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野菜植物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野菜植物资源开发沈显生(安徽教育学院生物系,合肥23006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的蔬菜种类必须更加丰富。由于野生蔬菜生长环境优良,基本上没有受到化肥和农药的污染,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许多野生蔬菜具有药用价值,其营养更加丰富而...  相似文献   

2.
采后蔬菜衰老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认识采后蔬菜的衰老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分析了20℃贮藏条件下青花菜、小白菜、甜椒和黄瓜的衰老指标(色彩b~*/(∣a~* ∣·L~*)值、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贮藏期间青花菜衰老较小白菜快,小白菜衰老较甜椒快,甜椒衰老较黄瓜快;青花菜和小白菜的SOD、CAT和POD活性增速大于甜椒和黄瓜,青花菜的POD活性增速大于小白菜,甜椒的SOD活性增速大于黄瓜;贮藏期间4种采后蔬菜的色彩b~*/(∣a~* ∣·L~*)值及MDA含量与SOD、CAT和POD活性的相关系数,达0.898以上显著水平或0.961以上极显著水平.结论:20℃贮藏条件下衰老较快的蔬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大也较快.  相似文献   

3.
浅析芹菜生长习性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是一年四季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蔬菜,食法多样,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做法简单,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不仅可以炝拌、炒食,还可以用来做馅料。芹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现世界各国均有栽培。我国栽培的品种主要是本芹(中国芹菜)。本芹在国内分布广泛,如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都是芹菜的著名产地。本文对芹菜生长习性及病虫害防治进行浅析,供农户参考,以提高产量,获得较高收益。  相似文献   

4.
十字花科蔬菜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建4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在菜心、芥蓝、芥菜和小白菜4种蔬菜上繁殖的小菜蛾实验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分别为41.0、69.5、38.2、52.4,影响种群增长的重要因子为幼虫的自然死亡,不同蔬菜种类对小菜蛾雌蛾的总产卵量和寿命无影响,但芥蓝繁殖的小菜蛾日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其它几种蔬菜。在芥蓝和小白菜上繁殖的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存活概率,是其种群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重要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蔬菜中,芥蓝提供的营养最适宜于小菜蛾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是最佳的寄主,其次为小白菜、菜心,而芥菜尽管被报道为小菜蛾成虫最喜欢产卵的寄主,由于所繁殖的小菜蛾种群在幼虫期有较高的死亡率,是最不适宜于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寄主。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蔬菜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猪粪、沼渣沼液和猪粪堆肥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纯施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1(20%猪粪N+80%化肥N,NPKM1)、有机无机肥配施2(20%沼渣沼液N+80%化肥N,NPKM2)和有机无机肥配施3(20%猪粪堆肥N+80%化肥N,NPKM3)等6种施肥模式,研究连续3年(2011—2013年)不同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小白菜和莴苣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蔬菜生长表现出显著增产效益;小白菜和莴苣产量大小均表现为NPKM3NPKM1NPKM2NPKPKCK;NPKM1、NPKM2、NPKM3处理与NPK处理相比分别增产19.84%、8.31%、27.38%(小白菜),48.66%、22.13%、53.76%(莴苣);小白菜和莴苣经济效益大小均表现为NPKM3NPKM1NPKM2NPKPKCK;与NPK处理相比,NPKM1、NPKM2、NPKM3处理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1.83%、9.52%、23.15%(小白菜),50.46%、23.10%、53.50%(莴苣);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处理增加了小白菜和莴苣茎叶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硝酸盐、粗纤维含量,从而提高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口感,以NPKM3处理表现最好;猪粪堆肥配施处理较猪粪配施、沼渣沼液配施处理有利于小白菜和莴苣的高产、优质栽培,且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生理通讯》2009,28(5):127-127
秋冬之际,似玉如脂的芋头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时鲜美味。芋头俗称毛芋、芋艿,属天南星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芋头作为蔬菜或杂粮,在古代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唐代王维诗云:“香食青菰米,嘉蔬紫芋羹”;  相似文献   

7.
西葫芦是南瓜的变种,葫芦科南瓜属的一种,又名美洲南瓜、小瓜、茭瓜,在东北通常被称为角瓜。人们一般以食用嫩瓜为主。西葫芦喜湿润,喜温,不耐干旱,8℃以上即能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也不严格,很容易获得高产,我国南北普遍种植,是大众化蔬菜,栽培面积广、经济效益好。西葫芦霜霉病是危害西葫芦植株生长的一项重要病害,影响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应加强对霜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镉在土壤-蔬菜-昆虫食物链的传递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两种蔬菜(小白菜和苋菜)和一种昆虫(斜纹夜蛾)幼虫为对象,研究了重金属镉(Cd)在土壤-蔬菜-昆虫食物链的传递特征以及两种蔬菜中Cd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Cd处理浓度的升高,两种蔬菜生物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其各器官中的Cd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两种蔬菜各器官Cd含量大小顺序为苋菜茎>根>叶,小白菜茎>叶>根;食用小白菜和苋菜的斜纹夜蛾幼虫体内Cd含量随着土壤Cd处理含量的升高而升高,最高分别为36.7和46.3 mg·kg-1,但粪便中Cd含量分别高达190.0和229.8 mg·kg-1,表明斜纹夜蛾幼虫食入的Cd大部分通过粪便排泄出体外.小白菜和苋菜各器官Cd化学形态均以氯化钠提取态为主(>70%),其次为无机态和有机水溶态Cd(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而不溶性Cd磷酸盐(醋酸提取态)、草酸盐结合态Cd(盐酸提取态)和残渣态均极低,这有利于重金属Cd在食物链中传递.斜纹夜蛾幼虫通过粪便排泄大量Cd以缓解Cd对自身的毒害,可有效限制Cd向下一营养级传递.小白菜和苋菜对Cd的富集性均较高,不宜在Cd高污染土壤种植.  相似文献   

9.
几种蔬菜对外源碘的吸收与积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小白菜、芹菜、辣椒和萝卜4种蔬菜对2种外源碘(海藻固体碘肥和KI)的吸收与积累特性.结果表明:蔬菜体内的碘含量均随外源碘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加;不同蔬菜种类对碘的吸收与积累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叶菜类的小白菜对碘的积累能力最强,其次为茎菜类的芹菜,而根菜类的萝卜和果菜类的辣椒吸收与积累碘的能力较弱;碘在蔬菜体内的分布一般为根>叶>茎>果实,但萝卜地下块根的碘含量低于地上部分.低浓度碘处理(0~25mg.kg-1)对蔬菜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高浓度的外源碘(≥50mg.kg-1)对蔬菜生长有抑制作用,导致蔬菜生物量减少.不同蔬菜对碘的敏感反应表现为辣椒>小白菜>芹菜>萝卜.与海藻固体碘肥相比,KI处理的第1茬蔬菜生物量下降明显(P<0.05),而2种外源碘对第2茬蔬菜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蔬菜对2种外源碘的吸收和积累效果同样存在很大差异(P<0.05),第1茬蔬菜对KI的吸收能力强于海藻碘肥(P<0.05),第2茬蔬菜对KI的吸收量迅速下降,而对海藻固体碘肥的吸收下降不明显,说明海藻固体碘肥比KI具有更长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10.
豇豆是北方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性平、味甘咸,具有理中益气、健胃补肾、调颜养身、生髓消渴、解毒等功效。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植物蛋白质,铁、镁、锰、磷、钾、叶酸等微量元素,尤其是其含有的磷脂,因磷脂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参加体内糖代谢,是糖尿病人的理想健康食品。同时,肾虚、尿频、妇科功能性疾病患者也可适量多食。农户要获得高产,了解其习性进行科学栽培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无土栽培蔬菜、水果具有产量高、品质好、节省水分和养分,无污染、无杂草、清洁卫生,病虫害少,劳动强度小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工厂化生产一次性投资大,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因而在我国各大城市目前还未普及化,生产的蔬菜、水果也仅供应涉外宾馆饭店。如何使百姓家中的餐桌上也能尽快出现无土栽培的蔬果呢?推广简便易行的家庭无土栽培方法不但能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还有其它许多益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可随动物粪肥施用进入农田土壤中,进而给土壤-蔬菜系统带来潜在的生态风险。为分析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土壤及蔬菜系统中的分布特征,本研究以四环素类抗性基因(TRGs)为对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典型TRGs在3种可生食蔬菜(小白菜、生菜和樱桃萝卜)中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蔬菜根系扰动对其根际土壤中TRGs多样性和丰度的影响,并分析了TRGs在蔬菜和土壤中分布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试蔬菜体内及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到TRGs和可移动元件(MGEs),检出种类和丰度依次为根际土壤>蔬菜根部>茎叶部。蔬菜根部检出的TRGs与MGEs种类和丰度高于茎叶内,其中tetD-01、tetG-01、tetT、tet(32)、IS613、tnpA-04、intI-1(clinic)检出率和丰度尤为突出。樱桃萝卜根际土壤的TRGs及MGEs比生菜、小白菜富集量大,且土壤和蔬菜系统中部分TRGs的分布与MGEs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揭示TRGs在土壤-蔬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构树美食传千年野生构树的花、叶以及果实均可食用,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三国时期陆玑所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写道"其叶初生可以为茹",意思是说刚长出来的构树嫩叶可以食用,这说明了三国时期的百姓就知道可以食用构树嫩叶。构树嫩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自古以来就是餐桌上的佳肴。明朝《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歉年人采花食之……雌者皮白而叶有丫叉,亦开碎花,结实如杨梅,半熟时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说明人们除了食用构树的嫩叶以外,还采构树的花、果实来食用,花主要指的是构树的雄花序。构树幼嫩的雄花序是民间普遍喜食的一种野生蔬菜,每年春季在各地的农贸市场常有出售。构树雄花序裹一层面粉蒸熟,蘸酱油蒜泥,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14.
施用鸡粪对土壤与小白菜中Cu和Zn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妍  罗维  崔骁勇  时鹏  吕永龙 《生态学报》2011,31(12):3460-3467
我国鸡饲养量已占世界总量的24%,鸡饲料添加剂中高含量的Cu和Zn随鸡粪排出体外,鸡粪作为优良的有机肥大量施用于菜园土壤,会导致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Cu和Zn的含量过高,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研究含高Cu和高Zn的鸡粪施入土壤后典型蔬菜对Cu和Zn的富集和转运,对于阐明鸡粪中Cu和Zn的土壤环境行为和蔬菜的健康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可为蔬菜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以Cu和Zn浓度分别为1137.3 mg/kg和1503.4 mg/kg的鸡粪堆肥作为实验材料,设置5个鸡粪施用处理,即11、22、44、89 g/kg和222 g/kg,相当于25、50、100、200 t/hm2和500 t/hm2,以不施鸡粪处理为对照。通过小白菜盆栽实验,研究了施用鸡粪对土壤与小白菜中Cu和Zn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Cu和全Zn含量范围分别为58.6—203.4 mg/kg和78.1—431.6 mg/kg;EDTA-Cu为12.7—119.8 mg/kg,EDTA-Zn为15.6—215.1 mg/kg。鸡粪施用量大于50 t/hm2时,土壤中Cu和Zn全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小白菜地上、地下部以及整株Cu和Zn的含量都随鸡粪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地下部Cu、Zn的含量均高于地上部,同时小白菜各部分Zn的含量都高于Cu。鸡粪施用量大于100 t/hm2处理的小白菜地上部C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但是各处理小白菜中地上部的Zn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施鸡粪量为大于50 t/hm2时,地下部分Cu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而施鸡粪量大于100 t/hm2时,地下部分Zn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态的Cu(EDTA-Cu)与植物各部分吸收Cu的相关性较好,但土壤有效态的Zn(EDTA-Zn)与植物各部分吸收Zn的相关性较差。随着鸡粪施用量的增加,小白菜对土壤中Cu的富集系数由11%增加到15%,对Zn富集系数却由47%下降到19%,小白菜对Cu和Zn的转运系数分别下降36%和51%。小白菜地上、地下部及整株的Zn/Cu都随鸡粪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小白菜对Cu、Zn吸收转运能力的差异随着鸡粪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小白菜、萝卜和四季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食前处理(清水浸泡、盐渍、漂烫)对蔬菜硝酸盐和维生素C(Vit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浸泡和漂烫处理均可较大程度地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盐渍处理硝酸盐含量下降不明显,其中萝卜经盐渍后硝酸盐含量反而升高;三种处理方式以漂烫0.5 min处理蔬菜VitC含量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6.
四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吕利华  何余容  庞雄飞 《生态学报》2003,23(12):2624-2630
利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技术,组建芥菜、芥蓝、小白菜和菜心4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分析寄主植物和生物因子对小菜蛾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4种十字花科蔬菜的一造菜上,小菜蛾均能完成两个世代。虽然小菜蛾在芥菜上的初始卵量最高,但害虫种群总增长倍数在芥蓝上最高,其次为小白菜,菜心和芥菜,分别为17.64、11.90、11.43和3.76。这说明尽管芥菜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但不适合小菜蛾生长发育。芥蓝是最适宜小菜蛾种群增长的寄主。生物因子在小菜蛾自然种群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种类十字花科蔬菜上,天敌类群对小菜蛾控制作用存在一定差异。除芥菜之外,寄生性天敌对芥蓝、菜心和小白菜上的小菜蛾种群控制作用最大,其次为“捕食及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控制作用最小。“捕食及其它”对芥菜上小菜蛾种群的作用非常明显,如果排除此因子作用,小菜蛾种群两代后将增长126.03倍。该因子是导致芥菜小菜蛾自然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制定小菜蛾防治策略时,应考虑蔬菜的种类和布局,加大对芥蓝小菜蛾种群的防治力度;芥菜可作为一种诱杀植物种植,以吸引小菜蛾产卵,并集中防治。这些防治策略在小菜蛾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类蔬菜的硝态氮累积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王朝辉  田霄鸿  李生秀 《生态学报》2001,21(7):1136-1141
在菜园土壤上进行的田间试验,用禾谷类作物冬小麦作比较,研究了菠菜、小白菜、大青菜和油菜等叶类蔬菜累积硝态氮的特点,结果表明:硝态氮累积是一般早作作物的共性,苗期更为明显,无论蔬菜还是冬小麦均有较高的硝态氮含量(367.8-1413.4μg/g);但随生育期后延,蔬菜的硝态氮含量波动升高,冬小麦波动降低,盆栽试验表明,施入土壤的氮肥是蔬菜硝态氮累积的主要来源,过量施用氮肥所导致的蔬菜硝态氮吸收与还原转化不平衡是产生累积的根本原因,吸收与生长不协调更使累积过程加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蔬菜单株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蔬菜单株高产栽培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国内在黄瓜单株高产无土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宝安区蔬菜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对55种蔬菜、共27551份样品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分析了广东深圳市宝安地区蔬菜农药残留的状况和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各项监督管理措施的落实,宝安地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逐年下降,2006年为4.35%,2007年为4.34%,2008年为1.41%;每年6~8月超标率最低,而冬春两季超标率较高;检出超标率最高的农药是有机磷类农药,包括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毒死蜱和敌敌畏,其次是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抽检的55种蔬菜中超标率较高的是几种十字花科蔬菜,依次是芥菜、小白菜和菜心.  相似文献   

20.
<正>居住小区的房子盖完了,就会有主人陆续入住自己的新家,那么植物工厂盖好后,会有哪些主人去入住,也就是说植物工厂适合种植什么植物呢?大多数人会回答产量较高的叶菜类蔬菜,尤其是售价可观的生菜,或者其他沙拉蔬菜。事实确实如此,作为植物工厂的主人,叶菜类蔬菜长居植物工厂的霸主地位。目前,餐桌上常见的叶菜类蔬菜中,在植物工厂种植的主要有生菜、菠菜、芝麻菜等,并且其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叶菜类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