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富士’苹果果实为材料,采用刺伤接种法,测定了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防效及其防病机制。结果表明:0.1 mmol·L-1的BHT处理后间隔48~72 h接种轮纹病菌,其防效最高达74%以上,而该浓度BHT对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BHT处理后接种或不接种轮纹病菌,果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升高,其峰值是对照的1.82~4.56倍,且在测定时间内始终显著高于对照。同时,BHT处理的果实内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较小,最高增幅仅为78.94%,而接种轮纹病菌的处理,MDA含量急速上升,最大增幅为316.77%。表明BHT通过持续提高‘富士’果实内防御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同时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从而诱导果实对轮纹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假单胞菌YL11对扩展青霉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苹果青霉病是由扩展青霉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果实采后病害,影响果实品质导致苹果腐烂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目的】研究假单胞菌YL11对扩展青霉的抑制作用和苹果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并对抑菌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扩展青霉为供试菌株,研究不同浓度的假单胞菌YL11无菌发酵液对扩展青霉菌落直径、孢子萌发率、菌丝体干重、苹果损伤接种病斑直径扩展的影响,利用对电导率、核酸及蛋白释放量、AKP含量、SDH活性、ATP酶活性和ATP含量的影响对抑菌机理进行探究。【结果】假单胞菌YL11无菌发酵液能有效抑制扩展青霉生长,抑菌圈直径为22.33±0.27 mm,抑菌效价为71.67 mm/mL;能有效抑制孢子萌发,100%无菌发酵液对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80.2%;对扩展青霉的生物量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体积分数为100%时,菌丝体干重为4.7mg/mL,抑制率达到39.74%;无菌发酵液处理能有效抑制苹果青霉病病斑的扩展,3d时对病斑扩展的抑制率最大,达到47.1%;无菌发酵液处理均能引起电导率升高、胞内核酸和蛋白释放量增大、胞外AKP含量升高、SDH活性降低、ATP酶活性和ATP含量均降低,且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增加效果越明显。【结论】假单胞菌YL11能显著抑制扩展青霉的生长,破坏细胞膜结构、降低能量代谢酶活性,从而扰乱扩展青霉的正常生长,对苹果青霉病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链霉菌H03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见的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研究了链霉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测定了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谱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与青霉素、链霉素相比,该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范围更广,对植物病原真菌棉花黄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甜菜褐斑病菌、稻瘟病菌,以及常见病原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发酵液提取物对上述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分别为0.125、0.062 5、0.125、0.25、0.015、0.03、0.015、0.015、0.03、0.250、.015 mg/mL。其中对植物病原真菌中的黄瓜炭疽病菌、甜菜褐斑病菌、稻瘟病菌,以及病原细菌中的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佳。将发酵液提取物置于100℃下加热处理10 min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不变,说明该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旨在筛选出能高效抑制冬枣轮纹病病原真菌的放线菌,为冬枣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纯培养法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沙沉积物中分离获得198株放线菌,对抑菌作用最强的菌株BK作了进一步研究。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BK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其对冬枣轮纹病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菌株BK对冬枣轮纹病菌丝生长抑制率达72.30%。菌株BK发酵液对离体冬枣果实轮纹病的防效为73.72%,与50%多菌灵的防效相差不显著。经鉴定菌株BK为绛红北里孢菌是一株较为理想的拮抗菌,在冬枣轮纹病生物防治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蛋白X98Ⅲ的纯化与性质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S-98是一株能强烈抑制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piricola)等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菌株。BS-98菌株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G-100柱层析和DEAE-纤维素(DE32)柱层析后分离纯化出一种抗菌蛋白,命名为X98Ⅲ。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此蛋白分子量为59000,等电点为4.50.醋酸纤维膜电泳后经特异染色证明X98Ⅲ含糖及胀。用DNS法测其含糖量为6%。此蛋白对热稳定,对蛋白酶部分敏感。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该蛋白含11种不同氨基酸,尤富含谷氨酸和半胱氨酸等,而缺少天冬氨酸等。纯化后的X98Ⅲ对苹果轮纹病菌、芦笋茎枯病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X98Ⅲ的抑菌机理主要是溶解细胞壁,造成菌丝畸形、孢子不发芽或发芽异常。  相似文献   

6.
从侧孢短芽孢杆菌X10发酵液中提取的拮抗蛋白粗提液具有抑制茄科劳尔氏菌生长的效果,该抗菌蛋白粗提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耐90℃的高温;用蛋白酶处理,其抑菌活性受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的影响;对氯仿敏感;随着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活性受到影响;拮抗物质25℃保存,活性28天内基本不变;作用活性pH值(pH值5.0~11.0)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7.
冬虫夏草和蛹虫草发酵液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冬虫夏草和蛹虫草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两种虫草的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对前两者的抗菌作用强于后两者;热稳定性试验表明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虫草发酵液与25%糖液和10%盐液协同作用可以增加对参试细菌的抑菌作用;对比试验得出蛹虫草发酵液的抑菌活性较冬虫夏草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8.
苹果轮纹病(apple ring rot)为苹果重要病害,严重危害果实和枝干,甚至造成幼树枯死等。苹果轮纹病可引起果实腐烂、枝干疣突、溃疡、粗皮等症状,导致苹果轮纹病病害汉语名称使用混乱,如苹果轮纹病、苹果干腐病、苹果果实轮纹病、苹果枝干轮纹病、轮纹烂果病等。病原拉丁学名的使用亦相当混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贝林格葡萄座腔菌B. berengeriana、贝林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 berengeriana f. sp. pyricola、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锹冢大茎点霉Macrophoma kuwatsukai、梨生囊孢Physalospora pyricola和梨生球座菌Guignardia pyricola等学名都在被使用。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新进展,认为苹果轮纹病是一类复合病害,与欧美国家发生的白腐病为同一种病害,其病原包括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和锹冢葡萄座腔菌B. kuwatsukai。建议将该复合病害汉语统称为苹果轮纹病,英文采用apple ring rot。鉴于两种病原在我国苹果产区的普发性,建议在病害发生规律及抗病育种等研究中,对于葡萄座腔菌和锹冢葡萄座腔菌均需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和丙环唑对采后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束诱变的枯草芽孢杆菌B-24和丙环唑等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环唑对苹果炭疽病菌丝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制浓度EC50为0.067μg/mL。代森锰锌的抑制作用最弱,其EC50为1806.984μg/mL。不同化学药剂和不同浓度的药剂之间,对苹果炭疽病的保护防效有显著差异。丙环唑对苹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对寄主酶活的诱导作用也最强,能诱导苹果果实POD和PPO活性显著升高。代森锰锌防效差,POD活性和对照接近。同一药剂,浓度高的防效好,果实中酶活性也高。枯草芽孢杆菌在离体条件下活菌液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100%,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活体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明显减轻苹果果实炭疽病的发生,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能诱导苹果果实POD和PPO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10.
【背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梨轮纹病是梨栽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对梨轮纹病菌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FJAT-55034进行鉴定、生长特性及抑菌活性评价,为梨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拮抗菌株FJAT-55034的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培养温度和pH测定,研究该菌株的生长特性。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该菌株的抑菌谱;采用共培养、显微镜观察和果实回接,测定菌株FJAT-55034对梨轮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拮抗菌株FJAT-55034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该菌株在20-50℃(最适温度30℃)和pH 5.0-9.0 (最适pH值7.0)均能够生长,NaCl添加量为0-5%时,该菌株均能够较好地生长。菌株FJAT-55034对6种果树不同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9.8-29.1 mm;与梨轮纹病菌共培养后,菌株FJAT-55034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7.2%。菌株FJAT-5...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明确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上发生的A、B、D和F 4种不同症状型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遗传分化现象及其不同致病菌的遗传变异程度。本研究对来自我国三大苹果产区的26个相关病原菌株的DNA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Table 1)。结果表明 (1) 上述4种不同症状型轮纹病原菌株在基因组DNA水平上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Fig.1&Table 2),并在所分析的11个多态性引物中有4个引物的扩增图谱(Table 4)均可使上述4种不同致病型菌株相互区别(Table 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4种不同致病菌相互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314~0.2541(Table 6);(2) 相同症状型的不同来源致病菌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 (88.4~100%)(Table 3),由此说明苹果果实轮纹病菌的遗传分化与地理环境条件差异无明显的相关性。 以上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阐明苹果果实轮纹病害的遗传演化规律及该病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北野生甘草内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陕北野生甘草根中分离出21株内生菌,其中细菌12株,真菌6株,放线菌3株.为明确内生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组织测定法系统测定了其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甘草内生菌发酵液对供试的7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Z4和F1菌株的发酵液对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特别是对苹果干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可达92.36%、90.16%和91.20%、90.43%,EC50分别仅为54.38、90.31和57.50、89.58 mg·L-1;组织法测定中,发酵液稀释10倍后,Z4和F1菌株对苹果干腐病的保护作用分别为75.39%和73.13%,治疗效果分别为67.61%和60.75%.  相似文献   

13.
银杏外种皮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银杏采收后,取核弃皮,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了银杏资源的极大浪费。经试验研究,100倍的银杏外种皮酒精提取液对柑桔炭疽病、梨干腐病、枇杷灰斑病、桃炭疽病、苹果炭疽病、梨轮纹病、苹果轮纹病、柑桔树脂病、苹果腐烂病、桃果腐病、葡萄果腐病等病菌具明显的抑制效应,其中对苹果炭疸病、轮纹病;柑桔炭疽病、树脂病;桃果腐病等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达98%以上。大田条件下,50倍的银杏外种皮酒精提取液对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0%。用20倍的银杏外种皮酒精提取液对丝棉木金星尺蠖、蛛砂叶螨、桃赤蚜、菜青虫、小菜蛾、28星瓢虫、莲缢管蚜、梨肉蝽、棉铃虫、粘虫和二化螟  相似文献   

14.
三种苔藓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piricolanosa)、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四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对大镰刀藓Drepanocladusexannulatus、锐尖匍灯藓Plagiomniumacutum和疣小金发藓Pogonatumurnigerum三种藓类醇提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大镰刀藓提取液对立枯丝核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为0.878mg/mL;而锐尖匍灯藓的提取液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测定处于不同生长期的杜仲内生真菌DZJ03胞外多糖含量、发酵液中3种核苷含量,并对其菌株发酵液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按50μg/mL的浓度测定了发酵液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等3种提取物对水稻恶苗病菌、棉花枯萎病菌2种植物病原菌以及烟草青枯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内生真菌DZJ03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到2.0410g/L,其发酵液中所含腺苷、尿苷以及鸟苷的含量分别为1.2647 mg/g、0.8586 mg/g、1.0493 mg/g;发酵液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率为71.92%,抗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9.21 mm。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一种从桃果实上分离获得的拮抗菌-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sp.)对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包括接种不同浓度的拮抗菌与不同病菌之间的拮抗作用,以及拮抗菌与钙或与杀菌剂配合对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拮抗菌和病菌孢子的浓度都明显地影响其抑菌效果。拮抗菌的使用浓度越大,病菌孢子的接种浓度越低,其抑病效果越好。当丝孢酵母菌的使用浓度达到1068colony-forming units(CFU)mL时,可完全抑制接种在苹果上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和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Link)Thom)的抑制效果明显地好于单独使用相同剂量的拮抗菌或杀菌剂。因丝孢酵母的悬液液中加入1%-2%CaCl2可显地提高拮抗菌对灰霉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实验对苦楝植株中内生真菌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从苦楝(Melia azedarach)的根、茎、叶、花、果实中分离得到290株内生真菌,分别测定各菌株的抗菌活性效果,并对筛选出的9株菌株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发现L071027Z3、SX071116Z1-2和XY070430J3菌株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苹果炭疽病的抑制率较高。再对这3株供试菌在发酵液粗提物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进行进一步抑菌实验,3个菌株的发酵液粗提物对玉米小斑病,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苹果炭疽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菌丝生长活性作用且有机相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高,其中L071027Z3的抑菌圈与其它菌株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真菌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对生物农药的开发迫在眉睫。从堆肥中分离得到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它具有强烈的抗真菌活性。其发酵液经硫酸胺沉淀得到粗提液,粗提液经Hiprep 26/10 Desalting,HiLoad 26/10 Q Sepharose和HPLC多步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抗真菌活性物质。ESI-MS质谱法测得其分子量为1498 Da。经活性检测发现,该纯物质对尖孢镰刀菌、草莓蛇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毛霉、黑曲霉等食品腐败菌也有抑制作用。经过显微镜观测,该物质可造成草莓蛇病菌菌丝生长异常,表现在菌丝弯曲,顶端膨大,分生孢子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Xenorhabdus nematophilavar.pekingense)是从北京地区采集的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肠道内分离的共生细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分离纯化出其发酵代谢物中的抗菌物质,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对研究该菌的抑菌机理以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该菌株代谢物中分离获得的抗菌物质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以及理化性质分析,鉴定为Xenocoumacin 1。用平板含毒培养基法测定了该物质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分离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浓度在10μg/mL时,对黄瓜疫霉病菌、苎麻疫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西葫芦灰霉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菌丝抑制率为100%。对草莓疫病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褐斑病菌、蕃茄灰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抑制率分别为86.8%、79.4%、79.5%、62.6%、53.6%;对其中6种真菌的EC50为0.25~4.17μg/mL,该物质对疫霉属真菌抑制作用最强,并能引起番茄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畸形,原生质外溢。本文对开发新型生物杀菌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应用桃色顶孢霉发酵液中蛋白粗提物、三唑酮处理感病绿豆叶片和植株,比较分析病斑变化和综合病情指数,并测定不同处理植株新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探究桃色顶孢霉发酵液粗提蛋白对绿豆白粉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粗提蛋白的感病植株叶片的病斑变化明显,且新生叶片鲜绿,无白粉病菌侵染症状。与喷施无菌水的对照相比,喷施粗提蛋白的感白粉病绿豆植株叶片CAT酶活性提高了71.70%,差异显著,而POD酶活性降低了8.45%,且叶片MDA含量降低了29.81%。试验结果证实了桃色顶孢霉发酵液的蛋白粗提物对绿豆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能影响到植物相关抗逆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