园林树种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极大,具有较高灵敏度。(3)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项主成分累计信息量已达87.875%,并从中选出叶片紧实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气孔宽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度6项贡献率较大的指标;通径分析显示,叶片的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紧实度和气孔宽度对树种的吸收积累二氧化硫能力直接影响较大(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2、1.49和0.65),但对叶片吸硫能力的间接作用均不强,而下表皮角质层厚度及气孔的密度和长度对叶片吸收积累二氧化硫有较大的间接影响,且间接作用远高于直接作用。因此,上述6项叶片解剖指标可以作为选择园林树种吸收降解二氧化硫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吸储作用对降低环境中含硫污染物浓度有积极意义。筛选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不同污染程度的3处森林类型,检测了32个树种叶片和枝条中的总S含量(其中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次生常绿阔叶林16个树种,广州市南沙区海岸防护人工林11个树种,佛山市顺德区龙凤山人工改造恢复林5个树种)。结果显示:该32个物种的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4±0.02)%和(0.14±0.02)%,叶片硫含量显著高于枝条中的(P=0.000)。相同森林类型不同物种间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呈现显著差异。帽峰山和南沙森林样地中优势种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近似,分别为(0.22±0.01)%和(0.22±0.02)%(枝条:(0.13±0.01)%和(0.10±0.01)%);而龙凤山的最高,叶片和枝条中分别为(0.39±0.13)%和(0.28±0.09)%;多重检验结果显示,在龙凤山森林类型植物体吸储硫元素的量,显著大于帽峰山和南沙森林类型,这与不同森林类型所处空气环境中S污染物格局较为吻合。在近缘类群中(如豆科、樟科),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的差异显著,暗示近缘植物类群(在科的水平上)在吸储硫元素方面受系统发育约束作用不明显。在本土树种和引进树种中,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可能与所处环境的过滤作用相关。广州和佛山地区各林型的植物体内硫含量存在的差异,基本反映出该两地区空气环境中受含硫污染物的影响程度。今后在该地区的造林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应用S污染物吸储能力较强的树种,并注重本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组配,构建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消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已成为国际性难题。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即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化合物的吸收、富集和转化能力去除土壤和水体中残存的重金属污染物。文章简要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物与植物修复的关系和植物修复的生理机制,重点总结了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在分子生物学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机汞裂解酶基因merB、汞离子还原酶基因merA和金属硫蛋白基因MT等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植物修复上的应用,展望了植物修复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并针对汞污染提出了一套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7.
用氧弹热值仪测定了生长在硫和氟复合污染环境和相对洁净环境下的9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热值。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基础干重热值、灰分含量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其中热值较高的(大于19.00kJ g^-1)植物有铁冬青(Ilex rotunda)、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和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热值中等的(介于18.00-19.00kJ g^-1)植物有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环榕(Ficus annulat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和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热值低的(低于18.00kJ g^-1)种类有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大气污染导致复羽叶栾树、华润楠和铁冬青幼苗叶片基础干重热值增加,仪花、含笑、小叶榕、火焰木和红花油茶幼苗叶片基础干重热值下降,环榕基础干重热值则维持相对稳定。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9种植物幼苗叶片去灰分热值与叶片自身C/N比、叶片灰分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污染胁迫下植物幼苗叶片热值相对波动程度与其对污染物的抗性有关,提示叶片热值可以作为植物幼苗对硫和氟复合污染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根际圈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71,自引:9,他引:62  
根际圈以植物根系为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生命物质及其分泌物,构成了极为独特的“生态修复单元”。本文叙述了根在根际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生理生态作用,富集、固定重金属,吸收、降解有机污染物等功能;菌根真菌对根际圈内重金属的吸收、屏障及螯合作用,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根际圈内细菌对重金属的吸附与固定,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以及根际圈真菌和细菌的联合修复作用等,同时对可能存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根际圈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是植物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并指出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筛选对水溶性有机污染物高吸收富集及其根 发泌能力强的特异植物,同时接种利于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专性或非专性真菌和细菌可能会成为有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爱霞  方炎明 《广西植物》2017,37(4):470-477
该研究选取杭州市2个污染区常见的6种绿化树种叶片作为材料,以清洁区为对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受试树种叶内及对应样点降尘、土壤中Pb、Cd、Cr、Cu、Ni和Zn的含量,分析叶片的吸污能力以及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降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污染区树种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绿化树种对环境重金属污染物有一定的吸收能力,重金属含量在不同的树种中具有明显差异;所测树种叶内Zn含量最大,Pb次之,Cd最小,指示能力则以枸骨(Ilex cornuta)对Cd和Pb、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对Cu、茶花(Camellia japonica)对Ni、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对Zn为最强。(2)3个样点树种叶片与对应样点土壤、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叶片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较小,而与降尘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绿化树种叶片作为空气重金属污染的累积器和监测器是科学合理的,且上述4种树种对杭州市空气中6种重金属污染的指示作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监测城市空气质量的特型树种。该研究结果为减少城市空气重金属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某冶炼厂周围8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研究了沈阳冶炼厂的8种植物对重金属(Pb、Zn、Cu和Cd)的吸收与富集作用以及可能的耐性机制.结果表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因植物种类、部位及重金属种类而不同.茼麻(Abutilon theophrasti)对Pb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较强,小白酒花(Conyza canadensis)、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茼麻、龙葵(Solanum nigrum)、绿珠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和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对Zn的吸收和富集效果较好,绿珠藜和茼麻对Cu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较强,龙葵、绿珠藜、茼麻、酸模叶蓼和小白酒花对Cd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较强.这些植物向地上部转移某些重金属的能力很强,转移系数大于1,可用于植物提取方式的污染土壤修复.其他转移系数小于1的植物,适合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稳定.  相似文献   

11.
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王旭东 《四川动物》2007,26(1):196-197,200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认为:音乐能影响动物的情绪;音乐还对动物的免疫功能、学习及记忆能力、以及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均有一定影响。该领域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索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蚕丝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脂肪酶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蚕丝与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进行反应的最适条件是PH=10.8,SESA:2.0g/g蚕丝,反应生成的对氨基苯磺酰乙基蚕丝(ABSE-蚕丝)经重氮化后与脂肪酶偶联的最适条件是:pH=7.5,偶联时间>10h。加酶量为168~308u/g蚕丝时,所得固定化脂肪酶活力为106~160u√g蚕丝.此时固定化冀的活力回收率较高(>52%)。固定化脂肪酶稳定性较高.其操作半衰期约为250h。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抵御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天然屏障。热带气旋是红树林面临的最主要自然威胁之一,削弱了红树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及生物多性维持等功能发挥。然而,尽管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日益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系统分析和总结。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21年间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绘制,以厘清该领域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并揭示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该领域研究年发文量随时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尤其2013年后迅速增加,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前列,美国的中介中心性最高,其次是德国,美国广泛地与德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有密切合作;(3)美国佛罗里达、加勒比地区、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南部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区域;(4)研究热点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从红树林植被的干扰损害逐渐发展到固碳储碳、海岸防护等功能的影响。全球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红树林对热带气旋干扰的弹性、基于遥感和大数据处理的模型模拟等日益受到关注,量化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功能的影响、探明热带气旋与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及对红树林影响、构建完善的观测体系数据集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对长期关于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定量和可视化分析,可为预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和风险、及减缓和应对其风险等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植物病毒属之一,对多种农作物造成危害.利用文献数据库,客观地分析国内外Potyvirus研究的发展动态,为国内外Potyvirus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全球发表于1985-2012年的Potyvirus文献的国家、作者、机构、载文期刊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数量和质量分析.[结果]检索到全球60个国家发表的Potyvirus文献2 442篇,以及每篇文献的被引频次和每个国家、机构及作者的H指数.经分析得出:全球Potyvirus研究论文的产出量自1991年呈稳定上升趋势,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在统计的国家中,以美国最好,其次是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的高产活跃作者最多;Potyvirus研究的热点是基因沉默和分子生物学,并随着研究技术方法的革新将不断深入;研究方向更多倾向于寄主方面的研究(如基因沉默、寄主抗性、与寄主互作等)及交叉学科;而中国在Potyvirus基础研究上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距离,研究力量较少,有影响力的论文较少.[结论]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我国仍需加强Potyvirus基础研究力量投入,努力缩短差距.  相似文献   

16.
Studies on enzymes acting on glycopeptide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7.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n time on task effects on safety shows contradictory evidence,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12 h shifts. It is argued that this might depend on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accident data, e.g. selectivity of samples, validity of data bases and study designs, especially for analyses at the company level. Analyses of aggregated data seem to indicate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of accident risk with time on task beyond the normal working day. This is supported by some recent studie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相似文献   

18.
以自制的壳聚糖作为载体,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优化了固定化条件,研制成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其活性回收率达到42—53%,操作半衰期达到一个月以上,对热、乙醇以及尿素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Km值为0.67×10~2mg/mL,最适温度65—70℃,最适pH8.0,能使啤酒中的蛋白质浓度从56.5mg/L减少到2.7mg/L,可以消除啤酒的低温混浊现象。  相似文献   

19.
宋洁  刘学录 《生态学杂志》2019,30(3):1067-1078
应用生态学是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工具之一.在当前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对国际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对夯实我国应用生态学的知识基础、指明研究方向、确定战略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借助CiteSpace、Carrot2等信息可视化软件,以Web of Science中1980—2018年国际应用生态学研究领域基于不同检索策略的两个文献数据集合为研究对象,从研究载体、研究力量及研究内容3个维度进行文献时空分布、核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演进以及研究前沿及趋势分析,旨在揭示其学科发展轨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我国的应用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复杂疾病关联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卫丽  顾东风 《遗传学报》2004,31(5):533-537
关联研究广泛应用于阐述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等人类复杂疾病的遗传学基础。文中就关联研究中混杂的识别与控制、候选基因的选择、中间表型的应用、单体型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结果的判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人群分层是关联研究混杂的主要来源之一。选择患者亲属做对照、基因组对照和选择遗传背景较为一致的隔离人群都可以减少混杂。候选基因的选择可以基于与疾病间的生物学联系或是该基因与疾病某已知相关基因的同源性。适当的应用中间表型和单体型分析方法可以增加关联研究有意义发现的机会。本文认为,优化研究设计、足够的样本含量、正确选择对照,结合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关联研究必将为困扰人类的常见疾病的易感性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