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据资料记载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 movaczealandiae)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天山、东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等地,为旅鸟或冬候鸟。1980年10月12日在四川南充县小龙门的嘉陵江河漫滩上采获一只雌性标本,为四川鸟类新纪录。体重255克,全长331、翼长206、嘴峰84、跗蹠52、尾长66毫米。嘴长于尾而略上翘,头及上体以褐色为主;眉纹白色;尾褐色而具白色横斑;喉白色,前胸浅褐色,下体其余部分白色。虹膜暗褐色;嘴的端部黑色,其余部分红色;胫的裸出部及跗蹠均为黑色。四川发现斑尾塍鹬@余志伟$四川师范学院!南充…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生物学通报》2011,(2):52-52
南非企鹅,又名斑嘴环企鹅,学名Spheniscus demersus,英文名Jackass Penguino体长66—70cm.上体黑色,下体白色。喙黑色,上有灰色的斑纹。头部为黑色,眼上有粉红色的腺体。额部两侧各有一白色的带纹,经眼睛的上方和两颊.在上胸部汇合。有一条黑色半圆形宽带从胸部延伸到腹部两侧,  相似文献   

3.
1984年11月8日在四川若尔盖县辖曼乡采获一只雌性成鸟,经鉴定为斑背潜鸭Aytha marila。此鸟体重850克;全长450、嘴峰46、翅210、尾58、跗蹠34毫米。嘴的基部至额及颊有一宽阔的灰白环带;头、颈、背、腰及肩褐色;下背及肩有白色小点和蠹状纹;尾上覆羽及尾羽黑褐色;两翅黑褐具白色翼镜。颏、喉、前颈灰白,密布褐色点斑;胸及下腹褐色,具灰白色羽端,形成鳞状斑纹;腹及腋羽白色;两胁浅褐;尾下覆羽白色,具褐色点斑。嘴、脚均青灰色。此鸟栖息于高原湖泊中。海拔3400米。常与白眼潜鸭混群活动。食物全为甲壳类。据资料记载,斑嘴潜鸭繁殖于亚洲和欧…  相似文献   

4.
福建鸟类新纪录——黑翅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2月15日,在长乐县文武沙的田野电线杆上采到1只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vociferus),系福建鸟类新纪录。1990—1991年曾在福州琅岐岛和长乐县梅花相继看到,共计4只。性别(?),体长305,尾145,翼275,嘴峰19,跗蹠31mm。额白色,头顶逐渐变灰白并带有土  相似文献   

5.
黄嘴潜鸟(Gavia adamsii)为潜鸟中体型最大、种群数量最少的一种.黄嘴潜鸟成体体长大于80 cm,颈粗,嘴微上扬,上颚中线浅色,头比上体色浅,两胁缺少白色斑块,初级飞羽羽轴白色.繁殖于北极地区,越冬时南迁至约北纬50°至30°的沿海水域(North M R,1993;郑光美,2005).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28日凌晨3点,笔者在位于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的金山丫口鸟类环志站进行夜间鸟类环志工作时,用灯光诱捕到一只鹭科鸟类,经鉴定为海南(Gorsachius magnificus),为云南省鸟类物种新记录。形态特征:头和颊部黑褐色;枕部具黑褐色的延长羽冠;有明显的白色眼后条纹,颊纹白色;眼球外凸,黄绿色的眼睑向外伸出;眼先裸露皮肤呈黄绿色;喉白,中央有褐色条纹;颈侧棕色,前端有黑色条纹,前颈具褐白斑驳的条纹,后颈黑褐色;背部、翅和尾羽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外栗红色;胸、腹部、尾下覆羽及翅下覆羽白色,杂有褐色斑纹;上嘴黑色,下嘴嘴基黄色,嘴…  相似文献   

7.
封面说明     
红脚鲣鸟Sula sula(Red—footed Booby).隶属于鹈形目Pelecaniformes鲣鸟科Sulidae,为同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长约71cm。雄鸟身体基本白色,两翅黑褐色。嘴粗壮,为圆锥形.脸部裸皮黄色,尾白,雌鸟上体灰褐色杂有白色,其他特征与雄鸟相似跗踱短,四趾朝前,趾间蹼发达,  相似文献   

8.
2014年8月13日,于陕西省蒲城县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晒碱池内(34°48′N,109°24′E)发现1只阔嘴鹬(Calidris falcinellus),但当时并未获得清晰的照片记录。2019年8月31日和9月6日于相同地点又分别发现1只阔嘴鹬,并于8月31日拍下清晰的照片(图1)。该鸟形态特征为喙黑色,长且宽,前端稍向下弯曲;贯眼纹和头顶黑褐色,眼上部有下粗上细的两道白色眉纹;背侧覆羽和三级飞羽中央黑色,边缘为白色或棕色;颊部、颈部、胸部和胁部具纵纹,腹部、臀部和尾下覆羽白色。参考相关文献(约翰·马敬能等2000,赵正阶2001)的描述,确定该鸟为阔嘴鹬。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4月4日,作者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沿岸(120°48'20. 57″E,31°54'3. 16″N,海拔0 m)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沿江滩涂发现1只鸻鹬类水鸟并拍到照片(图1),该鸟腿和嘴基为橘黄色(嘴端黑色),腹部至尾下白色,喉部为白色,且具完整白色颈圈和黑色胸带,前额具白黑相间的斑,后额、翅膀及背部为灰褐色。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确定其为剑鸻Charadrius hiaticula,结合《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确定剑鸻为江苏省分布新纪录。剑鸻隶属于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鸻科Charadriidae  相似文献   

10.
山东发现杂色山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10月25日,我们在山东省北部的长岛县进行环志时,网捕到一只雄性杂色山雀,经鉴定为(Parus varius vatius)。度量衡:体重16克,体长128毫米,翼长75毫米,嘴峰13毫米,跗蹠18毫米,尾长60毫米。其前额、脸为棕白色,头顶及颈侧为黑色,后枕部杂以棕白色羽毛,上背棕色,背灰色,腰具少量棕白色杂毛,初级飞羽外啊沾灰绿,内翈灰白,下颏至前胸黑色、腹至尾下覆羽棕色,胸部色深,下部较淡。嘴黑,端部淡灰,附踱、趾爪为紫褐色。  相似文献   

11.
世界珍稀鸟——遗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鸥体长约46厘米,嘴和脚呈暗红色,虹膜黑色,眼上下各有一马蹄形白斑。雌雄鸟羽色十分相似。夏羽头和颈上部黑色,体羽除上背和两翅为珠红色外,其余部分均为白色。冬羽头、颈部白色,仅在头顶、眼后杂有黑色斑块。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月20日在四川省安县永安乡海拔为910米的黄顶山采得一只雄性毛脚鵟Buteo lagopus mengbieri Dementbev。体重700g;全长550、嘴峰30、翅长385、尾长240、跗蹠40mm。头、颈白色,枕、后颈有褐色羽干纹;上体背和腰褐色杂以白色,上背羽茎白色,有棕白羽缘;尾上覆羽白色,具褐色羽干纹和斑点;肩羽白色,具褐色羽干纹,褐色很宽末端扩展到外侧羽片边缘约占二分之一;飞羽褐色,外侧7枚初级飞羽外侧羽片灰色近羽干带褐色,内侧掩盖白色,次级飞羽内片白色。下体近白色,胸部有一些暗褐色纵斑;腹部有一大块褐斑;翅上覆羽棕褐杂白色;翅下覆羽大多白色,…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2月10日,我们在北京市区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安贞门段(39°58′30.24″N,116°24′8.25″E)的护城河中发现一只野鸭。经实地观察、拍照,目测该鸟体长约40 cm,体形短圆敦实,头圆而嘴短,上体暗褐色,眼上、眼下污白色,耳羽处具一明显的白色斑点,两翅及尾暗褐色,下体污白色;虹膜深褐色,嘴灰色,脚灰色。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黑嘴松鸡的种群密度及其夜栖地利用情况,以期为后续的黑嘴松鸡保护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2017—2018年1—2月采用样线法、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量法、因子分析法、GPS定位等方法,对大兴安岭北坡越冬期黑嘴松鸡的种群密度及夜栖地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北坡越冬期,黑嘴松鸡种群密度为(1.18—8.06)只/km~2,即每平方千米分布有黑嘴松鸡1—8只;(2)黑嘴松鸡夜栖卧迹长为(52.64±9.28) cm、宽为(26.55±6.91) cm、高为(17.11±3.78) cm;(3)黑嘴松鸡夜栖地利用包括2个尺度3个选择,即大生境尺度内夜栖生境类型选择和小生境尺度内夜栖区选择、夜栖微生境选择;(4)夜栖生境类型对以兴安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具有绝对的选择性(100%);夜栖区对林缘雪地和林中乔木树下的偏好利用较高(75.00%);夜栖微生境选择通过隐蔽因子、应急逃逸因子、温度因子来判定,隐蔽因子包括乔木密度和干扰区距离,选择具有高密度乔木的、远离人为干扰区(约为4.5 km)的区域;应急逃逸因子包括海拔、卧迹头端开阔度、乔木距离,选择高海拔的、卧迹头端具有开阔度的、贴近乔木(小于1 m)的位置;温度因子包括卧迹雪深、卧迹头端方位角,选择保温效果显著的、适合体尺指标的背风点(东南出口)。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仔稚鱼消化机能的发育变化对于掌握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特点、营养需要及提高仔稚鱼成活与生长等均有重要意义。采用HE、PAS等染色方法,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鳡(Elopichthys bambusa)和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消化道组织的早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初孵仔鱼卵黄囊的相对体积以鳡的最大;(2)均在孵后2d和3d分别出现肠管和口裂,在孵后3d、4d和2d分别出现肠腔;(3)在孵后4d、7—9d和4d其肠腔内分别出现食物团,表明此时草鱼、鳡和翘嘴鲌已分别开始外源性摄食;(4)在孵后5d、6d和6d其肠道内表面分别出现黏膜褶,随后在稚鱼中其黏膜褶的高度和数量不同程度的发育;(5)草鱼和鳡的肠道分别在孵后14d和30d出现盘曲,而在翘嘴鲌的切片图中未发现其肠道的盘曲;(6)草鱼、鳡和翘嘴鲌的肠道分别于孵后17—23d、30d和24—29d出现数量较多的黏液细胞,此时标志着食性的转换和分化过程基本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1984—1985年的采集标本中,发现两种鸟是四川鸟类新纪录。量度单位:体重(克),长度(毫米)。1.云雀AlaudaarvensisintermediaSwinhoe1985年12月15日采于南充市郊(海拔280米)。1♂,体重45,全长185、翼长114、嘴峰11.5、跗蹠24、尾长78。该鸟体重、全长、翼长等均大于小云雀。上体棕褐色,具黑褐色纵纹,颜色较小云雀浅;下体白色,胸部沾棕,具黑褐色纵纹。采获时,单个活动于河漫滩,在南充为冬候鸟。2.灰翅鸫Turdusboulboul(Latham)1984年5月4日采于北川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海拔2000米)。1♂,体重63,全长250、翼长145、嘴峰21、跗蹠37、尾长10…  相似文献   

17.
白腰文鸟-西藏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张罗虹 《四川动物》2006,25(3):492-492
2003年,我们在西藏墨脱县(东经95°09′,北纬29°14′)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于9月26日网捕获一只成年雌性白腰文鸟云南亚种Lonchura striata subsquamicollis。为西藏鸟类新纪录。简述如下。衡量度为:体重12·2 g,体长104 mm,翼长50 mm,尾长43 mm,跗13 mm,嘴峰11·2 mm。形态特征为:额、头顶前部、眼先、眼周、颊和嘴基均为黑色,头顶后部至背和两肩暗沙褐色,具白色或黄白色羽干纹。腰白灰色,尾上覆羽栗褐色具棕白色羽干纹和红褐色羽端。尾黑色,先端尖,呈楔状。两翅黑褐色,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外表色同背,但较背深,亦具棕白色羽干纹。耳覆羽…  相似文献   

18.
4种水鸟途经北京的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阳  张正旺 《动物学杂志》2005,40(2):105-105
自 1 987年《北京鸟类志》出版以来 ,陆续又有一些北京地区鸟类的新分布记录。 2 0 0 3~ 2 0 0 4年 ,我们在开展“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案研究”项目研究时又发现了 4种北京地区尚未记述过的鸟类。现报道如下。1 .阔嘴鹬 (Limicolafalcinellus)2 0 0 3年 9月 1 8日约 1 5 :0 0时 ,在北京市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记录到 1只亚成体水鸟。该鸟体型似滨鹬类 ,但喙基宽阔 ,喙长而尖端下弯 ;羽色似沙锥 ,具白色眉纹和黑色过眼纹。经照片鉴定 ,该鸟为阔嘴鹬的亚成体。阔嘴鹬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 ,越冬于地中海、红海、印度…  相似文献   

19.
模式雄鸟(第19121号):鼻羽棕白,杂以黑色。前额淡棕色。头顶和后头深红,各羽基部铅灰色,处处显露在外。眼先、颊、耳羽及其周围均棕白色。眼的上方,在前为黑色,向后转为白色,略成眉纹状。自嘴基起,左右两侧各有一道宽阔颧纹,向后伸至耳部下方,在此分为上下二支:上支形细,绕在耳部后方,向项部延伸,但不与项部相连;下  相似文献   

20.
1987年5月在重庆北碚鸡公山采得一只草鸮Tytocapensischinensis,为四川省新记录,现报道如下。(量衡度单位:克、毫米)体重300,全长375、嘴峰30、翼长343、尾长133、跗#长89,雄性。上嘴钩状;面盘被棕灰色硬羽,呈放射状覆盖,并于面盘中部嘴峰上方隆起,皱领棕色较深,上下缘缀以黑褐色,眼先黑褐色;头顶、枕和背部黑褐色为主,杂以棕黄色,各羽近端具棕或白色细斑,羽基棕黄色,翼上覆羽亦同,飞羽棕色,具黑褐色狭形横斑,羽端黑褐色;肩羽及小翼羽红棕色,具黑褐色细斑;尾羽12枚,棕色,具四条黑褐色横斑,羽端浅褐色;胸和上腹淡棕黄色,缀以浅褐色点斑,下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