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EWS蛋白质是否参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EWS蛋白质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在真核细胞中表达Flag-EWS,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达;通过双萤光素酶光报告系统,研究EWS蛋白质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及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水平。结果:Western印迹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95×103的Flag-EWS能够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过表达EWS蛋白质能够抑制TNFα、IL-1β及poly(I:C)激活的NF-κB转录活性;EWS蛋白质能够抑制由过表达HA-TRAF2或HA-p65激活的NF-κB转录活性,其抑制NF-κB转录活性发生在p65转录因子水平。结论:过表达EWS能够抑制多种刺激激活的NF-κB转录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发生在p65转录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其分子机制,观察了HBXIP对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通过基因共转染将NF-κB报告基因质粒pNF-κB-Luc和HBXIP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ip导入人肝癌H7402细胞系中,进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H7402细胞过表达HBXIP后NF-κB的转录活性明显增强;此外,基因转染后经免疫印迹检测显示,与NF-κB二聚体结合的抑制亚基IκBα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同时,提取H7402细胞的核蛋白,然后应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核中p65/NF-κB的水平.结果显示,H7402细胞中HBXIP过表达后细胞核中p65/NF-κB的水平明显增加.当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了细胞内源性的HBXIP基因表达后,则出现与上述结果相反的效果.上述结果提示,HBXIP可增加核内p65/NF-κB蛋白水平,进而发挥NF-κB促转录调控的作用.因此,HBXIP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途径而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刺激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MVECs)后,乳酸(LA)调控NF-κB信号通路中磷酸化IκB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阐明乳酸发挥作用的最佳时间及其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部位。方法提取RIMMVECs总蛋白和总RNA,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IκBα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用real-time PCR对TNF-α和IL-6 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乳酸能降低LPS诱导RIMMVECs分泌的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并分别于24 h和3 h下调效果最明显;乳酸能抑制IκBα磷酸化及NF-κB转录活性,并于4~8 h达到最佳效果;乳酸发挥作用部位是抑制信号通路中IκBα磷酸化。结论乳酸通过抑制IκBα磷酸化而阻断NF-κB的激活,抑制下游炎性因子表达,进而发挥出很好的预防炎症效果。  相似文献   

4.
巯基氧化还原酶在生物体的系统内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介导的是巯基和二硫键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反应。人类Grx3蛋白作为一种巯基氧化还原酶在谷氧还蛋白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Grx3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十分显著的影响。p65(RELA)是人类机体内十分重要的一种蛋白质,其在NF-κB信号通路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几乎调控着NF-κB信号通路中的所有下游反应。通过大肠杆菌提纯表达的p65与Grx3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偶联实验,为p65与Grx3存在相互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同时也为Grx3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核因子-κB(NF-κB)p65基因在人肝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p65的cDNA序列中挑选3个RNA干扰靶位点,用体外转录法制备siRNA,以萤光素酶基因的siRNA为对照,分别转染Hep3B和SMMC-7721细胞,用逆转录半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siRNA对p65基因表达的抑制效率。结果:3条siRNA对p65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其中2条siRNA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最高抑制效率约为70%。结论:制备的p65-siRNA可用于研究NF-κB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特异性顶部盘状底板反应蛋白1(Rspo1)、富含亮氨酸的重复G蛋白偶联受体5(LGR5)与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在人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Rspo1、LGR5及NF-κB/p65在115例胃癌组织标本及20例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Rspo1、LGR5、NF-κB/p65在胃癌中表达较正常组织增高;Rspo1、LGR5、NF-κB/p65的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同时Rspo1表达与肿瘤大小、LGR5表达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有关;胃癌组织中Rspo1与LGR5、NF-κB/p65的表达呈正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Rspo1、LGR5和NF-κB/p65表达阳性组3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组;单因素Cox分析提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Rspo1、LGR5、NF-κB/p65阳性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Rspo1及LGR5阳性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spo1、LGR5、NF-κB/p65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Rspo1-LGR5在激活Wnt/β-catenin通路的同时可能激活NF-κB通路,二者对胃癌发展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RelA/p65是NF-κB的一个亚单位,其翻译后修饰能够精细地调控NF-κB的转录激活,并在炎症反应及炎症反应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的翻译后修饰主要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以及泛素化等.这些翻译后修饰不仅能在生理和病理的条件下有效地调控NF-κB的转录激活,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一种翻译后修饰可以使另一种修饰增强或是抑制,从而综合而完善地调控NF-κB的转录活性.本文就近年来RelA的翻译后修饰及这些修饰之间的相互作用对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LXRα可以抑制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而这种抑制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因此本文探讨了LXRα、NF-κB p65和cyclinD1三者在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差异表达.首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LXRα,NF-κB p65和 cyclinD1 的表达,结果表明,3种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且NF-κB p65和cyclinD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LXRα则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用MTT和Western blot检测TO90131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3种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TO901317浓度的增加与时间的延长,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与此同时能上调LXRα的表达,并下调NF-κB p65和cyclinD1的表达.进一步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LXRα的表达, 以及应用NF-κB抑制剂PDTC观察TO901317上述作用的改变,发现LXRα siRNA显著降低TO901317对3种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而PDTC则加强TO901317的上述作用效果,除了几乎不影响LXRα的表达外.综上所述,LXRα/NF-κB p65/cyclinD1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LXRα为新的乳腺癌调控靶点,为今后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柯萨奇病毒B组5型(CVB5)是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可导致发热、皮疹或疱疹等临床症状,重症者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天然免疫应答是机体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中核因子κB (NF-κB)是宿主天然免疫反应中的重要蛋白质,然而关于CVB5感染后调控NF-κB介导信号通路的研究尚鲜有报道。方法 本研究通过检测启动子活性、促炎因子水平以及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等,阐明CVB5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结果 CVB5感染可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和p65的磷酸化。CVB5非结构蛋白(NSP)可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以及重要蛋白p65和IκBα的磷酸化。经STRING11.1数据库预测表明,CVB5 3CD蛋白与宿主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 (PCBP1)具有相互作用,且PCBP1可促进IκBα和p65的磷酸化,抑制病毒复制。结论 CVB5 NSP可负调控NF-κB信号通路,且与3CD相互作用的PCBP1蛋白可通过调控NF-κB通路抑制CVB5复制。本研究探索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从而为研制抗CVB5感染的药物提供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表达,木犀草素可阻遏中性粒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起到抗炎作用。木犀草素调节VCAM-1表达与三条信号通路有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kappa B (NF-κB)/IκB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其中,MAPK和NF-κB/IκB通路参与VCAM-1正向调节,PI3K/Akt通路参与VCAM-1负向调节。本文研究了木犀草素对微血管内皮细胞该三条通路中的关键蛋白p38 MAPK、p65 NF-κB、p85 PI3K磷酸化。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在反应的30s和1min促进p38 MAPK磷酸化,在30 s、1 min和5 min促进p85 PI3K磷酸化,而在30 s、1 min、5 min和30 min抑制p65 NF-κB磷酸化。阻抑p38 MAPK通路导致VCAM-1表达下调,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可通过抑制p38 MAPK磷酸化也下调VCAM-1,提示木犀草素对微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调节作用独立于p38 MAPK磷酸化。由此可知,木犀草素通过抑制p65 NF-κB磷酸化或促进p85 PI3K磷酸化调节微血管内皮细胞VCAM-1表达。本文为木犀草素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哮喘过敏原刺激后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300U/L尘螨抗原提取物作为过敏原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尘螨抗原提取物刺激对16HBE细胞NF-κB(p65)表达水平的影响;用NF-κB(p65)sh RNA沉默16HBE细胞内NF-κB表达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在过敏原刺激诱导16HBE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过敏原刺激后使16HBE细胞内NF-κB(p65)m 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上调,明显诱导16HBE细胞凋亡和活化型caspase-3水平上调,沉默NF-κB可使过敏原刺激诱导的16HBE细胞凋亡率降低和活化型caspase-3水平上调减少。结论 NF-κB可介导哮喘过敏原刺激后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核转录因子NF-κB/p65亚基的功能表位载体,采用GST-pulldown探究p65与LRP16体外相互作用的功能表位。方法: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65为模板,PCR扩增一组p65功能表位的基因片段,经测序后,克隆至pcDNA3-flag载体上,用BamHⅠ/XhoⅠ双酶切重组质粒鉴定目的片段大小,然后采用GST-pulldown实验验证LRP16与p65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构建了p65的5个功能表位的表达载体且可用于体外转录翻译,GST-pulldown体外研究表明,p65蛋白N端RHD结构域是与LRP16相互作用所必需的,p65的RHD结构域的缺失完全消除了p65与LRP16的体外相互作用。结论:GST-pulldown实验验证了LRP16与p65存在体外直接相互作用,并具体分析了LRP16与p65相互作用的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核转录因子NF-κB/p65亚基的功能表位载体,采用GST-pulldown探究p65与LRP16体外相互作用的功能表位.方法: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65为模板,PCR扩增一组p65功能表位的基因片段,经测序后,克隆至pcDNA3-flag载体上,用BamH Ⅰ/Xho Ⅰ双酶切重组质粒鉴定目的片段大小,然后采用GST-pulldown实验验证LRP16与p65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构建了p65的5个功能表位的表达载体且可用于体外转录翻译,GST-pulldown体外研究表明,p65蛋白N端RHD结构域是与LRP16相互作用所必需的,p65的RHD结构域的缺失完全消除了p65与LRP16的体外相互作用.结论:GST-pulldown实验验证了LRP16与p65存在体外直接相互作用,并具体分析了LRP16与p65相互作用的表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表达,木犀草素可阻遏中性粒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起到抗炎作用.木犀草素调节VCAM-1表达与三条信号通路有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kappa B(NF-κB)/IκB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其中,MAPK和NF-κB/IκB通路参与VCAM-1正向调节,PI3K/Akt通路参与VCAM-1负向调节.本文研究了木犀草素对微血管内皮细胞该三条通路中的关键蛋白p38 MAPK、p65 NF-κB、p85 PI3K磷酸化.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在反应的30 s和1 min促进p38 MAPK磷酸化,在30 s、1 min和5 min促进p85 PI3K磷酸化,而在30 s、1 min、5 min和30 min抑制p65 NF-κB磷酸化.阻抑p38 MAPK通路导致VCAM-1表达下调,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可通过抑制p38 MAPK磷酸化也下调VCAM-1,提示木犀草素对微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调节作用独立于p38 MAPK磷酸化.由此可知,木犀草素通过抑制p65 NF-κB磷酸化或促进p85 PI3K磷酸化调节微血管内皮细胞VCAM-1表达.本文为木犀草素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研究异甘草素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为其治疗肺癌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取对数生长期人肺癌NCI-H460细胞,用不同浓度异甘草素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PCR array检测肺癌相关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p-p65,IκBα、IκBβ、Bax、Bcl-2表达量变化;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异甘草素对NF-κB p65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异甘草素能有效抑制人肺癌H460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NF-κB p65入核使其不能发挥转录活性,最终影响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护肝片对纤维化肝组织NF-κB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护肝片对中、晚期纤维化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2.5%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自造模之日起,大鼠分组灌胃给药(护肝片921mg·kg-1)或溶媒,每d一次,直至8或13周末,分别处死动物,取左叶肝组织石蜡包埋,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的改变,并用MetaMorph图像分析系统对NF-κB p65蛋白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模型复制8周和13周,模型组的肝损伤及其纤维化分级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护肝片组的肝损伤及其纤维化分级均轻于模型组.2.模型复制8周和13周,模型组NF-κB p65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增强(P<0.01);3.护肝片显著抑制8、13周纤维化肝组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护肝片可减轻肝组织的损伤及其纤维化程度,抑制NF-κB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mi R-33s在核因子κB(NF-κB)抑制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中的作用,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经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处理,活化NF-κB,或以PDTC(NF-κB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LP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i R-33s及其宿主基因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REBPs的蛋白质表达,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检测NF-κB p65与SREBPs启动子区结合情况;LPS处理基础上,转染mi R-33s抑制物或mi R-33s模拟物,RT-PCR检测ABCA1 m 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BCA1蛋白水平,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细胞内的胆固醇流出.结果显示,NF-κB活化促进mi R-33s及SREBPs的表达,使用PDTC抑制NF-κB,细胞内mi R-33s和SREBPs的表达下降;NF-κB p65可与SREBPs启动子区直接结合;转染mi R-33s抑制剂后,NF-κB活化对ABCA1的抑制作用减弱,胆固醇流出增强;相反,转染mi R-33s抑制物,NF-κB活化对ABCA1的抑制作用增强,胆固醇流出减弱.结果提示,NF-κB活化可促进mi R-33s表达,抑制ABCA1及胆固醇流出.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细胞中茶多酚干预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激活的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靶分子,采用EBV阴性及阳性的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CNE1-LMP1细胞,利用噻唑蓝(MTT)法,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CNE1和CNE1-LMP1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采用瞬间转染及报道基因法观察EGCG对NF-κB活性的作用.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EGCG对NF-κB(p65)核移位的影响,再分别提取CNE1和CNE1-LMP1的胞浆及胞核蛋白,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EGCG抑制NF-κB(p65)的核移位后胞浆及胞核蛋白中NF-κB(p65)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EGCG对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采用瞬间转染及报道基因法观察EGCG对EGFR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并用蛋白质印迹分析EGCG对EGFR自身磷酸化的作用.结果表明EGCG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并可抑制NF-κB的活性.EGCG能抑制 NF-κB(p65)的核移位,并抑制IκBα的磷酸化.EGCG对NF-κB信号通路下游的靶基因EGFR的启动子活性及自身磷酸化都有抑制作用.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断,EGCG对信号转导通路上的NF-κB、NF-κB(p65)、IκBα、EGFR多个靶点分子具有干预作用.LMP1是EB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因此,EGCG抑制与病毒相联系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EGCG抑制与病毒相关的肿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带Myc标签的人p65真核表达载体,对其在人宫颈癌He La细胞中的定位进行检测,并研究p65对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带Myc标签的p65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Myc-p65,质粒测序验证正确后脂质体法瞬时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Western印迹鉴定p65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65的亚细胞定位;重组质粒与NF-κB-Luc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加TNFα刺激后检测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结果:测序结果证实pc DNA3.1-Myc-p65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脂质体法转染HEK293T细胞后检测到Myc-p65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Myc-p65蛋白定位于He La细胞的细胞质中,当加入TNFα刺激后大部分Myc-p65蛋白进入细胞核;萤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提高细胞内p65水平或加入TNFα刺激均可明显激活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构建了带Myc标签的p65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正常情况下,Myc-p65蛋白定位于宫颈癌He La细胞的细胞质中,TNFα促进Myc-p65入核;Myc-p65能够以TNFα不依赖的方式激活NF-κB信号通路。pc DNA3.1-Myc-p6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NF-κB的相互作用蛋白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6(RbBP6)对TNF-α激活的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RbBP6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或利用RNA干扰技术敲低RbBP6的表达,采用NF-κB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RbBP6对TNF-α激活的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过表达RbBP6对NF-κB转录活性无明显影响,而瞬时干扰RbBP6能够明显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结论:实验结果提示RbBP6在NF-κB信号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