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平滑肌细胞(sm ooth m uscle cell,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SMC,观察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nativ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N-HDL)及氧化修饰HDL(oxidized HDL,OX-HDL)对培养人主动脉SMC 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N-HDL对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无影响(P> 0.05);(2)OX-HDL使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01),其表达量随时间(2、12、24 h)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O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其刺激SM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动脉平滑肌细胞(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脂蛋白和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SMC增殖的影响以及SMC增殖与原癌基因异常表达的关系是当前AS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在建立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观察了LDL,VLDL及HDL和相应的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培养人SMCfos,myc,erb-B原癌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HDL对SMCfos,myc基因表达无影响;②LDL和VLDL有使这些基因表达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OX-VLDL,OX-VLDL和OX-HDL有使SMCfos,myc基因表达显著增强的作用(P<0.01),且其作用较相应的天然脂蛋白大(P<0.01).上述结果说明:LDL,VLDL,OX-LDL,OX-VLDL和0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刺激SMCfos和myc癌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深红酵母转化反式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深红酵母As2.279产生L-苯丙氨酸解氨酸(PAL)的条件、转化反式 桂酸(tCa)生成L-苯丙氨酸(L-Phe)的条件以及几种因素对PAL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转化条件为:1.0%t-Ca,8mol/L氨,pH10.0,30℃。在转化液中加入还原剂和充入N2有利于提高酶的稳定性,在此条件下可一次转化64%的t-Ca,保留60%的酶活。生成L-Phe浓度为5.8g/L。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和阿片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利用抗体免疫沉淀技术研究了CCK-8与NDAP(k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脑(去皮层和小脑)和脊髓背柱组织Fos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mol/LCCK-8可显著刺激脑和脊髓组织中Fos蛋白增加(分别是对照组的3.8倍和3.6倍)。相同浓度的NDAP对Fos蛋白的生成亦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分别是对照组的2.7倍和2.6倍。CCK-8和NDAP共同处理组织,Fos蛋白生成水平相似(脑)或高于(脊髓)CCK~-8单独诱导的水平。结果表明,CCK-8和NDAP均可直接诱导大鼠脑和脊髓组织c-fos的表达,它们对c-fos表达的相互作用在脑和脊髓中呈现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紫菀活性酰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中药紫菀(Astertartaricus)根中分离了一个有钙拮抗活性的酰胺类化合物。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分别经苯甲酰化,甲酯化并还原,然后用DCC法缩合再乙酰化,合成了该化合物,证明其结构为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  相似文献   

6.
用Kunkel突变法,将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cDNA基因中编码Pro155—Lys158的片段定点突变,并将此突变的scu-PA(tscu-PA)的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CM-β-neo中,与pCM-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获得的稳定表达株在无血清培养基中24h的表达量为620IU/106细胞.经锌离子螯合Sepharose亲和层析得到tscu-PA纯品.SDS-PAGE显示tscu-PA分子量为53kD左右,与预期的结果相符.tscu-PA是由凝血酶激活而不是由纤溶酶激活,但激活后也能转变为双链分子(tcu-PA).tscu-PA仍保持了scu-PA的血纤维蛋白亲和性.酶动力学研究表明,激活后的tscu-PA水解S2444的Km和Kcat值与高分子量尿激酶(HUK)相似.体外溶栓实验结果表明,tscu-PA可以选择性地溶解富含凝血酶的血凝块,对贫凝血酶的血凝块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7.
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我们在建立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观察了LDL,VLDL及HDL和相应的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培养人SMCsis,jun,H-ras原癌基因及Rb抗癌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HDL对SMCsis,jun,ras基因表达无影响;(2)LDL和VLDL有使这些基因表达增加的趋势;(3)ox-LDL,ox-VLDL和ox-HDL具有使SMCsis,jun,和ras基因表达显著增强的作用(P<0.01),且其作用较相应的天然脂蛋白大(P<0.01);(4)天然和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Rb基因表达均无影响。据上述结果推测:LDL,VLDL,ox-LDL,ox-VLDL和o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刺激SMCsis,jun和ras原癌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部分裸子植物叶片总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艇  苏应娟  黄超  朱建明   《广西植物》1999,19(4):367-372
采用SDS- PAGE 技术, 分析了红豆杉科(Taxaceae) 植物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var- mairei (Lemee et Levl-) Cheng et L-K-Fu) 、穗花杉( 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Pil ger) 、云南穗花杉( A- yunnanensis Li) 、白豆杉( Pseudotaxuschienii(Cheng) Cheng) 以及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植物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 、粗榧( C-sinensis (Rehd-etWils-) Li) 、海南粗榧( C-hainanensis Li) 、篦子三尖杉( C-oliveri Mast-) 和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植 物罗汉松 (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 Thunb- ) D-Don) 、鸡毛 松( P-imbricatus Bl-) 、竹柏( P- nagi(Thunb-) Zoll) 、陆均松( Dacrydium pierrei Hickel) 共12 种植物的叶片蛋白, 在蛋白质水平上采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顺磁性自旋标记技术,探测在表面活性剂CHAPS(3-〔(3-Cholamidopropyl)dimethyl-ammonio〕propanesulfonic acid)作用下,紫膜脂双层微环境的物理参数(序参数S和旋转相关不同。表层序参数S值随CHAP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深层旋转相关时间τc值开始随CHAP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CHAPS浓度为5mmol/L时,τc值呈现最大值,随着CHA  相似文献   

10.
系统感染TMV (tobacco m osaic virus)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胞外蛋白提取液经冰冻干燥浓缩、- 20℃丙酮沉淀、CM-Sephadex C-25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纯化,获得PAGE均一的β-1,3-葡聚糖酶.SDS-PAGE证明,它包含分子量为36 kD 和27 kD的两个同工酶.以昆布多糖为底物,酶的最适pH 在4.8—5.2之间,在pH 4—8稳定;酶的最适温度在30—40℃之间,在40℃保温1h 后酶活性不变;Km 值为9.2 m g/m L.在系统感染TMV 的番茄叶胞外蛋白提取液中,有分子量为22 kD、27 kD和36 kD的3个β-1,3-葡聚糖酶同工酶  相似文献   

11.
地衣芽孢杆菌1Baciuus Licheniformis)BL-306产生的胞外β-甘露聚糖酶经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G100柱凝胶过滤和DEAE-纤维素柱再层析分离纯化,得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均一样品。用SDS-PAGE测得纯化后β-甘露聚糖酶分子量为26000道尔顿。用凝胶等电聚焦电泳(PAGEIEF)测得等电点PI为5.0。该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及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应用3H-TdR参入、Northernblot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放射免疫分析(RIA)、和紫外比色法等技术观察了人主动脉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hASMC和hUVECDNA合成的作用及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PDGF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1(ET-1)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和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的影响,结果显示,HSPG明显抑制培养的hASMC基础的DNA合成(cpm值为:10385±3263vs,25541±6421,P<0.01)及外源性PDGF诱导的DNA合成(cpm值为:9878±1947vs.13481±44l0,P<0.05);抑制PDGFA链、TGF-Bp和ET-1mRNA表达,提高PDGFa和β受体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hASMC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推测HSPG抑制PDGFA链、TGF-β及ET-1mRNA表达,降低ACE活性及AngⅡ浓度是其抑制hASMC增殖的重要机  相似文献   

13.
从石竹科植物多荚草(Polycarpon prostratum(Forssk.)Aschers.et Schwein.ex Aschers)中分离得到3个新的柴胡皂甙类化合物:prostratoside A ̄C(1 ̄3)。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3-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下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叶片中多胺代谢与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ODAP)积累的相关关系,利用聚乙二醇(PEG)对山黧豆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同时加入腐胺(Put),α-二氟甲基精氨酸(DFMA)和Put+DFMA。实验结果表明,随PEG处理时间的延长,山黧豆幼苗叶片中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逐渐增加,特别是Spm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对黄瓜叶片抗氧化剂酶系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分析了水杨酸(SA)对黄瓜(CucumissativusL.)叶片抗氧化剂酶系活性及活性氧水平的调节作用。不同浓度的SA(0.5mmol/L、1mmol/L、2.5mmol/L、5mmol/L)均能显著地提高被处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而且还能诱导同株的非处理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增加。用1mmol/LSA处理第一片真叶,在处理后6~72h,POD活性增加了22%~67%,同株非处理的第二片真叶POD活性增加了14%~86%,但是,在SA处理后3h之前以及处理96h之后,POD活性没有变化。SA能够显著降低超氧物阴离子含量和提高过氧化氢水平,但它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抑制作用很弱,表明SA提高体内过氧化氢含量的原因主要是通过提高SOD活性而不是抑制CAT活性。同工酶分析表明,SA不能诱导新的SOD同工酶,但可以诱导新的POD同工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表达苯丙氨酸脱氨酸(PAL)(EC4.3.1.5),并应用此酶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方法是将欧芹苯丙氨酸脱氨酶cDNA亚克隆到组成型表达载体pMG36e启动子P32下游,以菌落PCR法鉴定插一段的大小和方向都正确的克隆,进而以HPLC检测肉桂酸浓度的方法鉴别重组质粒有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的酶活力。结果获得能表达PAL酶活性的阳性克隆,在PH10,含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9-蒽羧酶(9-AC)对豚鼠以肌动作电位(AP)和L型Ca电流(Lca)的影响。方法:电流钳配合制霉菌素膜等孔方法记录心室肌动作电位,用全细胞式膜片钳(Whole cell recording)技术记录Lca。结果:在低CI^-状态下,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可使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延长。9-AC单独使用时对AP无作用,但在ISO的作用下,蛋白磷酸酶抑制剂9-A  相似文献   

18.
种子引发提高小麦抗渗透胁迫能力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种子经渗透势-0.8MPa或-1.2MPaPEG-6000处理后,抗旱性不同小麦(TriticumaestivumL.)“晋麦33”和“84G6”种子萌发率均有提高,种子电解质外渗率明显降低,种子萌发适应渗透胁迫能力提高,种子可溶蛋白质含量、PAL和POD活性显著增加,“晋麦33”种子CAT活性增加,两品种幼苗PAL、POD和CAT活性也均有提高,但“84G6”种子CAT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番茄叶片胞外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的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系统感染TMV(tobacco m osaic virus)的番茄叶胞外蛋白提取液中纯化的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为材料,研究了该酶的部分性质。以p-硝基苯基-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pNP-β-D-GlcNAc)或p-硝基苯基-N-乙酰-β-D-氨基半乳糖苷(pNP-β-D-GalNAc)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在4.8—5.0 之间,最适温度在44—47℃之间。对酶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温度对酶的热变性作用表现为两相变性曲线,Km 值分别为0.36 m m ol/L (pNP-β-D-GlcNAc为底物)和0.67 m m ol/L (pNP-β-D-GalNAc 为底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GalNAc)是酶活性的竞争性抑制剂,Ag+ 和Hg2+ 是酶活性的强抑制剂,金属离子Fe2+ 、Fe3+ 和Cu2+ 也抑制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孢杆菌中性内切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三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M9602产生的中性内切β-甘露聚糖酶(endo-β-1,4-D-mannan mannanohydrolaes,EC,3.2.1.78)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纤维素(DE22)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电泳纯的样品,提纯了45.5倍,收率为5.9%。用SDS-PAGE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35kD。用PAGEIEF测得其等电点pⅠ为4.5。酶反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