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叉奶治疗肝病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报告双叉奶治疗肝病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30例。结果提示:鲎试验转阴率,双叉奶治疗组为70%,常规对照组为66%,前者优于后者。双叉奶为生物活性保健乳品,双歧杆菌每克含活菌数100万个,是一种优质的复方生态制剂,营养丰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降低内毒素血症作用。试验表明,双叉奶可作为于肝病辅助治疗手段之一,有利于肝病康复,肝病并妊娠者尤为相宜。  相似文献   

2.
脓毒血症大鼠心肌Ⅱ型磷脂酶A2活性变化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脓毒血症大鼠心肌II型PLA2活性,蛋白质含量及其mRNA的变化,结果发现,脓毒血症早期为晚期心肌II型PLA2活性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5.0%(P〈0.05)及增高47.6%(P〈0.01),II型PLA2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27.0%及增高48.0%(均P〈0.01),心肌II型PLA2mRNA合成率与含量呈现类似的双相变化,在脓毒血症早,晚期mRNA合成率分别降低45.0%和升高70.0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12例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肝病患者98例(慢性肝炎43例、肝炎后肝硬化4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进行HCV-RNA检测。结果9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27例(27.6%),114例非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9例(7.9%),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种肝病患者的HCV-RNA-PCR阳性率均高于  相似文献   

4.
体外乳酸菌素促双歧杆菌生长实验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在体外观察乳酸菌素是否有促双歧杆菌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浓度为100mg/ml、10mg/ml、1mg/ml的乳酸菌素液按三角形对等距离分别滴种在接种了双歧杆菌(10^6CF/ml)的BHI培养基上,然后置35℃厌氧箱培养2d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乳酸菌素液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能力不同。浓度为100mg/ml、10mg/ml、1mg/ml的乳酸菌素液促双歧杆菌生长的阳性率(%)分别为:96.7、56.7、1.0。经统计学秩和检验方法将3种浓度乳酸菌素液促双歧杆菌生长作用进行两两比较得知:100mg/ml与10mg/ml,100mg/ml与1mg/ml之间P〈0.01,10mg/ml与1mg/ml比较P〈0.05。结论 乳酸菌素有促进益生菌--双歧杆生长的作用,而且与其浓度高低有极密切关系,高浓度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方法:在育肠结扎穿孔脓毒血症大鼠模型上,研究早晚期脓毒血症肝细胞核被膜核苷三磷酸酶(NTPaes)活性及poly(A)^+mRNA核浆转运的变化。结果:脓毒血症早期NTPase活性增加而晚期活性降低,即早期Vmax与对照组比增加62%(ATP,P〈0.05)和18%(GTP,P〈0.05);晚期Vmax下降26%(ATP,P〈0.05)和56%(GTP,P〈0.05)。脓毒血症伏晚期NTPa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等技术,对69例鼻咽癌进行细菌L型和突变型P53蛋白检测,并以2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作为对照。结果发现,革兰染色鼻咽癌细菌L型检出率为79.7%,与免疫组化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69.6%)具有一致性(P>0.05)。鼻咽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2%,与粘膜慢性炎的P53蛋白表达(1/20)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且L型阳性病人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78.2%)明显高于L型阴性病人(14.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果表明,细菌L型感染与突变型P53蛋白过度表达存在着明显相关性。提示,细菌L型感染参与了P53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突变可能是细菌L型致鼻咽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脓毒血症大鼠心肌II型PLA2 活性、蛋白质含量及其m RNA 的变化。结果发现, 脓毒血症早期与晚期心肌II型PLA2 活性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5 .0 % (P < 0 .05)及增高47.6 % (P < 0 .01),II型PLA2 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27.0% 及增高48 .0 %( 均P < 0 .01); 心肌II型PLA2 m RNA合成率与含量呈现类似的双相变化, 在脓毒血症早、晚期mRNA 合成率分别降低45.0% 和升高70.0 % (均P < 0 .01),mRNA含量分别降低34.1 % 和增加157 .0% (均P< 0 .01) 。脓毒血症早、晚期心脏II型PLA2 m RNA半衰期无显著变化(P > 0.05) 。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脓毒血症发生过程中心肌II型PLA2 活性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 这一变化受其mRNA 转录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给肝硬化病人服用抑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药物丽珠肠乐,结果表明:服用丽珠肠乐一个月后,血浆NO水平显著下降(P<0.01),白蛋白合成增多,门脉压力下降,肝功能显著改善,利于腹水消退,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内毒素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12例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肝病患者98例(慢性肝炎43例、肝炎后肝硬化4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进行HCV-RNA检测。结果9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27例(27.6%),114例非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9例(7.9%),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种肝病患者的HCV-RNA-PCR阳性率均高于非肝病组。6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HCV-RNA-PCR检测和抗-HCV检测,25例抗-HCV阳性的患者中HCV-RNA-PCR,21例阳性(84%),43例抗-HCV阴性的患者中HCV-RNA-PCR,9例阳性(20.1%)、有输血及血制品史者48例,其中HCV-RNA-PCR阳性16例(33.3%),164倒无输血史者中HCV-RNA-PCR阳性20例(12.2%),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表明:1.HCV感染与慢性肝病有密切联系,说明HC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致病因素;2.HCV-PCR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特点,弥补了抗-HCV检测的不足之处,是目前确定HCV感染的主要手段;3.HCV感染与输血关系密切,因此对献血员进行常规HCV检测对预防由输血所致HCV感染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钦 《蛇志》2000,12(3):71-7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交100例急性脑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应用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脉络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宫颈HPV感染及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PCR技术检测2l2例临床宫颈标本的HPV-6、ll、16、18型特异性核酸序列。结果发现HPV-DNA的阳性率:宫颈癌组为62.5%(25/40).慢性宫颈炎为57%(81/142),正常宫颈对照组为20%(6/30),P<0.001,提示HPV的感染与宫颈炎、宫颈癌有关。同时分型结果显示:HPV-6、16、18型与宫颈炎相关,16型与宫颈癌密切相关,且HPV不同型别的混合感染在宫颈中普遍存在(31.3%)。成年女性各年龄组间HPV的感染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患者L型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与钩体L型密切关系,本文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钩体普通培养和L型培养方法对186例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患者共206份标本(血液135份,脑脊液71份)进行了检测。结果:血液L型培养阳性率(27.4%)明显高于血液MAT阳性率(17.0%)(0.02〈P〈0.05),脑脊液L型培养阳性率(30.9%)显著高于脑脊液MAT阳性率(12.7%)(P〈0.01),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各种肝病肝组织内人胎盘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作免疫组化定位检测,并与γ-谷胺酰转肽酶(γ-GT)、甲胎蛋白(AFP)作比较,发现肝癌组及慢性肝病组内GST-π检出率分别为21/22,95.45%和9/13,69.23%,均高于γ-GT(77.27%和30.7%)以及AFP(72.73%和7.69%),而非肝病对照组为0。GST-π在肝癌之癌内、外组织检出率均高,但γ-GT以癌外为高,AFP以癌内为高,结果表明GST-π作为肝细胞癌的标志,其敏感性高于AFP和γ-GT。文内还讨论了GST-π在慢性肝病中检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QS激光治疗面部雀斑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QSND YAG倍频532nm及QS翠绿宝石755nm波长激光一次治疗面部雀斑。研究:观察哪些波长组合及用何方法在临床应用既能达到美容效果、又能缩短疗程、节约费用。在将近选患者面部色素密度均匀部位分左、中、右区域进行治疗观察后,发现:(1)QS532nm治疗组6个月疗效达40.5%(P〈0.05),(2)QS755nm治疗组6个月疗效达12%(P〈0.05),(3)QS532nm+QS75nm治疗组疗效达72%(P〈0.01)。说明采用两种波长激光同时复合治疗疗效好,而且起到了美容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戴文捷  陆利民 《生理学报》1996,48(6):557-563
实验用10-11周龄经阉割的雌、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以3末端异羟基洋地黄毒甙标记的26个碱基长的寡核苷酸作为检测探针,用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大鼠下丘脑血管升压素mRNA水平。在假手术对照组,雄性大鼠下丘脑AVPmRNA水平经雌性大鼠高45%(P〈0.05),血浆渗透压高于雌性大鼠(P〈0.05)。摘除卵巢的大鼠下丘脑AVPmRNA深恶痛绝经假手术组雌性大鼠高30%(P〈0.05  相似文献   

16.
阴道加德纳菌生物型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2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分离鉴定,同时采用Piot分型法对分离出的93株Gv进行生物分型,结果显示BV患者Gv的检出率(5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4%),P〈0.01。93株Gv中,8个生物型全检测到,其中1型23.7%,2型18.3%,4型32.3%,6型10.8%,3型和5型均为5.4%,7型和8型为2.2%。BV患者主要为1、2、4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7.3%和31.8%,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状况及经胃肠道给予双歧杆菌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及双歧杆菌组。模型制备后第10天检测各组肝功能指标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取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等肠道外器官组织行细菌培养,光镜观察末端回肠黏膜变化。结果 OJ组较SO组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变(P〈0.05),双歧杆菌组肝功能指标较OJ组改善。SO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26±0.22)EU/ml,OJ组内毒素水平为(1.99±0.31)EU/ml,较SO组明显升高(P〈0.01),双歧杆菌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74±0.20)EU/ml,较OJ组明显降低(P〈0.01)。OJ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移位率高于另两组,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为90%,明显高于SO组及双歧杆菌组(P〈0.05)。光镜显示OJ组肠黏膜萎缩,绒毛水肿,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双歧杆菌组肠黏膜上皮改变较OJ组明显减轻。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出现明显的细菌移位与内毒素血症。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保护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观察干扰素α-2b(安达芬)治疗18周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及血清HBV DNA等变化。采用肝组织损伤程度knodell计分法、免疫组织化学及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对22例病人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治疗结束时有55%(12/22)病人肝组织学活动指数得以改善(肝组织学活动指数减少≥2分),其中16例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3者治疗前后肝组织学活动指数有明显降低(P〈0.05),而G≤2的6例  相似文献   

19.
应用底物膜技术检测130例正常精液,精子顶体酶活性百分率的正常值下限为57%。459例不孕症病人精液分析,无精症25例,其余434例中75%精子顶体酶活性正常。实验表明精子密度对数值与顶体酶活性百分率之间有正相关,r=0.84(P<0.01),回归方程为顶体酶活性百分率y=48.43%+(8.9%)(log精子计数)。活动精子百分率与顶体酶活性之间有密切正相关,r=0.967,(P<0.01),顶体酶活性y=38.6%+0、36x%。前向活跃直线运动精子百分率与顶体酶活性之间也有密切相关.r=0.96,(P<0.01),顶体酶活性y=34.21%+0.61x%。  相似文献   

20.
50例尖锐湿疣患者HPV 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PV6.11探针,对50例生殖器尖锐湿疣,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及10例女性生殖器正常粘膜进行HPV DNA检测。结果示尖镜湿疣组织HPV阳性率为88.0%(44/50);慢性宫颈炎为10%(1/10);而正常粘膜组织无一例阳性。尖锐湿疣组织中HPV6.11的检出率分别为76%(38/50)和60%(30/50)。男女患者两型探针检测的总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