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了解复叶内小叶性状随叶序的分布格局,以小兴安岭3种具有对生叶序的复叶植物水曲柳、黄菠萝和胡桃楸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复叶内不同叶序位置小叶的叶厚、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栅栏组织厚度(栅)、海绵组织厚度(海)、栅海比以及碳、氮、磷含量,探讨小叶性状随叶序的变异规律及叶序对小叶性状间内在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树小叶的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随叶序的变化规律主要分为3种:增加、减小、先增加后减小;叶厚、比叶面积、栅栏组织厚度随叶序无明显变化;碳、氮、磷含量随叶序以无明显变化为主。3种树的复叶内部,叶厚、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的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6.1%~28.6%和0.14~0.70。叶序对小叶性状间的双变量相关关系产生显著影响,小叶干物质含量与比叶面积在水曲柳和胡桃楸不同叶序位置呈现负相关,氮含量与磷含量在水曲柳和黄菠萝不同叶序位置呈现正相关。胡桃楸的一、二级小叶(离叶柄基部最远端为一级小叶)表现为保守策略,七、八级小叶表现为获取策略,而水曲柳和黄菠萝不同叶序位置的小叶未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2.
叶序角的最优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互生叶序的叶序角和最优叶序角2πω^2。的概念,并对2πω^2的最优性进行了讨论,得到了用2πω^2在圆周上作插分得到任意n个分点并将圆周分为n个角时,最小角与最大角之比或为ω,或为ω^2,即至少是ω^2,还得到了用任意一个角α去分割圆周,其最小角与最大角之比的最小值不会大于ω^2,从而初步证明了最优叶序角对植物生长的最优性。  相似文献   

3.
每种植物的叶子都按一定的方式着生在茎上,这种排列的次序叫叶序。叶序通常可分为互生、对生和轮生三种。不论哪种叶序,都遵循一个规律,即使叶片保持最大的受光面,形成叶的镶嵌排列。这种特性是绿叶保证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长期适应阳光照射的结果。从叶的镶嵌特性中,建筑设计师得到了启示,设计了许多精美、别致的螺旋式高楼,作到了楼里的几乎每个房间有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叶脉惊人的支撑能力,也给予了建筑学家以启发。早在1851年,英国建筑师约瑟,参加了在伦敦召开的全  相似文献   

4.
证明了用角2πω~2/(1 ω~2)、2π(3 ω~2)和2π/(2 ω~2)在圆周上作插分得到任意n个分点并将圆周分为11个角时,其最小角与最大角之比也至少是ω~2.根据叶序的基本功能,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理论证明了角2πω~2优于角2πω~2/(1 ω~2)、2π/(3 ω~2)和2π/(2 ω~2),从而从理论上说明了2πω~2作为互生植物的叶序分数所对应的极限角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片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银杏不同枝类、不同叶序的叶片形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银杏不同枝类的叶片形态差异较大,叶宽、叶柄长、叶基角:多年生鳞枝>一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叶长、叶形指数:一年生长枝>一年生鳞枝>多年生鳞枝;叶面积:一年生和多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有缺刻叶比例:一年生长枝>多年生鳞枝>一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叶片的叶宽、叶长、叶面积、叶柄长、叶基角均随叶序的增加逐渐减小,叶形指数和有缺刻叶的比例则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鳞枝1~5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随叶序增加而逐渐增加,第5~6叶达最大,以后随叶序增加而逐渐减小,叶形指数和叶柄长度随叶序增加而增加,叶基角随叶序增加而减小.一年生长枝的第2叶、一年和多年生鳞枝的第4叶可作为品种描述的标准叶.  相似文献   

6.
在含不同浓度叠氮化钠(0、0.01、0.05、0.1、0.5和1.0mmol·L~(-1))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玉扇愈伤组织发生变异。结果表明,叠氮化钠对玉扇愈伤组织的半致死浓度为0.1~0.5 mmo1·L~(-1),0.1 mmol·L~(-1)有利于保证一定量的有效变异率和再生率。再生芽多发生叶片失绿、畸形和叶序改变,其中较多的叶序变异,有望为研究叶序决定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叶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言观察可见,在互生叶植物的圆柱形枝条上叶沿圆柱螺线均匀地生长在一定的位置上, 这种现象称为叶序。叶序类型可用开度表示,周数q为枝条纵向相邻两叶间叶绕行圈数,叶片数p为纵向相邻两叶间叶数加上一,开度即q/p。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是,开度通常都出现在以下序列中: 此序列从第三项开始每项分母或分子分别是前两项分母或分子之和,而分子恰形成Fibonacci序列。多数互生叶开度属n=2序型称为基型,相应的序列为{1/2,1/3,2/5,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我们通过对32科64种被子植物的野外观察和室内标本分析,发现影响叶镶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叶序、叶形、叶长度、节间长度、叶与茎之间的夹角等。本文就叶序与叶镶嵌的关系概述如下(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1材料用具金属活动教鞭或各种废旧天线4~6节,铁丝或钢丝、铁片、电焊机、焊条。2制作方法在每节处上缘焊接约3~4cm铁丝或钢丝(叶柄)(图1),然后在铁丝或钢丝(叶柄)顶端焊接由薄铁片制成的叶片。最后涂色,制成模型。3使用方法讲互生叶序时,教师用手握住模型,向左或向右转动均可(图2)。讲对生叶序、轮生叶序时,转动和回缩其它节,使2片或3片叶在一个节上,这样就可出现对生和轮生叶序(图3、图4)。“叶序”活动模型制作@曹悦复$黑龙江省密山实验中学!158300@祖春梅$黑龙江省密山实验中学!158300@杨文清$黑龙江省密山实验中学!…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通过叶的形态教学,使学生掌握叶的组成、种类、叶序和变态叶类型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重点:(1)正常叶的组成、种类、叶序、  相似文献   

11.
植物叶序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影响叶序发生的主要因素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叶片衰老期间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浓度(0、10、20、40mg·kg-1)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品种川麦30不同叶序(3叶、7叶、旗叶)叶片衰老期间酶活性影响的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后,不同叶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强,衰老后期仍维持较高水平;而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水平及上升速率则受抑,叶片中丙二醛(MDA)积累量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13.
初中植物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和初中植物学统编教材把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列为教学内容,并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这一基本技能.我在教学中体会到: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是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爱好,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好方法.具体作法是,把教材里的最后一节实验(即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提前到第二学期开学时上,教师边讲边示范,讲后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标本册(利用绘图纸或其它较硬的纸,规格30cm×22cm,订成一册;标本夹可用大型旧杂志代替)并利用课外时间采集制作,采集内容主要是根据教材上讲的如根系、叶形、叶序等,原则上是讲一部分作一部分(季节性强的标本除外). 两年的实践证明,布置学生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有以下几点好处. 1.提高兴趣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引起了学生对生物课的浓厚兴趣,他们说,生物课所讲的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在接触大自然中,开阔了眼界,享受到探索大自然的乐趣.学习起来一点不觉得枯燥.在一次题为《难忘的一  相似文献   

14.
瑞香属和荛花属为瑞香科瑞香亚科的落叶或常绿灌木,中国西南部是瑞香属和荛花属的重要分化中心。全世界共有瑞香属95种、荛花属70种,中国分布有瑞香属52种、荛花属49种。瑞香属和荛花属的分类学研究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花盘形状和果实类型在传统分类中一直是区分瑞香属和荛花属的典型特征,而花盘形态和果实类型在2个属中存在交叉和过渡,部分植物分类学家根据这些特征将两个属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归并。该研究采用数量分类法对瑞香属77种(变种)和荛花属62种(变种)植物,选取32个形态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显示两属均未形成单系类群。在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分析的贡献值为35.56%,传统分类中用来区分两属的花盘形状、叶序及果实类型等特征对前3个主成分贡献相对较小,因此,传统分类学中对这两个属进行区分的性状并没有典型的分类学意义。同时,聚类图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散点图均不能将这两个属区分开来。数量分类研究结果显示两属植物存在明显的交叉,支持瑞香属和荛花属不是两个独立自然类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可变剪接是生物重要的转录后修饰过程,是转录组和蛋白组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可变剪接参与了植物众多生理过程,包括植物昼夜节律、生长发育等,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尤为普遍.近年来,可变剪接被认为是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的重要调控机制.本文综述了可变剪接在植物免疫各个层面的调控作用,包括调节重要免疫受体、R基因、激素信号路...  相似文献   

16.
东北菊属的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一  于丽杰 《植物研究》1994,14(2):152-153
《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六卷,第一分册,33页册注:“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L.)DesMoul.)是一个多型的种,有许多生态的、地理或生态地理居群,表现出体态、叶形、叶序、年房花序式样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极大的多样性”。例举山东、河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一些生态型植物多型性种。笔者在辽宁葫芦岛采到几片生长的菊属(Dendranthema(DC)DesMoul.)植物,具形态与野菊D.indicun;以及甘菊甘野菊变种D.lavandulaofolium(Fisch.etTautv.)LingetShihvar.seticuspe(Maxim.)Shin相似,但其叶小裂片顶端钝,不为锐状长尖,花大,径入.5-2.5厘米,植株葡匐生长,为很好的绿化铺地植物。经过1990年、1991年、1993年三年三次一个植株种子连续栽种观察性状稳定,注定不是种的生态型,可以作种不分类等级处理。本文发表东北菊属植物新变种葫芦岛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L.)DecMoul.var.huludoensisG.Y.Zhang,L.J.YuetY.J.Liu  相似文献   

17.
植物次生代谢物在许多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细胞解毒、物质交流、信号转导、防御机制等。对我们人类而言,很多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治疗疾病的重要功能,也是医药品和化学品的重要来源。关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利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虽能合成成千上万种次生代谢物,但是其含量往往极低,利用受到限制。另外,现在人们很难在体外合成这些次生代谢物。因此,阐明植物次生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已成为众多科学家的重要研究目标,而生物合成的相关知识也将有助于人类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8.
植物内生放线菌是一类能与宿主植物长期协同生长且不引起植物感染的特殊微生物。其作为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绝大部分可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而且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往往丰富多样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寻找和开发新型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植物内生放线菌作为一种亟待开发的重要微生物资源,其重要性越来越被研究人员所认同。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和其次级代谢物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虫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内生放线菌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重齿当归(Angelica biserrata)数量性状的分布规律,对6份种质资源的14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6份种质资源的8个数量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在6个数量性状的差异不显著。1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47%~33.34%,最大的是叶面积,最小的是复叶回数。复叶回数不符合正态分布,叶序数近似于正态分布,其余数量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叶宽、叶长、叶面积、叶周长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8~0.925,其余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560;主成分分析表明,10个数量性状在2个以上主成分中起主要决定作用。概率分级结果表明,去除复叶回数、叶周长、叶面积、叶长、叶序数等5个数量性状,8个数量性状被分为5个连续分布的分级,1个数量性状被分为3个连续分布的分级。  相似文献   

20.
安全标记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基因植物的抗性标记一直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是限制转基因植物应用的瓶颈之一。筛选安全标记基因替代抗生素标记基因已成为解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和促进转基因植物应用的重要策略。综述了生物安全标记基因的产生背景、系统分类、筛选原理及不同起源的标记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选用植物内源标记基因已成为转基因植物安全标记基因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