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草黑胫病菌株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从220个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随机引物中所选出的多态扩增性强的21个引物对来源不同的33个烟草黑胫病菌株进行全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构建。选用引物对受试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共产生243条DNA标记图带,其中191条为多态性图带,多态检测率为78.6%。利用UPGMA(Unweigthted Pair-group Meth  相似文献   

2.
从220个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 DNAs)随机引物中所选出的多态扩增性强的21个引物对来源不同的刀个烟草黑胫病菌株进行全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构建。选用引物对受试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共产生243条DNA标记图带,其中191条为多态性图带,多态检测率为78.6%。利用UPGMA(UnweigthtePair-group MethodWithArithmetic Average)软件对受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状图,受试对个菌株被划分为5个遗传聚类组即(Ⅰ、Ⅱ、Ⅲ、Ⅳ、Ⅴ)。结果证明供试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虽各自的遗传背景差异显著,但其亲缘关系相近,遗传聚类组的划分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未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RAPD标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学敏  惠东威 《菌物系统》1997,16(2):128-133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发生于中国东北的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idiumsojimum)的10个生理小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13个10-核苷酸随机引物获得了111个RAPD标记,其中86.5%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供试小种间的亲缘关系,试验证明,RAPD技术分析大豆灰斑病菌遗传传变异可提供大量  相似文献   

4.
姚鸿  王斌 《遗传学报》1998,25(1):67-73
msD2-CA8057是新育成的具有粗厚山羊草(Ae.crasa,6x)胞质的D2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采用RFLP和RAPD方法对该不育系及其具有普通小麦(T.aestivum)胞质的保持系CA8057和恢复系保-769-22-6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该不育系的线粒体DNA组织结构明显不同于其保持系,也不同于其恢复系。Southern结果表明,该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在atpA、atp9、cob和coxⅡ基因上或附近具有显著的组织结构差异。RAPD分析证实了这一点。相反,RFLP和RAPD结果都表明保持系与恢复系之间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非常相似。这支持了该不育系的胞质遗传特点来源于与普通小麦胞质差异较大的野生型胞质的事实。推测这种胞质差异与育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祝明亮  缪作清 《菌物系统》2000,19(3):342-347
对来自不同地方的7个弯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musiformis Drechsler)的9个厚皮单顶孢(Monacrosporium eudermatum(Drechsler)Subram)标准菌株用4个随机引物(OVW-18,OPW-16,OPM-1,OPK-19)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扩增谱带聚类分析结果不能将弯孢节丛孢和厚皮单顶孢的菌株分开,具有附属丝的菌  相似文献   

6.
RAPD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PD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李文海(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杭州310029)1RAPD的原理及特点RAPD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的简写,系1990年由美国科学家Wiliams和Welsh几乎...  相似文献   

7.
RAPD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问题   总被引:230,自引:0,他引:230  
在研究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的遗传多样性时,对RAPD 产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结果表明:逐级纯化的DNA 模板的RAPD结果一致, 因而模板制备过程中的很多纯化步骤是不必要的; RNA 对扩增产物无影响; 模板浓度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不影响扩增结果; 从干叶和鲜叶中提取的DNA 可获得一致的扩增产物; 从而证明RAPD 产物具有很好的重复性。进而讨论了RAPD产物分析及数据分析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升麻属(Cim icifuga) 5 种、类叶升麻(Actaea asiatica)及松潘乌头(Aconitum sungpanense)的RAPD 结果分析,认为RAPD 方法可用于种间乃至近缘属间的系统学研究,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RAPD)技术,对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genome)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共使用引物41个,其中20个引物得到了扩增产物,部分引物扩增结果表现多态性。说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序列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存在差异,进一步明确了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e,CMS)与mtDNA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Kunkel突变法,将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cDNA基因中编码Pro155—Lys158的片段定点突变,并将此突变的scu-PA(tscu-PA)的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CM-β-neo中,与pCM-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获得的稳定表达株在无血清培养基中24h的表达量为620IU/106细胞.经锌离子螯合Sepharose亲和层析得到tscu-PA纯品.SDS-PAGE显示tscu-PA分子量为53kD左右,与预期的结果相符.tscu-PA是由凝血酶激活而不是由纤溶酶激活,但激活后也能转变为双链分子(tcu-PA).tscu-PA仍保持了scu-PA的血纤维蛋白亲和性.酶动力学研究表明,激活后的tscu-PA水解S2444的Km和Kcat值与高分子量尿激酶(HUK)相似.体外溶栓实验结果表明,tscu-PA可以选择性地溶解富含凝血酶的血凝块,对贫凝血酶的血凝块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APAGE,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RFLP标记,对导入黑麦(SecalecerealeL.)多小穗等性状创制的小麦新种质10-A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APAGE分析发现,10-A与其他1RS/1BL易位系一样,含有1RS的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以黑麦基因组总DNA作探针,用中国春(Triticumaestiumcv.ChineseSpring)基因组DNA作封阻,与10-A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  相似文献   

11.
点状产气单胞菌脯氨酰内肽酶基因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ata subsp.punctata)具有脯氨酰内肽酶(prolyl endopeptidase PEP)活性。将其染色体DNA有Eco RⅠ部分酶切后回收8-16kb的DNA片段,与EcoRⅠ消化载体pUC18连接后转化E.coil DH5α,用该酶的专一性底物Benzyloxycarbonyl-Gly-β-naphthylamide从质粒库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中国对虾cDNA文库的构建CONSTRUCTIONOFcDNALIBRARYOFSHRIMPPENAEUSCHINENSIS(CRUSTACEA,DECAPODA)关键词中国对虾cDNA文库构建KeywordsPenaeuschinensis,cDN...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和克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验证通过CDNA代表性差性分析法(cDN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cDNA RDA)分离的CDNA序列在鼻咽癌活给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并进一不克隆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采用RT-PCR方法并结合Notthern杂交确定其转录本的大小,进而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有差异表达CDNA全长进行克隆,并对其基因产物进行了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AF0915  相似文献   

14.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RAPD)技术,对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genome)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共使用引物41个,其中20个引物得到了扩增产物,部分引物扩增结果表现多态性。说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AN,mt,DNA)序列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之  相似文献   

15.
用PCR方法从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中克隆出0.9kb的DNA片段,经DNA测序证明是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acetolactate decarboxylase,α-ALDC)基因。将α-ALDC基因重组到质粒,pBV220后,转化大肠杆菌,经筛选获得的高效表达的重组子菌株。  相似文献   

16.
葡萄感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izard DNA clean-up system纯化葡萄感霜霉病基因RAPD遗传标记的DNA片段,用细菌质粒pGEM T-easy vector克隆该片段,采用自动荧光DNA测序仪对片段的核苷酸组成进行双向测序。来自欧洲葡萄粉红玫瑰的葡萄感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由835对核苷酸及其特定序列组成。所获的感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可以作为合成探针的基础,用于葡萄抗病育种过程中的早期选择及品种对霜  相似文献   

17.
关国华  李颖 《菌物系统》2000,19(4):504-508
切割野生型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irum f.sp.vasinfectum菌落的菌丝尖端,得到菌株Ag149,该菌株是一个异核体,其菌落出现明显角变,自角变处经单孢分离和继代培养,得到三种表观性状稳定的分离了:Ag149-Ⅰ、Ag149-Ⅱ和Ag149-Ⅲ。它们在色素产生、菌落质地、孢子产量以及致病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对这三种核型分离子核DNA进行RAPD分析,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木糖代谢基因表达水平对酿酒酵母重组菌株产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E.coli-S.cerevisiae穿梭质粒YEp24为骨架,将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 CBS6054)的木糖还原酶(XR)基因XYL1及木糖醇脱氢酶(XDH)基因XYL1分别以不同的相对表达方向置于酿酒酵母的乙醇脱氢酶I(ADH1)启动子和磷酸甘油激酶(PGK)启动子下,构建不同XYL1及XYL2的重组质粒。这些重组质粒分别转化酿酒酵母(H158)受体菌。得到的重组菌株  相似文献   

19.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草菇进行菌株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明杰  赵绍惠 《真菌学报》1996,15(2):129-134
利用AP-PCR和RAPD技术对三个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其结果与用草菇菌株V34基因文库中的中等重复序列为探针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对编码核糖体5.8SrRNA的DNA(rDNA)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主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结果相一致。这一结果显示出用这四种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具有相似的效果。同时用这四种方法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标记显示出这三个菌株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和比较纤深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lasminogen activaor inhibitor type 2,PAI-2)及其突变体的生物化学性质,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构建PAI-2突变体PAI-2CD和PAI-2QcDNA,将突变体cDNA与原核表达载体重组并转化怕杆菌。经诱导表达,SDS-PAGE证实表达出相应蛋白质,均占全菌总蛋白的14%。Wetern印迹、溶圈抑制及纤维蛋白翻转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