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溃疡自愈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对胰岛B细胞调节作用改变的可能机理,同时从形态学方面为IAPP和胰岛素相伴释放及其调节提供依据。给大鼠皮下注射胰岛高血糖素后,取胰腺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Ins-和I-APP-IR细胞及proIn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给予外源性胰高血糖素后,与对照组比较,Ins-IR细胞的场面积明显减少,而IAPP-IR细胞的场面积减少不明显,胰岛B细胞内proIns mRNA杂交信号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减低。以上结果提示:(1)外源性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和IAPP相伴释放;但促胰岛素释放作用更明显。(2)外源性胰高血糖素抑制proIns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宋愉  于吉人 《生理学报》1991,43(5):428-435
本工作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对铃蟾肽防止胰岛 B 细胞损伤的作用进行了研究:(1)在整体水平,预先注射铃蟾肽(50μg/kg,iv)可明显抑制单独给予四氧嘧啶(200mg/kg,s.c.)引起的大鼠血糖升高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的趋势。(2)在离体胰腺灌流实验发现,在四氧嘧啶之前预灌流铃蟾肽(10~(-2)mmol/L)可使胰腺对高糖刺激产生反应性分泌;而仅以四氧嘧啶灌流时,胰腺对高糖刺激无反应。(3)在离体胰岛水平,初步研究了在四氧嘧啶引起胰岛 B 细胞功能改变时,铃蟾肽对胰岛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铃蟾肽可防止四氧嘧啶引起的胰岛素和生长抑素分泌的抑制及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电损毁大鼠海马CA_3区(HCA_3-EL)或连合前穹窿纤维(ACHF-EL)后,其血浆胰岛素基础水平明显升高。HCA_3-EL两周后,大鼠空腹血糖浓度增高,且糖耐量降低。但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刺激之分泌反应却显著增强。HCA_3-EL或ACHF-EL大鼠经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后,其胰岛A细胞内胰高血糖素样及B细胞内胰岛素样免疫阳性物质的相对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CA_3-EL组大鼠胰岛中生长抑素样免疫阳性物质的相对含量及阳性细胞数目均较对照组减少,而胰岛中胰多肽样免疫阳性物质却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海马CA_3区(HCA_3)及连台前穹窿(ACHF)对胰岛素的分泌有紧张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肠—胰岛轴     
“肠—胰岛轴”一词是试图用来说明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目前的实验资料认为,在消化时,抑胃肽可能是来自小肠的促进胰腺内分泌活动的主要生理性信息,通过肠—胰岛轴,引起胰岛释放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或生长抑素。反之,胰腺内分泌对肠道激素也具有反馈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鼠胰腺嗜铬颗粒素A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Bouin液固定的常规石蜡切片上,观察了啥铬颗粒素A在大鼠胰腺内分泌细胞内的定位和分布,并用相邻切片双标记法,观察了它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的共存关系。结果发现,大鼠胰腺嗜铬颗粒素A样免疫反应细胞主要分布于胰岛的周边部,胰腺外分泌部的导管和腺泡等处均未见CgA祥物质存在。用相邻薄切片免疫显色技术证明,大鼠胰腺中CgA样物质与胰高血糖素共存。结果提示,CgA可能是胰腺内分泌细胞的一个新的标志物,在胰腺功能调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ucogen-like peptide-1,GLP-1)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在改善β细胞功能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效应,但有关其作用机制尚需更深入研究。本研究探讨GLP-1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模型胰岛细胞损伤的影响,观察GLP-1在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损伤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HE染色结果发现,糖尿病大鼠胰岛损伤。ELISA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大鼠血清中GLP-1表达水平上调。放射免疫结果表明,GLP-1和谷氧还蛋白1(Grx1)促进HIT-T 15细胞分泌胰岛素,Cd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GLP-1加药处理后,各组与糖尿病组相比,药物提高了Grx1和胰岛素表达水平,降低了胰高血糖素表达水平,同时降低了活性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本研究结果提示,GLP-1在肥胖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中起保护作用,同时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其机制可能与Grx1相关。  相似文献   

7.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ucogen like peptide 1, GLP-1)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在改善β细胞功能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效应,但有关其作用机制尚需更深入研究。本研究探讨GLP-1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鼠模型胰岛细胞损伤的影响,观察GLP-1在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损伤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HE染色结果发现,糖尿病大鼠胰岛损伤。ELISA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大鼠血清中GLP-1表达水平上调。放射免疫结果表明,GLP-1和谷氧还蛋白1(Grx1)促进HIT-T 15细胞分泌胰岛素,Cd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GLP-1加药处理后,各组与糖尿病组相比,药物提高了Grx1和胰岛素表达水平,降低了胰高血糖素表达水平,同时降低了活性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本研究结果提示,GLP-1在肥胖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中起保护作用,同时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其机制可能与Grx1相关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与糖尿病胰腺包括两类组织:一是分泌消化液,由管道通入十二指肠腔,属外分泌腺.二是胰腺中有许多内分泌细胞,聚集成细胞群,形成小岛,叫做胰岛,总数1—2百万个,总重量约1克,占胰重的1—2%.胰岛集中在胰头部分,包括四种不同的细胞:α细胞占20%,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β细胞较α细胞小,占75%,分泌胰岛素(insulin);δ细胞占5%,可能分泌胃泌素(gastrin),生理作用尚不明;γ细胞,人、猴、兔的胰岛有之.α、β两种细胞相互靠近,只隔一狭小的空隙,α细胞所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迅速作用于β细胞而促使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是一种可溶性蛋白质激素,分子量5,743,等电点5.35. 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直接使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因为胰岛邻近有丰富的血管,每个胰岛细胞几乎都和毛细血管直接接触;胰岛及其邻近血管均富于神经支配,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纤维进入胰岛后直接终止于胰岛细胞.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是儿茶酚胺类递质合成的限速梅,儿茶酚胺类递质对胰腺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探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在成年大鼠整个胰腺的具体定位和表达.方法:取雄性成年大鼠胰腺,冰冻组织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酪氨酸羟化酶在整个胰腺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并进一步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鉴定酪氨酸羟化酶是否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以及胰多肽分别共定位于β细胞;α细胞;δ细胞及PP细胞,进一步确定合成酪氨酸羟化酶确切的细胞类型.结果:①在胰腺腺泡细胞胞浆中存在酪氨酸羟化酶的阳性表达颗粒.②分布于胰腺外分泌腺的神经纤维和胰岛的神经纤维中都有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③酪氨酸羟化酶与胰岛的四种内分泌细胞所合成的肽之间均没有共定位关系.结论:在胰腺,酪氨酸羟化酶只存在于胰腺外分泌腺的腺泡细胞胞浆内以及胰腺中的神经纤维中,而胰岛四种内分泌细胞中没有酪氨酸羟化酶,说明胰腺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一方面由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细胞合成,另一方面来源于神经末梢的释放,而胰岛细胞不能合成儿茶酚胺类递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胰腺内、外分泌部之间的关系和儿茶酚胺对胰腺分泌功能的调节提供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胰高血糖素被视为肾—肠—胰腺系统特有的激素,具有刺激葡萄糖释放的作用。近年来相继发现,哺乳类中枢神经系统亦有胰高血糖素及其受体,而且其解剖分布与阿片肽及其受体非常相似,提示胰高血糖素与阿片肽可能存在功能上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人工合成胰高血糖素样截短肽(sGLP-1)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Ⅱ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三组,以合成的GLP-1为阳性对照,观察sGLP-1对Ⅱ型糖尿病GK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以及糖耐量的影响,通过MTT法测定sGLP-1对胰岛β细胞系β-TC3增殖作用.结果 与GLP-1相比sGLP-1能够长效控制的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P<0.01).同时sGLP-1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胰岛β-TC3细胞的增殖,使得胰岛体积增大,数量增多.结论 sGLP-1控制血糖的长效能力优于GLP-1,可能从刺激胰岛素分泌和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两个方面对Ⅱ型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胰脏中除了人们所熟悉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和胰多肽外,近几年又陆续发现了几个新的胰脏活性多肽。它们是甘丙肽(galanin),胰脏释放抑制因子(pancreastatin),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及胰岛素拮抗肽。本文着重介绍它们的结构与功能。对这些活性多肽的深入研究,无疑在理论上或临床实践中均将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82年Thorner等从一名肢端肥大症妇女的胰腺中摘除了一个胰岛肿瘤,它能分泌一种生长素释放因子,使患者的垂体前叶分泌过多的生长素。经分离提纯,确定了这种生长素释放因子的氨基酸顺序;并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合成。这种生长素释放因子是由40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肽。作者将这种因子称为:“人类胰腺生长素释放因子-40”(human pancreatic growth-hormone-releasing factor-40,简称hpGRF-40)。天然的hpGRF和大鼠下丘脑的生长素释放因子在葡聚精凝胶G 50层析中表现相同的性质,但可用高压液相层析将两者区分。由于(1)大量资料表明,从异位肿瘤中产生的肽与从原位产生的同功能肽之间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2)高度纯化的大鼠下丘脑生长素释放因子的N端部分氨基酸顺序与bpGRF-40相似;(3)用合成的hpGRF-40和纯化的大鼠下丘脑生长素释放因子在体外实验中得到平行的剂量-反应曲  相似文献   

14.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降低食欲等多种重要功能,在控制体内血糖平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的发生伴随着胰高血糖素样肽-1生物应答功能受损。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降解酶抑制剂等糖尿病治疗药物已在临床上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人类胰腺肿瘤(hp GRF)和大鼠下丘脑(rh GRF)中已分别提纯出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s)。GRF 与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及PHI 结构相似,它除了有很强的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作用外,尚朱发现有其他生理功能。GRF 位于下丘脑腹内侧核边缘,这是与进食行为有密切关系的中枢部位。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F.J.Vaccarino 等发现,脑室注射GRF,在0.21-20.0pmol 剂量范围内,可明显增加饥  相似文献   

16.
大鼠胰岛分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大鼠胰岛分离纯化的条件,为胰岛移植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胆总管灌注胶原酶P来消化大鼠胰腺,分离胰岛,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Ficoll离心法纯化胰岛,观察胶原酶浓度、消化时间以及大鼠体重对胰岛分离结果的影响。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丫啶橙/碘丙啶染色鉴定胰岛细胞活率,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价胰岛功能。结果:胶原酶浓度、消化时间以及大鼠体重对胰岛分离结果有重要影响。1mg/ml胶原酶P在37℃静止消化45分钟条件下,胰岛分离效果最佳,效果较其他酶浓度和消化时间条件下好(P<0.05)。体重350g的大鼠的胰岛收获量778.33±80.21IEQ/胰腺,而体重250g的大鼠的胰岛收获量655.00±56.56 IEQ/胰腺(P<0.05)。优化条件下分离的胰岛其纯度>90%,胰岛细胞活率>90%,低糖(2.8mmol/L)、高糖(16.7mmol/L)刺激胰岛素释放分别为(5.40±1.75)mIU/L/30IEQ,(12.27±2.55)mIU/L/30IEQ(P<0.05),刺激指数为2.33±0.29。结论:胶原酶浓度、消化时间以及大鼠体重影响胰岛分离结果,优化分离条件可改善大鼠胰岛分离结果。  相似文献   

17.
姚艳丽  冯凭 《生命的化学》2005,25(4):316-317
近年来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胰岛β细胞的分化、增殖均起重要作用,包括抑制β细胞凋亡、刺激β细胞增生、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腺内分泌细胞,从而使被破坏的胰岛细胞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这些作用为其治疗Ⅰ型糖尿病提供了证据,使其成为Ⅰ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1例来源于4月龄男性流产胎儿胰腺组织的单克隆人胰腺干细胞(monoclonal human pancreatic stem cell,mhPSC)系的体内外分化特性。将mhPSCs接种在铺有0.1%明胶的培养皿内,扩增培养3d后,加高糖DMEM诱导液诱导培养25d。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双硫腙染色法、RT—PCR及葡萄糖刺激释放胰岛素和C肽实验.对体外定向诱导mhPSCs分化为功能性胰岛进行检测。将mhPSCs悬液注射在成年雄性裸鼠腹股沟皮下.注射30d时,取出移植物,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以检测mhPSCs的体内自然分化潜能。体外扩增培养,mhPSCs贴壁生长,呈多角形上皮样。生长至单层.呈“铺路石”状。体外定向诱导,细胞逐渐由多角形变成圆形,并聚集成类胰岛。诱导培养15d时.形成的类胰岛中少数细胞分化为B细胞,双硫腙染色阳性。诱导培养25d时,多数细胞分化为8细胞,双硫腙染色阳性,转录表达胰岛素的mRNA。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诱导胰岛不仅释放胰岛素和C肽,而且其释放量随糖刺激浓度升高显著增加(0.01〈P〈0.05)。体内分化实验显示,mhPSCs在裸鼠背部形成类畸胎瘤。类畸胎瘤易与裸鼠分离,色白,血管丰富。显著表达pdx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K、MBP及NF蛋白。该研究结果证实单克隆人胰腺干细胞系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包含大量β细胞的功能性类胰岛,在体内自然分化为胰岛、上皮及神经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19.
饥饿状态大鼠胰腺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变化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象分析技术对饥饿状态大鼠胰岛A、B细胞中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和胰岛素(Insulin,Ins)的免疫反应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相比,饥饿大鼠胰岛A细胞中的Glu含量明显下降,B细胞中Ins含量明显升高。提示饥饿可导致Glu释放增加,Ins释放减少。与饥饿5天大鼠组相比较,饥饿5天后静脉注射葡萄糖组90min后胰岛内Glu含量明显升高,Ins含量无显著变化。提示:静脉注射葡萄糖可快速作用于胰岛A细胞,减少Glu释放,但其对B细胞作用缓慢。从而为进一步阐明葡萄糖对胰岛A、B细胞的不同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饥饿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探讨了大鼠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的机制。大鼠连续饥饿1至4d,其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不与血糖平行,二者虽均于饥饿第1天即显著下降,但胰岛素在饥饿期间一直维持于低水平。而血糖则于饥饿第3天开始回升,第4天接近正常水平。在离体实验中发现,禁食3d大鼠的离体灌流胰腺对精氨酸的胰岛素分泌反应明显地低于正常摄食大鼠。看来,饥饿时胰岛素分泌的减少似不是由于营养物质对胰岛β细胞刺激作用的减弱,而可能是由于局部抑制性影响加强所致。 我们进一步观察了胰内生长抑素的作用,发现饥饿3d的大鼠,在胰岛素分泌减少的同时,胰腺生长抑素的含量增高,如预先给动物注射半胱胺以耗竭内源性生长抑素,则使饥饿大鼠胰岛素分泌的抑制现象明显减轻。在离体实验中也发现,预先注射半胱胺的饥饿大鼠,其离体灌流的胰腺对精氨酸的反应恢复正常。这些结果提示,胰内生长抑素对β细胞局部抑制作用的增强,可能是饥饿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