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0β1对前单核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分化诱导作用。细胞染色计数和^3H-TdR掺入数据表明,在0.078-1.25ng/ml浓度范围内,rhTGF-β1剂量与增殖抑制呈正相关,在抑制细胞增殖的同时,rhTGF-β1诱导细胞分化,诱导体系中细胞形态和生长方式的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转为贴壁生长,表现出Mφ的细胞形态。α-醋酸萘酚酯酶、硝基蓝四唑的、细胞吞噬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小鼠ES细胞的拟胚体培养和三维胶原蛋白培养系统研究了外源rhTGF-β1对ES细胞分化为血管样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培液中添加外源rhTGF-β1或细胞经基因转染而有过度表达的TGF-β1都对ES细胞形成血管样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液中添加适量的TGF-β1抗体,则过度表达TGF-β1的ES-T6细胞分化为血管样结构的频率明显地受到抑制,相似于其亲本ES-5细胞的分化水平。在Ⅰ型胶原三维培养系统中的单层ES-5细胞培液中添加rhTGF-β1时,明显地促进ES-5细胞形成血管样结构。用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抗体分别作免疫荧光染色也观察到ES-T6细胞分化产生的上皮样细胞和圆形细胞都显示较强的荧光反应,这些现象提示TGF-β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成份而行使其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同时,我们在ES-5细胞和ES-T6细胞的分化衍生物中都检测到bFGF的mRNA。因此,TGF-β1在血管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除了它对于细胞外基质成份有关基因的直接调控外,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的bFGF等一类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相关的生长因子而间接地行使其生物学功能。在本实验系统中,ES-T6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及血管样结构必需有低剂量RA的诱导,其作用机理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佛波酯诱导THP-1单核细胞系分化为巨噬细胞的模型广泛被使用,目前主要使用高、低浓度两种方案,其是否对M1和M2亚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影响鲜有报道。该研究比较了两种常用佛波酯方案对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及进一步极化为M1和M2亚型过程后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高浓度佛波酯方案增强M0细胞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甘露糖受体C1、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而抑制白介素-10的表达。进一步极化为M1和M2亚型时,高浓度佛波酯方案主要增强白介素-1β,而抑制白介素-6对干扰素-γ的应答,而低浓度方案增强甘露糖受体C1、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蛋白因子对白介素-4的应答。两种佛波酯方案可诱导THP-1产生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以及后续极化亚型,需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诱导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Interferon-lambda 4(IFNL4)表达与巨噬细胞免疫应答间的关系,探讨IFNL4调控免疫应答的信号机制,发掘IFNL4在免疫调理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建立THP-1细胞培养及分化刺激体系,使用RT-PCR检测不同分化状态THP-1细胞IFNL4的表达水平,并在THP-1细胞中过表达IFNL4,检测IFNL4过表达对THP-1细胞分泌IL-12、TNF-α、IL-10和TGF-β等细胞因子及细胞迁移效率的影响。结果:THP-1细胞分化抑制IFNL4的表达,分化前比分化后IFNL4表达水平相对定量下降255.46倍,差异显著性P0.001;M2极化巨噬细胞较M1细胞表达IFNL4因子水平升高14.69倍,显著性差异P=0.009;IFNL4过表达可抑制IL-12和TNF-α表达水平,其中TNF-α表达水平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表达水下降5.97倍。IFNL4可促进IL-10和TGF-β的表达,其中TGF-β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表达水平相对上升2.42倍。且IFNL4对THP-1细胞迁移效率具有抑制作用(P=0.005),刺激前细胞迁移数为45.33,IFNL4刺激后迁移数为32.67,迁移移效率下降1.39倍。结论:干扰素IFNL4在分化的M2型THP-1巨噬细胞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且对THP-1的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Gb761对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HMGB1蛋白表达的调节,为EGb761的临床运用提供可行的依据。方法:LPS(1μg/m L)诱导不同时间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THP-1细胞上清液中HMGB1蛋白含量变化及不同浓度EGb761对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HMGB1蛋白的表达和NF-κB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Gb761对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HMGB1蛋白核转位变化。结果:(1)LPS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在刺激6-12 h后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EGb761+LPS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P0.05)。(2)EGb761处理LPS诱导THP-1细胞6 h后细胞上清液NF-κB活性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低,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至12 h,NF-κB的活性表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3)LPS诱导THP-1细胞18 h后,细胞上清液中HMGB1蛋白含量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4)不同浓度EGb761对LPS诱导THP-1细胞18 h后,HMGB1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有下降趋势,HMGB1蛋白含量随着EGB761浓度增加至100μg/m L呈下降趋势并呈浓度依赖效应(P0.05)。(5)LPS诱导THP-1细胞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胞浆中大量HMGB1蛋白标记分布,而EGb761+LPS共同诱导THP-1细胞后胞浆中可见少量HMGB1蛋白分布。结论:LPS可诱导THP-1细胞IL-1β、IL-6、TNF-α表达增多及NF-κB活化,导致HMGB1蛋白表达增多及核转位,而EGB761能抑制THP-1细胞IL-1β、IL-6、TNF-α表达及NF-κB活化,调节HMGB1蛋白的表达及核转位。  相似文献   

6.
姚艳丽  冯凭 《生命的化学》2005,25(4):316-317
近年来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胰岛β细胞的分化、增殖均起重要作用,包括抑制β细胞凋亡、刺激β细胞增生、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腺内分泌细胞,从而使被破坏的胰岛细胞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这些作用为其治疗Ⅰ型糖尿病提供了证据,使其成为Ⅰ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讨LPS对冷应激大鼠外周血巨噬细胞(Mφ)和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分泌IL-1的影响,本文检测了大鼠Mφ细胞和Sertoli细胞IL-1的含量。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φ细胞、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和小鼠胸腺细胞,设37℃对照组与0℃、-4℃冷应激实验组,IL-1含量测定采用放免分析方法。结果外周血MφIL-1含量:0℃组高于37℃对照组,分别为20444.7±8936.3和10281.2±1435.8,差异有显著性(P〈0.05);-4℃和37℃对照组分别为10307.2±2648.6和10281.2±1435.8,差异无显著性(P〉0.05)。睾丸Sertoli细胞IL-1含量:0℃组高于37℃对照组,LPS-和LPS+分别为54.31±0.35和41.52±0.42与99.74±0.09和82.96±0.33,差异有显著性(P〈0.05);-4℃和37℃对照组分别为38.11±0.14和41.52±0.42与45.84±0.11和82.96±0.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冷应激抑制LPS诱导Mφ和Sertoli细胞的IL-1含量分泌,但在早期Mφ和Sertoli细胞均出现免疫系统激活的过程,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和Sirt2在高血压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及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了腹主动脉窄缩诱导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胸主动脉转化生长因子-β1、缝隙连接蛋白-43、Sirt1和Sirt2,以及细胞增殖标志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变化;观察Sirt1和Sirt2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大鼠VSMCs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缝隙连接蛋白-43、TGF-β1、Sirt1和Sirt2的表达及细胞增殖较正常大鼠均明显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和增殖,Sirt1与Sirt2的抑制剂Salermide有效抑制了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结果表明,高血压通过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来诱导VSMCs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和细胞增殖,而Sirt1和Sirt2可能在其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芳菲  张春礼  李小建  韩先伟  李光政 《生物磁学》2013,(24):4638-4642,4662
摘要目的:采用生长因子TGF-β1和bFGF诱导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转化为韧带样细胞,并研究此种韧带样细胞的生物特性。方法:自幼兔四肢骨抽取骨髓分离纯化MSCs并培养、增殖;采用特定浓度TGF-β1(10ng/ml)和bFGF(25ng/mL)对MSCs进行诱导分化,观察生长因子对MSCs生长、形态的影响,使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使用天狼腥红染色法定量对比MSCs分泌胶原蛋白量。单纯培养和单一因子诱导组作为对照。结果:TGF-β1和bFGF联合使用组,细胞形态优于空白组及单一因子组,细胞增殖率、胶原分泌量也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使用生长因子TGF-β1和bFGF刺激兔MSCs,能够促使兔MSCs定向转化为韧带样细胞,对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即早基因c-fos在THP-1巨噬细胞亚型极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运用PMA刺激诱导THP-1单核细胞极化为巨噬细胞,观察c-fos在单核细胞极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在PMA刺激的基础上,分别运用LPS和IL-4诱导THP-1巨噬细胞向M1及M2亚型极化,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刺激24 h时,细胞亚型标记物CD274、CD86和CD163的表达变化,并动态观察诱导极化过程中,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c-fos在PMA刺激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过程中蛋白和mRNA水平显示上调;LPS诱导THP-1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过程中,c-fos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降低,其特异性标记物在24 h呈现出M1型极化的特点(CD86蛋白表达升高,CD274、CD163蛋白表达降低);IL-4诱导THP-1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过程中,c-fos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升高,其特异性标记物在24 h表现出M2型极化的特点(CD86蛋白表达降低,CD274、CD16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c-fos参与了THP-1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极化的过程,并且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M1亚型形成,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的作用参与巨噬细胞的亚型极化及其功能调节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NTera2/CloneD1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模型,检测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经分化培养基诱导后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正常培养的NTera2/CloneD1细胞及经全反式维甲酸(RA)、阿糖胞苷(AraC)、尿苷分阶段诱导共28 d的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NTera2/CloneD1细胞诱导前后干性标志Nestin、Sox2和成熟神经元特异性标志NF-200、β-tubulinⅢ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对NRSF进行mRNA和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到正常培养的NTera2/CloneD1细胞呈克隆样生长,经分化培养基诱导后的NTera2/CloneD1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表明,未诱导的NTera2/CloneD1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Sox2、Nestin,不表达成熟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F-200、β-tubulinⅢ;而经RA等诱导分化的细胞则不表达Sox2、Nestin,表达NF-200、β-tubulinⅢ。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显示,NRSF在诱导分化后的NTera2/CloneD1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建立了NTera2/CloneD1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模型,NRSF在诱导后的NTera2/CloneD1细胞中表达量显著下调,提示NTera2/CloneD1细胞在诱导过程中可能通过下调NRSF,使受到NRSF负性调控的神经元特异性蛋白启动表达并上调,进而实现NTera2/CloneD1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骨髓来源MAPC细胞(Multipotent Adult Progenitor Cell)作为细胞模型,通过检测高糖对骨髓来源MAPC细胞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高糖干预MAPC细胞TGF-β1表达的机制及其对MAPC细胞分化趋势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糖可以上调特异性平滑肌标记物α-SMA和SM22-α表达水平,同时抑制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vWF、CD31以及Flk1表达水平,从而诱导MAPC细胞向平滑肌细胞方向分化,并且高糖是通过调控MAPC细胞TGF-β1表达及分泌来影响其自身分化趋势的,其机制是高糖通过ERK1/2信号途径抑制STAT3(Tyr705)磷酸化,最终干预MAPC细胞TGF-β1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细胞在体内增殖受到制约,以确保器官的正常大小和组织稳态的维持,体外培养的细胞也存在接触抑制生长现象.分布于细胞膜上的糖鞘脂具有调控细胞增殖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糖鞘脂GM1对人乳腺细胞MCF-10A、人乳腺癌细胞BT-549和SK-BR3增殖的影响.通过对细胞不同接种量研究细胞增殖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不同密度生长时GM1的表达差异;探索细胞在不同密度生长时外源添加GM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GM1干扰和过表达细胞并检测转染细胞株的增殖差异.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密度,在低密度和高密度生长时,细胞增殖受到抑制,GM1表达量提高;GM1处理抑制低密度和高密度生长时细胞增殖,对常规密度生长细胞没有显著影响.在低密度和高密度生长时,GM1干扰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而GM1过表达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综上,本实验研究证实GM1抑制乳腺细胞MCF-10A、乳腺癌细胞BT-549和SKBR-3在体外低密度和高密度生长时的细胞增殖,为研究GM1抑制细胞增殖分子机理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最近研究表明,DJ-1在许多肿瘤中过表达,而且DJ-1的核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本文主要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DJ-1核定位高表达人白血病HL-60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阐明DJ-1在细胞核内的功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提供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建立核内高表达HL-60细胞株(DJ-1/HL-60),利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 MTT法、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实验、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比色实验评估HL-60细胞的增殖与分化,DJ-1核定位过表达促进HL-60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分化. Transwell迁移侵袭小室实验表明DJ-1核定位过表达可以促进HL-60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ADS具有抑制HL-60细胞中核内DJ-1蛋白表达的能力. 说明DJ-1核定位高表达具有促进HL-60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及抑制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DADS可以诱导DJ-1核定位高表达HL-60细胞分化及抑制迁移侵袭, DJ-1核定位高表达可减弱DADS抑制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肠促胰岛素.大量研究表明,除刺激胰岛素分泌外,GLP-1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抑制β细胞凋亡而增加胰岛β细胞量,本文就其相关分子信号转导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体外抑制潜伏性膜蛋白1转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NP69-LMP1)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EGCG抑制NP69-LMP1细胞增殖的IC50值;选用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平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EGCG抑制NP69-LMP1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Western-blot检测Wnt1、β-catenin的表达及磷酸化。结果:EGCG抑制NP69-LMP1细胞增殖的IC50值为47.7mg.L-1;EGCG对NP69-LMP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n=3,P<0.05)。EGCG呈浓度依赖性抑制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促进β-catenin蛋白的磷酸化。结论:EGCG通过降低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加β-catenin蛋白磷酸化水平,发挥对NP69-LMP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干扰素β(rhIFN-β)是通过基因表达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虽有研究表明其他亚型干扰素如干扰素γ对细胞增殖和分化有一定的作用,但rh IFN-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诱导分化的影响尤其是成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尚少。文中采用成球法研究在常规TGF-β3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添加重组IFN-β1a后对诱导hMSCs分化成软骨球的影响。hMSCs经诱导分化后,收集软骨球,通过定量检测糖胺多糖(GAG)含量、软骨球形态测定、Alcian Blue组织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ox9和CollangenⅡ的表达。结果显示,在常规TGF-β3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00 ng/mL IFN-β1a能显著提高GAG含量,增大软骨球尺寸,促进聚集蛋白聚糖形成,上调Sox9和CollangenⅡ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IFN-β1a能够与TGF-β3联合作用促进h MSCs成软骨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si RNA技术抑制癌胚抗原相关粘附分子CEACAM1在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BALL-1中的表达,体外实验研究异常表达于白血病B细胞的CEACAM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发现CEACAM1表达下调后BALL-1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CEACAM1被抑制后细胞增殖状态表现为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提示CEACAM1表达下调是通过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来降低细胞增殖的,表明CEACAM1本身对白血病B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FOXO1在胰岛β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增殖凋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功能受损的分子机制研究是揭示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的核心问题.FOXO1是胰岛素信号下游的重要靶转录因子,参与胰岛的发育,但在分化成熟的胰岛β细胞中的功能尚未阐明.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FOXO1在胰岛的表达及细胞定位;通过基因介导的转移技术和siRNA干预技术,在培养的大鼠胰腺癌β细胞系(INS-1E)中特异高表达组成性活性的FOXO1(FOXO1-AAA)或抑制其表达水平,观察FOXO1表达水平的改变对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O1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仅特异地表达在胰岛内.采用胰岛素与FOXO1的免疫荧光双标结合共聚焦观察进一步揭示,FOXO1主要表达在胰岛的β细胞中.Western印迹显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在体外培养的INS-1E细胞中过表达FOXO1-AAA或其特异的siRNA均能有效地上调或抑制其表达水平3H-TdR掺入实验结果显示,降低FOXO1的表达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反之,高表达FOXO1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与之相应,MTT检测结果显示,降低FOXO1的表达对细胞存活有显著促进作用,高表达FOXO1对细胞存活有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降低FOXO1的表达使β细胞凋亡率降低,反之高表达FOXO1使β细胞凋亡率增加.研究结果证实,胰岛β细胞中的FOXO1参与β细胞的存活、增殖、凋亡的调节.病理性高表达FOXO1可能通过阻止β细胞增殖、促进β细胞凋亡从而减少β细胞的数量,在T2DM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癌细胞中视黄酸受体抑制AP-1活性的不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胃癌细胞中视黄酸受体RARα和RARβ抑制活化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活性的不同方式及其与全反式视黄酸 (ATRA)作用的相关性 .瞬时转染RARβ表达载体到MKN 4 5细胞后 ,佛波脂 (TPA)诱导的AP 1活性受到明显抑制 ,且与RARβ浓度正相关 ,与ATRA存在与否无关 ;相反 ,RARα转染细胞后 ,对TPA诱导的AP 1活性的抑制不仅与RARα的浓度相关 ,而且依赖于AT RA .凝胶阻抑测定表明 ,TPA可以显著加强AP 1结合活性 ,当ATRA处理不表达RARβ和低表达RARα的MKN 4 5细胞后 ,AP 1结合活性不受影响 ;然而 ,表达RARα和RARβ的BGC 82 3细胞经AT RA处理后 ,TPA诱导的AP 1结合活性则受到抑制 .另外 ,分析与抗AP 1活性相关的RARβ功能区表明 ,DNA结合区的缺失导致RARβ抑制AP 1活性作用的丧失 ,而配体结合区对于RARβ抑制AP 1活性则是非必需的 .以上结果证实 ,有胃癌细胞中 ,RARβ可能是AP 1活性的抑制因子 ,RARα则可能是ATRA作用的靶向 .尽管它们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 ,但最终都可以通过抑制AP 1活性来抑制胃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