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PCR法检测对虾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夏春  黄捷 《微生物学报》1999,39(2):171-173
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HHNBV)[1]、对虾杆状DNA病毒(PRDV)[2]和白斑杆状病毒(WSBV)[3]是近年来引起全球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这三种病毒同属杆状病毒属C杆状病毒亚群中的新病毒,在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特征上十分类似,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2.
原位杂交研究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在虾体内感染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WSSV)核酸探针,与人工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的对虾组织样品进行原位杂交,以动态研究病毒从侵染至对虾以病死亡的过程。将典型感染WSSV的病虾组织投喂健康对虾,结果显示:WSSV道德通过侵染消化道上皮进入虾体内增殖,此后随着细胞裂解、病毒粒子释放,游离的粒子伴随血淋巴循环进而杂其它靶组织,直至对虾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虾杆状病毒基因克隆及探针制备与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收集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病虾样品中分离到一种杆状病毒,经负染在电镜下观察,完整病毒粒子大小为110×280~320nm。病毒核酸经EcoRI酶切,克隆到pUC18质粒上,经筛选得到两个克隆L46、M13,克隆片段分别为2.14kb和3.58kb。将这两个基因片段和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hiteSpotSyndromeBaculovirus,简称WSSV)基因克隆片段A26制备探针,共同用点杂交法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病虾样品进行检测,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对虾杆状病毒的分布,并确定中国对虾杆状病毒与WSSV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SpltNPV)属于杆状病毒科核多角体属的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亚属。它是一种能引起斜纹夜蛾幼虫病理性死亡并导致病毒病流行的双链DNA病毒。SpltNPV主要通过垂直传播方式在斜纹夜蛾世代间传播 ,但目前尚未明确SpltNPV是通过卵表或者卵内进行传播。为了检测染毒亲代所产的卵内是否存在SpltNPV ,首先要消除卵表核多角体病毒的污染。本实验使用高灵敏度的PCR法检测卵表所带有的核多角体 ,只需有 3~ 4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国学者对人工养殖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病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 5] ,本试验应用螯虾这一动物模型[6] ,利用斑点杂交方法 ,研究了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 ,前称无包埋体对虾病毒Non -Occluded -ShrimpVirusNOSV )青岛株在螯虾体内的动态分布 ,为研究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增殖致病机理提供了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克氏原螯虾 (Cambarusproclarkii ,以下简称螯虾 ) 40尾 ,购自南京某农贸市场 ,实验室饲养一周以上 ,健康存活。1.2 种毒处理及接种白斑综合征病毒青岛株 (…  相似文献   

6.
杆状病毒DNA解旋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解旋酶 (helicase)是DNA复制过程中一类重要的酶 ,负责打开DNA双链 ,并参与新生链的合成 ,在DNA修复和重组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杆状病毒DNA解旋酶除了参与DNA复制外 ,对于晚期基因的转录、关闭宿主蛋白质合成及决定杆状病毒宿主域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1.杆状病毒解旋酶的结构目前已有 5种杆状病毒的DNA解旋酶基因得到克隆并测序 ,分别是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 ,黄杉毒蛾核多角体病毒 (OpMNPV) ,家蚕核多角体病毒 (BmNPV)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MNPV)及粉…  相似文献   

7.
石晓宏  杭长寿 《病毒学报》1995,11(2):124-130
应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成功地表达了汉滩病毒76-118株(HTNV)核壳蛋白,将HTNVS基因插入杆状病毒转染质粒pAcYMIB的多角体基因启动子下游附近,与经Bsu361酶切线性化的杆状病毒(AcVEPA)DNA共同转染S19细胞,经空斑筛选获得了高效表达NP的重组杆状病毒(AcVHanS)。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表达产物与HTNV毒粒NP分子量均为50KD左右,紫外扫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丁真菌传杆状病毒组(Furovirus)四个病毒成员,即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甜菜土传病毒(BSBV)、花生丛生病毒印度株系(PCA-I)以及非洲株系(PCA-A)和小麦土传花叶病毒(SBWMV)所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这四种病毒在病毒粒子聚集的结构,是否引起细胞膜聚集及聚集的结构,过氧化物酶体泡状物的形成与否及结构均有差异。另外,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或分离物所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金由辛 《生命的化学》2000,20(4):145-146
Sasaki等在ProcNatlAcadSciUSA 2 0 0 0年第 4期上报道了一种不依赖甲硫氨酸的翻译起始方式[1] 。PSIV (Plautiastaliintestinevirus)是一种昆虫RNA病毒 ,属蟋蟀麻痹样病毒组 (Cricketparalysis likeviruses) ,为正链RNA病毒。属于该组的还有DCV、RhPV、HiPV等。该组病毒的理化性质与哺乳动物的小RNA病毒 (picornavirus)相似 ,但基因图 1  (A)PSIV基因组结构 ;(B)预测的外壳蛋白编码区上游的茎环结构组织不同。…  相似文献   

10.
将中国株HIV-1B亚型gp120全基因序列克隆到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I中多角体启动子下游,构建成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I-gp120,利用细菌/杆状病毒(Bac to Bac)表达系统筛选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Sf9中高效表达了HIV-1的外膜糖蛋白gp120,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一致,证明表达了2种糖基化程度不同的gp120。  相似文献   

11.
昆虫杆状病毒基因工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出现的昆虫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 ,在国内外研究与应用发展很快 ,笔者就这一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1 杆状病毒基因的原核及真核系统表达粉纹夜蛾 (Trichoplusiani)颗粒体病毒 (TnGV)编码的病毒增强因子 (viralenhancingfactor,VEF)基因是第一个被克隆、测序的昆虫病毒增效基因[1] ,该基因含有 3,5 5 6bp (GenBankD12 6 17) ,G +C为 46 5 % ,编码的增效蛋白由 90 1aa(GVenPeptBAA0 2 141)组成。 1998年Rincon -Castro等该基因插入苜蓿尺蠖 (Aut…  相似文献   

12.
将蓝舌病毒(BTV)13型S7与L3基因同时插入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EastBacDual,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vBacBTVP37。该病毒在昆虫细胞中同时高水平表达BTV13 VP3与VP7蛋白,可以高效自动装配出20面体的60 ̄70nm空心颗粒。分析表明,所获颗粒为空心的BTV核心样颗粒(CLP),其成分为VP3与VP7,不含BTV其它任何蛋白与核酸。这种装配需要VP3与VP7的共同参与,二者缺  相似文献   

13.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Euproctispseudoconsper saNuclearPolyhedrosisVirus简称EpMPV) ,属于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 ,能使茶毛虫染病死亡。EpNPV据报道最初由日本学者于 195 7年发现[1] ,随后在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关报道[2 ] ;我国在贵州、湖北、广西和云南等地也有发现 ,并在EpNPV病毒杀虫剂的大田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3] 。本文以苜蓿丫纹夜蛾多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californicaMNPV…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信号肽的可溶性人干细胞因子(hSCF)cDNA 基因重组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941 中,重组转移载体pVL941SCF与野生型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DNA 共转染草地夜蛾细胞Sf9 后,通过体内同源重组构建了重组病毒AcNPVSCF。Southern 杂交表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含有hSCF基因片段。重组病毒感染单层Sf9 细胞后,表达产物分泌到胞外培养液中。用MTT 比色法和TF1 细胞株测定表达产物与IL3 的协同效应,测得感染重组病毒的培养细胞第三天表达量为1970 units/m L培养液。Westernblotting 分析可见分子量为18 ×103 、20 ×103 和22 ×103 三条带。  相似文献   

15.
养殖对虾一种新杆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超薄切片、负染色和蔗糖梯度超离心技术,在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的对虾肝、肠、淋巴样器官、鳃和肌肉组织中,发现并纯化了一种新杆状病毒.该病毒直径96~112nm,是已知对虾病毒中最粗的一种.中央是高电子密度的核心,外裹衣壳和囊膜,两膜之间有宽阔的间隙,这是已报道的任何一种对虾杆状病毒所没有的.纯化的病毒核衣壳表面有螺旋排列的亚单位,这也是本病毒特有的.主要靶细胞是淋巴样细胞,未在肝、肠和鳃上皮细胞中观察到,这与对虾杆状病毒无一例外地侵染某一种上皮细胞迥然不同.病毒仅在靶细胞核内增殖,不形成封入体或包涵体,它是一种迄今未曾报道的新病毒,称之为“淋巴样细胞核型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白细胞介素 1受体(IL-1R)结合而起作用。以杆状病毒为载体在昆虫细胞中克隆表达了小鼠I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 RI)基因。以NIH/3T3细胞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小鼠sIL-IRI的cDNA,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GP67B,将转移重组质粒与野生病毒ACNPV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经同源重组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ACNPV。应用经纯化的rAcNPV感染昆虫细胞Sf9,表达获得重组的sIL-1RI。经对亲和层析样品的SDS-PAGE分析和对IL-1β生物活性阻断作用实验证实,表达产物能够与其配基结合,并且能够分泌至细胞培养上清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exiguanuclearpolyhedresisvirus,SeN PV)美国分离株的形态学观察、宿主范围的测定、活体生物测定及其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山大学分离株的毒力、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比较等研究结果。以喂饲法用SeNPV美国分离株感染 4龄初甜菜夜蛾幼虫 ,收集具典型病症的虫尸并提纯多角体。取纯多角体进行包埋、切片。电镜观察表明 ,此甜菜夜蛾NPV为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用SeNPV美国分离株以 1 .3× 1 0 7PIBs/mL分别感染甜菜夜蛾…  相似文献   

18.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完成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lituramulti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基因组全序列测定。SpltMNPV基因组全长 1 39341bp ,碱基组成中G C含量为 42 .7% ,与已发表的Spodopteraexiguamulti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 (SeMNPV) (44 % )和Bombyxmori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 (40 % )相似 ,而与Lymantriadisparmulti capsi…  相似文献   

19.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lituranuclearpolyhedrosisvirus ,简称SpltNPV)杀虫剂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 ,主要用于防治多食性的重要经济害虫斜纹夜蛾 ,同时兼治其它一些鳞翅目害虫。该产品主要由SpltNPV、增效剂、填料等组成。本文研究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ltNPV)、增效剂以及两者混配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在室温条件下 ,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随病毒浓度或增效剂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增效剂和SpltNPV混配后 ,对斜纹夜蛾幼虫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20.
昆虫杆状病毒增效蛋白(enhancin)曾被称为病毒促进因子(synergisticfactor,SyF)或病毒增效因子(viralenhancingfactor,VEF),它长期以来被认为只存在于昆虫颗粒体病毒(Granulosisvirus,GV)中的一类蛋白质,已知有8种GV中含有增效蛋白。自Tanada[1~4]1959年从美洲一星粘虫(Pseudaletiaunipuncta,Pu)GV中分离出增效蛋白并证实它有增强PuMNPV的感染力后,一直很受人们关注。从它的作用机理到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