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柑桔黄龙病病原体及其对抗生素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3~9月在广东省普宁县和杨村华侨柑桔农场,采典型的黄龙病株的春、夏、秋梢,用电子显微镜检查叶脉韧皮部组织,在筛管细胞内发现多型性的类菌原体~*(MLO),大小为60~700nm。质粒内含物中有纤维状核酸物质存在。双层膜厚度为20nm左右。病株除存在类菌原体外,尚有线状病毒质粒。在病株树干注入盐酸四环素,类菌原体出现萎缩、变形,聚集崩坏现象,注药后病情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类菌原体引起的小麦蓝矮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对介体条沙叶蝉进行接种传毒试验发病的小麦病株和传毒的条沙叶蝉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病株韧皮部筛管细胞和介体唾液腺中均可见类菌原体病原物(MLO),其直径为60- 700nm,单位膜厚度为8-10nm,形态多样.主要为球形、椭圆形、哑铃形等。四环素对麦苗接种发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小麦蓝矮病是由介体条沙叶蝉传播的类菌原体病原物引起的。这是对小麦类菌原体蓝矮病首次进行的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泡桐丛枝病病树中检出类菌原体和病毒质粒(15×250~300 nm)。在病叶叶脉筛管细胞中,观察到有些类菌原体似有穿透细胞壁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为通过筛孔或破坏细胞壁还有待阐明。这种病毒可以由病树分离、浓缩和接种到草本寄主(心叶烟、普通烟和洋酸浆),并引起系统花叶症状。可从这些病株分离得病毒质粒和回接到泡桐健苗上引起发病。泡桐丛枝病可能系由类菌原体和病毒一起感染所致,丛枝黄化症状可能由前者引起,而花叶症状可能由病毒引起。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al)与传播泡桐丛枝病有关,可能为媒介昆虫。  相似文献   

4.
在泡桐丛枝病病树中检出类菌原体和病毒质粒(15×250~300 nm)。在病叶叶脉筛管细胞中,观察到有些类菌原体似有穿透细胞壁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为通过筛孔或破坏细胞壁还有待阐明。这种病毒可以由病树分离、浓缩和接种到草本寄主(心叶烟、普通烟和洋酸浆),并引起系统花叶症状。可从这些病株分离得病毒质粒和回接到泡桐健苗上引起发病。泡桐丛枝病可能系由类菌原体和病毒一起感染所致,丛枝黄化症状可能由前者引起,而花叶症状可能由病毒引起。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al)与传播泡桐丛枝病有关,可能为媒介昆虫。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告人参坏死病的传播介体为速生薄口螨。在速生薄口螨的消化道和唾液腺均查到大量的类菌原体 MLO,大小为90~1300nm,单位膜厚度为9~11nm。与在罹病人参的筛管细胞里观察到的类菌原体 MLO 相同。在子一代和子二代速生薄口螨体内仍可查到类菌原体。将带毒活螨或螨液接种健株人参,健株人参发病。使用三氯杀螨(虫风)拌土,对人参坏死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初步认为速生薄口螨是人参坏死病的传播介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报告人参坏死病及其病原体。通过罹病人参各部位的超薄切片,在筛管细胞中,观察到大量具单位膜而无细胞壁、多形态的类菌原体(MLO)。这种类菌原体大小为80—1400nm,外膜厚度8—12nm。以四环素喷叶试验证明,四环素对病状有抑制作用。初步认为人参坏死病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以确证枣疯病类菌原体抗原性的有无为目的,采收病树新梢茎皮用差速离心法进行了抽提分离。将此类菌原体抽提物用作抗原,对家兔免疫注射,制备了枣疯病类菌原体抗血清。用血清学方法测定了免疫原的抗原性及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枣疯病类菌原体具有抗原性。但其特异性抗体效价不高,仅是1/32.实验还证明了ELISA技术可以用予枣疯病类菌原体抗血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各类高等院校目前使用的《微生物学》教材中,有、些在述及枝原体(Mycoplasma)时,称“枝原体又称类菌质体”[1,2],或将有关的微生物含糊其辞地称作“枝原体类”[3],《英汉微生物学词汇》和《英汉生物学词汇》等权威性工具书中,对Mycoplasma的释义也有枝原体和类菌质体之说。其实,枝原体和类菌质体二者既密切相关,又不等同,对此甚有必要加以澄清,以利于在教学工作中有一个正确的概念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桑萎缩病的类菌原体病原物及其超微病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感染桑萎缩病的桑叶及嫩梢进行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发现,其韧皮部组织,筛管及伴胞内有多型性类菌原体。菌体为圆形及椭圆形,大小约为50~160nm,双层膜,厚度约为8~10nm,内含物中具有核质样的纤维状物质,而在健株叶梢中未观察到任何病原体.随着病害的发展,可观察到细胞成份的降解。第一,在感病植株叶肉细胞内存在部分细胞核的降解、核膜破裂或核质流失甚至核仁分散消失。第二,叶绿体内有不同程度的淀粉粒和嗜锇颗粒累积,部分叶绿体外膜破裂,基质流失,基粒降解。第三,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在数量上有所增加,部分线粒体嵴已降解。  相似文献   

10.
林含新  谢联辉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2):98-101
RFLP在植物类菌原体鉴定和分类中的应用林含新,谢联辉(福建农业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福州350002)植物类菌原体(MycoplasmallkeOrgg-nism,简称MLO)为1967年日本学者土居原二首次发现,现已报道了近600种植物上有这类病害...  相似文献   

11.
应用Feulgen染色切片法检测了泡桐丛枝病株中类菌质体的存在。所得结果表明Kartha等1975年报道的方法是有效的。在病株不同部位取样,韧皮部或叶脉切成0.5厘米大小固定在Helly氏固定液中。染色操作与Kartha等相同。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检视,类菌质体呈现暗色斑块或斑点,凝聚在树木细胞中心或细胞边缘,植物细胞作为背衬呈绿色。  相似文献   

12.
枣树矮化病是我国枣树苗繁育中新发现的重要病害,其症状表现为节间短缩,枝叶密挤,呈丛状。病树比相同条件下的正常树约矮二分之一。其病因未见有研究报道。我们对病株叶组织抽提液,用电子显微镜没有观察到病毒颗粒和类菌原体。从病树和正常枣树叶的细胞核抽提液中,用正反和垂直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分析细胞核RNA,结果发现,病株叶细胞核RNA中含有环状低分子量的RNA。这是我国首次在矮化枣树叶细胞核中分离到的环状小分子RNA。这一发现将对枣树矮化病的病因研究提供一个有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用0.3M的甘氨酸缓冲液(含0.1M的MgCl_2,pH7.4)对泡桐丛枝病病树的新鲜或冰冻组织进行抽提,用蜗牛酶处理,并差速离心,获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然后用蛋白酶E处理,苯酚和氯仿抽提,酒精沉淀,可有效地制备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总核酸。所得总核酸在0.6%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呈现出大分子和小分子两种电泳带。DNase I RNase A及专一性降解单链核酸的S.酶等分析结果表明,大分子带为DNA,小分子带为RNA,且DNA具有双链性质,RNA具有单链性质。将上述总核酸用RNase A消化,苯酚和氯仿抽提,乙醇沉淀,可获得单一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DNA。电泳测得其DNA分子量约为1.5×10~7道尔顿。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核酸报导。  相似文献   

14.
罗汉果疱叶丛枝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国光  周广泉   《广西植物》1982,(4):191-193
在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植株上发生一种黄化型病害,病株严重地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病叶起疱、丛枝,最终叶片黄化。 电镜的超薄切片观察;在病叶叶脉维管束中的薄壁细胞中,有多种形态的类菌质体,直径约为200~800毫微米,可以看到二分裂和生芽的菌体。 在病株中可找到MLO_s,而在健株中的上述组织中未发现。 四环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抑制症状。  相似文献   

15.
3种植物花螺原体的分离及其基本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我国植物花上的螺原体的存在,搜集我国的螺原体资源,并研究它们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常规螺原体分离、培养方法,应用暗视野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螺原体形态,根据16S rDNA和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螺原体分离菌株可能的分类地位.[结果]分别从油菜(Brassica napu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3种植物花表分离到4株螺原体CNR-1和CNR-2、CNA-1、CRW-1,对其形态、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这4株螺原体在R-2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都能通过孔径为0.22 μm的微孔滤膜;在R-2固体培养基上呈圆形或颗粒状菌落,菌落直径约50~600 μm;在生长的某个阶段可呈典型的螺旋状,菌体直径为37.04~370.40 nm,长度约0.89~11.88 μm;它们都能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不能利用尿素;在不含胎牛血清的R-2培养基中,它们都不能生长;菌株CNR-1、CNA-1能强烈代谢精氨酸,而CNR-2和CRW-1不能代谢精氨酸;在氨苄青霉素钠浓度高达2000 U/mL的R-2培养基中,分离菌株生长良好.根据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分离菌株CNR-1和CNR-2、CNA-1与蜜蜂螺原体Spiroplasma melliferum聚类较近,而CRW-1与S.clarkii聚类较近;根据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CRW-1形成一个单独的分枝,其它3个菌株仍与S.melliferum聚类.[结论]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分离菌株CNR-1和CNR-2、CNA-1极有可能是spiroplasma melliferum,而CRW-1可能是一个新的螺原体种,但还需要血清学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用ELISA和Dot-ELISA方法检测植物病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ELISA和Dot-ELISA方法检测番茄巨芽类菌原体(Tomato Big Bud Mycoplatma-Like Organism,TBB-MLO)、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和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番茄斑萎病毒无明显差异,对番茄巨芽类菌原体,用Dot-ELISA比用ELISA的检测灵敏度高50—100倍,对青桔假单胞菌,用Dot-ELISA比用ELISA检泓抗原  相似文献   

17.
葱兰黄化病病原类菌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葱兰为石蒜科(Amaryllidaceae)草本植物,是一种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的多年生观赏花卉.葱兰黄化病是1992年在杭州发现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对葱兰的生长和观赏价值有严重影响.罹病株(丛)最初表现为深红色斑点,逐渐扩大为鲜红色条斑或斑块并转为亮黄色,最后整株叶片大部分转为鲜艳的黄色,呈现典型的系统侵染.发病1—2月后整株(丛)地上部分枯死.发病一般始于早春(3月上旬),春末夏初有一个发病高峰期;秋末有另一个发病期,但病状较轻;感染株有恢复现象,即在下一个生长季能从地下部分重新生长出叶片,但病株叶片明显细小,有丛簇现象,病株开花少且花期短.作者从1992年春起,对该病害进行了病原分离、生物学测定和病组织超薄切片电镜检查,发现该病害可能与类菌原体有关,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感病植株分别于1992年4月采自浙江农业大学校园和1992年6月采自杭州花圃,用盆栽保存于防虫温室中,同时采取健株作为对照.1.2 用病株分离病原和接种  相似文献   

18.
用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技术,对枇杷叶尖焦枯病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病株叶脉韧皮部的筛管及伴胞内有大量丝状菌体状物存在,其大小为37~100×1500~?nm,横切面形态为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短杆状,纵切面形态为菌丝状,而对照的无病实生苗木中则无。据此初步认为,丝状菌体状物可能与枇杷叶尖焦枯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一、衣原体及其感染症的持征: 衣原体是一种只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且必须由宿主细胞供给其增殖所需的ATP等高能量分子的寄生生物。大小约为300nm左右,被称之为原体的感染性颗粒附着于细胞、并进入细胞的吞噬泡中,这种颗粒虽具感染性,但无代谢活性。进入细胞内10小时后变成大小为100nm左右称之为始体的大型颗粒,具高度代谢活性,不久便分裂增殖,24小时以后再次形成原体,在细胞质内开始形成封入体。 感染沙眼衣原体60~72小时后,原体全部变成成熟的封入体,并充满全部细胞质,在封入体内可以看到有糖原的积累。但是鹦鹉热衣原体的成熟封  相似文献   

20.
柑橘黄龙病赣南脐橙内生菌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赣南脐橙黄龙病植株和健康植株叶片内生菌,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出的内生菌,为筛选出对柑橘黄龙病原菌有影响的伴生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PCR方法对脐橙中黄龙病菌进行验证,并基于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病与健康赣南脐橙叶片内生菌以及不同培养基富集培养后的内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所采集样品中有5株患病株,5株健康株。5株病株中共同含有的细菌属有13个,其中7个在5株健株中也共同存在。Defluviicoccus属和Granulicella属在病健株植物中都是优势菌属,且在健株中的平均含量高于病株。病株与健株的样品相似度存在明显界线。富集培养后不同样本和不同培养基中菌属分布不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泛菌属(Pantoea)得到了大量富集,不动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等9个菌属富集量较少。另外,培养和未培养各样本间未分类菌(Unclassified)含量差异也较大。【结论】赣南脐橙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叶片内生菌有着明显差异,黄龙病菌的存在改变了脐橙叶片原有内生细菌的菌群结构。从活体植物组织内直接检测才能得到真正的植物内生菌群落分布情况。通过分析菌群的差异,有望找到与柑橘黄龙病菌生长相关的伴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