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不同剂量氨溴索对行单孔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肺癌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肺癌患者作为受试者,结合患者意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小剂量组(n=41)、中剂量组(n=41)和大剂量组(n=42),术前1d开始给予氨溴索静脉滴注,术后持续7d,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咳痰容易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小剂量组,痰液稀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高于中剂量组、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随着剂量的升高,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呈降低的趋势(P<0.05)。随着剂量的升高,治疗后的 CD3+、CD4+、CD4+/CD8+均呈升高趋势,CD8+呈降低趋势(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行单孔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应用120mg氨溴索,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保护患者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单孔组(n=63,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和三孔组(n=64,采用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临床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反应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而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术后7d单孔组皮质醇、生长激素、PGE_2均低于三孔组(P0.05)。术后3d单孔组CD3~+、CD4~+以及CD4~+/CD8~+高于三孔组(P0.05)。术后3个月单孔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平均分数高于三孔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损害较轻,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作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三孔法。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治疗前后血清EGFR、VEGF水平、CD4~+、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NK比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拔出引流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总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GFR、VEGF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4~+T、CD8~+T、CD4~+T/CD8~+T、NK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用于治疗早期肺癌的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可有效降低血清中EGFR、VEGF的表达,改善其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胸腺肽对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将60 m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经引流管缓慢注入患者的胸腔内,观察组联合将300 mg胸腺肽经引流管缓慢注入患者的胸腔内。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23水平、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ion per minute,MVV)、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FEV1/FVC)、CD8~+、CD4~+及CD4~+/CD8`+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MVV和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MVV和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2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4~+/CD8~+以及CD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胸腺肽可以改善减轻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的炎症状态,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地屈孕酮,每次10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500 mg/(k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介素-10(IL-10)水平,CD4~+/CD8~+、CD8~+以及CD4~+及保胎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4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8.05%(32/41),明显高于对照组[60.98%(25/41)](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IL-6、IL-10、CD4~+/CD8~+以及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10、CD4~+/CD8~+以及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82.93%(34/41),明显高于对照组[31.71%(13/41)](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屈孕酮可以有效增强复发性流产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减少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恶性肿瘤全麻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到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1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60),研究组麻醉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麻醉中输注同容量等速率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细胞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炎症因子指标、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 d的CD4~+/CD8~+、CD3~+、CD4~+较术前下降,CD8~+较术前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第3 d的CD4~+/CD8~+、CD3~+、CD4~+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3 d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 d、术后第3 d的MMSE评分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P0.05),且研究组术后第1 d、第3 d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恶性肿瘤全麻手术患者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细胞免疫抑制及炎症反应,对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下降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小剂量甲基强的松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因子以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gA明显高于治疗前,IgG和IgM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CD3~+、CD4~+/CD8~+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CD8~+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IgA、IgG和IgM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炎性介质(IL-6,TNF-α,CRP)均明显降低,且小剂量组患者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早期应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的浓度,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患者均先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再给予福莫特罗复方干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而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经过14 d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同时CD8~+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住院天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细胞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IL-2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患者各因子水平升高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中CD4+、CD8+及CD4+/CD8+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对照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且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柴芩承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肠梗阻(IO)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86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配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n=243)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n=243),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柴芩承气汤加减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前蛋白(PA)、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变化,比较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A、Alb指标显著提高(P0.05),IL-6、IL-8、TNF-α、WBC、CRP指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浆DAO与L/M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CD4~+、CD8~+、CD4~+/CD8~+与Ig A、Ig G指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血清CD4~+、CD8~+、CD4~+/CD8~+与IgA指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肠梗阻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修复胃肠道黏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胃癌患者236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107)和实验组(n=129),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7 d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升高,而其他临床症状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的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对照组IL-6、TNF-α、CRP水平仍高于术前(P0.05),但实验组TNF-α、CRP水平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IL-6、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7 d,两组CD3~+、CD4~+、CD4~+/CD8~+均低于术前,CD8~+高于术前,且实验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疗效更好,可减轻炎性反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甲强龙对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Ⅱ~Ⅲ级,性别不限,年龄65~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0):甲强龙高剂量组(M组)和甲强龙低剂量组(C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M组静脉注射甲强龙1 mg·kg-1,C组静脉注射甲强龙0.5 mg·kg-1。于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抽取外周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与T0时比较,M组T1和T2时CD3~+水平显著降低(P0.05),CD4~+水平、CD4~+/CD8~+比值有所降低,CD8~+水平有所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和T2时CD3~+、CD4~+、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M组T1和T2时CD3~+水平降低,T2时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注射1 mg·kg~(-1)的甲强龙对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而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0.5 mg·kg~(-1)的甲强龙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预存式联合自体回收式输血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异体输血治疗,观察组行预存式联合自体回收式输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失血量和输血量,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免疫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和总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6、IL-8、TNF-α均与CD3~+、CD4~+、CD4~+/CD8~+、NK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预存式联合自体回收式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较小,输血安全性较好,且患者的免疫因子和炎症因子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炎症因子、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2月~2019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9,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B组(n=41,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对比无差异(P>0.05),B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长度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7 d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CD8+水平均较术前升高,术后7 d上述指标较术后3 d降低,且B组术后3 d、术后7 d上述指标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7 d的CD4+、CD4+/CD8+均较术前降低,术后7 d上述指标较术后3 d升高,且B组术后3 d、术后7 d上述指标水平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状况、身体状况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可获得与其相当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减少术中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免疫抑制和炎症应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对子宫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子宫肿瘤切除术后患者57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胎盘多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患者CD3~+、CD4~+、CD8~+、NK细胞、CRP及IL-6水平,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治疗前,而CD8~+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能够明显改善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放化疗手段治疗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肿瘤科和呼吸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放化疗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五味子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卡氏(KPS)评分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39.02%,与对照组(2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改善率为70.70%,明显高于对照组(42.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期非小细胞肺癌虽不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但可有效缓解放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泛福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肺功能[呼气流速峰值(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和免疫功能(NK细胞、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两组患者治疗后IL-4水平低于治疗前,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FEV_1、PEF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K细胞、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降低其血清IFN-γ、IL-4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听力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OM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20)与研究组(n=120),对照组给予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0.5KHz、1.0KHz、2.0KHz频率下的气导听力水平、鼓室压及CD4+、CD8+、CD4+/CD8+水平,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104/120),高于对照组的70.83%(85/1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0.5KHz、1.0KHz、2.0KHz的气导听力水平以及鼓室压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SOM患者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听力水平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8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以及研究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期与Ⅳ期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Ⅰ期与Ⅱ期(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肺癌患者CD4~+/CD8~+、CD8~+、CD4~+、CD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呈现异常状态,且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分期和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采用埃克替尼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角蛋白21-1(Cyfre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DF)、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fre21-1、SCCA、CD8~+、LI-8、TNF-α、MMP-2及MMP-9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K、CD4~+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肯定,可下调血清VEGF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