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范娟  王曦  彭正午  郭玲  王百忍  徐学红 《生物磁学》2013,(27):5239-5241,5204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对大鼠颈动脉体(carotidbody,CB)中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氧组、慢性低压性缺氧1周、2周、3周和4周组。处理后,立即取出大鼠双侧CB,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CB中Wnt-1和β-catenin表达量。结果:缺氧3周组和缺氧4周组之间Wnt-1的表达量无明显区别(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Wnt.1的表达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正常氧组,缺氧3周组大鼠CB中β-catenin的含量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慢性缺氧引起的颈动脉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研究显示,颈动脉体(carotid body,CB)除具有缺氧等化学感受功能外,还对白细胞介素-1B(IL-1β)的刺激起反应。但是,IL-1β刺激对颈动脉体的缺氧感受功能有何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运用在体(in vivo)细胞外神经干电位记录的方法,利用麻醉大鼠,观察了CB局部给予IL-1β对实验性急性缺氧(experimental acute hypoxia,EAH)诱导的CB传入神经窦神经(carotid sinus nerve,CSN)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发现,EAH可以诱导麻醉状态下大鼠的CSN放电频率增高;颈动脉体局部给予ATP(0、1mmol/L)和ACh(0,5mmol/L)在一定程度上可模拟缺氧诱导的CSN放电;局部给予ILlp(40μg/L)可诱导窦神经放电频率增加。但同时给予IL-1B和EAH,所引起的放电频率增高效应与单独给予EAH或IL-1β所诱导的放电频率的增高效应间无显著性差别,且IL-1β对ATP和ACh诱导的窦神经放电的增高效应也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提示,IL-1β对EAH诱导的窦神经放电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心肌细胞与LDL、ox-LDL共孵育,分别于0h、6h、12h、24h、48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和bFGF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和LDL组相比,ox-LDL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和bFGF表达增加(P〈0.01)结论:OX—LDL能够刺激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分泌TGF-β1和bFGF,其在心肌纤维化的进展中可能到起较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感染SD大鼠前列腺致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变化,为Ⅲ型前列腺炎病因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模型组,各2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由尿道逆行注入生理盐水、NB,建立动物模型.在4周、8周后将对照组、模型组动物各处死10只,观察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TL-6)的变化及病理变化.结果:4周后所有模型组动物前列腺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8周后持续存在.细胞因子在4周后升高IL-1β、TNF-α、IL-6均升高,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8周后,IL-1β、TNF-α、水平稍有下降,IL-6仍维持高水平,同对照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NB感染能引起大鼠前列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升高,造成慢性炎症.NB可能是Ⅲ型前列腺炎的病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应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动物模型,通过研究CD4+T细胞亚群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与作用,探讨CIM+T细胞亚群来源的儿茶酚胺与CIA的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DBA/1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5天模型组和55天模型组(n=12)。用Ⅱ型胶原(cⅡ)乳剂免疫DBA/1小鼠诱导CIA,在初次免疫后第35天和55天进行关节临床评分并检测血清中抗cⅡ IgG抗体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1h1、Th17、Th2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及其细胞因子以及TH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表达TH的CD4+T细胞亚群数目的变化。结果:CIA小鼠在发病早期(初次免疫后第35天)和发病晚期(初次免疫后第55天)临床评分和血清中抗cⅡ IgG抗体水平显著升高。CIA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1h1和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增加而Th2和Treg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减少。CIA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TH的表达增加,且CD4+T细胞中TH+的细胞数目增多,这主要是来自CD4+T细胞亚群中Thl和rIh17细胞的作用。结论:CIA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存在CIM+T细胞亚群来源的儿茶酚胺的增加,可能在cn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增加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的表达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衰模型,分离培养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在其上增加β2-AR的表达,westem blot检测心肌细胞β2-AR的表达。测定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引起的细胞收缩幅度的改变:结果:心衰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增加β2-AR表达可增加心衰组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P〈0.01,心衰+Adv.β2组vs心衰组);选择性β2-AR拮抗剂ICI118,551可部分反转这种效应(P〈0.5,心衰+Adv,β2+ICI组讲心衰+Adv.β2组),但不能使收缩幅度降到心衰组水平(P〈0.05,心衰+Adv.β2+ICI组vs心衰组).选择性β1—AR桔抗剂CGP20712A可完全阻断β2-AR表达增加的效应结论:增加β2-AR表达,可使心衰的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得到改善,这种作用可能与β1-AR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趋化因子CXCL10的产生机制。方法分别用LPS、H2O2、Ca2+载体A23187刺激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或二者混合培养的共培养系统后,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中的趋化因子CXCL10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观察其表达动力学。结果①大剂量(10μg/mL)的LPS刺激心肌细胞主要产生趋化因子CXCL10;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主要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②H2 O2、Ca2+通道激活剂并不能使产生趋化因子CXCL10或IL-1β、IL-6、TNF-α这些促炎性细胞因子。③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促进心肌细胞表达趋化因子CXCL10;心肌细胞促进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表达IL-6、TNF-α,但抑制IL-1β的表达。结论心肌细胞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XCL10潜在的细胞来源;CXCL10的表达,主要依赖于TLR4的激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供淋巴细胞合成儿茶酚胺(CAs)的证据,并探讨淋巴细胞合成的内源性CAs对淋巴细胞自身功能的影响及其受体介导机制。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CAs合成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H)mRNA在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内的表达。用单胺氧化酶(CAs降解酶)的抑制剂优降宁及α1、α2、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AR)的拮抗剂作用于淋巴细胞.然后用四唑蓝比色法测定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结果: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具有,TH mRNA的表达,并且淋巴细胞在用ConA刺激活化后,其TH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10^-6和10^-5mol/L优降宁能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而10^-7mol/L优降宁不能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β2-AR拮抗剂ICI 118551(10^-7和10^-6mol/L)可完全阻断优降宁(10^-5mol/L)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α1-AR拮抗剂柯喃因和α2-AR拮抗剂育亨宾部分阻断优降宁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而β1-AR拮抗剂阿替洛尔不能阻断优降宁的抑制作用。结论:淋巴细胞具有合成CAs的能力,这种合成能力随着淋巴细胞的激活而明显增强。淋巴细胞合成的内源性CAs可能通过自分泌或/和旁分泌路径主要激活淋巴细胞上的β2-AR,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1型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1,CB1R)、二酰基甘油脂肪酶(Diacylglycerol lipase alpha,DAGLα)和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MAGL)在氟西汀(Fluoxetine)改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大鼠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在本研究中,给予暴露于慢性不可预测应激(CUS)的大鼠腹腔注射氟西汀(10 mg/kg)或生理盐水治疗14天,最后一次腹腔注射结束24小时后评估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中CB1R,DAGLα和MAGL的表达。此外,通过注射慢病毒下调大鼠海马中CB1R和DAGLα的表达。病毒注射两周后,所有大鼠接受CUS刺激,然后腹腔注射10 mg/kg氟西汀或生理盐水14天。给药结束24小时后进行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1)CUS组大鼠具有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包括旷场中心活动时间减少(P0.05),糖水摄取量下降(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1);氟西汀治疗可以缓解CUS大鼠的抑郁行为,与CUS组相比较,CUS+Flx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和旷场中心活动时间增加(P0.05,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0.05);(2)CUS组大鼠海马的CB1R、DAGLα的表达下调(P0.05),MAGL的表达上调(P0.05);氟西汀上调CUS大鼠海马的CB1R和DAGLα表达(P 0.05),下调了MAGL表达(P0.05);(3)病毒干预下调海马区的CB1R或DAGLα后,抑制了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结论:氟西汀可以通过调节CUS大鼠海马的内源性大麻素相关基因表达改善CUS大鼠的抑郁行为,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粉防己碱处理组(Tet)。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组织中IL-1β、TNF-α和IL-8的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脑组织中IL-1β、TNF-α表达迅速升高,IL-8表达稍滞后;Tet组中脑组织中此三个因子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粉防己碱抑制大鼠脑组织缺血佴灌注早期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对缺血佴灌注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异丙基肾上腺素(ISO)致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的MSCs;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n=30)。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模型组采用170mg/kg的剂量皮下注射ISO,连续4天给药;各组动物末次皮下注射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模型组LVEF〈70%的大鼠(n=20)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n=10)和培养液组(n=10),后大鼠开胸,细胞移植组将150μL(3×10^6MSCs)用微注射器分4点注射到左心室前壁,培养液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与心肌内注射等量细胞培养液。移植后4周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的心功能,并取心脏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移植后4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和培养液组LVDs明显增加,EF和FS明显下降(P〈0.01);而和培养液组相比,细胞移植组LVDs明显下降、EF和FS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培养液组比较,细胞移植组TNF—α、IL-1β和IL-6阳性表达细胞明显降低(P〈0.05,P〈0.01,P〈0.01)。结论:MSCs移植可以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脏功能,同时下调心衰大鼠心脏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CCK-8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脏细胞因子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Meng AH  Ling YL  Zhao XY  Zhang JL  Wang QH 《生理学报》2002,54(2):99-102
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octapeptide,CCK-8)改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大鼠内毒素性休克(endotoxic shock,ES)过程中血清及肺脏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p38比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的信号转导作用。用生理多道记录仪观察尾静脉注入LPS(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的信号转导作用。用生理多道记录仪观察尾静脉注入 LPS(8mg/kg i.v.)复制的SD大鼠ES模型、LPS注入前10min尾静脉注入CCK-8(40ug/kg i.v.)、单独注入CCK-8(40Uug/kg i.v.)或生理盐水(对照)的四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P)的改变,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肺脏中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β和IL-6)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肺脏p38 MAPK的表达。结果显示:CCK-8可改善LPS引起的大鼠MAP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LPS可显著增加血清和肺脏TNF-a、IL-1β和IL-6含量;CCK-8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血清和肺脏TNF-a、IL-1β和IL-6的增加。CCK-8可增加ES大鼠肺脏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结果提示CCK-8可改善ES大鼠MAP的降低,并对肺脏促炎性细胞因子过量产生有抑制作用,p38MAPK可能参与了其信号转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孙薇  吴博  石伟彬  赵艳秋  刘蕾 《生物磁学》2011,(22):4247-4249
目的:探讨刺五加胶囊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TH、TPH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法(chronicunpredictablemildstress,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灌胃,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刺五加胶囊(300mg/kg,600mg/kg,1200mg/kg)灌胃,取大鼠海马组织。分别采用realtime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H)、色氨酸羟化酶(TPH)的表达。结果:刺五加胶囊低剂量组能明显升高海马组织中TH、TPH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海马组织中TH、TPH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刺五加胶囊能升高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TH、TPH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大鼠海马CA1区中钙结合蛋白Calbindin(CB)的表达变化,为其功能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大鼠腹膜腔注射吗啡,2次/d,起始剂量为5mg/kg,逐日递增5mg/kg,至第10d为50mg/kg;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末次注射后动物分别存活3h、3d、14d和30d.免疫组化方法和相对平均灰度值检测海马CAl区CB的表达变化.结果:在生理盐水处理组各存活时间点海马CAI区CB的表达相同.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组3h时海马CA1区CB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3 d时进一步增加,至第14 d时CA1区CB的表达开始恢复.结论: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海马CA1区CB的表达上调可能对戒断早期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境雌激素样饲料联合冷刺激诱导的ED大鼠血清与阴茎组织中促炎因子IL-6、TNF-α和TGF-β1的变化及其对ED大鼠阴茎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取100只SD雄性大鼠,20只为正常组(N),其余120只为建模组,以环境雌激素样饲料联合冷刺激予以复合干预,24周后通过APO阴茎勃起实验和交配实验筛选ED大鼠,并从中随机选取20只大鼠为勃起功能障碍组(ED组),以ELISA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阴茎组织中IL-6、TNF-α和TGF-β1表达水平,Masson染色观察阴茎组织纤维化情况。结果:(1)ED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和TGF-β1含量较N组显著升高(P<0.05);(2)ED组大鼠阴茎组织中IL-6、TNF-α和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N组显著升高(P<0.05);(3)ED组大鼠阴茎组织平滑肌/胶原纤维比值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环境雌激素样饲料联合冷刺激建立的复合应激型ED大鼠阴茎组织发生纤维化是其发生ED的重要组织病理学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可能和血清和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Northern杂交方法,对慢性缺氧大鼠肺组织(主要是肺血管壁)原癌基因c-myc和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进行了研究。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提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肺血壁C-myc和Bcl-2蛋白仅为弱阳性或不表达,慢性缺氧1、2周组大鼠肺血管壁这两种抗原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强,呈强阳性,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慢性缺氧1、2周组大鼠肺组织内c-myc和bcl-2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加,以上结果提示,c-myc及bcl-2两种基因调节的细胞增殖与凋亡可能参与了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高原缺氧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Model组)、姜黄素【按体重60mg/(kg·d)】治疗组(curcumin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检测缺氧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变化,同时检测脑片水平的LTP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相对于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撤离平台后,模型组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姜黄素干预后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0.05)。(2)给予HFS刺激后各组兴奋性突出后电位(fEPSP)斜率较前明显增加,均可持续1h以上,与模型组比较缺氧组HFS刺激后fEPSP斜率明显减小(P〈0.05),姜黄素可减轻缺氧所致的fEPSP斜率减小(P〈0.05)。结论:姜黄素可改善慢性缺氧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但其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Li ZC  Li L  Yan HX  Hu HY  Ma YQ  Yang WX  Chen L  Zheng Y 《生理学报》2005,57(2):147-153
本文旨在研究川芎嗪对缺氧引起的呼吸变化和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表达的影响。用吸入8%O2+92%N2的方法引起大鼠全身性缺氧,以膈肌放电作为指标,动态观察呼吸活动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脑干中nNOS表达的变化。在缺氧组大鼠,缺氧20 min时,呼吸活动受到显著抑制,表现为吸气时程缩短,呼气时程延长,呼吸频率减慢和吸气幅度降低(P<0.05);在川芎嗪预处理组大鼠,缺氧未引起呼吸抑制(P>0.05)。缺氧时,延髓腹外侧网状核、斜方体核、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的nNOS表达增加(P<0.05);川芎嗪预处理组大鼠上述核团的nNOS的表达均进一步增加(P<0.05)。结果表明,川芎嗪对缺氧引起的呼吸抑制有对抗作用,nNOS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β-内啡肽指标在脑内的表达变化,观察银杏叶制剂对致痛大鼠脑内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取SD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给药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药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天,给药组给与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银杏叶的混悬液,每天给药两次,给药10天后,在大鼠的右脚掌给与5%的福尔马林150μl刺激,1小时后将大鼠处死,取海马和下丘脑做连续切片后,采用HE染色,在光镜下进行定位,用β-内啡肽做免疫组化染色,对照图谱在显微镜下观察β-内啡肽在海马区及下丘脑的阳性细胞数。结果:高、中剂量给药组中下丘脑室旁核、室周核、弓状核内β-内啡肽表达增加(P<0.05)。海马的CA1CA2、CA3区β-内啡肽的表达增加主要在高、中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无差异。结论:大鼠给予银杏叶片制剂后,炎性致痛大鼠海马区及下丘脑区的β-内啡肽表达发生了变化,揭示银杏叶片在疼痛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对β-内啡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提示银杏叶镇痛的有一定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tau过磷酸化大鼠中,通过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C末端片段的表达,研究抑制β-分泌酶(BACE1)对其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OA组、OA+BACE1抑制剂组。Western blot法检测β-CTF、APP及BACE1表达;RT-PCR法检测APP及BACE1;水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结果:OA组β-CTF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OA+BACE1抑制剂组与OA组相比,β-CTF表达减少(p0.05);四组大鼠的APP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OA组BACE1在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增加,而OA+BACE1抑制剂组BACE1的蛋白表达较OA组减少(p0.05),两组大鼠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OA+BACE1抑制剂组大鼠在给予BACE1抑制剂后行为学有所改善(p0.05)。结论:(1)tau过磷酸化通过促进神经元内BACE1表达,导致APP代谢途径发生转变,从而引起β-CTF表达增加;(2)β-CTF表达增加可引起tau过磷酸化大鼠行为学改变;(3)抑制BACE1可改善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支持BACE1作为AD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