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高梁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197A经热激处理后获得的可育结实后代进行了连续多代自交及回交观察,结果表明,由热激诱导的可育性变化不能稳定遗传。从H2代开始,其可育率逐代降低。到H5代,分离出的可育株数仅占观察植株总数的1.9%。H5代可育株与不育株花药总RNA与HSP70热激蛋白基因探针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H3A可育株均能与HSP70基因探针杂交,显示较强的杂交信号。而其不育株,有的完全不能与HSP70基因探针杂交,有的显示微弱的杂交信号。说明3197A雄性不育系热激可育后代的遗传稳定性与HSP70基因的转录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较长的时间内,可保持正常生理状态与细胞活性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及保存技术是进行空间细胞融合实验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0.7ml/L的葡萄糖作渗透压,在6-8℃低温条件下经过72小时保存后,供试原生质体的存活率仍可达81%,并保持了其长壁与分裂的特性。 Abstract:Storage duration and acativity of isolated protoplasts are important problem for experiment on plant cell fusion in space.We have achieved preliminary success using glucose as osmotic reagent,The survival protopasts after 72 hour storage in 0.7mol/L glucose at 6~8℃ reached 81% and maintained a very high activity of division.  相似文献   
3.
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麦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刘根齐  林世兰 《遗传学报》1994,21(6):463-467
本研究选用两个白粒小麦品种作供体,提取其总DNA,采用花粉管直接携带法导入75(198)红粒品种受体植株。DNA导入的第一代(D1),目的性状的转化频率为1.75%和2.94%。D2代变异率显著低于D1代。对D1,D2代所得目的性状变异后代,按照常规育种程序进行D3代观察与鉴定,得到已稳定遗传的后代,从中选取保持原品种其它优良性状而籽粒为的白色的变异类型混合脱粒,获得75(198)改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明确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上发生的A、B、D和F 4种不同症状型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遗传分化现象及其不同致病菌的遗传变异程度。本研究对来自我国三大苹果产区的26个相关病原菌株的DNA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Table 1)。结果表明 (1) 上述4种不同症状型轮纹病原菌株在基因组DNA水平上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Fig.1&Table 2),并在所分析的11个多态性引物中有4个引物的扩增图谱(Table 4)均可使上述4种不同致病型菌株相互区别(Table 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4种不同致病菌相互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314~0.2541(Table 6);(2) 相同症状型的不同来源致病菌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 (88.4~100%)(Table 3),由此说明苹果果实轮纹病菌的遗传分化与地理环境条件差异无明显的相关性。 以上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阐明苹果果实轮纹病害的遗传演化规律及该病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6年,利用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对高粱唐恢28号品系种子进行搭载处理后,从其SP1代获得一个特大穗型突变体(MTR28)。该突变体后代性状分离广泛,变异类型丰富,具有极高的选育价值,为了从生化与分子水平上评价上述空间诱变效应及其突变体后代不同选系的遗传变异性,本研究对从MTR28分离后代中获得的6个遗传稳定且具有不同特点的大穗,高产型优良变异选系SP10-11,SP11-11,SP13-5,SP14-9,SP14-21,SP20-2,以及未经卫星搭载处理的唐恢28号高粱品系为对照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电泳和RAPD分析。两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变异选系与对照之间以及不同变异选系之间在酶带种类及酶活性上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其中,6个变异选系与对照之间在酯酶同工酶图谱中分别具有1-8条带的差异;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电泳图谱中具有1-5条带的差异。用22个引物在6个变异选系与对照之间进行RAPD扩增,其中有3个选系(SP11-11,SP13-5,SP14-21)在6个引物的扩增图谱中与对照存在DNA片段差异;另外3个选系分别在4、5、7个引物的扩增图谱中与对照存在扩增片段差异。以上RAPD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6个空间诱变选系均在基因组水平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较长的时间内,可保持正常生理状态与细胞活性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及保存技术是进行空间细胞融合实验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0.7ml/L的葡萄糖作渗透压,在6~8℃低温条件下经过72小时保存后,供试原生质体的存活率仍可达81%,并保持了其长壁与分裂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毛白杨(P.tomentosa)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叶盘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毛白杨后,经PCR分析、Southern杂交检测与筛选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经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转NP-1基因毛白杨植株组织提取物对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双色A与不同胞质类型高粱不育系同工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双色A高粱新不育系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的遗传背景与A1A2和A3不同胞质类型的不育系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双色A是否为新不育系类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外源DNA导入燕麦后代的蛋白电泳及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皮燕麦外源DNA通过花粉管途径导入裸燕麦受体品种,对获得的2个遗传性已经稳定的优良变异后代(品系)982D-2和982D-26进行了可溶性蛋白电泳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从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中观察到982D-2后代具有3条供体亲本的特异蛋白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5.2KD,24KD和13KD;982D-26后代具有1条供体亲本的特异蛋白带。其分子量为24KD;选用37个引物对以上2个变异后代及其它们的供,受体亲本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从其中D36和D522个引物的扩增图谱中观察到2个变异后代具有4个与供体亲本相同,而受体亲本所没有的特异性DNA片段。综合比较982D-2和982D-26变异后代的蛋白电泳及RAPD扩增图谱表明,它们在基因组水平上具有较大的遗传异质性,育种上可作为不同的新型种质资源加以利用。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证明,供体皮燕麦外源DNA已通过花粉管途径导入到受体裸燕麦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普通小麦D^2型CMS-育性恢复体系中育性基因的种类及其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D^2型不育系具有较好的不育性保持与恢复特征,在一般的普通小麦品种(系)中具有广泛的恢复(基因)源、可恢复度高(恢复度超过50%的品种或品质占到33.61%),也能较容易地转育出新的不育系(完全保持不育性的品种或品系占到25.21%),这一特征明显优于现有T、K、V型等不育系。(2)D^2型不育系的不育性受核内不育基因和抑制基因控制,相应的核基因型分为Al(不育基因)、A2(不育基因+抑制基因)两类;恢复纱的恢复性受核内主效恢复基因、微效恢复基因和抑制基因控制,相应的核基因型分为C1(主效恢复基因)、C2(驻效恢复基因+微效恢复基因)、C3(微效恢复基因)、C4(主效恢复基因+抑制基因)、C5(主效恢复基因+微效恢复基因+抑制基因)、C6(微效恢复基因+抑制基因)6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育性基因、尤其是微效恢复基因和抑制基因的遗传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D^2型不育有效杂交组合的模型为:A1+C1`A1 C2、A2+C2。(3)D^2型不育系等位恢复基因的遗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非等位恢复基因的遗传表现出积效应,这正是强恢复系德育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