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干扰素-γ(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gamma,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观察组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94 %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 %(P<0.05);观察组患儿的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喘憋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NO和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血清NO和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IFN-γ,IL-4,TGF-β1,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评分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RA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和研究组(n=68)。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1β)]水平、风湿四项检查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血沉(ESR)]水平及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1.18%(62/68)高于对照组的77.94%(53/68)(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关节肿胀程度、关节屈伸不利程度、畏恶风寒、晨僵证候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血清TNF-α、IL-1β、IL-17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IgA、IgM、IgG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RF、ESR、CRP、ASO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A患者在甲氨蝶呤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风湿四项检查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性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性激素、血脂、血清hs-CRP、VEGF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卵泡刺激素(FSH)、hs-CRP、黄体生成素(LH)、VEGF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痛经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可改善机体性激素、血清hs-CRP、VEGF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减轻痛经症状,且对机体血脂情况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肝健腰方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3(BMP-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补肝健腰方组,每组各15只,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椎间盘而不做椎间盘穿刺,余四组制备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补肝健腰方组低、中、高剂量补肝健腰方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干预前、20 d后、40 d后椎间盘TGF-β1、bFGF mRNA及BMP-3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补肝健腰方各剂量组干预前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均上升(P<0.05) , 干预20 d、40 d后补肝健腰方各剂量组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肝健腰方各剂量组干预前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干预20 d后补肝健腰方各剂量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均下降(P<0.05),干预40 d后补肝健腰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下降更为明显(P<0.05),低剂量组中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也下降(P<0.05)。干预40 d后补肝健腰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补肝健腰方能降低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中bFGF、TGF-β1、BMP-3的表达,促使退变的椎间盘修复,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肝再生、炎症反应及转换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级大鼠以随机数表法分成模型组(n=30)、健康组(n=30)及治疗组(n=30)。健康组不予以任何处理,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则通过四氯化碳蓖麻油溶液腹腔注射制作ALF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取BMSCs通过门静脉注射治疗,模型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干预。造模后第7 d,比较三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水平,炎症反应以及TGF-βR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但治疗组大鼠上述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均高于健康组,但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TGF-βR1和TGF-βR2蛋白表达均高于健康组,但治疗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ALT、AST及TBIL水平与血清TNF-α、TNF-α mRNA及TGF-βR1、TGF-βR2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BMSCs移植在促进ALF大鼠肝再生方面效果显著,且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下调TGF-βR1和TGF-βR2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川陈皮素对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处理,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Long线栓法构建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了不插入拴线,其他操作和模型组相同。造模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予以10 mL/(kg?d)的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予以10 mL/(kg?d)、15 mL/(kg?d)、20 mL/(kg?d)川陈皮素灌胃。检测各组大鼠梗死面积以及神经细胞凋亡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梗死面积、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HI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β)、Bax mRNA、caspase-3 mRNA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较模型组低;降低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VEGF、Bcl-2 mRNA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较模型组高;降低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假手术组梗死面积以及神经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川陈皮素对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明显,其主要机制可能与调控HIF-1α、VEGF、炎症细胞因子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90例作为考察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指标:IgA、IgM、IgG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HFMD患儿,可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肥大细胞羧肽酶(MC-CP)、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并分析与 T细胞免疫分子及气道基底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 86例,根据哮喘控制情况分为急性发作期组 48例和缓解期组 38例,选择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 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 MC-CP、S1P水平、肺功能、T细胞免疫分子、支气管黏膜网状基底膜厚度(BMT),并分析血清 MC-CP、S1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T细胞免疫分子及BMT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患者血清 MC-CP、S1P水平及 BMT、CD8+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MC-CP、S1P、CD8+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 FEV1%pred、CD4+、CD4+/ CD8+,血清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G(Ig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期组上述指标低于缓解期组(P<0.05)。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 MC-CP、S1P与 CD8+、BMT呈正相关(P<0.05),与 FEV1%pred、CD4+、CD4+/CD8+、IgA、IgM、IgG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 MC-CP、S1P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与肺功能、免疫功能和气道重塑相关,且血清MC-CP与 S1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PF分为COPD合并PF组(n=35)和COPD组(n=45),分析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及高分辨CT(HRCT)结果,检测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对COPD合并PF的预测效能。结果:COPD合并PF患者的临床症状位于两种单病之间,肺功检查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DIco弥散量多表现为中重度减低,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较明显,胸部X线片和胸部CT具有两病的特点。COPD合并PF组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OPD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联合诊断COPD合并PF的敏感度为96.00%,AUC为0.894,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COPD合并PF患者具有COPD和PF临床表现融合的特点,使得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且其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呈高表达,对COPD合并PF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了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研究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及CD4+/ CD8+值、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31%(48/52),显著高于对照组78.85%(40/5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pH值、PaO2、SaO2、CD4+T细胞、CD4+/CD8+、IgA、IgM、IgG显著升高,PaCO2、IL-6、TNF-α、CRP、CD8+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动脉血pH值、PaO2、SaO2、CD4+T细胞、CD4+/CD8+值、IgA、IgM、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IL-6、TNF-α、CRP、CD8+T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可纠正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免疫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118例心肾阳虚型C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91.53%(54/59)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2.88%(43/59)(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缩小、N末端 -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升高,而血管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ET-1、vW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100)各项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心肾阳虚型CHF,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固本通络方对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小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雄性昆明种小鼠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及治疗组均通过牛血清白蛋白及葡萄球菌肠毒素B进行诱导造模,造模结束后,治疗组给予固本通络方灌胃干预,模型组及正常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对比三组肾脏病理损伤以及系膜区IgA沉积、肾脏损伤指标、炎症反应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Peyer小结TGF-β1/Smads信号通路指标。结果:正常组无异常肾脏病理变化,模型组及治疗组均可见显著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以及基质增多,系膜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肾小球病变显著减轻。正常组系膜区无IgA沉积,模型组及治疗组均可见系膜区明显团块状或颗粒状中等强度IgA沉积,且在治疗后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系膜区IgA沉积有所减弱。三组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模型组及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正常组,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治疗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血清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治疗组MDA均高于正常组,而治疗组MDA低于模型组;模型组、治疗组SOD均低于正常组,而治疗组SOD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治疗组Peyer小结TGF-β1、Smad3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且治疗组上述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固本通络方可有效改善IgA肾病小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可能和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P物质(SP)、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疾病活动和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17例OL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非糜烂型69例,糜烂型48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及不同分型患者血清SP、IL-17、Chemerin水平,对比不同分型患者的疾病活动相关评分和免疫功能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SP、IL-17、Chemerin水平与疾病活动相关评分和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分型OLP患者血清SP、IL-17、Chemer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糜烂型OLP患者的血清SP、IL-17、Chemerin水平高于非糜烂型OLP患者(P<0.05)。糜烂型OLP患者的CD3+、CD4+低于非糜烂型OLP患者(P<0.05),糜烂型OLP患者的CD8+、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OLP网纹-糜烂-溃疡疾病活动积分(REU)总分高于非糜烂型OLP患者(P<0.05)。糜烂型与非糜烂型OLP患者间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P、IL-17、Chemerin水平与IgM水平、REU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OLP患者血清IL-17、SP、Chemerin水平异常升高,三者共同参与了OLP患者的病情进展及免疫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合理准备对老年下肢骨折全麻手术患者营养状态、糖代谢、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准备及麻醉管理,观察组采取术前合理准备及麻醉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反流误吸、恶心、呕吐、口渴、饥饿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前12小时 (T0)、术后即刻(T1)、术后24小时(T2) 的营养状态指标(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水平,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 (Cor)、肾素(R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T淋巴亚群(CD4+、CD8+、CD4+/ 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反流误吸、口渴、饥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观察组T1、T2时点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IRI、Cor、Rn、ACTH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升高,观察组T1、T2时点血清空腹血糖、IRI、Cor、Rn、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IgA、IgM、IgG、CD4+、CD4+/ CD8+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CD8+ 较T0时点显著升高,观察组IgA、IgM、IgG、CD4+、CD4+/ 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合理准备能够降低老年下肢骨折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全麻手术对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糖代谢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肌电图特征及病程的关系。方法:将从2018年12月起直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ALS患者86例纳入研究,记作病变组。另取同期90例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SOD、GSH-Px、MIP-1α、VEGF水平及肌电图特征。将所有病变组患者根据病程的差异分为病程较长组42例以及病程较短组44例,比较两组血清SOD、GSH-Px、MIP-1α、VEGF水平以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LS患者血清SOD、GSH-Px、MIP-1α、VEGF水平与肌电图特征及病程的关系。结果:病变组血清SOD、GSH-P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MIP-1α、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变组各项肌电图参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病程较长组血清SOD、GSH-Px水平以及ALSFRS-r评分均低于病程较短组,而MIP-1α、VEGF水平均高于病程较短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ALS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与肌电图各神经符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ALSFRS-r评分均呈正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均P<0.05);MIP-1α、VEGF水平则与肌电图各神经CMAP、ALSFRS-r评分均呈负相关,与病程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ALS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较低,MIP-1α、VEGF水平较高,且和肌电图特征以及病程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息肉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EP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联合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LNG-IU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内分泌激素(ER、PR)以及炎症相关因子(VEGF、TGF-β1、TNF-α、CRP、IL-6)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无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减小。联合组术后各阶段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小(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联合组VEGF、TGF-β1、TNF-α、CRP、IL-6、ER、PG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内,联合组总复发率为6.66%,对照组总复发率为33.33%,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用LNG-IUS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PR、VEGF、TGF-β1、TNF-α、CRP、IL-6的表达水平有关,提高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为EP的诊疗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奥利司他联合维生素E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代谢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61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利司他联合维生素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 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FINS、FPG、TG代谢指标均有所变化,且变化规律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IgA、IgM、Ig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LUFS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利司他联合维生素E治疗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代谢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降低LUFS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1-42,Aβ1-42)、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SA)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7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36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病例组,依据Hoehn-Yahr(H-Y)分级分为早期组(n=76)与中晚期组(n=60);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94)与认知功能损害组(n=42)。另选同期本院体检正常者10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及MoCA,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病例组患者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与MoCA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对帕金森病和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α-syn、SS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β1-42、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晚期患者血清α-syn、SSA水平高于早期患者(P<0.05);病例组晚期患者Aβ1-42、MoCA评分低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血清α-syn、SSA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病例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Aβ1-42、MoCA评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α-syn、SSA与MoCA均呈正相关(P<0.05),Aβ1-42与MoCA呈正相关(P<0.05)。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对帕金森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21、0.785;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25、0.783。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较健康者变化明显,且可能和帕金森病的诊断、病情进展和认知功能损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缺血性脑梗死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组各20只。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及给药后7d采用Longa标准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的抗氧化活性和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微血管密度(MVD)。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低氧诱导生长因子- 1 (HIF-1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VEGF和HIF-1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小檗碱组大鼠术后具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表现,Long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给药7 d后,模型组和小檗碱组大鼠Long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小檗碱组大鼠Longa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MDA水平显著降低,而GSH-Px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7 d后,模型组和小檗碱组MVD、VEGF mRNA和HIF-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小檗碱组MVD、VEGF mRNA和HIF-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给药7 d后,小檗碱组和模型组VEGF和HIF-1 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小檗碱组VEGF和HIF-1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达到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HIF-1 /VEGF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h17/Treg平衡、氧化应激及肾组织NF-κB、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0只SD大鼠进行实验,随机分作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雌激素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及雌激素组均建立RIRI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肾脏,不进行肾缺血处理。雌激素组大鼠予以雌激素干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予以适量的生理盐水干预。分析各组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Paller肾小管损伤评分,Th17/Treg平衡指标水平,氧化应激及肾组织NF-κB、TGF-β1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模型组及雌激素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Paller肾小管损伤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且雌激素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及雌激素组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且雌激素组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及雌激素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假手术组,且雌激素组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及雌激素组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且雌激素组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及雌激素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且雌激素组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及雌激素组肾组织NF-κB、TGF-β1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且雌激素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雌激素可有效调节RIRI大鼠Th17/Treg平衡,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同时有利于改善肾组织NF-κB、TGF-β1表达,缓解其RI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