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细胞学方法研究番木瓜组培苗的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细胞学和形态学方法研究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番木瓜种苗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对番木瓜(2n=18)主栽品种蔬罗1号1~38代组培苗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的初步观察和统计,发现1~32代苗所观察的体细胞染色体全部为2n=18,大田种植后表型与亲代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异。但是在第33,36,37代发现了染色体非整倍性的细胞,田间种植后与亲代相比挂果率和抗病性下降。这一研究结果为番木瓜组培苗的继代培养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影响喜树组织培养苗离体生根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有效的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组培苗生根系统,提高其移栽成活率及适应性,用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不同蔗糖浓度及不同培养基对喜树组培苗不定根形成影响以及移栽初期根系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生长素种类和浓度明显影响喜树组培苗不定根形成,在含有IBA0.5 mg.L-1培养基中取得了最佳生根效果,生根率达到了98%,外植体平均生根数为5.9条/株; 2)不同浓度蔗糖对喜树组培苗生根也有一定影响,在10~30 g.L-1范围内,随着蔗糖浓度增加,生根百分率和生根数量都有增加,蔗糖浓度达到30 g.L-1时,生根百分率为95%,外植体平均生根数为5.4条/株; 蔗糖浓度在40 g.L-1时,表现出对生根抑制作用; 3)在基本培养基对喜树组培苗生根影响研究中发现,MS培养基对根形成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1/2MS和WPM培养基均适合喜树组培苗生根; 4)根系发育正常的喜树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6%,但组培苗根系根毛系统发育较差。组培苗单位叶面积根尖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实生苗,而且此参数与叶片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这种较差根系发育导致叶片气孔导度过低可能是组培苗叶片光合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影响喜树组织培养苗离体生根的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建立有效的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组培苗生根系统,提高其移栽成活率及适应性,用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不同蔗糖浓度及不同培养基对喜树组培苗不定根形成影响以及移栽初期根系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生长素种类和浓度明显影响喜树组培苗不定根形成,在含有IBA0.5 mg·L-1培养基中取得了最佳生根效果,生根率达到了98%,外植体平均生根数为5.9条/株;2)不同浓度蔗糖对喜树组培苗生根也有一定影响,在10~30 g·L-1范围内,随着蔗糖浓度增加,生根百分率和生根数量都有增加,蔗糖浓度达到30 g·L-1时,生根百分率为95%,外植体平均生根数为5.4条/株;蔗糖浓度在40 g·L-1时,表现出对生根抑制作用;3)在基本培养基对喜树组培苗生根影响研究中发现,MS培养基对根形成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1/2MS和WPM培养基均适合喜树组培苗生根;4)根系发育正常的喜树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6%,但组培苗根系根毛系统发育较差.组培苗单位叶面积根尖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实生苗,而且此参数与叶片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这种较差根系发育导致叶片气孔导度过低可能是组培苗叶片光合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山杏为试验材料,选取不同部位、不同树龄、不同继代次数的组培苗,研究基于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3个层次的幼化效果。结果显示:(1)随着山杏外植体取材部位从树冠上部、中部、下部的依次下降,其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依次升高且部位间差异显著,其组培苗的株高、叶长、叶宽、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也随外植体取材部位下降而增加,但仅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在部位间差异显著,但其组培苗和母树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却逐渐降低,且组培苗叶片始终低于母树叶片。(2)随着取材母树的树龄从10a、4a、1a的不断降低,组培苗上述各项指标值均依次升高,1a树龄丛生芽诱导率及组培苗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分别为80%、96.6%、4.3条、2.40cm,极显著高于相应的10a和4a树龄的组培苗。(3)从初代培养到1次、2次继代培养,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各类组培苗的丛生芽诱导率、株高、叶长和叶宽值不断增大,且以2次继代培养的增幅较大;同时相应组培苗叶片SOD活性、MDA含量和P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但仍表现为2次继代的组培苗幼化效果较好。研究认为,各层次幼化效果指标在组培苗中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着外植体在母树上取材部位的下移、取材母树年龄的降低以及组培苗继代次数的增加,山杏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其组培幼化效果愈来愈佳。  相似文献   

5.
针对渐狭叶烟草(Nicotiana attenuata)组培苗生根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测试了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嘧啶醇、矮壮素、生根粉及活性炭等外源添加物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处理的组培苗在90 d内基本不生根;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也不能诱导组培苗生根;而合适浓度的NAA、IBA或IAA处理均能较好地诱导组培苗生根,其中0.8 mg·L-1 IBA不仅具有较好的诱导生根效果,生根率达72.73%,且根及地上部分均生长良好。进一步测试发现0.8 mg·L-1 IBA处理对转基因组培苗具有良好的生根效果,20 d后生根率达60%以上,而对照组未生根;经伤口诱导和0.8 mg·L-1 IBA处理,40 d内总生根率可达90%以上。该研究为高效获得渐狭叶烟草转基因生根苗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渐狭叶烟草作为烟草属模式植物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6.
魏占才  周鑫 《植物研究》2006,26(4):427-429
为了建立有效的丽格海棠组培苗离体生根系统,降低培育丽格海棠组培苗离体生根的成本,对基本培养基的不同离子强度、白糖浓度以及培育琼脂浓度对丽格海棠的组培苗离体生根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培养基的基本离子强度和白糖浓度对丽格海棠组培苗的离体生根有一定的影响,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1/4MS培养基为最佳的培养基,15 g·L-1的白糖为最佳的白糖浓度。所采用的琼脂浓度对丽格海棠组培苗的离体生根没产生明显的影响,从降低成本的角度选择3 g·L-1的琼脂为最佳的琼脂浓度。  相似文献   

7.
番木瓜的离体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番木瓜离体繁殖体系.用0.1%HgCl2溶液对番木瓜的新生嫩茎进行消毒,适宜的消毒时间为12min,1mm茎尖的成苗率达到87.6%.随蔗糖浓度的提高,番木瓜试管苗的株高显著降低,增殖系数显著增加.在附加IBA0.3mg/L的1/2MS培养基上新梢的生根率达到89.3%,试管苗大规模移栽的成活率达90%以上.基因型显著地影响番木瓜离体增殖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毛白杨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1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质苗木单芽茎段,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增殖与生根同步进行,通用最佳培养基为:H NAA0.15mg/L,生根率80%~98%,年增殖次数8次,繁殖系数为5。蛭石粉 泥炭土(1:1)是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炼苗的最佳基质。通过组培苗生产、温棚炼苗和大田炼苗试验,研究出了包括接种培养阶段、移栽和苗圃管理阶段3个连续过程的三倍体毛白杨工厂化育苗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施琼  胡峰  黄烈健 《植物研究》2015,35(6):891-897
以增殖培养的马大杂种相思无菌苗为材料,进行瓶内生根(采用增殖培养30 d,2~3 cm的无菌苗)和瓶外生根(采用增殖培养45 d,3~5 cm的无菌苗)技术的研究,并对2种生根技术进行了经济效益的简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将增殖培养30 d的马大杂种相思无菌苗接入1/2MS+IBA 1.0 mg·L-1+NAA 0.5 mg·L-1+蔗糖30%的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99.43%,15 d后移栽,存活率达98.0%;而将增殖培养45d的马大杂种相思无菌苗用100 mg·L-1的IBA溶液浸泡1 h进行瓶外生根实验,生根率可达94.67%。按生产10 000株苗计算,瓶外生根的经济效益比瓶内生根的多1 288.26元,效益比较可观,瓶外生根技术可以应用于马大杂种相思组培苗的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10.
山新杨组培苗生根移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炼苗,保湿,防污染等方面,研究出一种新型高效的山新杨组培苗生根移栽方法。首先,获取山新杨组培苗,将其用液体生根培养基在大试管中生根12~15 d;再放入无菌自来水中水培炼苗2 d;之后将幼苗移栽入土,上扣透明塑料水杯保湿,15 d后移去水杯;带土移栽到大田中。此法可使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提高至98%以上,且本法经济简便,规模小,效率高,也适用于其它木本植株,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20’组培苗为材料,比较不同光质组合处理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以筛选出最适宜杉木组培苗生根的光质配比;进一步以白光为对照,并结合生根率最低和最高的处理,分析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学参数、内源性激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差异,以揭示不同光质组合介导的组培苗生根和生长的调控机理,为杉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光质组合条件下,以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红∶蓝=3∶1)杉木组培苗的生根率最高(71.11%),较白光对照显著提高45.61%,而蓝光处理生根率最低(12.50%)。(2)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组培苗生物量和株高均高于白光对照和蓝光处理,且不同处理间株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和蓝光处理相比,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组培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值均显著提高,暗示该处理叶片具有较强光源捕获能力和光能利用能力。(4)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的组培苗叶绿体淀粉粒数量少,体积小,且叶绿体基质和基粒片层结构清晰,有利于同化产物输出。(5)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的组培苗具有较高的生根率与其具有较高的生长素(IAA)、较低的细胞分裂素(CTK)含量以及较高的IAA/CTK比值有关,而具有较高的株高与其较高的赤霉素(GA)和IAA含量、较低的ABA含量以及较高IAA/ABA、GA/ABA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重瓣大岩桐的快速繁殖及其产业化技术程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重瓣大岩桐产业化快繁的工艺流程和各程序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方式。重瓣大岩桐可在MS +6 BA 0 .5~2 .0mg·L-1+NAA 0 .1~ 0 .2mg·L-1的培养基上诱导丛芽和快速繁殖 ,增殖倍数达 6 .87;1/ 2MS +IBA 1.0mg·L-1+AC0 .5g·L-1诱导生根的生根率达 95 % ;珍珠岩加腐质土作移栽介质的成活率达 90 %以上。用自来水、食用白砂糖和食用琼脂作替代物的培养基对增殖倍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结合液体静置培养 ,能有效地降低组培苗的成本 ;通过壮苗培养可提高组培苗的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药源植物穿龙薯蓣种子为外植体,构建优化种子消毒时间以及愈伤组织、不定芽和生根诱导等激素浓度、组成和配比体系,并比较组培苗的叶片、缠绕茎和根状茎等营养器官与实生苗在解剖结构上的差异,初步建立以种子为外植体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外植体采用2%NaClO消毒15 min和18 min为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1)6-BA+2.0 mg·L~(-1)2,4-D时效果最佳,出愈率为83.33%;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2 mg·L~(-1)NAA,诱导率达到90.00%;以1/2MS+0.5 mg·L~(-1)NAA进行生根培养为宜,生根率达86.70%,组培苗可产生13.2条根,且组培苗生长旺盛,叶片浓绿,茎粗长。(2)组培苗与实生苗在叶片、缠绕茎的解剖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组培苗叶片薄,主脉维管束小,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P/S低;组培苗缠绕茎的内径、导管面积和维管束数量均小于实生苗,导管/维管束为0.06,为实生苗的1/2;组培苗缠绕茎皮层比例大,但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分化不完全,仅存在排列极为分散的双韧维管束。研究认为,组培苗在外形和结构上的变化主要是对其高湿、低光、恒温、密闭培养瓶培养环境的高度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贯叶连翘的水培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培可诱导贯叶连翘组培苗生根能力强,根活力也增加;生根苗在1/6MS培养液中培养6周后的金丝桃素(HP)、假金丝桃素(PHP)和贯叶金丝桃素(HF)含量分别比基质[腐质土 蛭石(1:1)]中培养的提高10.13%、16.00%和61.36%。  相似文献   

15.
南海珊瑚岛礁自然植被由于人类干扰和环境变化出现了退化现象,急需进行植被恢复重建。抗风桐作为南海珊瑚岛礁的优势种,在防风固沙以及植被生态恢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抗风桐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对其不定芽增殖和活性炭对生根、移栽的影响,以便建立其种苗快速繁殖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 MS基本培养基适合于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最佳继代培养周期为60 d,最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培养60 d后增殖倍数达5.52;(2)不定芽在MS+1.0 mg·L~(-1)IBA培养基中生根率为96.0%,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1.6 g·L~(-1)活性炭后其生根率下降至42.4%;(3)以添加活性炭生根培养获得的组培苗进行移栽成活率高达93.9%,而不添加活性炭生根培养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仅为78.3%。研究结果可为抗风桐种苗的离体快繁和珊瑚岛礁的植被恢复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印度改良辣木Moringa oleifera PKM2组培生根苗的培养时间及炼苗时间、移栽驯化时间、移栽基质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移栽前生根培养15 d、炼苗4 d成活率最高,达90.67%;移栽驯化最佳时间为10月份;移栽驯化基质以水藓泥炭+珍珠岩(4∶1)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欧美杨107’组培苗瓶外生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杨107’是近年来重点推广的杨树品种之一,但其组培苗存在移栽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欧美杨107’组培苗的直接瓶外生根和瓶内复壮后瓶外生根两种生根方式,结果表明,两种方式蘸取IBA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mg·L-1和100mg·L-1,生根率分别达73.33%和81.67%,移栽成活率分别为62.5%和93.33%。进一步研究发现生根的过程中外源补加0.5mg·L-1IBA溶液能加速生根,使生根周期缩短2周左右。添加1/2MS营养液可促进生根苗茎的生长和根的伸长,有利于移栽成活。瓶内生根苗的生根率高达到95%,但是移栽难以成活,显微镜观察发现瓶外生根苗比瓶内生根苗的根毛发达,验证了瓶外生根苗的根吸收功能更好。该研究对促进‘欧美杨107’组培苗及其转基因苗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苦皮藤试管苗生根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培养因子对诱导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试管苗生根的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测试了苦皮藤生根关键因素多效唑(MET)、吲哚丁酸(IBA)、暗培养及培养基中盐浓度(简称培养基)的效应。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暗培养对苦皮藤生根作用极显著,因子作用大小依次为:暗培养>培养基>MET×IBA>MET>IBA×培养基>IBA。诱导苦皮藤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因素配比为:1/2 MS+MET 3.0 mg.L-1 + IBA 0.8 mg.L-1和1/2 MS +MET 3.0 mg.L-1 + IBA0.5 mg.L-1,暗培养12 d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彩色马蹄莲组织苗无糖生根培养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彩色马蹄莲组培增殖苗为供试材料,采用CO2强制性供气系统和箱式培养容器,在附加MS大量元素的蛭石中进行无糖生根培养环境条件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质中加入NAA0.1 mg/L,培养的第6天开始通入浓度保持在1000~1200 mg/L 的CO2混合气体对生根有促进.无糖培养生根率达到97%,植株健壮且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培养因子对诱导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试管苗生根的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测试了苦皮藤生根关键因素多效唑(MET)、吲哚丁酸(IBA)、暗培养及培养基中盐浓度(简称培养基)的效应.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暗培养对苦皮藤生根作用极显著,因子作用大小依次为:暗培养>培养基>MET×IBA>MET>IBA×培养基>IBA.诱导苦皮藤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因素配比为:1/2 MS MET 3.0 mg·L-1 IBA 0.8 mg·L-1和1/2 MS MET 3.0 mg·L-1 IBA0.5 mg·L-1,暗培养12 d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