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研究温敏型壳聚糖(chitonsan CS)介入核素188Re内照射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模型后随机分成7组,即模型对照组、188Re(0.1mCi)组、188Re-S(0.1mCi)组、188Re+CS(0.1mCi)组、188 Re+CS(0.2mCi)组、188 Re+硫胶体+壳聚糖(188 Re-S+CS 0.1mCi)组和188 Re-S+CS(0.2mCi)组。各组动物瘤内分别注射相应试药,测定肿瘤抑制率。结果 188Re+CS组和188Re-S+CS组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生长延迟,肿瘤抑制率在治疗后6 d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7.35%和67.81%。结论温敏型壳聚糖介入核素188Re内照射对小鼠肝癌(H22)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霉素-纤维蛋白胶缓释化疗系统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将30只模型小鼠分为四组:A组10只,阿霉素以2/剂量局部注入肿瘤内部。B组10只,瘤内注入阿霉素.纤维蛋白胶缓释系统0.2ml(含阿霉素2/)。C组10只。瘤块内注入纤维蛋白胶0.2ml。D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药后每3天测量记录一次肿瘤大小,观辑各组平均肿瘤体积缩小情况。结果:A、B、C、D四组的肿瘤缩小比率分别为50%、100%、20%、10%,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6.85%、77.42%、6.00%、6.52%,与空白对照D组相比。A、B组对S180肉瘤抑制作用明显(P〈0.01),而B组的抑瘤作用明显强于A组(P〈0.05).C组与D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霉素-纤维蛋白胶缓释化疗系统以及阿霉素均能够有效的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前者的抑瘤作用更为明显,可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化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谢耀萍  杨志杰  李勇  侯丽丽  李丽 《生物磁学》2011,(21):4050-4053
目的:探讨125I-UdR提高内皮抑素基因对大鼠种植癌模型的抑制效应。方法:制作肿瘤株Walker-256细胞大鼠皮下种植癌的动物模型并分为1-4组(对照组、125I-UdR组、Endostatin组和Endostatin+125I-UdR组),每组20只,通过实体瘤内注射,分别给与相同体积生理盐水125I-UdR、内皮抑素基因及125I-UdR和内皮抑素基因混合物,测量肿瘤治疗前体积(V0)和治疗后不同时间体积(Vt),计算10d、20d的肿瘤生长率(f=Vt/V0),观察各组肿瘤在光镜下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10d、20d肿瘤生长率为:(11.03±1.08、27.35±1.08),(4.02±0.79、7.58±2.98),(3.88±0.26、7.02±2.75),(2.72±1.01、2.94±1.26),2、3、4组的肿瘤生长率明显小于l组(P〈0.001);2、3组之间肿瘤生长率差别不明显(P〉0.05),4组肿瘤生长率小于2、3组(P〈0.01).结论:通过实体瘤内注射的方法给与125I-UdR、内皮抑素基因及两者混合物后,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内皮抑素基因和125I-UdR联合治疗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模拟人皮肤肿瘤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建立光损伤小鼠皮肤肿瘤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二甲基苯蒽/丙酮液(100μg/200μL)外涂,每周1次,共7周,12周后处死。连续测量并记录小鼠背部肿瘤数量和直径,描绘时间一荷瘤数动态变化图;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形成的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单纯UVC照射组无肿瘤出现;UVC+DMBA模型组小鼠6周后背部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瘤体,第9周荷瘤率达到100%,11、12周荷瘤数渐趋稳定,肿瘤体积有增大趋势,平均荷瘤数为(4.57±3.0)个,肿瘤平均体积为(44.91±4.6)mm。。HE染色、瑞氏染色、基底膜带染色均显示为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而单纯DMBA组荷瘤数第8.5周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肿瘤自然消退率高,数量不稳定。结论DMBA是皮肤肿瘤建模的主要因素,但停止该处理因素后荷瘤数量呈下降趋势;UVC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在12周内未能诱导出皮肤肿瘤,但UVC与DMBA联合应用具有交互协同作用,可较快速地建立皮肤肿瘤模型。该模型具有出瘤率高,出瘤整齐,荷瘤量多,除去处理因素后瘤体数量依旧稳定,且体积有增大趋势等特点,为皮肤肿瘤的防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研究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对胰腺癌体内给药的抗肿瘤活性,为hMIC-l抗体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种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SW1990各腋窝皮下接种24只Balb/c裸鼠,共计48只皮下接种荷瘤裸鼠分别随机共分为8组,每组6只荷瘤鼠。模型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NS,Biw,ip ×8),阳性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键择(50 mg/kg,qw,ip ×4),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分别荷瘤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p ×8)共4周或(2 mg/kg,Biw,ip ×8)共4周。观察荷瘤裸鼠日常表现、肿瘤生长、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荷瘤裸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裸鼠(10 mg/kg,Biw,iv ×8)肿瘤生长缓慢,瘤体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并呈现量效关系。镜下观察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胰腺结构破坏,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明显坏死,细胞溶解。结论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v ×8)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胰腺癌PANC-1肿瘤生长,使瘤组织坏死、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化疗药物对结肠腺癌细胞CT26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结肠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0.2MpaHBO及联合化疗药物5.FU或紫杉醇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计算肿瘤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0.2MpaHBO对CT26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HBO组小鼠肿瘤体积抑制率为:22.39%,肿瘤质量抑制率为:25.77%;5-Fu组分别为:42.38%,43.61%;5-FU+HBO组分别为:72.10%,71.47%;紫杉醇组分别为:26.31%,23.04%;紫杉醇+HBO分别为:33.24%。30.96%,5-FU+HBO组与5-FU组及HB0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紫杉醇+HB0组与紫杉醇组及HBO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0,2MpaHBO诱导CT26细胞在S期积蓄(G0/G1期(55.89%)、S期(40.79%)、G2/M期(3-32%))。结论:0.2MpaHBO可抑制了CT26结肠腺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并能增强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魏振  魏品康  巨大维  张慈安  周伟 《生物磁学》2011,(10):1841-1843,1837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MNK-45荷瘤鼠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Ⅱ(HK-Ⅱ)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抗肿瘤机理。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消痰散结方组和希罗达组,每组10只。建立人胃癌MNK-45皮下移植瘤模型。灌胃治疗六周后,称取各组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和瘤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荷瘤鼠血清中HK-Ⅱ的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组织中HK-Ⅱ蛋白的表达;结果:消痰散结方可明显抑制裸鼠人胃癌MNK-45皮下移植瘤生长,下调荷瘤鼠血清及瘤组织中HK-Ⅱ表达水平。结论:降低荷瘤鼠血清和组织中HK-Ⅱ的表达,抑制荷瘤鼠机体糖代谢过程可能是该方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8Re标记RGD-4CK的方法及其在健康家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预锡化法^188Re直接标记RGD-4CK,纸层析测定标记多肽的标记率并计算比活度。测定9只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37MBq^188Re-RGD-4CK后不同时相点血液中的放射性浓度,采用DAS软件评价标记多肽示踪动力学行为,以F值检验、AIC值、R2值并结合αvβ3受体在正常机体表达实际,对血液放射性浓度一时间数据进行房室模型曲线拟合,根据拟合结果计算示踪动力学参数。结果:^188Re-RGD-4CK的标记率大于97%,比活度为3.97±0.02TBq/mmol。^188Re-RGD-4CK在健康家兔体内的放射浓度实测值符合以1/C2为权重系数拟合的二室模型理论计算值。结论:预锡化法^188Re直接标记RGD-4CK制备方法简便,标记率高,无需分离纯化。^188Re-RGD-4CK在健康家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符合以1/C2为权重系数拟合的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9.
当归抗癌合剂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归抗癌合剂(当归补血汤,莪术水煎剂按3:1比例)对荷瘤鼠进行连续胃饲治疗15d,观察其抑瘤率、对免疫器官的曩主免疫学指标的改变。结果表明,当归抗癌合剂的抑瘤率可达64.32%,显著高于单用当归补血汤及莪术组(P〈0.05),并能够显著提高荷瘤鼠的脾、胸腺指数;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当归抗癌合剂可以增强瘤鼠NK/MΦ细胞的杀伤能力(P〈0.01),其增强程度高于单用当归补血汤及莪术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荷瘤鼠体内mn23(肿瘤转移抑制因子)与S-100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将B1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人工植入C57小鼠背部皮下,制荷瘤鼠模型,取对照组和病变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早期肿瘤nm23和S-100蛋白阳性表达的数密度和面密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晚期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B16黑色素瘤荷瘤鼠nm23和S-100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对胆汁淤积性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zonula oc-cludens-1)和Occludin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雄性3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培菲康组,模型组和培菲康组均给予α-异硫氰酸萘酯(ANIT)50 mg/kg一次性灌胃,建立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动物模型,培菲康组于造模前4 d开始给予培菲康4.2×107个活菌数/(kg.d)灌胃大鼠。分别于造模后24、48和72 h三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末端回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s免疫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闭锁蛋白(Occludin)的分布和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Western blots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ZO-1和Occludin蛋白主要沿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膜的顶端呈线状分布,模型组大鼠24 h时ZO-1和Occludin的阳性染色较对照组减少,48 h减少最为明显,72 h阳性染色有所恢复,而培菲康组大鼠各时间点ZO-1和Occludin的阳性染色和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增多。Western blots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一致,模型组24 h已经开始下降(ZO-1 0.1294±0.0481)、(Oc-cludin 0.1950±0.0441),48 h达到最低(ZO-1 0.0395±0.0095)、(Occludin 0.0137±0.0092),72 h开始恢复(ZO-10.2024±0.0498)、(Occludin 0.1494±0.0355),各时间点与对照组(ZO-1 0.2887±0.0237)、(Occludin 0.4266±0.067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培菲康组各时间点蛋白表达分别为24 h(ZO-1 0.2110±0.0367)、(Occludin 0.3056±0.0572),48 h(ZO-1 0.1173±0.0423)、(Occludin 0.0521±0.0123),72 h(ZO-1 0.2601±0.0191)、(Occludin 0.2050±0.0721),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能够影响胆汁淤积性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的分布和表达,可以恢复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油酸(OA)构建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3天内的稳定性及血浆炎症因子IL-1、IL-8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组(n=24)耳缘静脉注射油酸(0.1mL/kg)建立ARDS模型,对照组(n=6)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对照组6h和实验组6h、24h、48h、72h(n=6)动脉血PH值、PaO2、PaO2/FiO2、PaCO2、肺湿/干重比值(W/D),ELISA法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L-1、IL-8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中细胞因子IL-1在6h、24h组升高;细胞因子IL-8在6h组、24h组、48h组升高。6h组、24h组、48h组氧合指数〈200mmHg。结论:兔油酸ARDS模型48h内稳定,炎性细胞和IL-1、IL-8可能是导致ARDS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抗VEGFR-2嵌合Fab抗体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肝癌H22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12)和抗体组(n=1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两组肝脏移植瘤进行血管染色,观察其微血管密度(MVD)情况.结果:成功建立裸鼠H22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HE染色显示肝脏移植瘤为肝细胞肝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脏实体瘤内微血管密度抗体组较生理盐水组显著性减少(25.64± 1.53 vs 8.65± 1.79,P<0.05).结论:抗VEGFR-2嵌合Fab抗体能够抑制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方式将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全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32例)给予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组(32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观察麻醉前后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术后6、12、24、72h的MMSE评分差异,并统计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受教育时间、出血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0.5h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心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3±10.5)min、(30.3±7.8)min、(33.2±9.6)min;膜外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6±11.6)min、(30.1±6.6)min、(34.3±8.5)min,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2±1.5,而膜外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1±1.0,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出现先减少后恢复的变化,膜外麻醉组麻醉后24h时的MMSE评分28.7±1.0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的27.3±0.8(t=-5.491,P=0.000〈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后6h和12hPOC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膜外麻醉组的(P〈0.05),而两组在麻醉后24h开始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辣椒素的镇痛时间是否在炎性条件下发生改变,以及辣椒素在产生镇痛作用前的痛觉过敏时间是否受炎性条件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昆明雌性小鼠50只,(实验前对其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作为基础值),随机分为五组(n=10),:生理盐水组,辣椒素赋形剂实验一组(吐温80:95%乙醇:生理盐水=1:1:8配置),0.5%辣椒素实验二纽(C0.5),剩余小鼠用完全性弗氏佐剂建立炎性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辣椒素赋形剂实验三组,0.5%辣椒素实验四组。各组小鼠均采用右后足给药,0.05ml。观察给药后1,4,7小时后小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时间,以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恢复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结果:1.五组小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比较:五组小鼠的基础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与辣椒素赋形剂实验一组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二组热缩足潜伏期时间在注药后7小时内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第2-5天大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三天效果最强,作用最明显,第六天恢复至基础值。3.实验三组热缩足潜伏期时间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第18.20天恢复至基础值。4.实验四组热缩足潜伏期时间在注药后4小时内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4小时后大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第18—19天恢复至基础值,注药后第二,三天效果最强,作用最明显,以后作用逐渐减退但仍高于基础值。结论:辣椒素的镇痛时间在炎性条件下延长,而且延长的时间与炎性条件持续的时间保持一致。辣椒素在产生镇痛作用前的痛觉过敏时间在炎性条件下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氟哌啶醇致僵直大鼠模拟帕金森病(PD)的运动不能,通过高频电刺激下丘脑后核(PH),观察大鼠僵直和运动能力的变化,从而探讨PH在PD治疗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H刺激组、假刺激组和对照组,对PH刺激组和假刺激组大鼠双侧PH置入双极刺激电极,腹腔注射氟哌啶醇30min后,PH刺激组给予持续高频电刺激(130Hz,60μs,100μA),分别利用爬杆实验和跑步机实验评价大鼠僵直程度和运动能力。结果:腹腔注射氟哌啶醇1.0mg/kg后,①大鼠呈僵直状态,其潜伏期为167.88±17.88S,给予双侧PH高频电刺激后潜伏期显著缩短至77.5±21.27s(P〈0.01)。②跑步机试验显示大鼠跑动速度和跑动距离显著下降,分别为5.78±0.90cm/s和8.06±4.35m(P〈0.01),给予双侧PH高频电刺激后显著提高跑动速度和跑动距离,分别为12.72±3.66cm/s和98.61±96.75m(P〈0.01)。结论:腹腔注射氟哌啶醇可模拟帕金森病的僵直和运动不能症状,双侧高频电刺激PH可显著拮抗氟哌啶醇对大鼠僵直和运动不能的作用,提示PH为DBS治疗帕金森病运动不能的有效刺激靶点,为临床DBS刺激PH治疗PD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PCI术后scr、hsCRP及NGA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cr、hsCRP及NGAL水平之间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hsCRP水平为(6.7±1.5)m∥L,72hhsCRP水平回落至(5.7±1.0)mg门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NGAL水平为(59.1±12.3)ng/L,72hNGAL水平回落至(47.8±10_3)ng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PCI术后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且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宫腔镜手术(hysteroscope operation,HO)对剖宫产瘢痕缺陷(Cesarean scar defect,CSD)所致月经异常(abnormal menstruation,AM)病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00例CSD所致AM病患进行观察,以数字法随机分2组。观察组(100例)给予HO治疗,对照组(100例)实施保守疗法。比较两组病患月经持续时间,月经流血量以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月经持续时间为(6.65±1.18)d,月经流血量为(63.24±10.49)mL,较对照组的(8.63±1.08)d,(81.62±11.52)ml,明显更低;观察组显效率为72.00%(72/100),总有效率为90.00%(90/100);较对照组的51.00%(51/100),74.00%(74/100),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O治疗CSD所致AM病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