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Vero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无血清条件下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无血清培养Vero细胞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直接适应(直降组)和序贯适应(驯化组)两种无血清培养方法,观察Vero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无血清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病毒滴度。结果 Vero细胞在两种无血清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其中驯化组细胞生长速度更接近对照组。以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Ⅰ型分别感染直降组、驯化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病毒滴度平均值分别为8.94、8.81和8.94 LgCCID50/mL;Ⅱ型病毒滴度平均值分别为8.84、8.25和7.94 LgCCID50/mL;Ⅲ型病毒滴度平均值分别为8.91、8.57和8.63 LgCCID50/mL;且3组的变异系数( CV)均小于10%。结论 Vero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生长良好,无血清培养的Vero 细胞可用作脊髓灰质炎疫苗生产的基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究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及高糖高胰岛素(HG+HI)微环境对人顺铂耐药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人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分为6组(n=6):对照组(control)、高糖高胰岛素干预组(HH,使用添加30 mmol/L的葡萄糖和500 mU/L的胰岛素的培养基培养72 h)、分别转染sh-NC和sh-Nampt组(sh-NC和sh-Nampt,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将sh-NC和sh-Nampt分别转染到细胞中,转染时间为48 h)、HH干预sh-NC和sh-Nampt组(HH+sh-NC和HH+sh-Nampt)。每组6个重复样本。qRT-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qRT-PCR检测Nampt mRNA,Western blot检测Nampt、Bcl-2、Bax、MMP-2、MMP-9、p-PI3K、PI3K、p-AKT和AKT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sh-NC组比较,sh-Nampt组的Namp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对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MMP-2、MMP-9、Nampt、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5)。与对照组和sh-NC组比较,HH组和HH+sh-NC组的Namp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对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升高,Bcl-2、MMP-2、MMP-9、Nampt、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5)。与HH组和HH+sh-NC组比较,HH+sh-Nampt组的Namp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对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MMP-2、MMP-9、Nampt、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5)。结论:高糖高胰岛素微环境可能通过上调Nampt/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顺铂耐药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甜荞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然界中的甜荞种质资源多存在生物学混杂现象。每份甜荞种质资源可以分化出若干份新的遗传资源类型,其遗传背景复杂。简化甜荞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准确描述新品种的亲子代关系和遗传背景一直是世界荞麦工作者面对的技术难题。甜荞种质资源的繁育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甜荞花粉粒大小、甜荞授粉机制、访问昆虫种类以及种子量多少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以隔离杂交圃、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隔离比较圃和田间试验圃的荞麦繁育新方法——"五圃法",以期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新的荞麦资源,在育种中可针对性的配制强优势组合,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区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及其杂交种,前期研究构建了一个YY超雄黄颡鱼的BAC文库并筛选到了一个包含性别连锁标记Pf62-Y的BAC克隆。研究对该BAC克隆进行测序并鉴定到了一个新基因Inad-like,而且Inad-like的外显子序列在X和Y染色体上基本一致。通过黄颡鱼Inad-like的外显子序列及序列的保守性我们设计引物在瓦氏黄颡鱼中扩增获得了其部分内含子序列。通过内含子序列比对,发现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少了一个DNA片段。基于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的显著遗传差异,设计了一对引物,该引物在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1908和1178 bp DNA片段,而且在杂交黄颡鱼中同时扩增出这两个DNA片段。总之,这个新的遗传标记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识别黄颡鱼及其与瓦氏黄颡鱼杂交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长期培肥土壤团聚体中养分和酶的分布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邱莉  张兴  张晋爱 《生态学报》2006,26(2):364-372
土壤养分和生物酶是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土壤团聚体性质则决定了土壤物理结构的好坏,探讨不同培肥措施下土壤养分和生物酶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对合理培肥和改善土壤性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连续25a的长期有机培肥定位试验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肥增加了大级别土壤团聚体、特征微团聚体的数量,显著地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特征微团聚体C/F0.01较无肥对照土壤有显著增加。长期培肥增强了土壤化学、生物性质的“微域”变异性。相同培肥措施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随土壤团聚体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除厩肥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外,其它各培肥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在〈0.01mm级别特征微团聚体中含量高、活性大。相同级别团聚体和特征微团聚体中,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在不同培肥土壤间基本表现出施厩肥处理〉施秸秆处理〉施化肥处理〉对照的规律性。将团聚体的含量和养分含量或酶活性在团聚体中的丰度结合考虑,发现〉5mm级别团聚体中养分含量或酶活性对土壤的贡献率最大。结果充分地显示着土壤性质在不同空间尺度下、不同管理措施下变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疫苗的生产工艺对保证疫苗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生产过程中一些指标的量化显得更为重要。试验的设计分别考察了细胞接种量,细胞培养时间和离心机纯化样品的蛋白含量等因素对疫苗质量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以上指标的控制的最佳量化是接种量3~7×107/瓶,培养时间6 d,样品蛋白含量2000~2500μg/m l。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细胞工厂工艺连续生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稳定性。方法疫苗在-20℃放置24个月,检测病毒滴度、外观、抗生素残留量、无菌性,及对病毒血清型进行鉴别;2~8℃放置12个月检测疫苗稳定性;室温放置7周、37℃放置7 d检测加速热稳定性并冻融的稳定性。结果该疫苗-20℃可贮存24个月以上,2~8℃有效期可延长至12个月,且冻融不会影响疫苗的稳定性。结论疫苗质量稳定,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10版)及企业《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注册标准》。  相似文献   
8.
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遗传分化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中国东部八个地理区域中的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Brachionus calyciflorus species complex)内124个轮虫克隆的核DNA ITS区进行了测序和分析,重建了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的系统发生树。研究发现73个单倍型聚合为三个支系,支系间序列差异百分比为4.2%-25.3%,表明萼花臂尾轮虫实际上是由三个隐种组成的种复合体,在广州、儋州和芜湖采样点均具有隐种共存现象。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的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均较高,隐种III内各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也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栖息地的片段化、有限的基因流以及在冰期瓶颈后拓殖种群的快速增长阻碍了有效基因流,加速了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巢式支系分析显示部分巢支具有一定的系统地理格局,而Mantel检验表明种群间平均净遗传距离及遗传分化指数和地理距离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末次盛冰期之后的新仙女木事件(YD Event)可能对我国萼花臂尾轮虫隐种的分布和地理格局造成较大影响。在YD时期,三个萼花臂尾轮虫隐种可能退缩并共存于南岭以南地区的多个残遗种避难所,而此后的休眠卵长距离拓殖并伴随后期的栖息地片段化可能是形成当前地理格局的主要原因。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可能与大陆板块构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酿酒酵母耐热相关基因DNA片断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模板DNA、Mg2+的浓度以及PCR反应程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相似文献   
10.
对模板DNAMg2+的浓度以及PCR反应程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的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酿酒酵母耐高温菌株HU-TY-1及原始出发菌株LK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两菌株间确实存在着扩增带型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与菌株的耐高温性状有关。从而为今后通过四分子分析寻找与耐热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进一步克隆和定位有关的基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