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3个水稻品种的成熟胚诱导的良好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以LycB为目的基因,应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同时以抗性愈伤率为依据,对影响转化的几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4d、侵染5~10min、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0.7~1.0、共培养2d有利于提高转化率。经潮霉素筛选获得的抗性植株经PCR和PCR-Southern分析鉴定,初步证明外源基因LycB已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技术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根癌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的各重要因素逐一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培养基成份、光照、继代次数、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干燥情况等因素对遗传转化的影响。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水稻转化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于暗培养,光照培养进行愈伤诱导可以使诱导天数缩短4~5d;诱导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激素可以使籼稻愈伤诱导提高25%~30%;分化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氨基酸和甘露醇可以使植株再生频率提高15%~20%。  相似文献   

3.
以金山绣线菊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附加不同浓度TDZ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在附加0.03mg·L^-1 TDZ的培养基上获得了92.5%不定芽的再生率,且再生芽发育良好。选择抗生素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金山绣线菊愈伤组织对潮霉素较为敏感,在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5~35mg·L^-1的潮霉素均对愈伤组织分化影响较大,潮霉素浓度为5mg·L^-1时,4N时间可使外植体全部褐化死亡;在培养基中添加0~100mg·L^-1的卡那霉素,不同浓度卡那霉素均对愈伤组织分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卡那霉素浓度为80mg·L^-1时,愈伤组织基本不发生分化。由此确定卡那霉素为绣线菊遗传转化中适用的选择抗生素,最适选择压为80mg·L^-1。抑菌抗生素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00mg·L^-1的头孢霉素和200mg·L^-1。的羧苄霉素都能有效抑制农杆菌菌株LBA4404的生长,却对金山绣线菊愈伤组织的芽分化影响不大,可确定为适宜的抑菌抗生素。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金山绣线菊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得到卡那霉素抗性植株164株,并初步确定预培养1d、菌液稀释10倍、侵染4min、共培养2d为金山绣线菊最优遗传转化体系,为金山绣线菊的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自育甘蔗品种"川蔗23号"诱导的胚性愈伤为受体材料,首次用较低的根癌农杆菌侵染浓度(OD600=0.1左右)与较短的侵染时间(1.5 min)成功实现甘蔗遗传转化Bt(cry1Ab)基因。结果表明,胚性愈伤分化与小芽生根最适潮霉素筛选浓度分别为20 mg/L和30 mg/L;愈伤组织胚性的一致性是影响筛选阶段愈伤再生的重要因素,培养40 d的愈伤组织为转化最适受体;转化材料经连续的潮霉素抗性筛选后,获得65株抗性植株,通过特异性引物的PCR扩增检测,有2株获得阳性条带,初步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甘蔗染色体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寒地水稻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转录激活因子ICE1基因导入寒地品种垦鉴稻10号成熟胚愈伤组织中,将经潮霉素筛选得到的抗性愈伤进行分化,获得了一些再生抗性植株,部分植株经PCR检测为阳性,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的染色体上,从而建立了高效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实验表明:YEB和MS按适当比例混合作为悬浮培养基转化率较高;干燥除菌效果和转化率均优于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液体除菌;潮霉素采用低压-高压-低压方式筛选最好;AS和葡萄糖均能提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川草二号老芒麦胚性愈伤组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川草二号老芒麦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经过对培养基的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建立了愈伤组织再生系统。转化载体为pCAMBIA1304质粒,其T—DNA上携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tII)和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基因(ppIP),经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结构致窑、颗粒状、黄白色的胚性愈伤组织。通过潮霉素筛选和对抗性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同时优化了农杆菌遗传基因转化的参数,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川草二号老芒麦程序化转基因方案。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的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入玉米骨干自交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农杆菌AGL0介导,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入玉米骨干自交系齐319和掖515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从筛选后的抗性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植株。农杆菌浓度和共培养时间均能显著影响侵染后玉米愈伤组织的抗性频率。在农杆菌浓度OD600 0.2~0.3,共培养时间3d时,侵染后玉米愈伤组织的抗性频率最高,平均约4%。对再生植株及其子代基因组DNA的PCR及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雪花莲凝集素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遗传给后代。在蚜虫人工接种试验中,转基因植株上蚜虫的繁殖力为非转基因对照植株上的50%,这表明转基因植株抗蚜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大豆Em基因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丰达1号成熟胚为外植体,建立了适合水稻转化的高效再生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大豆Em基因转化水稻.结果表明:以NMB 500 mg·L-1脯氨酸 250 mg·L-1谷氨酰氨 300 mg·L-1水解酪蛋白 2 mg·L-12,4-D为作诱导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其诱导率为97%;愈伤组织分化率为65%;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愈伤组织,获得了26株再生植株;随机选取其中4株候选转基因水稻幼苗进行PCR筛选,初步证明大豆Em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DNA中;RT-PCR检测结果表明,转入的外源大豆Em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得以表达.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适合水稻转化的高效再生体系,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淀粉分支酶基因RNAi片段转化玉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自交系“178”和“R18红”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实验,确定了潮霉素15 mg/L~25 mg/L为愈伤组织适宜的选择压。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介导将淀粉分支酶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转入玉米自交系中,并对农杆菌转化系统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液和共培培养基中分别都加入100μm ol/L乙酰丁香酮和50 mg/L抗坏血酸,农杆菌LBA4404的菌液OD600为0.6、侵染时间20 m in为农杆菌转化的最适条件。对转化的愈伤组织分化诱导出苗后进行PCR检测,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转化率最高达到2.4%。  相似文献   

10.
以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PSAG12-ipt嵌合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对影响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茎段分化效率高于叶片,马铃薯愈伤诱导和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25mg/L+NAA 0.25mg/L+2,4-D 0.25mg/L,添加1%Na2SO3能有效防止褐化;茎段愈伤诱导和分化苗生根最适的Kan浓度分别为50mg/L和75mg/L;外植体预培养2d,OD600为0.2~0.5的农杆菌浓度侵染8min、共培养3d后进行选择培养能有效地提高植株再生能力.用PSAG12和ipt双重PCR检测再生植株,阳性转化率为65.8%.Sou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多以单拷贝形式整合进马铃薯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1.
以葡萄的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农杆菌介导,Ti质粒转化材料,利用共培养法将苏云金杆菌内毒素蛋白基因转入葡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通过胚状体发生途径再生转基因植株。实验发现:8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诱导处理农杆菌和葡萄愈伤组织后可将转化效率提高50倍。OD值为0.8的农杆菌菌液稀释8—10信后与在G培养基预培养10天的胚性愈伤组织共培养2—3夭,Ti质粒对葡萄愈伤组织细胞的转化效率可达50%左右。筛选得到的转基因植株在含Km 30 mg/L的选择培养基上继代存活6个月,生长正常;提取叶片染色体DNA做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为阳性。将转基因植株各部分切段置于含Km 50 mg/L的选择培养基上,能够脱分化产生抗性愈伤组织并能增殖。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杆菌转化水稻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0  
以16种重要的籼稻和粳稻栽培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水稻频率的有关因素,结果表明,CC培养基是绝大多数水稻全国组织的最适诱导与继代培养基;添加2.5-5mg/L ABA可以有效地改善水稻愈伤组织的质量,籼稻愈伤组织所需的筛选剂浓度低于粳稻愈伤组织所需的浓度,根癌农杆菌EHA105菌株对水稻的转化效果优于LBA4404和AGL1菌株的效果,头孢霉素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羧苄青霉素的效果,共培养后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既可增强脱菌效果,又可提高转化频率,应用我们所优化的农杆菌转化技术体系,获得了10个品种的水稻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3.
苜蓿基因型是限制遗传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实验通过对7种苜蓿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筛选出一份具有高频再生潜力的基因型公农-1号,并以该基因型为转化平台探索和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苜蓿遗传转化系统。分析了影响农杆菌共培养转化苜蓿悬浮胚性愈伤的因素,优化了悬浮培养条件,建立的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苜蓿胚性愈伤的遗传转化系统为:以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经悬浮培养得到的胚性愈伤为转化材料,乙酰丁香酮为100 μmol·L-1、超声波处理时间8 s、卡那霉素筛选浓度30 mg·L-1、共培养4 d,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和再生。最终,获得了大量的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实目的基因-角碱蓬液泡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已经整合到苜蓿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4.
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幼胚获得抗除草剂再生植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小麦品种G54授粉10 d后的幼胚,经5‰和2‰ PPT筛选获得83株正常再生植株.PCR及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其中8株再生苗为转bar基因植株,这些植株对除草剂Basta的抗性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还证明,高糖浓度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及生根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感染液和共培养基中添加乙酰丁香酮有利于转化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虎杖茎尖遗传转化体系,以虎杖的茎尖为转化受体,研究了携带白藜芦醇合酶基因(PcRS)的根癌农杆菌载体介导的虎杖遗传转化若干因素对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较适宜的转化系统为预培养2 d,农杆菌菌液(OD600值为0.6)侵染10 min,共培养3 d,在含8 mg/L潮霉素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利用该体系从300块茎尖外植体中共转化获得15株抗性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有6株虎杖的基因组中已整合进了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16.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谷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US报告基因,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谷子(Setaria italica)遗传转化体系,并研究了多种影响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包括受体基因型、外植体类型、菌液浓度、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确定了最优的转化条件为:以谷子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用低浓度的农杆菌菌液侵染30~40min,然后在含有0.1mmol/L乙酰丁香酮的LS培养基上共培养2d.  相似文献   

17.
以‘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无菌苗的顶生幼嫩小叶为外植体,探讨了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NAA能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由NAA诱导的愈伤组织在附加TDZ的MS培养基上,先暗培养再进行光照培养可直接分化出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NAA浓度是7.0 mg/L、暗培养时间为10 d,而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5.0 mg/L TDZ+30 g/L葡萄糖+2.5 g/L GEL,分化率达18.34%。以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侵染受体,初步建立了‘光叶蔷薇’GUS基因转化体系。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为0.5、侵染30 min、共培养2 d、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为50μmol/L是‘光叶蔷薇’愈伤组织转基因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8.
农杆菌介导GUS基因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霞  刘萍  杜雪玲  苏乔  杨中艺   《广西植物》2007,27(1):121-126
通过检测愈伤组织中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研究农杆菌LBA4404/pCAMBIA1301介导多年生黑麦草的转化体系。通过对多年生黑麦草瞬间表达率的比较,确立了其遗传转化的最佳优化条件。研究发现,多年生黑麦草不同品种的转化率在25%~45%之间变化。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最佳优化条件是预培养10d的胚性愈伤组织、浓度为0.5~0.8OD的农杆菌菌液以及2d共培养时间。在共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能有效地提高植物瞬间表达率。两种侵染处理方法比较结果为滤纸滴加法比浸泡法更优。转化后对愈伤组织的干燥处理能抑制农杆菌过度繁殖,能改善愈伤状态,有利于提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Transgeni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转基因植株再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Ⅰ的Ti 质粒pUNN-2 带有Ubi1 启动子驱动的npt Ⅱ基因。7 种基因型小麦幼胚或胚性愈伤组织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实验。经过不同浓度巴龙霉素的筛选,3 种基因型小麦产生抗性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PCR 和Southern 杂交鉴定为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 再生转基因植株的小麦愈伤组织数/ 用于转化实验的愈伤组织数) 为3.7% ~5 .9% 。小麦基因型及转化材料的起始生理状态是影响TDNA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葡萄的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农杆菌介导,Ti质粒转化材料,利用共培养法将苏云杆菌内毒素蛋白基因转入葡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通过胚状体发生途径再生转基因植株。实验发现:8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诱导处理农杆菌和葡萄愈伤组织后可转将化效率提高5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