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罗非鱼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有多个品系,其养殖范围已遍布85个国家和地区。1956年我国从越南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经过养殖及推广,2006年我国罗非鱼产量达到100万t。但是,该外来物种在给我国带来良好经济价值的同时,对土著种类及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方法】对近几年珠江水系渔获物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观察尼罗罗非鱼早期发育形态,统计尼罗罗非鱼苗对其他鱼苗的最大捕食量及捕食规格,以分析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珠江水系的入侵现状。【结果】尼罗罗非鱼早期发育快,卵黄营养非常丰富,比珠江水系土著种类更有竞争性;罗非鱼苗呈现很强的攻击性与捕食性;尼罗罗非鱼已经扩散到珠江水系各主要河流,并在部分江段形成优势种群。【结论与意义】尼罗罗非鱼种群快速扩张,对土著种已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将其列为珠江水系高危入侵种。  相似文献   

2.
我国引进的罗非鱼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罗非鱼自50年代始先后引进到我国饲养,据我们初步鉴定约有10个种和品种。它们有些种类已成为我国新的鱼类养殖对象,年均产量可达十多万吨,在淡水鱼产量中占较大的比重。本文对引进我国的罗非鱼的种类、形态和养殖特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是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的适宜养殖鱼类之一。其后,世界各国都相继引进并试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养殖,总产量达2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4.
非洲鲫鱼即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属广盐性鱼类,生长快、杂食性、抗病力强,是优良的养殖品种。自1957年移入我国后,已广泛在各地淡水池塘养殖,近年来在流水养鱼试验中又获得高产的成绩。从1976年以来,我们试验了非洲鲫鱼在不同盐度海水中的适应情况和在海水网箱中进行的密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单性养殖不仅涉及鱼类的性决定及其分化等问题,也可解决罗非鱼在水域内因繁殖过剩带来的鱼体过小问题,且罗非鱼雄鱼生长较快,因此对罗非鱼单性养殖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以色列、巴西、日本、菲律宾和我国台湾对罗非鱼单性养殖的研究有所进展(Mires,1977;Shelton等,1978;Guerrero,1982;Lovshin,1982;铃木敬二,  相似文献   

6.
“新吉富”(NEW GIFT)尼罗罗非鱼是以1994年引进的 “吉富”(GIFT)品系尼罗罗非鱼为基础群体,经过14年9代系统选育后获得的新品种,该品种已被国家审定为良种,已在全国推广,迫切需要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来鉴别该新品种并实施科学管理。该研究对良种群体开展了RAPD分析,并进一步将特异性的RAPD标记转化成了稳定的SCAR标记。 通过对“新吉富”群体的RAPD分析,找到了两个品种特异性的RAPD条带(S304624 bp和S36568 bp)。对品种特异性的RAPD条带进行了胶回收、克隆和序列测定。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两对位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这两个品种特异性条带(简称SCAR标记Ⅰ和Ⅱ),检测这两个SCAR标记在“新吉富”、“吉富”以及国内外7个养殖品系中的出现频率。SCAR标记Ⅰ(553 bp)在“新吉富”群体中的出现频率为85.7%,而在其基础群体(“吉富”)中的出现频率仅为16.7%;SCAR标记Ⅱ(558 bp)在“新吉富”群体中的出现频率达到91.4%,但在其它7个养殖品系中的出现频率仅在0%~70%之间。为验证这两个标记的可靠性,检测了这两个标记在一个埃及罗非鱼野生群体中的出现频率,发现SCAR标记Ⅰ和SCAR标记Ⅱ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0%和70%,远低于在“新吉富”群体中的出现频率。这两个SCAR标记在“新吉富”良种群体中的高出现频率,预示它们可能与生长性能相关QTL位点间存在连锁关系,显示SCAR标记技术对选育世代间的纵向追溯、以及选育良种群体与其它养殖品系间的横向鉴别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东北鲫原产我国东北的江河、湖泊。近几年来引进广东养殖。其主要特点是生长快、适应性强、疾病少、繁殖力强、杂食性、肉质厚、味鲜美、起捕率高,在静水中能产卵,为淡水鱼之上品,是有价值的养殖对象。 几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我场鲮鱼苗不足的困难。我们1976年从顺德县引进部分东北鲫试养,1977年又从清远县引进部分种苗,经试养均比本地鲫和非洲鲫生长快。  相似文献   

8.
尼罗罗非鱼胚胎及胚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尼罗罗非鱼属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本属约100多种。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原产于非洲,现已被移殖各地。其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繁殖力高。比莫桑比克罗非鱼(T. mossambica)增产50%,养殖前途很大。罗非鱼养殖为世界许多地区所重视,成为蛋白质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罗非鱼养殖技术的提高,水产养殖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及高营养配方饲料的使用,水体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易导致罗非鱼疾病的产生,尤以罗非鱼肝胆综合症严重威胁我国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本文能过现场观察及解剖等形式判断病症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DeMan)]也称马来大虾或长脚大虾,为世界上个体最大的淡水虾(体长一般在100毫米以上,雄性最大可达400毫米),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的淡水及咸淡水水域内。6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如泰国、日本以及美国的夏威夷等地,曾进行了人工养殖或引种试验等研究,并取得了效果。我国台湾省和广东省也先后于1971和1976年引种养殖成功。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有关硬骨鱼类的种内、种间、属间、亚科间的杂交曾有不少的报道。从养殖效果看,有生产价值者虽仅限于少数种类,但在生产上往往能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获得大幅度增产,如鲤鱼杂交,罗非鱼杂交等等。因而利用杂交方法改良养殖鱼类性状仍然是目前常用的手段之一。在1983—1985年,我们对原产埃及的革胡子鲶(Clarias lazera)与本地产胡子鲶(Clariasfuscus)进行了杂交研究,现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盐度是水产养殖环境的重要理化因子,与养殖动物的渗透压、生长、发育关系密切,探索盐度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充分利用内陆盐水水域发展养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国内外有关盐度对鱼类生长、发育、代谢的研究早有报道,但关于盐度改善淡水鱼类肉质的研究较少,仅见李小勤、刘贤敏等学者研究盐度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 × O. aureus)、长江口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trigonocephalus) 乌鳢(Channa argus)、斑点叉尾(Ietalurus punetaus)生长和肉质影响报道。高体革(Scortum barcoo)隶属鲈形目、科、革属, 是近几年我国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淡水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清除观赏鱼养殖中混入的外来物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减少其对养殖品种生长和繁殖的干扰,增加养殖效益,本研究利用大型观赏鱼池塘,通过两次投放0.16 mg·L~(-1)的"灭非灵",对罗非鱼特异性杀灭药物"灭非灵"的杀灭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浓度的"灭非灵"能有效清除池塘中的罗非鱼个体,清除率达到99%以上;且能将该药物对其他物种的危害降到最低,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对池塘中的多个养殖种产生影响,取得了特异性杀除罗非鱼的效果。与以往在实验室内的验证相比,本次实验为"灭非灵"的首次大型池塘实验,证明了"灭非灵"可以用于观赏鱼养殖中尼罗罗非鱼的特异性杀灭和控制,为以后观赏鱼行业中罗非鱼的清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外来鱼类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吉丽罗非鱼是由耐盐性较强的萨罗罗非鱼做父本与生长速度较快的尼罗罗非鱼做母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自交产生,2009年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养殖新品种。为了分析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亲本遗传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这3种罗非鱼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6对微卫星引物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180~350bp,共发现21个等位基因,鱼类群体间、微卫星座位间及等位基因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2)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指数(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等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都是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吉丽罗非鱼PIC值达到了0.657,属于高度多态性。(3)吉丽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的遗传距离要比与尼罗罗非鱼的近,萨罗罗非鱼对吉丽罗非鱼的遗传影响要大于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非鱼是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罗非鱼病害给罗非鱼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免疫防治技术在水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优势,探讨鱼体免疫系统特性和免疫应答机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就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罗非鱼病害的免疫防治技术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雄性激素诱导罗非鱼雌鱼雄性化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常称非洲鲫鱼。是一种较好的养殖品种。其缺点是养成期繁殖率过高,致使养殖种群密度过大,个体小,尤其是雌鱼口腔含卵孵化时间较长,生长比雄鱼慢很多,故迫切要求获得罗非鱼单性(雄性)养殖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来,均用人工挑选雄鱼单养或与肉食性的红眼鳟、乌鳢等混养的方  相似文献   

17.
三种台湾景观树的引种栽培及在公路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从台湾省引进的鸡冠刺桐、罗比梅、黄金串钱柳的生物学特征、栽培要点及在厦门公路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罗非鱼养殖生长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发酵饲料对罗非鱼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商品罗非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喂食浓度为10%、15%、20%的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三组罗非鱼生长情况、成活率、饲料有效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不同发酵饲料饲养的罗非鱼在成活情况上存在明显差异,饲料系数越高,罗非鱼的生产情况越好,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结论:添加适量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促进罗非鱼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检测了4口养殖前期投放或不投放芽孢杆菌制剂的罗非鱼池塘水体及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变化情况,研究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前期罗非鱼池塘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制剂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功能多样性及6大类碳源的利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但促进了水体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的利用。研究结果证实,在养殖前期投放芽孢杆菌制剂有利于改善罗非鱼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上。  相似文献   

20.
全植物蛋白饲料罗非鱼繁殖率高,难够忍受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拥挤条件,可用价格低廉的饲料进行喂养。目前罗非鱼及其混杂品种的养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营养全面的饲料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市场上出售的罗非鱼饲料类似于杂食性鱼的饲料,其中包含大量动物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