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格局和尺度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尺度的变化可能导致生态学格局的改变。入侵物种性状的变异会对种群的建立和扩散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入侵物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表型性状的尺度变异并推测可能的作用机制,在广东省开展了福寿螺的体质量、体高、体宽、壳口宽4个表型性状在城市、乡镇、生境、样方、个体5个空间尺度上变异的研究。通过拟合混合模型,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个体和样方差异解释了近80%的性状变异,生境的差异解释了除体重外其他性状的剩余变异;除体重外乡镇和城市尺度上性状的变异并不明显。结果进一步表明,区域尺度的过程如气候特征等对福寿螺表型性状变异不起主要作用;福寿螺种群特征的研究及防控的重点应考虑其遗传结构特征及局部尺度环境因素。通过不同尺度下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频度分布曲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果。  相似文献   
2.
福寿螺线粒体DNA COⅠ基因序列测定及分类地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国内6个地区共29个福寿螺(Apple Snails)个体mtDNA COⅠ基因进行了扩增和序列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报道的福寿螺6个种Pomacea canaliculata、P.insularum、P.diffusa、P.haustrum、P.paludosa、P.camena和Pila属P.conica的同源序列,对国内入侵福寿螺的分类地位与分子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mtDNA COⅠ基因序列长度为619bp,序列间未见插入和缺失,其中核苷酸多态位点99个,简约信息位点80个;碱基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23.6%、39.1%、16.6%和20.7%,A+T的含量(62.7%)明显高于C+G的含量(37.3%);6个地区的福寿螺共有13种单倍型,广州、钦州和吉安分别有3种单倍型,茂名、厦门和成都分别有2种单倍型,而广州、厦门和钦州3个地区之间共享一种单倍型。进一步的分子遗传距离分析表明,这6个地区福寿螺个体与P.diffusa、P.haustrum、P.paludosa和P.camena的遗传距离为0.114~0.191,而与P.insularum和P.canaliculata的同源性较高,其中单倍型1、2、3、7、8、10、11、12与P.canaliculata的遗传距离为0~0.074,单倍型4、5、6、9、13与P.insularum的遗传距离为0.011~0.063。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7个分支,分别为Pomacea属6个种和Pila属P.conica,其中单倍型1、2、3、7、8、10、11、12与Pomacea canaliculata聚成一支,单倍型4、5、6、9、13与P.insularum聚成一支。序列同源性、遗传距离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入侵福寿螺有P.canaliculata和P.insularum两个种,而且这两个种在入侵扩散过程中已相互混杂。本研究为今后开展福寿螺的资源调查、控制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c1r)是动物体色形成的关键调控因子,为探讨mc1r基因在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体色褪黑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首次获得橘色双冠丽鱼mc1r的cDNA全序列,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橘色双冠丽鱼体色变化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mc1r基因的表达差异。获得cDNA全长序列1 699 bp,共编码氨基酸325个,开放阅读框(ORF)为978 bp,5′非编码区(UTR)497 bp,3′非编码区(UTR)224 bp。氨基酸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橘色双冠丽鱼与人(Homo sapiens)、斑马鱼(Danion rerio)、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相似度分别为55.1%、77.1%、90.15%和96.92%。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c1r在橘色双冠丽鱼胚胎发育9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随着胚胎发育表达量逐渐减少,推测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该基因的基础表达水平即可启动参与体色细胞形成的腺苷酸循环。在"黑色-灰白色-黄色"三个体色蜕变期,mc1r在尾鳍、鳞片、皮肤的表达均呈先降低再稍升高的变化趋势,均在灰白色过渡期呈现最低值,推测这与mc1r和Agouti存在竞争性结合,及mc1r、tyr、tyr1三者是否处于适当、平衡状态有关。橘色双冠丽鱼长至近成鱼期,非正常褪黑鱼(即未完全褪黑)各组织mc1r表达量均比正常褪黑鱼(完全褪黑)高,其中皮肤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褪黑鱼(P 0.05),可见鱼体体表褪黑程度与mc1r表达量呈负相关。在成熟鱼体11个组织中mc1r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鳞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0.05),说明橘色双冠丽鱼mc1r的主要表达部位是鳞片。本研究通过了解体色变异相关基因表达特征,为鱼类体色遗传和体色改良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对酸性环境胁迫的响应差异,本文研究了壳高为5、10、15、20、25、30、40、50、60 mm的福寿螺在酸性环境下的生存行为和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当pH≥4.0时,福寿螺在7 d内的活动、产卵行为正常,其对酸性刺激的反应随酸度的增加而越发剧烈; pH=2.0条件下的半致死时间(LT50)小于pH=3.0条件下的LT_(50);壳高40 mm组福寿螺的LT50(22.95 h)最大,壳高60 mm组福寿螺的LT50(13.55 h)最小;福寿螺的死亡率存在显著的壳高差异(P0.001)和时间差异(P0.001),壳高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P0.001); pH=2.0条件下,24和30 h时,壳高40 mm组福寿螺的死亡率分别为46.67%±11.50%和53.33%±11.50%,均显著低于其他组; pH=3.0条件下,24 h时壳高60 mm组福寿螺的死亡率(86.67%±11.50%)最高,壳高5~50 mm不同大小的福寿螺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30 h时,壳高40 mm组福寿螺的死亡率(66.67%±11.50%)低于其他组,而壳高5、10、20和60 mm组的福寿螺死亡率均达100%,显著高于40 mm组的福寿螺;福寿螺的耐酸性随发育期不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形;阐明不同发育期福寿螺对逆境胁迫的差异响应,有助于从生活史上解释其生态适应性机制和入侵策略。  相似文献   
5.
叉尾斗鱼种群遗传变异与亲缘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采自珠江、鉴江、漠阳江、赣江、韩江、黄冈河、九龙江和闽江8个流域23个采样点121尾叉尾斗鱼mtDNA控制区3'端和临近序列共400bp,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地理格局。所分析序列只有13个变异位点,共有11个单倍型,碱基序列总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76,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18,均较低。珠江流域存在群体内独有单倍型,有两个广布单倍型H1和H2,分别占所有样品的19%和62%。最小进化网络图显示单倍型没有明显的亲缘地理格局,呈星状发散,H1和H2处于中心。AMOVA分析显示变异主要来自地理区内群体间,歧点分布和中性检测显示叉尾斗鱼并未经历种群扩张。结果表明叉尾斗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很低且存在地理差异;各流域个体呈混杂分布格局,现有群体可能在珠江流域有东西两个起源;推测种群最近经历严重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6.
南方鲇生长激素完整cDNA的克隆及其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RT-PCR法和3'、5'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从南方鲇脑垂体RNA克隆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cDNA。此cDNA全长1087nt(含Rloy(A)),其5'端非编码区长52nt、阅读框(Open rdading frame,ORF)长603nt、3'端非编码区长415nt。其推导的GH由200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前24个氨基酸为信号肽部分。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南方鲇(GH)与Pangasianodon gigas、Ictalurus punctatus 和Heteropneustes fossilis三种鲇类的同源性分别为97.5%和95.0%,与鲢、鳙、草、鲤鱼的GH同源性达76.0%以上,而与人的GH(I、Ⅱ)同源性最低为31.0%和29.5%。  相似文献   
7.
鱼类对水体化学变化很敏感。地震前鱼类行为异常亦为人们所重视。但鱼类行为变化,化学感觉机能和震前水体化学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很少。作者对罗非鱼行为实验研究中提出鱼类震前异常行为可能是地气等水化因素所引起。本试验测定了H_2S,SO_2,CO_2,CH_4等地震前可能地气成分对鲫鱼行为,  相似文献   
8.
软体动物贝壳表型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为探究贝壳形态特性与软体动物随水流扩散功能的相关性,实验选取9种具代表性的腹足纲和双壳纲贝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成体的壳-体质量比与静水沉降特性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质量的变异系数(C.V.=1.11)大于壳长(C.V.=0.67)、壳宽(C.V.=0.54)的变异系数;壳-体质量比具较强的种属特异性,种内变异系数小(C.V.=0.20),而种间差异极显著(P < 0.01)。受试贝类的平均壳-体质量比为0.32±0.13,陆生贝类的壳-体质量比显著小于水生贝类(P < 0.01),壳-体质量比最大的河蚬(0.54±0.06)是最小的非洲大蜗牛(0.17±0.04)的3倍,福寿螺的壳-体质量比为0.50±0.06。双壳类和螺类的沉降行为差异明显,只有中华园田螺、铜锈环棱螺和河蚬不能在静水中漂浮;沉降速度最大的河蚬((24.99±4.22)cm/s)是最小的椭圆萝卜螺((4.13±0.96)cm/s)的6倍,入侵种非洲大蜗牛((18.30±3.64)cm/s)和福寿螺((21.77±5.23)cm/s)与土著种铜锈环棱螺((19.48±3.14)cm/s)和中华园田螺((21.44±3.92)cm/s)在沉降速度上无显著差异(P < 0.01)。成体贝类的壳-体质量比与沉降速度(R2=0.28)、沉降加速度(R2=0.39)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贝类沉降特性随生活史变化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贝类进化与种群扩散中的生态水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不同生境和不同肉色福寿螺的营养成分组成差异以探讨其在综合防治中的潜在利用价值,分析了鱼塘、沟渠和水田3种生境福寿螺以及黑白肉色福寿螺的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鱼塘福寿螺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最高,沟渠福寿螺的灰分含量最高,水田福寿螺的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最低,沟渠和鱼塘福寿螺的粗蛋白含量都高于13%,鱼塘福寿螺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须氨基酸指数均最高,但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低;水田福寿螺的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沟渠福寿螺,必需氨基酸指数依次是鱼塘>水田>沟渠,白肉福寿螺的总体营养价值较黑肉福寿螺高,福寿螺的总体必需氨基酸组成与鱼粉(CP53.5%)较为接近;在利用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生境和不同肉色福寿螺营养组成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高危性外来入侵种福寿螺严重危害我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人体健康.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选取最适的生态位模型以预测福寿螺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结合福寿螺在我国的337条分布记录和年均温、年降水量等19个生物气候变量数据,本文采用MaxEnt、GARP、BIOCLIM和DOMAIN等4种生态位模型分别模拟预测了福寿螺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Kappa统计量分析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 4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福寿螺在我国的分布,其中MaxEnt模型的模拟准确度最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0.955±0.004,Kappa=0.845±0.017),其次是GARP和DOMAIN,准确度相对较小的是BIOCLIM,但其平均AUC也达0.898±0.017,平均Kappa值为0.771±0.025.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福寿螺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30° N以南地区,但其中也有部分地区地处30°N以北.适生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2%,广东、广西、湖南、重庆、浙江和福建沿海地区具有高度潜在入侵风险.本研究可以为福寿螺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并且对大尺度上外来水生生物的适生区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