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点新闻     
《生命世界》2005,(11):7-7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1918~1919年期间造成全球5000万人死亡的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与目前在亚太地区发现的禽流感H5N1病毒存在同样的基因变异,从而说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完全有可能成为与“西班牙流感”一样具有杀伤力的世界性超级病毒。根据病毒的遗传基因序列,科学家还首次复原了“西班牙流感”病毒,并揭示其危害性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2.
序言     
<正>"流感"一词,对于我们从来都不是很陌生。季节性流感、大流感、禽流感等词汇经常会成为新闻头条,人类与流感已经成为并存的"朋友"。继2009-H1N1流感大流行之后,2013年春天发生的H7N9禽流感感染人事件再次提醒人们,流感病毒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与灾难,同时也为流感相关科学研究提出了重要的科学命题: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如何,临床表现如何,如何实现跨种传播;同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5N1的流行特征如何;另外,能为H7N9和H5N1禽流感病毒提  相似文献   

3.
人禽流感(human-avian influenza)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感染人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能够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主要有H5、H7、H9和H10亚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A(H5N1)、A(H7N9)、A(H10N8)与重症季节性流感临床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重症肺炎,病死率高。人禽流感与重症季节性流感和重症新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但人禽流感临床表现更重。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是造成流感经常流行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人流感病毒的来源与禽流感病毒的存在密切相关.最近出现的禽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人的事件,预示引起下一次爆发的流感病毒流行可能直接来源于禽流感病毒.因人类对新出现的病毒缺乏免疫力,开发有效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流行的关键.对流感灭活疫苗包括灭活疫苗有效成分的改良,H5N1、H9N2型人.禽流感疫苗研究和应用反向遗传技术制备流感灭活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流感在人群中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发以来,流感病毒已经导致了五次人群中的大规模流行,除西班牙流感外,还有1957年由H2N2病毒引发的亚洲流感、1968年由H3N2病毒引发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的俄罗斯流感和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而西班牙流感、俄罗斯流感和墨西哥流感三次流感的大流行均是由H1N1病毒毒株引起。此外,许多局部人群中的小规模流行与感染也被证实是流感病毒直接经人与人之间传播所导致。本文将主要对五次人流感的大规模爆发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局部流行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病毒序列特征作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科研人员合作,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康复者体内抗体识别和保护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布于《自然-通讯》。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流感病毒HA是保护性抗体识别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科学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感染者体内保护性抗体识别的靶点、结构与功能特征知之甚少。本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康复者体内的抗体反应进行了系统评估。在获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性。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基因,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将此序列与数据库中不同时间、地点、宿主来源的H5N1亚型流感毒株NS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获得了678bp的NS1全长基因,可编码225个氨基酸;其与毒株A/chicken/Jilin/hq/2003的同源性最高,二者的核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1%。比对分析发现,该毒株NS1基因在第238-252位有15个核苷酸的缺失;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与1997年香港流行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分支。结论:克隆了一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并初步分析了其序列特性,为进一步研究NS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ODC)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其合作实验室、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医务人员、人口统计登记处合作,对监测流感疫情和检测流感病毒流行株的抗原性变化进行监督。2002~2003年流感流行季节,甲型流感(H1N1、H1N2、H3N2)和乙型流感在北半球共同传播。香港和荷兰分别报告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和H7N7。在美国,2002~2003年流感流行季节疫情较轻;甲型流感(H1)和乙型流感病毒广泛传播,主要病毒因地区和时间而异。本概述2002~2003年流感流行季节美国和全球的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9.
2013年初在中国长三角地区首次发现一种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可导致人的感染和死亡。该病毒是由H7、N9以及H9N2禽流感病毒重配而成,病毒传播到其他地区之后仍与当地的H9N2病毒不断重配,产生不同的基因型。H7N9禽流感病毒特殊的双受体结合特性是其突破种属屏障感染人的重要机制,也是该病毒比H5N1禽流感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原因,这种受体特性的分子基础主要与病毒HA蛋白的Q226L和G186V突变有关。H7N9病毒对禽类不致病,但人感染后的病死率超过30%。人群没有免疫力、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免疫病理以及病毒在肺部组织的高效复制是导致人感染H7N9病毒后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雪貂动物模型研究也表明该病毒能够在雪貂中有效复制和接触传播。因此,H7N9禽流感病毒导致流感大流行的风险不容忽视,对动物和人群中H7N9禽流感病毒的监测不容松懈。  相似文献   

10.
杨正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3):285-288,F0003
2009年春季,墨西哥流感暴发,并很快传播至其邻邦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病原是携带有H1N1亚型抗原的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段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是常见引起猪流感的型别,也同样是1918西班牙流感的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禽流感病毒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及进化关系,为禽流感的防控和疫苗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17种流感亚型病毒基因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及聚类分析。结果: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偏好使用UUC、CUU、CUC、AUA、UCU、ACU、CAA和UGC等8个密码子。聚类分析表明,H7N9病毒与H7N3、H5N1、H9N2、H11N9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不同年份的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中,H7N9(2013)病毒与H7N9(2009)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其他年份发生的H7N9病毒的亲缘关系均较远。结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碱基组成上偏爱使用以A或U结尾的密码子,具有独特的密码子使用特性;H7N9(2013)病毒并不是起源于以往发生过的H7N9病毒的突变,而是随病毒进化出现的新重配病毒。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华东地区家鸭内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情况,对2002~2006年分离自华东地区家鸭的3种主要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2株H1N1、10株H3N1和14株H5N1,共26株病毒的NA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家鸭中的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正处于不断进化状态中。14株H5N1禽流感病毒均在NA的茎部缺失20个氨基酸(49~68位),而其他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的NA都未见发生此缺失。H3N1病毒可能与H1N1病毒发生了NA基因的重排,但是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华东地区家鸭中H5N1禽流感参与了基因重排。  相似文献   

13.
《生物磁学》2013,(25):I0002-I0002
中国科学家6月2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上的研究论文称,H7N9禽流感患者死亡风险远低于人感染H5N1禽流感。但高于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2013年3月中国爆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雪貂体内进行致病性及传播力的研究,并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进行比较。方法对新发H7N9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雪貂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呼吸道排毒情况,组织病理学变化等进行评价和比较,并对H7N9毒株在雪貂群体中的传播力进行研究。结果雪貂模型的临床症状、死亡率、病毒传播以及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H7N9病毒的致病性低于H5N1,与2009年起源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当。新发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在雪貂的呼吸道、心脏、肝脏以及嗅球进行复制。值得注意的是H7N9禽流感可以通过飞沫在雪貂间进行低水平的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病毒基因组内有多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较H5N1禽流感病毒低,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相当,H7N9禽流感病毒可在雪貂间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科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夏咸柱近日表示,疫苗是禽流感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但由于病毒抗体漂移引起病毒的变异,生产应对当前流行株的疫苗至少需要4个月,这当然也包括H5N1抗原变异株。因此,在流感大流行的早期阶段应用抗病毒药物有助于控制疫情。WHO正准备利用现有的流感实验室网络,建立测定抗病毒药物敏感性检测机制,我国更有必要对国内的H5N1禽流感病毒株进行药物筛选与调查,为药物储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H5N1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中广泛流行,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997年香港地区首次出现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2003年之后多个国家相继出现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目前已有16个国家650人感染发病,患者死亡率高达60%以上。随着H5N1禽流感病毒的持续流行与进化,该病毒仍然对公共卫生具有严重威胁。综述了H5N1禽流感病毒的进化特点、流行情况以及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生理通讯》2005,24(5):125-125
为了抗击禽流感大规模暴发,科学家想尽了一切办法。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下属的一家实验室为此复活了一种致命病毒,这种病毒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吞噬了数千万人的生命。科学家10月5日公布的报告说,初步分析显示这种于1918年至1919年间肆虐世界的H1N1型“西班牙流感”病毒,其本身就是一种传染给人体的食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各地疑似流感发病猪分离到10株流感病毒,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均为A型流感病毒H9N2亚型。将其中一株Sw/SD/1/2003(H9N2)的血凝素全基因(HA)进行克隆与测序,与GenBank收录的其它猪流感和禽流感H9N2亚型的HA基因进行比较,发现Sw/SD/1/2003(H9N2)的血凝素基因在核苷酸序列方面同广西1999年分离的禽流感毒株Ck/GX/99(H9N2)和2000年云南分离的禽流感毒株Ck/YN/2000(H9N2)的同源性最高;进化树分析表明Sw/SD/1/2003(H9N2)起源于禽源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Sw/SD/1/2003的HA氨基酸裂解位点与其他H9N2亚型不问,Sw/SD/1/2003的HA氨基酸裂解位点是R-S-L-R-G,而其它猪流感和禽流感H9N2亚型都是R-S-S-R-G。  相似文献   

19.
A型猪流感病毒山东分离株鉴定及其H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各地疑似流感发病猪分离到10株流感病毒,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均为A型流感病毒H9N2亚型.将其中一株Sw/SD/1/2003(H9N2)的血凝素全基因(HA)进行克隆与测序,与GenBank收录的其它猪流感和禽流感H9N2 亚型的HA基因进行比较,发现Sw/SD/1/2003(H9N2)的血凝素基因在核苷酸序列方面同广西1999年分离的禽流感毒株Ck/GX/99(H9N2)和2000年云南分离的禽流感毒株Ck/YN/2000(H9N2)的同源性最高;进化树分析表明Sw/SD/1/2003 (H9N2) 起源于禽源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Sw/SD/1/2003 的HA氨基酸裂解位点与其他H9N2亚型不同,Sw/SD/1/2003 的HA氨基酸裂解位点是R-S-L-R-G, 而其它猪流感和禽流感H9N2亚型都是R-S-S-R-G.  相似文献   

20.
建立以Real-time PCR为基础的新型高致病性A(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检测方法。针对2016年6月起频繁暴发的H5N8禽流感疫情,从GenBank和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GISAID)下载2014年以来的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A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在相对保守区域设计适用于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RT-PCR)的引物和探针。选用28株不同NA亚型的流感病毒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引物探针组合能够特异性检测高致病性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A基因。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引物探针组合能检出最低23个拷贝的RNA。本文建立了高致病性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特异性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A型流感病毒M基因、H5基因检测引物探针的最低检测限一致,可以组合用于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