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采收期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及其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选用海沃德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对8个不同采收期(盛花后151、155、159、163、167、171、175和179 d,采收Ⅰ~Ⅷ期)猕猴桃果实在(0±1)℃冷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采收Ⅰ、Ⅱ期果实采收时具有较高的硬度、淀粉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低于6%,贮藏期间出现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均比其它采收期高;采收Ⅶ、Ⅷ期果实采收时硬度明显低于前面的采收期,淀粉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8%以上,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速率高峰比其它采收期提前10 d,果实衰老过程明显提前;(2)入贮150 d后,采收Ⅰ、Ⅱ、Ⅶ和Ⅷ期果实的失重率差异不显著,采收Ⅰ期与采收Ⅷ期果实的腐烂率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其它采收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盛花后第159~171天采收猕猴桃,果实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5%以上,贮藏120 d后与其它采收期相比仍保持相对较高的硬度、淀粉含量、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而且贮藏150 d后失重率和腐烂率都比较低,表明该期间为海沃德"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2.
正人体肠道内栖息着约1 000种以上的细菌,其总数接近于10~(13)~10~(14)个。肠道内的大部分细菌定植于人体结肠内,其中每克肠内容物细菌含量高达10~(12) CFU。肠道的微生态系统是机体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其对宿主的健康与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1]。正常情况下,人体选择性地让某些微生物定植于肠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适应性定植蒙古沙鼠前、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研究幽门螺杆菌(Hp)适应性定植蒙古沙鼠前后的蛋白表达谱变化,将Hp临床分离株感染沙鼠,并体内连续传代,驯化一株高适应性菌株,然后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适应性变化前后两株菌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Hp临床株在沙鼠体内的连续传代,感染率逐渐升高,第10代后,感染率稳定在90%以上。适应性定植后,Hp蛋白谱发生了变化。在选择的5个候选差异蛋白点中,共鉴定出4个蛋白,分别为Hp菌的功能未知的HP0318编码蛋白、氢化酶表达/形成蛋白(hypB)、异柠檬酸脱氢酶(icd)、ADP-L-D-甘露庚糖表异构酶(rfaD)。上述鉴定蛋白可能与Hp适应性定植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胎儿肺脏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与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研究胎儿肺脏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 ,表型和多向分化能力。方法 :取胎龄为 4~ 5个月水囊引产胎儿 ,将肺脏细胞在SF(含 2 %FBS)培养基中培养。测定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细胞进行表型测定 ,细胞周期分析 ,体外诱导分化实验。NOD SCID鼠放射损伤后 ,尾静脉输入经PKH2 6染色的间充质干细胞 ,两个月后检测外源细胞在肺脏的定植情况。结果 :从胎儿肺脏可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 ,并可诱导成骨、软骨和脂肪细胞分化 ;移植两个月后可以检测到外源细胞在肺脏的定植。结论 :从胎儿肺脏可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 ,在体外有效扩增且保持其低分化状态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肺脏长时间定植。  相似文献   

5.
新疆石河子地区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研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以新疆石河子棉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连续20 a覆膜单作棉花、棉花-西红柿轮作和连续10 a单作棉花棉田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石河子地区棉田地膜残留污染十分严重,土壤中平均残留量高达(300.65±49.32) kg·hm-2.土壤中残膜量与覆膜年限有关,覆膜年限越久,残留量越高.连续覆膜20 a和10 a棉田中地膜残留量分别为(307.9±35.84) kg·hm-2和(259.7±36.78) kg·hm-2,同时,种植模式对残膜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连续20 a覆膜种植棉花-西红柿的土壤中残留量最高,达到(334.4±47.88) kg·hm-2,且层间分布均匀.3种种植模式下棉田土壤中残留地膜的片数都非常多,在1000~2000万片/ hm2之间,主要集中在0~10cm的表层土壤中.研究结果还显示大多数残膜面积较小,集中在1~25 cm2之间,小于25cm2的片数超过总片数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不同鱼腥草材料间及其两个不同采收时期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差异 ,筛选游离氨基酸种类较多 ,含量较高的新品系 ,并确定适宜的采收时期。对 1 9份鱼腥草材料阴干地上部分游离氨基酸成分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6月和 1 0月采收的鱼腥草中分别含有 1 5种和 1 4种氨基酸 ,都不含Cysteine -ss -Cysteine和Lysine,1 0月采收的还不含有Tyrosine。氨基酸中Proline含量最高 ,Glycine含量最低。此外 ,1 0月采收的鱼腥草的游离氨基酸总量高于 6月采收的鱼腥草。供试材料中 6月采收的W0 1 - 86和 1 0月采收的W0 1 - 5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为同一采收时期的最高值。分别为 5 894 .76mg/kg和 6 1 6 6 .1 3mg/kg。此外 ,蕺菜与峨眉蕺菜间游离氨基酸成分间无显著差别。因此鱼腥草不同材料间及不同采收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尽相同 ,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染色体数目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8-2020年宁夏贺兰山东麓14个葡萄酒庄葡萄园酿酒葡萄品质检测和气象数据,分析影响酿酒葡萄品质成分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酿酒葡萄品质成分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为提高葡萄园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葡萄园科学管理水平、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气象因子是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重要指标,在葡萄生长的全生育期均对葡萄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是7~8月和采收前一个月的气象条件。(2)酿酒葡萄浆果品质受气象因子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H、花青素、可滴定酸、总酚、糖酸比、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单宁、还原性糖含量。(3)空气相对湿度及最低气温的变化对酿酒葡萄品质成分影响较大。(4)降低7月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及提高8月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浆果pH的降低;进一步结合浆果酸含量的累积特征,实际生产中应在8月份增加葡萄园灌溉量,以降低因气候变暖导致的酿酒葡萄含糖量偏高。(5)采收前20 d的适度高温与采前10 d的高湿环境有利于葡萄浆果总酚的累积,但后者会使果实中单宁含量下降;在采收前20 d内若环境最低温及最高温均较低,则不利于花青素累积;9月到采收前的生长度日(GDD)达到280 ℃·d左右时,葡萄果实的糖酸比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白凤桃果实贮藏过程中光照条件对果实成熟的影响。在7月12日(未熟期)和7月16日(硬熟期)采收果实,分别贮藏在光条件(白色荧光灯照明,果顶部光强为80μmol m~(-2)s~(-1))和暗条件中,室温均为25℃。硬熟期采收果实贮藏在光条件下,达到完熟期时,乙烯生成量较低。果肉的硬度在各个采收期,各种贮藏条件下均没有差别。光条件贮藏果实中花青苷含量较高。未熟期采收果实贮藏在光条件下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较多。光条件贮藏果实中天冬酰胺的下降比暗贮藏果实中更多。各时期采收的果实中,在光下贮藏时,果肉和果皮γ-癸内酯和γ-十二内酯的含量都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白凤桃果实采收后在光下贮藏,可以明显改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鼻咽癌颅底放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复查的4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结束12个月以后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DWI检查,测量放疗前、后ADC值,根据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复发组(n=5)及未复发组(n=35)。结果:复发组放疗前ADC值为(0.797±0.031)×10~(-3)mm~2/s,与未复发组放疗前ADC值(0.805±0.028)×10~(-3)mm~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放疗结束12个月以后ADC值为(1.097±0.091)×10~(-3)mm~2/s,与未复发组放疗结束12个月以后ADC值(1.705±0.128)×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作为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鼻咽癌颅底放疗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通过DWI对ADC值的测量,可有效的预测患者预后是否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肠套叠早期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疾病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年龄:小于4个月14例,4-10个月101例,11-24个月54例,24个月以上27例;144例(34.4%)患儿表现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50例(23.3%)仅有阵发性哭闹;25例(11.6%)仅有呕吐;24例(11.6%)仅有腹泻;7例(3.3%)仅有发热、哭闹;20例(9.3%)有呕吐、腹泻;15例(7.0%)有腹痛、呕吐、腹泻。早期行超声检查诊断肠套叠的符合率明显高于未行超声检查者(P<0.05)。196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99例(99%),失败2例(1%)。16例肠套叠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伴肠坏死,术后无病例死亡。结论:儿童急性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以4-10个月龄最多见。早期应行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及时行空气灌肠整复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5个茶用菊新品种(系)的产量水平,并筛选出获得高产的定植期和摘心方案,以 ‘苏菊10号’、‘苏菊12号’、‘苏菊13号’、‘CH1-44’、‘CH5-13’ 为试材,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早、中、晚3个定植期,裂区为5个新品种(系),裂裂区为4种摘心方案,比较不同栽培措施下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5个新品种(系)中,‘CH5-13’和‘苏菊13号’产量相对较高,‘CH1-44’和‘苏菊10号’产量次之,‘苏菊12号’产量最低;5月27日中期定植、二次摘心措施下5个新品种(系)的株高、冠幅、单株花数、花径、单花鲜质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较5月7日和6月13日定植分别提高16.0%和19.0%、18.0%和22.8%、36.7%和42.2%、11.1%和2.3%、13.0%和4.0%、47.8%和36.6%、48.5%和36.7%.随着摘心时间的推迟,株高显著降低,二次摘心株高较不摘心降低50.2%;二次摘心处理的冠幅、单株花数、单花鲜质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较不摘心依次提高17.0%、29.1%、5.5%、34.0%和34.8%.品种(系)、定植期、摘心方案3个因素对茶用菊生长性状和产量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定植期>品种>摘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细胞工厂工艺连续生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稳定性。方法疫苗在-20℃放置24个月,检测病毒滴度、外观、抗生素残留量、无菌性,及对病毒血清型进行鉴别;2~8℃放置12个月检测疫苗稳定性;室温放置7周、37℃放置7 d检测加速热稳定性并冻融的稳定性。结果该疫苗-20℃可贮存24个月以上,2~8℃有效期可延长至12个月,且冻融不会影响疫苗的稳定性。结论疫苗质量稳定,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10版)及企业《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注册标准》。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人类消化性溃疡、胃腺癌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的主要原因,在世界各地人群中感染率高达50%以上。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其中包括幽门螺杆菌定植和传播机制。幽门螺杆菌可以定植在人胃肠的不同部位,是否存在多克隆定植还不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传播途径可能是通过口-口、粪-口或胃-口,传播方式可能以家庭内传播为主,其具体传播途径和方式尚无定论。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技术对定植类型和传播方式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有多种技术,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等,这些技术可能都不是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合适方法。本文分析了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方法现状,重点阐述了幽门螺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技术应用进展,探讨其揭示幽门螺杆菌定植和传播之谜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产辅酶Q10酵母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豆油、豆粉、胡萝卜汁、西红柿汁、烟叶、β-胡萝卜素、桔子皮汁等自然物的添加对酵母发酵生产CoQ10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均能大幅度提高酵母菌中CoQ10的含量。其中豆油、豆粉、西红柿汁、桔子皮汁是富含CoQ10。和胡萝卜素合成途经中的前体物质因而提高了CoQ10的产量;烟叶和β-胡萝卜素阻断了合成β-胡萝卜素的途经从而起到提高CoQ10合成的作用;胡萝卜汁的作用可能两兼而有之。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微生物中Co10的合成与β-胡萝卜素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戚志华  王庆伟  张琰  王四旺 《生物磁学》2011,(Z1):4719-4721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期女贞子酒炖前后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方法:采收8~12月产女贞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的方法进行炮制。采用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85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生女贞子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在幼果中(8月)最高,而酒炖后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增加12.50~45.95倍。结论:为更有效利用女贞子中的5-羟甲基糠醛,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采收并加以炮制。  相似文献   

16.
抽穗期不同灌水深度下水稻群体与大气的温度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5年选用3个水稻品种(扬稻6号、扬粳9538和武香粳14)在抽穗开花期设置无水(0 cm)、浅水(2~4 cm)和深水(10 cm以上)3个水分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对水稻不同部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0-15:00,田间灌水深度显著影响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田间水位越高,水稻各部位的温度越低,大气温度与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的差值越高.深水管理下,3个品种大气与水稻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1.37、2.98和4.12 ℃,比浅水管理高0.67、1.59和2.17 ℃;而浅水管理大气与下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0.71、1.39和1.95 ℃.不同品种大气与水稻各部位的温度差值也存在差异.对田面-植株中部-穗部温度传递特性的分析表明,不同水深管理下的水稻群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梯度符合热学传递原理,说明在抽穗期高温来临之前提高田间水深对降低或缓解水稻高温热害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阿莫西林干预对婴儿优势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在无菌小鼠体内定植的影响。方法 1日龄Balb/c无菌乳鼠接种婴儿粪便悬液。饲养至7~21日龄灌胃阿莫西林(100mg/kg),对照组在同日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利用qRT-PCR检测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含量。结果阿莫西林处理可显著降低乳杆菌(P0.05)、双歧杆菌(P0.05)在无菌小鼠体内定植数量,但停药后饲养至成年(53日龄)二者定植数量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哺乳期阿莫西林干预会导致乳杆菌、双歧杆菌在小鼠体内定植量下降,但停药后小鼠饲养至成年二者可达到正常定植量,婴儿菌群定植小鼠模型可以模拟与现有动物模型一致的阿莫西林对双歧杆菌、乳杆菌定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行为实验已多次证明,脑室注射血管紧张素Ⅱ(AⅡ)可以对抗吗啡的镇痛作用,但机制不明。吗啡阻止神经末梢钙摄取被认为是其镇痛的机理之一,因此本工作研究了AⅡ和吗啡对大鼠脑突触小体~(45)Ca摄取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吗啡(10~(-8)—10~(-6)mol/L)对~(45)Ca摄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7)mol/L时抑制41%(P<0.001),该效应可被吗啡受体阻断剂纳洛酮(10~(-6)mol/L)完全翻转。与吗啡的作用相反,AⅡ(10~(-8)—110~(-6)mol/L)可促进突触小体对~(45)Ca的摄取,10~(-7)mol/L时增加75%(P<0.001),该效应可被AⅡ受体阻断剂Saralasin(10~(-6)mol/L)完全翻转。将不同剂量的AⅡ(10~(-8)—10~(-6)mol/L)和10~(-8)mol/L吗啡与突触小体共同孵育,则吗啡抑制~(45)Ca摄取的作用被完全翻转。以上结果表明,AⅡ促进脑突触小体Ca~(2 )摄取,对抗了吗啡抑制Ca~(2 )摄取的作用,可能是AⅡ抗吗啡镇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将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松毛虫中肠分为四种类型 ,研究各型所占比例与病毒产量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单位虫重的病毒产量随Ⅰ、Ⅱ类比例的增大而增高 ,Ⅰ、Ⅱ类比例为 2 1% - 80 %时 ,每公斤虫的病毒产量为 5.59× 10 10 PIB - 55.2 1× 10 10 PIB ,适宜的采收时机为Ⅰ、Ⅱ类比例为 60 % -80 %时 ,此时采收 ,每公斤虫可产出质型多角体病毒 37.2 1× 10 10 PIB~ 55.2 1× 10 10 PIB  相似文献   

20.
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贮藏后的发芽力变化。结果表明,光照和变温不是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15~30℃恒温条件下萌发率均达到80%以上,35℃恒温显著抑制其萌发且发芽的种子不能正常发育;零下低温(-10℃)和零上低温(4℃)贮藏6个月的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率(分别为95%和94.7%)与贮藏前的萌发率(97.7%)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在室温下贮藏6个月的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萌发率逐渐下降,6个月后不仅萌发率急剧下降到16%、萌发时间延长至10d,而且发芽的种子亦不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