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将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cDNA亚克隆于表达质粒pBV-220,构建了高效表达菌株,其特异表达蛋白占细菌可溶性蛋白的20%,表达产物在体内具有促进肝细胞DNA合成和提高CCl4致中毒性肝功能衰竭大鼠存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在体外能刺激HTC肝癌细胞DNA合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晓明  胡志远 《生理学报》1997,49(5):557-561
在成功克隆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cDNA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人ALR编码区cDNA亚克隆于真核瞬间表达质粒pCDNA I,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 I-hALR,转染cos-7细胞后,表达产物生物活性检测表明:真核表达的hALR在体外能刺激HTC肝癌细胞增殖,这一体外活性的确定为重组人ALR的纯化提供了简洁、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再生增强因子的cDNA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以肝部分切除后再生肝组织为起始材料,利用RT-PCR扩增出大夺再生增强因子(ALR),亚克隆子于PGEM-T载体,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为大鼠ALR;将ALPCDNA亚克隆于PBV220质粒,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并获高效表达菌株,特异表达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15%,原核表达的ALR在体外缺乏促进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及SMMC-7721肝癌细胞DNA合成的活性,但天体内1/3肝部分切除模型中可刺激肝细胞DN  相似文献   

4.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 cDNA在大肠杆菌中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改变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利用合成DNA接头的方法,在原始cDNA克隆基础上,构建了5'端密码子富含AT的hG-CSF cDNA突变体,使hG-CSF cDNA得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但表达水平很低,借助相同的手段,在hG-CSF cDNA 5'端增加24核苷酸对的FLAG肽编码序列,构建了hG-CSF杂合蛋白(在hG-CSF成熟蛋白N末端增加8氨基酸残基FLAG肽,二者结合点为肠激肽酶  相似文献   

5.
用酶解法解离受精后5 d 和20 d 的红莲( Nelumbo sp.) 子叶细胞,应用冷却型科学级电荷偶联装置(CCD) 摄像式显微荧光影像系统对单个5 d 细胞和20 d 细胞的DNA、RNA和总蛋白相对含量进行了相关测量。实验结果表明:20 d 细胞DNA成为多倍化,为4C~8C水平。视窗分析表明:同一4CDNA 视窗中,20 d 细胞比5 d 细胞的RNA和总蛋白含量增加11 倍以上。20 d 细胞的两个DNA视窗(4C和8C) 中,随着DNA倍性的增高,RNA 和总蛋白含量也以大致上相应的倍数增高。这些数据表明:红莲子叶贮存蛋白的大量积累既与DNA 倍性有关,又与发育过程中贮存蛋白亚基基因选择性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制备CVB3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重组质粒DNA疫苗时,采用RT-PCR从CVB感染的HeLa细胞中扩增VP1、VP2、2A和3D基因,重组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构建pcDNA3/VP2、pcDNA3/VP1、pcDNA3/2A和pcDNA3/3D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下实扩增的序列并将各重组质粒体外转染真核细胞COS-7,用RT-PCR检测mRNA的转录,用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4种重组质粒酶切出相应大小的目的片段,经测序证实为CVB3相应序列,Western-blot证实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本文成功构建CVB3结构与非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DNA疫苗,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MCP cDNA在NIH3T3细胞中表达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健  李文鑫  郑从义   《生物工程学报》2000,16(2):155-157
通过构建表达人膜辅因子蛋白MCP编码区全长cDNA的重级载体pcDNA3MCP,以磷酸钙沉淀法转染NIH3T3细胞,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MCP cDNA在细胞中的表达。将血清梯度稀释并与细胞孵育,然后检测细胞活力:灭活的人血清不能引起对照细胞与MCP转染细胞的胞毒作用,而新鲜人血清可使对照细胞发生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MCP转染细胞由于MCP蛋白的合成,细胞受到保护不发生该反应。另外,M  相似文献   

8.
促黄体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hCF receptor)是一种与蛋白偶联的糖蛋白。本文报道了从大鼠卵巢cDNA库中筛选LH/hCG受体cDNA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LH/hCG受体cDNA全长2403bp,编码受体信号肽和成熟受体674个氨基酸。用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pVL1393,LH/hCG受体cDNA在昆虫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在非还原和还原条件下的SDS-PAGE分析显示,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丙肝患者的血清中分离出编码完整HCV核心蛋白(C区)的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质粒中。重组转移质粒DNA与线性的杆状病毒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经蚀斑筛选获得了带编码全部核心蛋白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HCV核心蛋白,其分子量的为20kD。免疫印染和酶联免疫实验表明,此重组蛋白能被人HCV阳性血清所识别。动物实验表明此重组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0.
将编码丙型肝炎病毒(HCV)E2蛋白417~750位氨基酸的DNA片段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的CMV IE启动子下游,构建成HCV E2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E2。ELISA法检测pcE2 DNA免疫兔血清中的E2抗体变化和维持规律,结果显示免疫20d已有 抗体产生,30d后开始进入高峰,40d时达到最高值,至第90d抗体水平保持平稳,抗体滴度 达到1∶1600左右。流式细胞计数仪(FACS)检测pcE2 DNA免疫鼠CD4+、CD8+T淋巴细胞变 化情况,与注射空载体pCDNA3.1(-)的阴性鼠相比,CD4+淋巴细胞水平略有上升,CD8+ 细胞水平有较大升高,增幅达35.46%。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注射pcE2的小鼠组织中有明显 的阳性着色,而注射pcDNA3.1(-)的对照组小鼠免疫组化结果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pcE2 在实验动物内表达出的HCV E2蛋白可以引起免疫动物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尤其 是MHC-1限制性杀伤性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提高对清除 病毒是十分有利的,因此HCV E2 DNA免疫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HCV感染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逆转录(RT)-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的血清中扩增并克隆到2段cDNA片段,即HCV基因组C区抗原基因C831cDNA片断(约530bp)和NS3区抗原基因C33ccDNA片段(约860bp)。C33ccDNA片段同C831cDNA片段经连接   肽Ser-Pro-Gly-Ser连接成为基因嵌合体C33c-C831(约1400bp)。C33c-C831基因嵌合体同温控型原核表达载体pBV220重组,构建成表达质粒pBV/C33c-C831,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获得了重组嵌合抗原C33c-CL的表达。通过酶切分析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对约占菌体可溶性蛋白9%的表达产物做了鉴定。采用TritonX-100和盐析处理,获得粗提表达产物。粗提的表达产物经尿素裂解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可用于检测抗HCV核壳蛋白和抗NS3区抗体的重组嵌合抗原C33c-CL。对C33c-CL做抗原性分析发现,它同时具有完整的C33c抗原和C22抗原的免疫反应活性,完全能替代单纯的C33c和C22抗原。该嵌合抗原在血清学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望成为新一代HCVEIA诊断试剂的优选抗原。  相似文献   

12.
17个新的C2H2型锌指基因片段的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C2H2型锌指基因保守结构域的DNA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同源扩增,将由此获得的锌指基因片段为探针,从人胎肾、骨骼肌、骨骼组织的cDNA分子库中筛选到22个C2H2型锌指蛋白cDNA片段,经国际NCBI数据库查询检索,其中17个为新的锌指基因片段。对从胎肾cDNA分子库中分离到的K3-4和K5-12克隆进行了表达谱分析,发现K3-4在肾脏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几  相似文献   

13.
周天鸿  王宁霞 《遗传学报》1997,24(3):206-211
利用MPCR技术从乳腺组织分离到抑癌基因BRCA1的cDNA片段,将此914bp的片段克隆进质粒pUC118,并经全序列测定证实。序列分析表明,BRCAIcDNA编码的肽链NN2-末端有一锌指结构,抑癌基因BRCAI的产物可能是DNA结合蛋白,cDNA序列存在两个变异位点:一个是第409位的C→A(Asp→Glu):另一个是第879位的A→T(MIa同义突变)。以该片段为探针,检测6例乳腺癌组织中BRCAImIMA表达,一例表达明显下降,一例没检测到表达的mIMA产物,说明一些乳腺癌组织的BRCA1基因转录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噬菌体T7溶菌酶及其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噬菌体T7DNA为模板,PCR扩增T7溶菌酶基因,插入pBluescriptSK载体中,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T7溶菌酶基因和已报道的序列无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将T7溶菌酶基因分别拼接在烟草病原相关蛋白(PR1b)信号肽编码序列的3’末端和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PLRVCP)基因靠近3’末端处,构建成两个融合蛋白基因。将T7溶菌酶及其融合蛋白基因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1,蛋白电泳及溶菌实验表明,T7溶菌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其产物的表达量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20%以上,PLRVCP的表达量并没有因C端融合T7溶菌酶而提高,高等植物的信号肽在大肠杆菌中也能起分泌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抑制Tat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在细胞内大量表达外源TARRNA使其与Tat蛋白结合,从而竞争性抑制其与HIV-1LTR的TARRNA元件结合.构建了以HIV-1LTRYL158(-158~+180)为启动子,分别含有4,8和15个拷贝的TAR-CoreRNA诱饵(decoy)表达质粒;以荧光酶基因为报告基因,检测了瞬时共转染体系中含不同拷贝数的TAR-CoreDNA转录产物对Tat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影响.结果证明,TAR-CoreRNA诱饵对Tat蛋白活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TAR-CoreDNA串联体的拷贝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抑瘤素M cDNA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瘤素M是一种我功能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从PMA刺激后的U937细胞系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方法分离到了抑瘤素M的CDNA;将抑瘤素M的CDNA克隆到质粒PUC19中,筛选三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与国外报导序列完全一致;将抑瘤素M的CDNA克隆到质粒PBV220后再转化DH5α进行模拟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有OSM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5%,经过初步纯化的OSM能明显抑制A  相似文献   

17.
人GM—CSF cDNA的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诱导的人胚肺细胞HFL株中提取总RNA.经RT-PCR反应获取了人GM-CSFcDNA,DNA序列测定表明其顺序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为了获得高效表达,应用PCR改造了人GM-CSF的cDNA5’端核苷酸序列,并将改造的人GM-CSF基因插入含T7启动子的质粒pET-11d构建成表达质粒pETC-5,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株BL21(DE3)得到表达菌株BLEC4。表达菌株用0.5mol/LIPTG诱导2小时后,产生大量重组蛋白并形成包涵体。SDS—PAGE电泳图谱扫描结果表明,rhGM-CSF产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6%。ELISA和TF-1细胞培养测定表明,初步纯化和复性的rhGM-CSF具有天然的hGM-CSF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叶萍  李燕 《病毒学报》1998,14(3):215-220
将Epstein-Barr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插入含有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下游BamHI位点,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A。将纯化的DNA注射Balb/c小鼠股四头肌。经免疫的动物产生抗EB病毒MA特异性的抗体和中和抗体,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反应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基因免疫与基因-蛋白  相似文献   

19.
利用PCR技术和DNA体外重组方法,将内皮素A型受体(EndothelintypeAreceptor,ETAR)胞内区cDNA克隆到pUC18载体中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DNA序列与预期结果完全相符。然后用低熔点琼脂糖回收插入到pUC18载体中的ETAR胞内区DNA片段,连接到pGEX2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凝血酶位点下游,转化大肠杆菌JM103,得到的重组质粒命名为2T/ETAR。JM103(2T/ETAR)经30℃培养、IPTG诱导明显表达出ETAR胞内区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变性和复性后,用亲和层析一步纯化法获得了较纯的ETAR胞内区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ETAR胞内区的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缺氧促进热休克蛋白70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东  蔡英年 《生理学报》1995,47(5):448-452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结构重组,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并迁移,但机制不明。本研究观察缺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细胞周期、DNA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观察缺氧对PASMC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缺氧的作用是如何介导的。结果表明缺氧可直接或协同内皮质-1促进PASMC DNA合成及细胞增殖,并可增加HSP70在PASMC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