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植物名称豹斑火焰兰(Renanthera monachica Ames). 2 材料类别种子. 3 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VW;(2)VW+100 mL·L-1椰子乳;(3)1/2MS;(4)1/2MS+椰子乳100 mL·L-1.  相似文献   
2.
南海珊瑚岛礁自然植被由于人类干扰和环境变化出现了退化现象,急需进行植被恢复重建。抗风桐作为南海珊瑚岛礁的优势种,在防风固沙以及植被生态恢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抗风桐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对其不定芽增殖和活性炭对生根、移栽的影响,以便建立其种苗快速繁殖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 MS基本培养基适合于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最佳继代培养周期为60 d,最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培养60 d后增殖倍数达5.52;(2)不定芽在MS+1.0 mg·L~(-1)IBA培养基中生根率为96.0%,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1.6 g·L~(-1)活性炭后其生根率下降至42.4%;(3)以添加活性炭生根培养获得的组培苗进行移栽成活率高达93.9%,而不添加活性炭生根培养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仅为78.3%。研究结果可为抗风桐种苗的离体快繁和珊瑚岛礁的植被恢复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同亲和性水稻材料的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工酶标记对亲籼、亲粳、广亲和及非亲和4组不同亲和性水稻材料的遗传变化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10种同工酶在95个材料中共检测到34个同工酶位点和55个等位基因,其中多态位点15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4.12%。各组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354到0.456之间,在物种水平上为0.454。AMOVA分析表明,80.21%的遗传变化分布于组内,19.79%的遗传变化分布于组间。各组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从0.1129到0.3673,基因流变化范围从1.0242到2.5451。根据遗传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将广亲和与亲粳水稻聚为一类,亲籼与非亲和水稻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4.
1植物名称 银中斑风尾蕨(Pteris multifida Poir.cv.Variegata),又名银白风尾蕨。 2材料类别 成熟孢子。 3培养条件 孢子萌发培养基:(1)1/2MS;原叶体增殖培养基:(2)MS+6.BA2.0mg.L^-1(单位下同)+NAA0.5,(3)MS+6.BA1.0+NAA0.2;孢子体形成和丛生芽增殖培养基:(4)MS+IAA0.05,(5)MS+KT0.0125+IAA0.05,(6)MS+KT0.025+IAA0.05,(7)MS+KT0.05+IAA0.05;生根培养基:(8)1/2MS+NAA0.1,(9)1/2MS+NAA0.5,(10)1/2MS+NAA1.0,(11)1/2MS+NAA2.0,(12)1/2MS+IBA2.0。  相似文献   
5.
澳洲鸽子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澳洲鸽子石斛(Dendrobium kingianum Bidwill)幼嫩假鳞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消毒方式,外植体消毒成功率可达92.5%。MS培养基添加5.0 mg·L~(-1) 6-BA适合用于不定芽的诱导和前期增殖,MS培养基+0.5 mg·L~(-1) NAA+2.0 mg·L~(-1) KT的增殖倍数最高,为6.96。丛生芽诱导出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5 mg·L~(-1) 2,4-D,诱导率为80%;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为MS+1.0 mg·L~(-1) 6-BA,愈伤组织分化芽数为381.99个·g~(-1)。MS+2.0 mg·L~(-1) IBA+10%香蕉泥+1 g·L~(-1)活性炭最适合于生根壮苗培养;试管苗在兰石:泥碳土(1:1)的混合基质中移栽3个月后,成活率达100%,且生长速度快,基质成本较低,适合澳洲鸽子石斛试管苗的商业化栽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2 年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药物分析技术应用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和整理,分类综述针对化学药物、基因工程药物以及中药等各类药物或生物样本的过程分析技术、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固态性质表征分析技术、杂质谱检测分析技术、体内样本分析技术、中药分析技术、生化药物分析技术等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