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KO)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首先将30只ApoEKO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高胆固醇饮食组(对照组)、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和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各组分别给予蒸馏水或瑞舒伐他汀进行干预8周;将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染色,评估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根部粥样硬化斑块处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结果:各组小鼠均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明显小于未经治疗的小鼠(P<0.01),同时瑞舒伐他汀能明显增加粥样硬化病变处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且呈现剂效关系。结论:本实验观察到瑞舒伐他汀不仅能减小ApoEKO小鼠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能使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增多,推测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而起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鼠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ing factor,CT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左肺全切组(A)、假手术组(B)和对照组(C),每组15只。手术后6周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光镜下检测肺肌型小动脉占肺小血管百分比(SMA%)。免疫组化观察TGF-β1和CTGF在肺组织中的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TGF-β1mRNA和CT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左肺全切后复制了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引起mPAP、RVH和SMA%明显增高(P<0.05)。②左肺全切组TGF-β1和CTGF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5)。而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之间各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GF-β1和CTGF的过度表达是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共同促进了肺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3.
探讨姜黄素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 1,HO-1)过度表达协同阿托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与机制。雄性SD大鼠40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他汀组(C组)、他汀+姜黄素组(D组)、他汀+姜黄素+锌原卟啉IX(Znpp IX)组(E组)。A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B、C、D、E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液氮冻伤右颈总动脉+腹腔注射维生素D3+免疫损伤的方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10周后,C、D、E组分别给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姜黄素、阿托伐他汀+姜黄素+Znpp IX干预1周。同期处死大鼠,取血测定HO-1蛋白表达量及血脂、炎症与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并取右侧颈总动脉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与A组比较,B组的血脂水平、各项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形成较典型的易损斑块;与B组比较,C组血脂明显降低,而HO-1蛋白表达有所增加,各项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降低,颈动脉斑块减小且更稳定;D、E两组HO-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但在抗炎、抗氧化及稳定斑块效果上仅D组显著优于C组(P0.01),E组则明显不如C组而与B组相近。阿托伐他汀主要通过调脂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姜黄素能够显著诱导HO-1表达并能协同阿托伐他汀明显增强抗炎、抗氧化和稳定易损斑块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Akt/mTOR/NF-κB信号通路,探讨地龙提取物对病理性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机制。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龙低剂量组(400 mg/kg)、地龙高剂量组(800 mg/kg)和卡托普利对照组(50 mg/kg),每组6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病理性心肌肥厚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外,与模型组相同。地龙各剂量组大鼠按照体重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周。小动物超声观察大鼠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和短轴缩短率(short axis shortening rate, FS)的变化;ELISA测定大鼠血清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qRT-PCR检测心肌肥大基因(ANP、BNP和β-MHC)及促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Akt/mTOR/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地龙各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大鼠的EF、FS升高,心脏质量指数(HW、HW/BW及LVW/BW)降低,心肌肥大因子和促炎因子水平下调,且Akt/mTOR/NF...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降脂治疗的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180例AC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共3组各60例,各组患者均接受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Sanger法测序判断ApoE基因表型(E2、E3、E4表型),A组予以瑞舒伐他汀口服(10 mg/d),B组予以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20 mg/d),C组予以瑞舒伐他汀(10 mg/d)+依折麦布(10 mg/d)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评价3组各基因表型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情况、LDL-C达标率,记录药物副反应,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3组ApoE基因E2、E3、E4表型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不同ApoE基因表型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E2型>E3型>E4型;其中,3组E2表型TC、TG、LDL-C水平变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B组、C组E3表型TC、TG、LDL-C水平变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但B组、C组各指标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E4表型TC、TG、LDL-C水平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表现为C组>B组>A组。治疗后,A组LDL-C达标率为61.67%,显著低于B组的85.00%、C组的90.00%(P<0.05);其中,3组E2表型LDL-C达标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E3表型LDL-C达标率显著低于B组、C组(P<0.05),A组、B组E4表型LDL-C达标率低于C组(P<0.05)。治疗期间,仅B组出现1例ALT超出正常上限3倍,停药后可恢复正常。3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A组发生率18.33%明显高于B组5.00%、C组3.33%(P<0.05),但3组E2、E4型MACE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A组E3型MACE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5)。结论:ACS患者降脂疗效与ApoE基因表型有关,对E2表型单用瑞舒伐他汀即可取得良好降脂效果,对E3表型强化瑞舒伐他汀或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较单用瑞舒伐他汀均能提高降脂效果,而对E4表型联合依折麦布降脂效果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或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变化,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每周1次,连续8周)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将达到DCM诊断标准的大鼠分3组:①H组(卡托普利高剂量干预组,50mg/Kg.d);②L组(卡托普利低剂量干预组,25mg/Kg.d);③C组(DCM对照组)。HE染色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和间质胶原变化,RT-PCR法检测心肌MMP-2及TIM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M组心肌细胞坏死明显、胶原纤维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P<0.05);而H组和L组的胶原纤维较C组减少(P<0.05)。DCM组心肌MMP-2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H组和L组较C组降低(P<0.05)。DCM组TIMP-1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H组较C组有所增加(P<0.05)。结论 MMP-2及TIMP-1与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ACEI有降解MMP-2的作用,可以减轻心肌间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通过调节RGS6/NAD(P)H氧化酶/活性氧生成通路保护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40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组,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实验过程中动态监测大鼠体质量及血脂水平;实验结束后脉冲多普勒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组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活性氧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RGS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RGS6及NAD (P)H氧化酶活性亚单位p47phox和p67phox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大鼠体质量明显减少(P0.01),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脏E/A、LVEF、FS值降低(P0.01),心肌组织活性氧生成明显增多(P0.01),心肌组织RGS6及p47phox、p67phox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均可有效逆转上述指标的改变。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心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对RGS6/NAD(P)H氧化酶/活性氧生成通路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新西兰大白兔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三组,即:假手术组(S,n=15),心肌梗死对照组(MI,n=15),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干预组(R,n=15)MI组和R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心肌梗死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术后24h灌等量的生理盐水。瑞舒伐他汀干预组于术后24h直接灌胃法给药,给药剂量以10mg/kg*d计算。干预2周后,进行心脏超声测定,随即处死新西兰大白兔、取出心脏,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Bax在心肌梗死边缘区的蛋白表达。结果:①心脏超声检测表明干预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心肌梗死对照组降低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心肌梗死对照组增高②干预组心肌梗死边缘区Bax表达与心肌梗死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而Bcl-2表达高于心肌梗死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上调Bcl-2的表达,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l在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它们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的关系.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大鼠DM,按病程分为2、4、8、12、16、20、24周、16周胰岛素治疗(16wA)、20周胰岛素治疗(20wA)和24周胰岛索治疗(24wA)组(n=6).其中胰岛素治疗组动物从第13周起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每一时点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 h尿蛋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脏指数.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SnMll、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黏素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SnailI、TGF-β1和E-钙黏素蛋白表达.RT-PeR检测肾皮质Snaill和E-钙黏素mRNA表达.结果显示:(1)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 h尿蛋白、Scr、肾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胰岛素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DM组显著降低(P<0.01).(2)TGF-β1和Snmll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见于DM各组大鼠肾小管,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胰岛素治疗组大鼠弱阳性表达,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从16周开始在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α-SMA蛋白阳性表达,胰岛素治疗组大鼠未见α-SMA蛋白表达;DM组大鼠E-钙黏素蛋白阳性染色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3)DM组大鼠肾皮质TGF-β和Snaill蛋白以及Snaill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胰岛素治疗组大鼠则显著低于DM组(P<0.01);DM组E.钙黏素mRNA和蛋白表达与TGF-β1和Snaill呈相反变化.结果提示,TGF-βl和Snaill可能参与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问充质细胞转变,胰岛素治疗可抑制两者表达并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KO)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首先将30只ApoEKO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高胆固醇饮食组(对照组)、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和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各组分别给予蒸馏水或瑞舒伐他汀进行干预8周;将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染色,评估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根部粥样硬化斑块处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结果:各组小鼠均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明显小于未经治疗的小鼠(P〈0.01),同时瑞舒伐他汀能明显增加粥样硬化病变处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且呈现剂效关系。结论:本实验观察到瑞舒伐他汀不仅能减小ApoEKO小鼠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能使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增多,推测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而起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PTEN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肿瘤抑制因子PTEN mRNA在腹主动脉狭窄大鼠及卡托普利处理的腹主动脉狭窄大鼠左心室肌中的表达,以探讨PTEN在心肌肥厚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术制备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动物模型,于术后4周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和观察对照组、心肌肥厚组和卡托普利组大鼠左心室PTE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心肌肥厚组大鼠左心室肌PTEN mRNA表达减少;②与心肌肥厚组相比,卡托普利组大鼠左心室肌PTEN mRNA表达增加,接近对照组。结论:PTEN在心肌肥厚发生发展中可能起负调控作用,该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应用,能强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证实能减少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和安全性良好。但是对醛固酮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随机选取雌性SD大鼠共40只,在实验的前期对其进行右肾切除,术后1周用1%的氯化钠喂饮,持续4周,并随机均分为4组:CON组(对照组),ALD组(醛固酮组),ALD+SPI组(醛固酮+安体舒通组),ALD+ATO组(醛固酮+阿托伐他汀组)。颈动脉插管以测量SD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BP);SD大鼠的心肌组织用HE染色法以观察心肌的病变程度,F3BA胶原特异性染色观察并测量大鼠的心肌间质胶原分数(CVF)与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PVCA);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PDGF-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PDGFR-β)及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ALD组、ALD+SPI组、ALD+ATO组的SD大鼠的MABP值均比CON组显著要高(p0.01或p0.05);ALD组的CVF和PVCA表达水平明显比其它各组要高(p0.01或p0.05),ALD+SPI组和ALD+ATO组的CVF和PVCA表达水平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PDGF-A、PDGF-B、PDGFR-α、ED-1和OPN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ALD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或p0.05),ALD+ATO组除ED-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LD+SPI组(p0.05)外,其余与ALD+SPI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PDGF-B的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在醛固酮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阿托伐他汀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巨噬细胞的浸润,抑制OPN的表达,部分抑制PDGFs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压力负荷下辛伐他汀对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单纯模型组(n=10)和辛伐他汀组(n=10).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建立压力超负荷模型,8周后测定左室重量指数,B超检测左室形态结构,Westernblot检测心肌Ca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心肌CaNmRNA水平.结果:①单纯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心肌肥厚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辛伐他汀组心肌肥厚指数明显低于单纯模型组(P<0.05).②单纯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心肌CaN蛋白及CaNmRNS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辛伐他汀组低于单纯模型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参与干预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的通路从而抑制心肌肥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张军  温汉春  晏奎 《蛇志》2014,(1):10-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硫酸镁(MgSO4)对大鼠脑源性肺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血浆炎性因子TNF-α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及硫酸镁50mg/kg干预组(C组)、硫酸镁100mg/kg干预组(D组)、硫酸镁200mg/kg干预组(E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后,硫酸镁干预组即刻按50mg/kg 25%MgSO4腹腔注射,C组注射1次、D组注射2次、E组注射4次,每8h注射1次。A组及B组的大鼠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C组大鼠注射1次及D组大鼠注射2次MgSO4后给予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注射方法及间隔时间同E组。伤后48h测定大鼠肺组织含水量、血浆TNF-α浓度,肺组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鼠颅脑创伤后肺组织含水量均高于假手术组,以C组最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D、E组大鼠之间肺组织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D、E组大鼠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D组血浆TNF-α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E组血浆TNF-α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肺组织形态正常,肺血管无扩张,无炎症细胞浸润;B、C、D、E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可见终末支气管腔内充满炎症细胞,周围肺组织的肺泡腔内可见炎细胞浸润,肺血管扩张、充血。B、C、D、E组在炎症细胞浸润及肺毛细血管扩张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脑外伤可导致脑源性肺损伤综合征,可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硫酸镁可降低大鼠脑损伤后血浆TNF-α浓度,对肺水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心肌细胞与LDL、ox-LDL共孵育,分别于0h、6h、12h、24h、48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和bFGF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和LDL组相比,ox-LDL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和bFGF表达增加(P<0.01)。结论:ox-LDL能够刺激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分泌TGF-β1和bFGF,其在心肌纤维化的进展中可能到起较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室重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SD级大鼠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予以生理盐水(5 m L/d)连续灌胃7d处理,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kg·d)连续灌胃7 d,上述干预结束后,缺血再灌注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大鼠通过阻断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式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较三组大鼠心室重构指标水平、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的左室相对重量、右室相对重量、室间隔厚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乳酸脱氧酶(LDH)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上述指标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缺血再灌注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白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水平低于假手术组,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IL-10、SOD水平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可有效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室重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及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清洁剂SD大鼠经高脂饮食冠心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7只。空白组大鼠未经处理,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体重灌胃,1天一次连续4周;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体重灌胃,1天一次连续4周。4周后处死大鼠并取大鼠心肌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12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大鼠心肌凋亡比较空白组、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3.72±0.89)%、(3.84±1.01)%和(1.47±0.62)%,阿托伐他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1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与对照组(P0.05),而空白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12表达来阻断心肌细胞凋亡途径的激活。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心肌病是极度危险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大鼠组(15只),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茵素造模,正常组大鼠(15只),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成模4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大鼠心肌细胞纤维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同时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心肌细胞中凝血酶1(TS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进行观察.糖尿病大鼠成模前,两组动物的体重、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间无显著差异(P>0.05).成模四周后,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体重、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结构有明显改变.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内TSP-1和TGF-β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TSP-1和TGF-β在糖尿痛大鼠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糖尿病心肌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动脉硬化脑梗死(ACI)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及血清OX40L和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名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20 mg治疗组(A组)和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组(B组),应用Q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及血清OX40L和hs-CRP的水平.结果:A组与B组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下降幅度比较(P<0.01)及血清sOX40L和CRP水平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比较A组降低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人急性期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能更明显的降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及血清OX40L和CRP的水平,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早期服用较大剂量的他汀药物治疗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组)、C组(KATP开放剂治疗组)及D组(KATP开放剂 阻断剂治疗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并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1)C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B、D组(P<0.01),B、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C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B、D组显著减轻(P<0.05),B、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C组神经元凋亡数较B、D组显著减少(P<0.01),B、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C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少于B、D组(P<0.01),B、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ATP通道开放剂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