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温度对青蒿毛状根生长和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15℃~35℃)对青蒿毛状根生长和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发现25℃有利于毛状根生长,30℃促进了青蒿素生物合成。通过温度改变的二步培养技术(培养前20d温度控制在25℃,后10d温度提高到30℃),青蒿素的产量得到明显提高,高于在恒温培养时(25℃或30℃)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青蒿毛状根生长、青蒿素合成以及 营养物消耗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导产生的青蒿毛状根培养物置于MS培养基(含30 g/L蔗糖)进行悬浮培养,并对悬浮培养过程中毛状根生长、青蒿素合成、蔗糖、磷酸盐和不同氮源的消耗、pH和电导率的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经30 d培养,生物量干重和青蒿素产量分别达到13.7 g/L和0.23 g/L,碳源和氮源在培养过程中被逐渐利用,而磷酸盐的利用速率最快,培养至15 d所有的磷酸盐均被吸收,pH在培养初期降低,后又逐渐上升,电导率由于毛状根生长对无机离子的吸收而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的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进行青蒿(Artemisia annua L.)毛状根多层培养生产青蒿素。毛状根培养物在培养过程中均匀分布在生物反应器的筛网间,或以不锈钢网为附着点向四周生长,在25 ℃和12 h/d光照周期下,经20 d分批培养获得生物量干重22.57 g/L,青蒿素产量374.4 mg/L,并对培养过程中蔗糖、磷酸盐、硝酸盐和氨盐消耗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诱导产生的青蒿毛状根培养物置于MS培养基(含30g/L蔗糖)进行悬浮培养,并对悬浮培养过程中毛状根生长、青蒿素合成、蔗糖、磷酸盐和不同氮源的消耗、PH和电导率的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经30天培养,生物量干重和青蒿纱产量分别达到13.7g/L和0.23g/L,碳源和氮 源在培养过程中被逐渐利用,而磷酸盐的利用速率最快,培养至15天所有的磷酸均被吸收,PH在培养初期降低,后又通宵四升, 率由于毛状根生长  相似文献   

5.
利用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培养青蒿毛状根生产青蒿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自制的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进行青蒿(ArtemisiaannuaL.)毛状根多层培养生产青蒿素。毛状根培养物在培养过程中均匀分布在生物反应器的筛网间,或以不锈钢网为附着点向四周生长,在25℃和12h/d光照周期下,经20d分批培养获得生物量干重22.57g/L,青蒿素产量374.4mg/L,并对培养过程中蔗糖、磷酸盐、硝酸盐和氨盐消耗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青蒿毛状根合成青蒿素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影响青蒿(ArtemisiaannuaL.)毛状根生长及青蒿素合成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适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5.8~6.0,摇瓶转速130~150r/min,摇瓶装液量体积分数为25%,光照周期为16h/d,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经过25d培养获得青蒿素产量为223.3mg/L。  相似文献   

7.
露水草毛状根的诱导和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6nes)pRi15834菌株感染露水草(Cyanotisarachnoidea)的茎和根的外植体及小苗,均诱导出毛状根。毛状很能在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生长。用纸电泳和高效薄层层析法,在毛状根中检测到甘露碱。用Southern印迹杂交,在植物DNA中检测到role基因。表明Ri质粒的T—DNA部分已转移到毛状根细胞的DNA中。该毛状根能产生β-蜕皮激素。露水草毛状根的诱导培养在单子叶植物中是一个成功的先例。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对8种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对青蒿素等8种活性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分别向预培养9 d的何首乌毛状根培养体系中加入底物,共培养7 d后终止转化,通过TLC和/或HPLC检测转化产物,使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产物。结果:化合物呋喃橐吾酮(6)发生了生物转化,并分离得到两个转化产物;对苯二酚(7)被转化,分离并鉴定出1个转化产物;青蒿素(8)发生了转化,分离得到两个转化产物。结论: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悬浮体系中存在多种生物酶系统,可对外源底物进行糖基化、氧化、还原和羟基化修饰。  相似文献   

9.
青蒿发根生长及青蒿素生物合成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747条发根农杆菌ATCC15834转化的青蒿株系025发根中,筛选出7个生长较快的发根系,这7个系在生长速度和青蒿素含量上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发根系HR9青蒿素产率最高,达到每月3325mg/L。青蒿发根的生长量和青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未转化根和愈伤组织。青蒿发根在分批培养中没有明显的迟滞期,接种后第7天进入指数生长期,第11天生长最快,第20天进入稳定期。青蒿发根中青蒿素含量呈明显的“与生长相关”特性,在指数生长期,青蒿素含量缓慢下降,生长速度减缓后,青蒿素含量上升,发根生长停止后,继续延长培养时间,青蒿素含量也不再提高。在分批培养中,青蒿发根适宜的培养时间为21d。  相似文献   

10.
露水草毛奶的诱导和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pRi15834菌株感染露水草(Cyanotisarachnoidea)的茎和根的外植体及小苗,均诱导出毛状根。毛状根能在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生长。用纸电泳和高薄层层析法,在毛状根中检测到甘露。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实生苗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成熟饱满的美味猕猴桃种子发芽获得实生苗,分别以实生苗的茎段、叶柄和叶片为材料建立了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以2.5mg/L的赤霉素(GA3)处理8h较适合;以培养基发芽较为适合;茎段、叶柄和叶片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为100%,且茎段、叶柄比叶片容易脱分化,但叶片的平均出苗率最高。再生苗在移栽5d后,开始长出新叶,10d后就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 of copper was tested on the growth of many strains of yeast. Plate culture on density gradient agar of copper was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growth response to copper. Growth in many strains was more strongly inhibited by the copper-aquo complex than by the copper-amino acid complex. Debaryomyces hansenii IFO 023 was found a suitable strain for the present study, because it was not resistant, not producing H2S, and copper absorption by this strai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resistant strain. Growth of yeast cells in medium containing copper was affected by pH and concentration of amino acid in medium. Absorption of copper into intact cells was almost saturated for the initial few minutes. It was also affected by the addition of amino acid to copper solution.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owth response of yeast to copper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opper absorption into cells. About 60 percent of copper absorbed into cells was distributed in the soluble fraction of the cell homogenate which was obtained by centrifugation at 105,000 g for 60 min.  相似文献   

13.
112株志贺菌菌群分布和药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本地区2001年至2005年志贺菌菌群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抗菌治疗。方法经大便培养筛选志贺菌,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菌群和血清型,采用K-B法检测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在112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男女比例相似,年龄分布以婴幼儿最高,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较多,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最多,F2b为优势血清型,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近5年来本地区细菌性痢疾患者发病特点有年龄差异,菌群仍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血清型以F2b为主,第3代头孢菌素是治疗细菌性痢疾最佳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毒样颗粒(VLPs)的高效组装技术,提高VLPs的稳定性。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PCV2 Cap蛋白自组装为VLPs,分析不同离子强度下VLPs的稳定性。利用切向流技术添加尿素,降低pH,可使VLPs解组装,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Cap蛋白,去除尿素,提高离子强度和pH,实现VLPs的高效再组装。结果:PCV2 Cap蛋白自组装VLPs在150mmol/L NaCl下稳定性较差,而在500mmol/L NaCl下可提高VLPs的稳定性,但仍较易发生聚集,核酸含量均较高。在150mmol/L NaCl、300mmol/L尿素和pH 5.5的缓冲体系条件下,能够使VLPs解组装。经25%~50%饱和硫酸铵(V/V)分级沉淀粗纯,阴离子交换层析500mmol/L NaCl下洗脱获得精纯Cap蛋白,蛋白质纯度≥95%,并能够有效去除核酸。通过切向流技术去除体系中的尿素,并将NaCl浓度提高至1mol/L、pH提高至8.0,改变蛋白质表面静电荷分布,实现VLPs的高效、均一再组装,组装效率≥99%,回收率为65.85%,并明显提高VLPs的稳定性,能够稳定保存6个月以上。结论: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Cap蛋白,去除尿素,提高离子强度和pH,实现VLPs的高效再组装。  相似文献   

15.
脱水方法对棕榈种子萌发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棕榈种子为材料,比较了硅胶脱水和自然脱水方法下种子萌发特征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结果表明:棕榈种子的初始含水量为33.1%,萌发率为83.3%;当硅胶脱水至含水量21.2%时萌发率为80.0%,而自然脱水至23.2%时萌发率仅为56.7%;当含水量降至10%左右时,硅胶脱水萌发率为27.7%,而自然脱水的萌发率为26.7%。在脱水过程中,2种脱水处理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都呈升高趋势,但自然脱水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升高的速率较硅胶脱水快,而MDA含量在硅胶脱水下增加较大。硅胶脱水处理种胚中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较自然脱水高,但2种脱水处理种子整体均呈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研究发现,棕榈种子为中间型种子,其在脱水初期对自然脱水较敏感,而脱水后期脱水速率对其生活力影响较小;棕榈种子对硅胶脱水的脱水敏感较自然性脱水要低,硅胶脱水有利于改善棕榈种子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环孢菌素A结晶工艺,对溶剂种类、反溶剂加入量、结晶温度和降温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静态结晶研究,确定了丙酮/水结晶体系和溶剂比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L9(34)考察动态结晶中各因素对环孢菌素A结晶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了结晶降温方式。结果表明:确定环孢菌素A结晶的最佳条件为采用梯度程序降温,养晶温度为-5℃,丙酮和水的体积比为2:1,反溶剂水流加时间为0.5h,开始流加点为降温至0℃,结晶时间约为3h。经HPLC分析环孢菌素A的纯度平均值为99.15%,收率平均值为87.7%。  相似文献   

17.
以白腐菌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UV)进行诱变,筛选高产漆酶突变菌株。通过测定致死率绘制出发菌株的致死曲线,采用PDA-RBBR平板变色法进行初筛,ABTS检测酶活对突变株进行摇瓶复筛。结果表明:利用15 w紫外灯在照射距离为30 cm,照射时间为120 s,致死率为72.1%的条件下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一株高产菌株,其酶活提高79.54%,经过5代传代培养,未见酶活下降,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进一步研究了初始pH值,接种量和培养基装液量等对诱变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培养条件pH值6.0,15%的装液量于28℃下,酶活达214.9 U/L。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微量多糖的甲基化方法进行了研究。0.1 mg多糖样品用0.3 mL二甲亚砜溶解后,加入10 mg氢氧化钠粉末,室温下超声20 min。冰浴冷却后加入0.1 mL碘甲烷1,8~20℃下超声20 min,再加入0.1 mL碘甲烷,超声20 min。加入1 mL含4 mmol/L Na2S2O3的水,终止甲基化反应。反应液用0.5 mL氯仿提取4次,氯仿提取液用0.5 mL水处理5次。氯仿相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氮气吹干。该法简便易行,甲基化程度高,适用于易溶(或难溶)于水和二甲亚砜的多糖。此外,本文对部分甲基化的糖醇乙酰酯衍生物的质谱图解析进行了阐述,并对特殊糖类样品的甲基化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表达、纯化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Vif蛋白,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提取感染了HIV的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vif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工程菌株,IPTG诱导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构建了Vif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vif-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表达,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重组Vif蛋白,蛋白浓度可达0.56mg/mL;建立了抗Vif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制备了腹水,滴度可达1:16×10^6,抗体纯化后保持了活性和特异性。结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纯化了重组Vif蛋白,制备了针对Vif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研究Vif蛋白的功能和抗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制LRP16的表达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抑制LRP16表达的小干扰RNA:negativecontrol-si RNA(NC)、si RNA-374(si374)转染入Siha宫颈鳞癌细胞系中,通过顺铂(DDP)和紫杉醇(TAX)的处理后,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顺铂作用宫颈癌细胞系Siha48 h后,计算出细胞被抑制一半时顺铂、紫杉醇的药物浓度(IC50);使用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IC50作用Siha细胞48小时后的细胞凋亡情况,紫杉醇IC50作用Siha细胞之后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CCK-8检测转染的Siha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Hoechst33342染色观察转染的Siha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显示,si374+顺铂的早期凋亡率22.15±2.24,NC+顺铂12.45±2.72,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显示G2/M(%),si374+紫杉醇29.94±1.87,NC+紫杉醇17.66±2.32。结论:LRP16基因表达下调之后,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使细胞周期滞留于G2/M期,从而提高Siha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