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据估计自然界中真菌有220万到380万种,目前已经描述的真菌仅约12万种,不超过总数的8%。大量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研究显示,自然环境中蕴藏的真菌多样性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估。然而基于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的研究中,大量真菌却因难以获得纯培养而未被认知。因此探索新的真菌分离技术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自然界中真菌多样性的认识,并获得可供开发利用的全新生物遗传资源。本研究以淡水湖底泥为调查对象,从优化培养条件和原位培养两个方面探索未培养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并与传统培养方法及免培养的高通量测序结果比较,评估各方法的分离效果。结果显示,低温分离显著影响获得的真菌组成,有利于嗜冷真菌的获得;无论在4℃低温还是25℃常温条件下,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都能显著提高分离获得的真菌多样性,在属级水平上提高比例分别高达207%和81%。相较于传统25℃稀释平板法,基于分离芯片技术的原位培养在分离纯化效率、未知真菌捕获率以及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显示原位培养技术在未来真菌分离培养中可能具有极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单孔组(n=63,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和三孔组(n=64,采用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临床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反应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而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术后7d单孔组皮质醇、生长激素、PGE_2均低于三孔组(P0.05)。术后3d单孔组CD3~+、CD4~+以及CD4~+/CD8~+高于三孔组(P0.05)。术后3个月单孔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平均分数高于三孔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损害较轻,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HPLC-ELSD建立卷叶贝母的"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其中贝母乙素和贝母甲素。以贝母乙素(Peimi-nine)作为内标物建立贝母甲素(Peimine)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校正因子计算卷叶贝母中贝母甲素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贝母乙素和贝母甲素,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卷叶贝母中"一测多评"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因此,在对照品缺乏时,"一测多评"的质量评价模式在卷叶贝母的多指标质量评价中得到验证,可以用于贝母类药材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不同基原火炭母药材的质量差异,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MS)技术研究火炭母原变种和硬毛火炭母(变种)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酚酸类、黄酮类成分是火炭母原变种及硬毛火炭母的主要成分;通过与标准品对照,没食子酸、绿原酸、鞣花酸和槲皮苷等4个成分被准确鉴定;其余21个峰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结合数据库匹配及参考文献等进行结构鉴定。这一分析方法快捷方便,可快速区别火炭母原变种和硬毛火炭母中的化学成分,为全面研究火炭母药材的质量标准和品质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羌药中甸灯台报春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对羌药中甸灯台报春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以及文献数据对化合物进行鉴别。从中甸灯台报春中鉴定推断出92个化合物,主要包括39个黄酮类、13个有机酸类、18个脂肪酸类、8个氨基酸类、4个苯丙素类、3个环烯醚萜类和其他类化合物。通过UPLC-Q-Exactive-Orbitrap-MS首次对中甸灯台报春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