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狂犬病疫苗免疫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IL-2具有增强狂犬病疫苗保护力的佐剂效能,在疫苗免疫后对机体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IL-2在狂犬病免疫保护和免疫检定上的作用尤为重要。在接种疫苗后,狂犬病免疫对象的PBL,在体外受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IL-2水平,是检定狂犬病疫苗免疫原性与保护效力及评价机体免疫状况──细胞介导免疫(CMI)水平的简易科学新指标。IL-2诱生水平测定,可能替代经典NIH小鼠攻毒试验,而与病毒中和抗体(VNAb)水平测定和糖蛋白含量分析,一并用于评价狂犬病疫苗保护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超声破碎TritonX—100和超速离心技术提取了鼠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murium,STM)的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proteins,OMPs),并发现OMPs中脂多糖LPS的含量约为5%,OMPs经SDS—PAGE显示10余条蛋白带。对OMPs诱发BALB/C小鼠产生典型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和IL—2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经腹腔免疫的小鼠用500LD50鼠伤寒杆菌(50115)攻击,100%可得到保护;用500LD50伤寒杆菌(E686)攻击,33.3%可得到交叉保护。免疫BALB/C小鼠的T淋巴细胞,经尾静脉注射给非免疫小鼠,可使后者得到85.7%的被动免疫保护,上述结果说明OMPs能诱发BALB/C小鼠细胞免疫和保护性免疫,并提示成为分子疫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提取DNA,用DNA免疫小鼠,观察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双歧杆菌DN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作对比研究。方法 肌肉注射提取的双歧杆菌DNA、大肠杆菌DNA,颈椎处死后,检测脾细胞的免疫功能,同时提取IEL细胞与DNA共孵育,检测它对IEL细胞的激活情况及细胞因子产生情况,以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为指标,测定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双歧杆菌DNA、大肠杆菌DNA肌肉注射后,小鼠以上两项指标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双歧杆菌DNA提高小鼠NK活性与IL-2水平程度大于大肠杆菌DNA的作用(P〈0.01)。结论 双歧杆菌DNA可快速激活NK活性,提高体内IL-2水平。其效能优于大肠杆菌DNA。  相似文献   

4.
观察一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25例)经α-干扰素(IFN-α)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和受体水平的变化与乙肝病毒消长之间的关系。收集治疗前后血清标本ELISA法同步检测,根据治疗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V-DNA)阴转分应答组(10例)与无应答组(15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L-6水平下降,尤其答应组下降明显;治疗后应答组IL-2水平明显升高(P〈0.01),sIL-2R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将IL-2/LAK应用于荷瘤鼠,对荷瘤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鼠脾NK细胞活性、鼠脾IL-2产生能力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证实:IL-2/LAK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荷瘤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并能够有一定程度的阻抑荷瘤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同时探讨了IL-2/LAK在肿瘤治疗中,提高细胞功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PELA微球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疫苗包裹在可生物降解的微球中则一种极有潜力的新型疫苗载体系统。用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0为材料,包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0,缓释微球疫苗,以皮下注射或口服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研究其免疫原笥。同时以乙肝常规铝佐剂疫苗免疫两剂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皮下注射单剂微球疫苗后,在第14周,小鼠血清IgG滴度可达到与铝佐剂疫苗组相当的水平,维持较高的滴度;此外,口服微球疫苗组  相似文献   

7.
人工重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多次免疫兔和豚鼠,获取高效价的兔抗IL-1β抗体。用氯氨T法制备125I标记IL1β,经Sephadex G-25纯化。该法测定范围0.06-4ng/m l,批内和批间误差分别小于5% 和10% 。正常人血清含量为0.24±0.08ng/m l(n=138)。人粒细胞系HL60(106)细胞体外培养24 小时,不能检出上清液中IL-1β,钙离子载体A23187和磷脂酶A2 抑制P-BPB也不能显著提高细胞释放IL-1β。另外,肝癌甲胎蛋白阳性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同正常人没有显著差异。但是,雄性老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明显高于雌性老龄大鼠(P< 0.01) 。  相似文献   

8.
以逆转录病毒pLXSL为载体与人细胞介素2基因(IL-2)重组,用电穿孔技术将其重组子pLIL—2SN导入PA317细胞中,建立了逆转染病毒包装体系细胞PA317/pLIL—2SN。应用逆转录病毒包装体系细胞上清液去转染入肺腺癌细胞SPC—A1,经过20天含G418培液的筛选式培养,历经了50代的传代培养,获得了转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IL-2。该细胞(SPC-A1/IL-2)经PCR技术验证外源性目的基因(IL-2gene)导入细胞内,且证明该细胞能表达IL—2基因(有IL-2的分泌)。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修饰、对肿瘤细胞进行处理。试图建立肿瘤疫苗。  相似文献   

9.
经口给予小鼠门螺杆菌(HP)抗原疫苗2周后,提取脾淋巴细胞和胃粘膜固有层T淋巴细胞(LPL),检测细胞毒活性和IL-2诱生能力的改变。结果显示HP抗原疫苗能增强吸LPL细胞毒活性和IL-2的分泌量。对脾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影响不大,IL-2诱生能力稍有下降。证实HP抗原疫苗对胃粘膜固有层T淋巴细胞有免疫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0.
rHB-DTaP联合疫苗中抗-HBs抗体应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乙肝、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rHB-DTaP)四联疫苗的研制过程中,我们采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CHO),精制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原液,按不同的稀释液,不同的加入顺序以及不同的含量等制备四联疫苗,并以单价基因工程乙肝疫苗(rHB)做对照,进行小鼠试验,接种4周后采血检测抗-HBs水平。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四联疫苗中rHB与DTaP均无干扰,相容性好;抗-HBs免疫应答水平与单价苗(rHB)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生理盐水制备的rHB-DTaP其抗-HBs免疫应答水平较醋酸盐缓冲液者高(P<0.05),rHB-DTaP中的抗-HBs免疫应答水平与rHB原液的加入顺序无关(P>0.05);rHB含量以20μg/ml为宜。  相似文献   

11.
纪志武  臧卫东 《病毒学报》1998,14(2):139-143
利用基因免疫技术,将重组质粒PBS-LMP-Hyg直接注入BALB/C小鼠骨骼肌中,于第2、4、8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清中抗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特异抗体,结果表明,所有免疫小鼠(5/5)均产生特异体体,且抗体滴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2.
白介素-2促进RC-4B/C垂体瘤细胞系增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ang GF  Zhu YL  Chen JK  Zhang WH  Zhong YQ  Hu YZ  Wang FZ 《生理学报》2000,52(3):188-192
采用细胞培养方法,以^3H-TdR掺入率反映细胞增殖水平,研究了白介素-2(IL-2)对大鼠源的RC-4B/C垂体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IL-2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⑴IL-2(10-1000U/ml)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提高RC-48/C细胞^3H-TdR掺入率。⑵特异性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抑制剂tyrphostin(1μmol/L)可明显降低RC-4B/C细胞^3H-TdR掺入率,并  相似文献   

13.
以IL-8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或653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构建了淋巴细胞杂交瘤克隆I8-S2和I8-63。ELISA叠加试验(ELISA Additivity Test)表明这两杂交瘤克隆分泌的单抗分别识别IL-8分子的不同表位。IL-8能激活人颗粒细胞,引起细胞内Ca^2+浓度(「Ca^2+」)上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a^2+」的变化,发现两个克隆单抗对IL-8激活细胞的活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1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由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产生的糖蛋白类细胞因子,由40kD和35kD两个亚基组成。IL-12能促进Thl细胞的分化与增殖,控制细胞介导免疫;促进T淋巴细胞、NK细胞的发育与增殖,并刺激这些细胞产生IFN-γ;增强NK细胞和细胞毒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以及IL-2诱导LAK细胞的活力。IL-12在培育新疫苗、防治利什曼病和AIDS等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有着广阔  相似文献   

15.
IL—2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白细胞介素2(IL-2)cDNA插入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的转移载体pVL1392中。经限制性酶切和DNA杂交筛选、鉴定出重组转移载体pVL1392-IL2。重组载体通过在昆虫细胞内共转染将IL-2cDNA转移到野生型AcNPVDNA中。经32P标记探针鉴定出重组病毒Ac1392-IL2。用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结果表达产物有明显刺激CTLL细胞生长,[3H]-TdR掺入法检测IL-2活性为1500IU/m1。  相似文献   

16.
刘秀  王春安 《生理学报》1996,48(2):173-178
本实验利用高体孵育脑薄片和放射免疫测定精氨酸加压素(AVP)的方法,初步探讨了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皮质酮(B-BSA,不易进入细胞内)对大鼠下丘脑薄片(含室旁核和视上核)释放AVP的影响和可能机制。结果:(1)B-BSA(10-7─10-4mol/L)在20min内对大鼠下丘脑薄片AVP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性效应,且呈剂量一效应关系;(2)RU486(10-4─10-3mol/L)能部分地阻断B-BSA的抑制效应;(3)B-BSA的抑制效应随孵育液中Ca2+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4)在有新毒素(10-3─10-2mol/L)存在的情况下,B-BSA的抑制效应显著增强。上述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在未进入细胞内的情况下亦可抑制大鼠下丘脑薄片释放AVP。此作用发生在细胞膜水平上,由非基因组机制所介导,可能是影响Ca2+跨细胞膜流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cDNA在COS细胞和小鼠肌肉中的表达的情况,从pSPS65BMP-2质粒中回收BMP-2cDNA,删除5'端的非翻译序列,插入pSVL载体中,构建了含有BMP-2全长编码序列的重组表达质粒pSVLBMP-2。将表达质粒导入COS-7细胞中,细胞RNA点杂交结果表明,转染BMP-2基因的细胞内BMP-2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显示,转染BMP-2cDNA后,细胞分泌产生的BMP-2显著增加。小鼠实验发现,在肌肉内用注射法导入BMP-2重组质粒后,局部组织内BMP-2的mRNA转录水平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Zhang QH  Zhu YL  Hu YZ  Zhang WH  Chen JK  Wang FZ 《生理学报》2000,52(6):487-490
采用原代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结合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对大鼠垂体前叶雌激素受体(ER)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L-2和ER在大鼠重体前叶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有IL-2受体表达。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IL-2能增加ERα蛋白含量,促进ERα基因表达,而对ERβ的作用正好相反,rhIL-2(10μg/L)作用48h后,ER  相似文献   

19.
IL-2受体的异常高表达及其免疫导向治疗高基民,刘新垣(第一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广州510515)(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IL-2受体,导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常的静息T、B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几乎是不表达IL-2Rα的...  相似文献   

20.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166例不同产地(国产、进口)人用狂犬病疫苗免后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国产苗抗体阳转率为95.42%,GMT为9.48,进口苗抗体阳转率为62.85%,GMT为4.35。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28.61P<0.005),初步提示了国产的(浓缩)原代地鼠肾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比某进口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要好,是一种高效、安全、价格便宜的预防狂犬病免疫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