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SN1S1基因是调控奶牛乳汁中酪蛋白合成的一个重要基因。为鉴定分析奶牛CSN1S1基因可变剪接体种类及分布,验证其环状结构及表达能力,本研究根据牛CSN1S1基因m RNA序列(NM_181029.2)和不同外显子序列分别设计线状及环状引物,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CSN1S1基因可变剪接体,筛选分析不同线状和环状可变剪接体及特征。结果发现:40个阳性克隆中,除全长CSN1S1 mRNA外,共获得12种CSN1S1线状可变剪接体,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确定了其序列组成及所占比重;检测到3种具有完整反向拼接的序列,同时发现多种滚环式结构,进一步确认环形RNA的存在;为验证环状可变剪接体能否表达,实验构建一种过表达载体pEGFP-CSN1S1-12~16 (包含CSN1S1基因12~16号外显子序列),转染293T细胞,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有绿色荧光效应,证明其具有翻译潜能。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不同线状与环状可变剪接体,并对其表达能力进行验证,为探讨如何提高牛奶酪蛋白合成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胚胎晚期富集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LEA)是参与生物体抵抗干旱胁迫的一类重要蛋白。LEA蛋白可分为7组。大多数LEA蛋白具有亲水性及热稳定性。LEA蛋白在水溶液中通常为无折叠状态,但脱水胁迫可诱导其转变为α-螺旋。近年来关于LEA蛋白的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研究结果表明LEA蛋白可定位于细胞内的多种细胞器中,且LEA蛋白可能具有多重保护作用,如保护蛋白质及酶活性、或保护细胞的膜结构、或具有抗氧化作用、结合离子或保护DNA等。以下主要介绍了LEA蛋白的功能、二级结构及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DRG1对体外培养的人肠癌细胞系失巣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系统将NDRG1表达单元转入人肠癌细胞系SW620、HCT8中,建立相应的过表达稳定细胞系;通过siRNA的方法干扰HCT116和LOVO细胞系中NDRG1的表达,分别在非贴壁培养的情况下培养48小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贴壁培养条件下,NDRG1过表达并没有显著影响肠癌细胞的生长及增殖,而NDRG1特异性siRNA干扰HCT116细胞中NDRG1的表达后,其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在悬浮培养条件下,NDRG1过表达的肠癌细胞的失巢凋亡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用三种不同的siRNA干扰HCT116及LOVO细胞中NDRG1的表达后,其失巢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NDRG1在体外可抑制人肠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相似文献   
4.
刘昀  许昱  向荣  欧劲  邓智锋 《生物磁学》2014,(19):3657-3662
目的:系统评价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ce图书馆、Medline、EMbase、Pubmed、CBM、CNKI等数据库,查找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或者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对精神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其合并OR值及95%CI。结果:共纳入20个病例研究(13篇文献),其中13个研究评估心理社会因素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影响,7个研究评估效果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评估哮喘和过敏性鼻炎。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心理因素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OR=1.77,95%CI(1.42,2.22)],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未来不健康的心理发生发展有关[OR=1.73,95%CI(1.47,2.03)]。结论:当前的研究发现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这支持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治疗除了传统的生理和药理干预外,心理干预呼吸道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ce图书馆、Medline、EMbase、Pubmed、CBM、CNKI等数据库,查找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或者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对精神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其合并OR值及95%CI。结果:共纳入20个病例研究(13篇文献),其中13个研究评估心理社会因素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影响,7个研究评估效果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评估哮喘和过敏性鼻炎。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心理因素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OR=1.77,95%CI(1.42,2.22)],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未来不健康的心理发生发展有关[OR=1.73,95%CI(1.47,2.03)]。结论:当前的研究发现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这支持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治疗除了传统的生理和药理干预外,心理干预呼吸道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建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探索纯度较高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的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2~3周龄的SD大鼠,解剖得到大脑皮质,两次酶消化及牛血清白蛋白或葡聚糖和Percoll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涂布基质的培养皿进行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采用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及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鉴定。结果发现,培养12h即可见细胞从贴壁的脑微血管段周围长出,细胞呈短梭形,区域性单层生长,5~7天内皮细胞融合,内皮细胞纯度达90%以上;内皮细胞的贴壁和生长有赖于所涂布的基质,纤连蛋白/Ⅳ型胶原优于鼠尾胶和明胶;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内皮细胞表达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相邻内皮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结构。提示该方法能成功进行纯度较高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可用于脑微血管内皮的生理、生化及药理学研究,亦可用于构建大鼠血脑屏障模型。  相似文献   
7.
大豆PM2蛋白属LEA3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3)蛋白。本文构建了编码PM2全长及含22-氨基酸结构域多肽(PM2、PM2A、PM2B和 PM2C)的酵母表达载体。转化酵母得到四种重组菌。SDS-PAGE电泳和ESI-MS/MS或MALDI-TOF/TOF质谱结果表明,重组菌可表达目标多肽。测定对照菌及重组菌在无胁迫、高盐(1.5 mol·L-1 NaCl)和高渗透(2 mol·L-1山梨糖)下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在高盐胁迫下,四种重组菌胁迫后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菌。多肽对高盐耐受能力的大小为:PM2C>PM2B≈PM2A≈PM2。证明大豆PM2蛋白的表达可提高酵母耐盐性,且22-氨基酸基序为PM2蛋白的耐盐结构域。结合前文在大肠杆菌中的结果,为“LEA蛋白可以类似机制参与原核和真核生物耐盐保护作用”的假说提供实验支持。然而,在高山梨糖胁迫下,对照菌和酵母重组菌的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髓性TGF-β受体Ⅱ (TβRⅡ)敲除鼠模型并对其巨噬细胞表型进行了初步分析.方法:利用溶菌酶M启动子-重组酶转基因鼠(lysozyme M-Cre鼠)和TβRⅡ条件敲除鼠,建立定向髓性TβRⅡ敲除鼠,通过基因型检测、免疫细胞的分布组成,然后检测敲除鼠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髓性TβRⅡ敲除鼠,并初步证明,在肿瘤细胞上清刺激条件下,TβRⅡ敲除的巨噬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CXCL1表达量下调.结论:TGF-β信号可调控巨噬细胞的CXCL1表达.  相似文献   
9.
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维持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昀  吴长有 《生命科学》2010,(6):506-514
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在对某一抗原产生特异性识别及应答的同时,记住该抗原,当再次遭遇同一抗原时,能发生快速和强烈的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后,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提呈抗原短肽段,与T细胞相互作用。在T细胞抗原受体信号和共刺激信号的协同作用下,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收缩,小部分细胞作为记忆细胞长期存活。免疫记忆T细胞在表型特征和功能上都存在多样性。深入研究机体记忆性T细胞的特征,不仅能指导新型疫苗的设计,而且可望帮助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0.
水稻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大豆Em基因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丰达1号成熟胚为外植体,建立了适合水稻转化的高效再生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大豆Em基因转化水稻.结果表明:以NMB 500 mg·L-1脯氨酸 250 mg·L-1谷氨酰氨 300 mg·L-1水解酪蛋白 2 mg·L-12,4-D为作诱导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其诱导率为97%;愈伤组织分化率为65%;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愈伤组织,获得了26株再生植株;随机选取其中4株候选转基因水稻幼苗进行PCR筛选,初步证明大豆Em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DNA中;RT-PCR检测结果表明,转入的外源大豆Em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得以表达.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适合水稻转化的高效再生体系,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