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整合到质粒中的GFV-cDNA为模板经PCR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GFV单、双链探针。用合成的探针对提纯的cFV-RNA_2、感染CFV的昆诺藜叶及18株而萄进行DNA-RNA杂交检测表明:检测提纯病毒RNA_2的灵敏度为1.5pg/斑点,感染GFV的昆诺藜提取液最高稀释度可达40960倍;11株显示典型扇叶症状的样品杂交结果均为阳性,且汁液稀释400~800倍仍能测出,7株不显示典型扇叶症状的葡萄中3株受到GFV的侵染。单、双链探针最适使用浓度分别为1/200及1/100。  相似文献   

2.
采用PEG沉淀和差速离心的方法提纯雀麦花叶病毒的G和T分离物。利用蛋白酶K和两相酚法制备雀麦花叶病毒的总RNAs。将G和T分离物RNAs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发现Br-MV-G除含有正常的RNA组分外,还出现了另一新的RNA_(3b)组分,其分子量为0.50×10 ̄6。RNA_(3b)只出现在大麦寄主中,而在昆诺基上缺失。RNA_(3b)仅依靠于其来源的G分离物的RNAs进行复制。以RNA_(3b)为模板合成 ̄(32)P-cDNA探针,和BrMV-G分离物的RNAs进行分子杂交试验表明:RNA_(3b)属RNA_3的缺陷型组分,它依赖于BrMV-G-RNA_3的帮助才能在大麦寄主中复制。RNA_(3b)的出现和缺失对BrMV的症状表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核酸酶保护试验在黄瓜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黄瓜花叶病毒(CMV)亚组Ⅰ株系Fny-CMVRNA_2的1209~1626核苷酸片段和亚组Ⅱ株系Ls-CMVRNA_2的2002~2433核苷酸片段的cDNA克隆,体外转录,同时掺入 ̄(32)P获得负链RNA探针,与纯化的番茄和甜椒上的CMV中国分离物的RNA杂交,结果表明:CMV番茄和甜椒中国分离物与Fny-CMV的核苷酸有高度同源性,隶属于Fny-CMV为代表的亚组Ⅰ株系。并利用K-CMV株系(亚组Ⅰ,源于中国)的RNA_2全长cDNA克隆的两个EcoRI位点间的核苷酸序列(1657~2125nt)作探针,与上述两种CMV中国分离物的RNA杂交,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这两个分离物和K-CMV株系的关系。讨论了核酸酶保护法在CMV株系鉴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物素标记HBV RNA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采用SP65特殊质粒与人类的乙型肝炎病毒DNA重组,制备了Bio-HBV RNA探针,能特异地与HBV DNA杂交,将该探针与缺口转移方法标记的Bio-HBV DNA探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出Bio-HBV RNA探针比Bio-HBV DNA探针的敏感性提高10倍,并分别应用两种探针同时检测70例乙肝病人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各为31.42%、28.57%(P>0.25)。对Bio-  相似文献   

5.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L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经逆向转录酶作用,合成第一链cDNA,再以RNadse/H与DNA聚合酶I联合作用合成dscDNA,并以dC同聚物尾化。pUC8DNA在Pst I酶解后,以dG同聚物尾化,两者退火构成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JM101受体菌中,另以γ-^32P-ATP标记BVDV RNA制备探针,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重组子。酶切分配表明重组质粒插入  相似文献   

6.
RT—nested PCR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病毒核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AGPC)一步法提取病毒RNA,并依据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核蛋白(NP)编码基因保守区核苷酸序列合成两对巢式引物,建立了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检测HFRSVRNA方法,应用此法对HFRSV感染的VeroE6细胞培养液及HFRS患者血清中的病毒R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细胞培养液及35例HFRS患者血清均为阳性,正常的VeroE6  相似文献   

7.
小量快速RNA,DNA提取研究耐药株中GSTЛ及癌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小量快速RNA制备法(硫氰酸胍-酚,氯仿/异尤戊醇-液氮)和DNA-RNA联合提取法(硫氰酸胍-酚,氯仿/异戊醇-液氮法),提取RNA和同一样本中DNA与RNA,同时采用一种快速液相杂交法,通过标记探针与样品DNA或RNA经变性-复性杂交,凝胶电泳,凝胶抽干,放射自显影。经用本法研究P388/ADR耐药株中的GSTπ及三种癌基因表达表明:耐药株中的GSTπ较敏感株增加1.56倍(p<0  相似文献   

8.
分别利用5’RACE和3’RACE确定了CMV-SDRNA2的5’和3’未端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RT-PCR得到了RNA2的5’端一半的cDNADQ BTG Pc25和3’端一半的cDNA克隆PC23,并通过拼接构建了RNA2全长cDNA克隆PC2F。  相似文献   

9.
应用ELISA和PCR法检测502例乙肝病人血清,401例HBsAg阳性血清中,有114例(28.4%)抗-HCV和HCVRNA双项阳性,25例(6.2%)HCVRNA单项阳性;21例(5.2%)抗-HCV单项阳性。将HBsAg乙肝病人分成HBVDNA,HBeAg阳性组和HBVDNA,HBeAg阴性组。前者抗-HCV阳性率为11.6%~20.5%,HCVRNA阳性率为16.2%~20.5%。后者抗-HCV阳性率为20.2%~55.6%,HCVRNA阳性率为23%~60.3%。结果说明长期携带HBV者和慢性乙肝病人均可重叠HCV感染。HBVDNA阳性组抗-HCV和HCVR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VDNA阳性组  相似文献   

10.
参考汉坦病毒(HV)的基因文库软件设计M片段G-1区型特异性引物,以HV 76/118、H-114、A-9及R-{22}株RNA为阳性模板,建立HV的分型方法──逆转录一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heminested PCR),对湖北省不同地区分离的30株HV进行分 型。结果显示:(1)建立的RT-heminested PCR分型方法对HV两型的代表株76/118(HTN)、A-9(HTN)、H-114(HTN)及R-{22}(SEO)RNA进行了特异性扩增,其大小与理论值一致;此 法只能检测HV RNA,不能检测其它病毒RNA。(2)分离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30株HV的分型结果 为汉滩型21株、汉城型9株,其中长江以南汉滩型12株、汉城型2株;长江以北汉滩型9株、 汉城型7株。这表明建立的RT-heminested PCR用于HV的检测特异性好;分析湖北省不同 地区分离的30株HV,显示湖北省HFRS流行为混合疫区;且在湖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地理聚集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RT-nPCR和合成肽包被的ELISA法对HGV感染者进行随访研究和动态观察。2/14HGVRNA和抗HGV均阳性者3年后阴转;3/5单项抗-HGV阳性者3年后阴转;2/7单项HGVRNA阳性者3年后阴转。26例检出HGV感染指标的献血员3年随访时仅1例ALT为142。6例HGV感染者1年动态观察显示,4例受血者1年内抗HGV阳转,但仅1例受血者受血后2周时出现一过性ALT升高。该研究证实HGV可以经血传播并在体内有长期携带的趋势。6例HGV感染者的动态观察未见HGVRNA或抗-HGV与ALT有相关。提示HGV对肝脏的致病性较弱或致病需要辅助因子存在,应进一步加强HGV的致病性研究和新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基因指纹探针F2ZGP96060801的研制及比较实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方盛国  冯文和 《兽类学报》1997,17(3):165-171
利用ABI-394型DNA合成仪合成的寡核苷酸5-「A(X)n-xTCCAC」n-3,经高效液相色谱仪纯化后,制备成了命名为为F2ZGP96060801的大熊猫基因指纹探针,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F2ZGP96060801,LZF-I、朋5、33.6和(CAC)6/GTG)5等5种基因指纹探针,比较检测了大熊猫随机个体的被毛、大熊猫3雄配I雌所产1个双胞胎计6只个体的福尔马林固定的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胃肠  相似文献   

13.
应用DIG标记探针杂交检测IBDV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地高辛(Digoxigenin,DIG)标记的探针建立了核酸杂交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方法,并在敏感性方面同琼脂扩散试验进行了比较。探针来源于IBDVSTC-ll9和STC-243cDNA。杂交方法的敏感性试验表明,核酸杂交可以检测到0.1pg的IBDVRNA;与多个毒株核酸的杂交则显示出标记的探针可以作为通用试剂用于IBDV早期感染的诊断;而同琼脂扩散试验的比较则说明,杂交方法比常规的免疫沉淀反应敏感104倍以上。除此之外,由于杂交方法特异以及非放射性探针操作方便,因而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RNA打点杂交检测方法同RT-PCR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CV基因组结构区C区cDNA探针和非结构区NS3-4区cDNA探针,建立了用打点杂交(dotblothybridization)检测血清中HCVRNA的方法,同采用HC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血清中HCVRNA的方法相比较,发现两种方法都能快速早期和特异地检出血清中HCVRNA,但RT-PCR法敏感性优于RNA打点杂交法。对于无血清学指标的慢性NANB肝炎病人的诊断,可采用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引物和探针的敏感性,以及RNA提取方法。RT-PCR法适用于诊断病毒血症和复制,打点杂交法适用于研究HCVRNA量的变化,对治疗的评价,以及为实验筛选较高滴度的HCVRNA阳性样本。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PNA打点杂交检测方法同RT—PCR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平  丛勉尔 《病毒学报》1994,10(3):257-262
采用HCV基因组结构区C区cDNA探针和非结构区NS3-4区cDNA探针,建立了用打点杂交检测血清中HCV RNA的方法,同采用HC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中HCV RNA折方法相比较,发现两种方法都能快速早期和特异的检出血清中HCV RNA,但RT-PCR法敏感性优于RNA打点杂交法。对于无血清学指标的慢性NANB肝炎病人的诊断,可采用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间接ELISA、非放射性分子杂交和RT-PCR三种方法应用于水稻草矮病毒(RGSV)的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自制的融合蛋白GST-NC的抗血清检测RGSV的灵敏度为1mg鲜重的病株叶片或84ng提纯病毒,利用地高辛(DIG)标记的DNA探针NC的点杂交方法检测RGSV的灵敏度为50μg病叶或6ng病毒,而RT-PCR的检测灵敏度则为10μg病叶或2ng的病毒,对上述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和可操作性也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从人血清中同步扩增和检测HBV-DNA和HCV-RNA的方法。HCV-RNA反转录成cDNA,这种cDNA和从HBV中抽提出的DNA一起,用根据HBV、HCV保守区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进行同步PCR扩增,这种方法对于检测HBV和HCV重复感染很有用处  相似文献   

18.
以采自河南的真菌传小麦花叶病毒(FWMV-C)为材料,抽提病毒RNA,合成互补DNA(cDNA)。对杂交筛选所得cDNA克隆进行亚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亚克隆pGSI含有一个长度为891个核苷酸的不完整开放阅读框架(ORF)和长度为258个核苷酸的3'末端非编码区(NTR),并带有Poly(A)尾序。此段序列与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及法国报道的一种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SSMV-F)的RNA-13'末端分别具有67.6%和69.9%的同源性。由所测序列编码区(1-891nt)可推导产生296个氢基酸,并与WSSMV-F及BaYMV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具有75.9%和71%的同源性。此结果表明,FWMV-C为另外一种不同于WSSMV-F的大麦黄花叶病毒组(Baymovirus)病毒,所测基因组片段应为RNA-13'末端序列,其中可能包括了病毒全长外壳蛋白编码区域。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有机试剂抽提,CF-11纤维素柱层析,从感染水稻齿叶矮缩病毒菲律宾分离株(RRSV-P)的水稻植株中获取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即获得从Segment 1到Segment 10(S1-S10)的10条双链RNA(dsRNA),然后设计合适的引物,用RT-PCR方法得到S9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pUC119质粒上扩增,以双链测序法测定该cDNA的全序列。同时又将此cDNA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GEX  相似文献   

20.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可促进体外培养的NIH-3T3细胞的DNA合成,含0.5%(V/V)初乳的培养液与含5%小牛血清的培养液有相同的促进生长作用。初乳每毫克蛋白促细胞DNA合成的能力比牛血清高30倍。人初乳中生长活性物质较为丰富,含有两类生长因子--初乳酸性生长因子(CAGF)和初乳碱性生长因子(CBGF)。这两种因子对尿素和盐酸稳定,其中CAGF不被巯基乙醇失活,而CBGF可被巯基乙醇失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