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及栖息地的移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根据大熊猫季节性活动规律特点,应用海拔高度路线调查法,全面收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比较新鲜粪便,计获124个粪样材料,提取DNA作DNA指纹图,经微机检测,保护区有大熊猫37只,个体数量与粪样采集量之比为1∶33514,有6个家系,雌兽21只,雄兽16只。并搞清了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箭竹遭受病虫害的程度,洪水对栖息地的影响,特别对引起大熊猫数量减少及栖息地移动等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用PIXE (Prolon Induced X-Ray Emission)技术研究不同健康状况大熊猫体毛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分别比较了各类样本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对于各自锌含量的比值。不同健康状况的大熊猫体毛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血色素低与铁有关,食欲差与缺铬有关,癫痫病与钙和铜含量变化有关,癌症与铜和锌的比值变化有关。这些现象的初步揭示,为进一步研究高等功物体内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积累了资料,为人工饲养大熊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微量元素对生物的生存、健康和疾病有着重大的关系。通过长期的研究,已逐步形成了微量元素医学学科(孔祥瑞,1982;Prosad,A.S.,1976;Underwood,E.J.,1977)。 我们应用PIXE(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健康的和有疾病的大熊猫的毛发和肝脏内微量元素的变化,为大熊猫的人工饲养和临床诊断提供一些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是正濒于绝灭边缘的珍稀动物。近几年来许多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在人工繁殖大熊猫方面作了不少工作。我国自1963年起先后在北京、成都、上海、杭州、昆明等动物园繁殖大熊猫成功。1979年和1980年北京及成都动物园分别用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繁殖大熊猫获得成功。1983年福州动物园以成都动物园熊猫精液的冷冻颗粒,带回福州进行两次人工授精,两月后妊娠检查呈阳性反应,解决了人工繁殖大熊猫的精液来源问题。根据成都动物园的大熊猫——“美美”和“果果”在先后繁殖5胎中所得到的经验介绍于下:般雌兽5.5岁开始发情。“果果”的发情与…  相似文献   
5.
树鼩毛发的亚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树鼩毛发和食虫目鼩鼱、灵长目懒猴等动物毛发的亚显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树鼩毛发和食虫目鼩鼱毛发的毛小皮形态和髓部亚显微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与灵长目懒猴等动物毛发比较,其结构亦各具特点。因而作者认为在种属关系上,应将树鼩单列一目为宜。  相似文献   
6.
7.
方盛国  冯文和 《兽类学报》1997,17(4):248-252
利用同位素标记大熊猫DNA指纹探针F2ZGP96060801,比较检测了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大熊猫随机个体的DNA指纹图,获得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如下:(1)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随机个体的平均谱带数分别是33.14和28.25条;平均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43和0.48;平均杂合率分别是57%和52%。(2)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大熊猫各自群体内部个体之间DNA指纹的相似系数分别是0.68和0.72。将两个山系并为一个大群体后,随机个体的平均谱带数为30.53;平均等位基因频率为0.36;个体之间DNA指纹的相似系数为0.58;平均杂合率上升至64%。(3)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42,两山系之间已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大熊猫以分布的山系为群体单元时,个体之间遗传相似性高,遗传多样性贫乏;若群体单元扩大到两个山系时,个体之间遗传相似性下降,遗传多样性明显上升。此结果初步表明:大熊猫作为一个物种,遗传多样性可能不是很贫乏,但各个山系内的大熊猫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贫乏程度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兽类毛皮的保温性能,无论在国民经济实践上,以及在动物生态生理的理论上,显然都有很大意义。苏联学者(?)及(?)均曾采用卡他温度计来测定一些啮齿动物毛皮的透热性(见(?),1951)。而在(?)(1951)以及(?)(1953)所著的动物生态学实验方法书内,均较详细地介绍了利用普通液体卡他温度计来测定毛皮透热性和保温性能的方法,后者还简单地敘述了利用中的原理。在动物学杂志(3卷11期)上刊登了张孚尤同志所著时“对海狸鼠(Myopotamus coypus)毛皮质量某些方面的观查”一文,其中也谈到如何利用卡他温度计来测定动物毛皮的“保温系数”。但与前述几位苏联学者所用的方法却有一定的出入。因而,感到有必要将我们的一些肤浅看法提出来加以商榷。顺便也谈一下利用卡他温度计来测定毛皮保温性能的简单原理,希能就正千张同志和有关方面的先进学者。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DNA指纹在野生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方盛国  冯文和 《兽类学报》1996,16(4):246-249
本文用荧光素标记LZF-1基因指纹探针,以四川省冕宁县冶勒野外大熊猫的脱落被毛及尽量新鲜的粪便作样品,进行了DNA指纹检测。1.在相同或不同时间、巢域采集的粪便与被毛样品,显现出相同或不同的DNA指纹图谱,达到个体认定的目的.表明了大熊猫野外脱落被毛和粪便,能作为DNA指纹分析材料,进行野生种群数量调查.2.根据检测6个被毛和9个粪便样品的结果,认定该生境中有7只大熊猫个体,纠正了有8只和8±2只的记载.3.应用DNA指纹技术及微机个体识别进行大熊猫野外数量调查,准确可靠,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获得大熊猫在野外的真实个体数量。  相似文献   
10.
外源促性腺激素诱导大熊猫发情及人工繁殖获得首次成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熊猫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只靠野外自然繁殖来延续物种,看来问题越发严重。由于大熊猫生殖机能日趋衰退,依靠它自然发情,本交或人工输精,虽也曾获得过产仔,但机率仍不高。更严重的是由于奶水不足,育幼存活率极低。经过研究,现在已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育龄大熊猫的繁殖能力,那就是利用外源激素控制雌性大熊猫发情、排卵和改进精子的稀释液提高精子的活力,改善精卵结合条件,有利受精和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