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应用改良的Jerne氏方法测定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用此方法测定一株实体瘤(在津白小鼠上移植之肉瘤180)和四株腹水瘤(津白小鼠上移植之肉瘤180,615小鼠上移植之肉瘤180,以及C57BL小鼠上移植之肝癌和艾氏癌)带瘤动物免疫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肿瘤进行性生长,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逐渐减少,到晚期几乎不能测得。带瘤小鼠的脾脏普遍增大,病理组织学观察提示带瘤小鼠溶血空斑反应之低下与其脾脏的病理学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 N-甲对 P~(32)参入正常及肿瘤组织(或细胞)中核酸的影响。N-甲在治疗剂量下对 P~(32)参入大鼠吉田肉瘤(腹水及实体型)及小鼠艾氏癌腹水型的肿瘤细胞(或组织)核酸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以对参入 DNA 的影响最强。N-甲对 P~(32)参入小鼠艾氏癌实体型肿瘤组织核酸无影响;在小剂量下对 P~(32)参入小鼠网织细胞肉瘤组织核酸亦无明显影响。N-甲对 P~(32)参入正常及肿瘤动物脾脏核酸有明显抑制作用。N-甲与溶肉瘤素对 P~(32)参入正常及肿瘤组织核酸的影响类似,但在等毒性剂量下其作用较溶肉瘤素稍弱。  相似文献   

3.
应用5-~(125)碘-2’-脱氧尿嘧啶核苷(~(125)IUdR)参入抑制试验,证明带Ehrlich实体瘤的C57BL 小鼠脾脏细胞可在体外对同一移植肿瘤细胞的DNA 合成产生显著的抑制。随着肿瘤的增长,带瘤小鼠的脾脏进行性增大,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也随之增强。这种对肿瘤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是非特异的。肿瘤切除后,抑制效应也随之下降,到术后21天,细胞静止效应已不能测得。本文还应用~(125)IUdR技术同时测定了带瘤小鼠脾脏的T 杀伤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对致分裂原Con A 与PWM 的转化反应的动态变化,实验表明带瘤小鼠脾脏T、B 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受抑制的。组织病理学观察提示,带瘤动物脾脏的网织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多可能与细胞静止效应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观察婴儿双歧杆菌(Bif. 189—3)对小鼠皮下移植肉瘤180(S180)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该菌无论在S180移植前或移植后经皮下注射,均能明显抑制皮下移植S180的增长,并使带瘤鼠存活期显著延长。病理检查见实验组肿瘤坏死明显,肿瘤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提示该菌能非特异性增强肿瘤局部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发酵灵芝菌粉对接种S-180瘤细胞后的实验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发酵灵芝菌粉对正常的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灵芝菌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无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红色诺卡氏菌菌体(NC)的生物活性, 通过一定浓度的NC对小鼠灌胃给药, 检测其毒性及对免疫器官、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的影响和对肉瘤S180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鼠口服NC, LD50>10 g/kg; NC明显增加小鼠胸腺脾脏重量、提升白细胞数量和提高小鼠MΦ的吞噬活性; 对小鼠腹腔MΦ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激活了的MΦ能增强抑杀白色念珠菌作用, 正常的小鼠MΦ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两者差异显著; 对小鼠S180腹水型转实体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NC毒性低, 能显著增强机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竹红菌甲素并结合其光敏特性进行了动物体内的抑瘤试验。发现患瘤局部表皮涂布竹红菌甲素软膏或局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甲素花生油溶液、并经光照致敏后能使小鼠S-180实体肉瘤生长减缓,甚至有个别消退。同时利用细胞培养法和~3H标记化合物参入法进行了甲素抑瘤作用的定量分析。发现作用时间固定时(光照40分钟后继续培养3小时),大于12.5ng/ml浓度的甲素能明显抑制~3H-TdR、~3H-UR和~3H-Leu对S-180肉瘤细胞的参入速率;剂量与抑制率呈正相关。据此结果求出甲素对S-180肉瘤细胞的有效抑制浓度(LD(50))为40ng/ml。光照组与无光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用Ebrlich腹水癌细胞为研究体系也得到了类似的试验结果。实验结果提示竹红菌甲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光敏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红曲多糖抑瘤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红梅 《菌物研究》2007,5(3):171-173
以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皮下注射建立小鼠移植性S180肿瘤模型,红曲多糖灌胃2周后,摘取瘤体和脾脏,计算抑瘤率和脾指数,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红曲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达24.70%、31.03%、39.82%,呈量效关系,对S180肉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红曲多糖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力,高剂量组免疫器官质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红曲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海胆黄多糖SEP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初步机制。MTT法检测SEP对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观察SEP抗肿瘤活性;检测SEP协同ConA/LPS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同时,考察SEP对NK细胞和杀伤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活性的影响;碳粒廓清检测SE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海胆黄多糖SEP高中低剂量(16、8、4 mg/kg)显著抑制小鼠180实体瘤生长,增加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协同ConA/LPS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小鼠NK细胞和CTL活性,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免疫调节提高小鼠免疫功能达到抑制S180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草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甘草残渣中提取分离得到甘草多糖,采用血清溶血素及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实验、碳粒廓清实验、S180荷瘤小鼠实验测定其免疫和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甘草多糖能促进小鼠血清溶血素IsM和ISG的生成,提高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和胸腺、脾脏指数,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抑制肿瘤细胞S180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甘草多糖具有免疫增强和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从肉瘤-180小鼠腹水液中分离出抑癌因子,并将其与艾氏腹水瘤小鼠腹水中的抑癌因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理化性质:1.它们均能杀伤不同的癌细胞株,但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2.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泳动速率相同的均一多肽。  相似文献   

12.
应用假单胞菌菌苗(DLPV)皮下注射来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结果发现DLPV能解除小鼠荷瘤状态所抑制的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以及脾脏单个核细胞的增殖活力;同时发现,DLPV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其结果,经DLPV治疗的荷瘤小鼠,其体内的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41.35%).通过测定血清和瘤体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活性,也证实了DLPV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鼠李糖乳杆菌LV108及其发酵乳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正常小鼠)、模型组(免疫抑制小鼠)、药物组(免疫抑制小鼠食物中添加左旋咪唑)、LV108菌悬液组(免疫抑制小鼠食物中添加LV108菌悬液)和LV108发酵乳组(免疫抑制小鼠食物中添加LV108发酵乳),除空白组外其余组构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干预4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血清溶血素含量、耳肿胀度和肝、脾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果相比模型组,LV108菌悬液组和LV108发酵乳组小鼠体质量增长速度、脏器指数、血清IL2与IgG水平、血清溶血值、耳肿胀度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升高(均P<0.05);在脾脏指数、血清IL2与TNFα水平、血清溶血素含量和耳肿胀度免疫指标上,LV108菌悬液组与LV108发酵乳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V108菌体及发酵乳对免疫抑制小鼠具备较全面的免疫调节作用,均可提高小鼠的自身免疫力;LV108发酵乳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强于LV108菌体。  相似文献   

14.
结果显示将Ecal69移植于鼠肾包膜下,裸小鼠对移植瘤无排异反应,肿瘤持续生长;正常免疫力鼠移植瘤在6d时达生长高峰,并有炎症细胞浸润及结缔组织增生;免疫抑制鼠移植瘤于第8~10天达生长高峰,瘤体生长较大,提示免疫抑制鼠的免疫反应出现时间可较正常免疫力鼠推迟2~4d,故免疫抑制鼠可代替裸鼠用于短期肿瘤移植实验,优于正常免疫力小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小鼠肉瘤180(腹水型)的染色体数目和分布以及形态特征。指出肉瘤180是一种超二倍体的肿瘤,染色体众数为45(24.9%),其中包含三种标记染色体:1A、1B和2M。从核型特征来看,S180与ELD、L_1、S37和NK/LY等小鼠肿瘤相类似。对肉癌180染色体进行了G-带和C-带分析,认为B染色体是双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探讨望江南总蒽醌苷(CSAG)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利用MTT法检测望江南总蒽醌苷对肝癌细胞HepS、肺癌细胞(A549)、小鼠肉瘤(S180)腹水型肿瘤细胞等肿瘤细胞和人正常肝细胞L-02增殖的影响;实体瘤称重法测定CSAG对肝癌(HepS)实体瘤的抑制情况,将接种肿瘤的小鼠分成5组,每组6只小鼠,雌雄各半,给药12 d,停药后24 h处死动物,秤鼠体重,剥离出肿瘤,秤瘤重,测定生化指标.结果显示,CSAG对以上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对肝癌细胞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可增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因此,CSAG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芳  张弓  陈小艳  王辛  赵彤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9,(9):28-33,I0006,I0007
目的探索多种方式构建A20鼠B细胞淋巴瘤动物模型及不同方式造模成瘤的特征。方法鼠源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A20经皮下、尾静脉、脾脏和腹腔接种于同源BALB/c小鼠或先接种裸鼠成瘤后组织块移植BALB/c小鼠,观察动物成瘤时间、成瘤率、成瘤部位;取肿瘤组织和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BALB/c鼠皮下注2×10^6组、2×10^7组和裸鼠瘤组织移植BALB/c小鼠组成瘤率皆为100%,成瘤时间分别为(15.29±3.2)d(、7.0±0.82)d和(6.29±0.49)d。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2×106组、2×107组、脾脏注射组、腹腔注射组成瘤率分别为71.4%、100%、71.4%、14.3%,成瘤时间分别为(76.8±12.0)d、(26.1±7.99)d、(32.6±5.99)d和27 d。尾静脉成瘤部位播及肝脏、脾脏、胰腺、肾脏、食道、胃、肠、肠系膜、脑、淋巴结、骨、子宫、肌肉等多脏器和组织。BALB/c鼠A20成瘤组织学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成功构建A20皮下移植瘤模型、血行播散性模型,为利用有免疫功能动物进行B淋巴瘤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8.
以金枪鱼头为原料,经酶解得到蛋白酶解液;以环磷酰胺造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同时灌胃金枪鱼头蛋白酶解液,观察小鼠免疫脏器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和溶血空斑细胞形成能力。结果显示金枪鱼头蛋白酶解液能显著增强免疫抑制状态下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胸腺、脾脏指数;明显提高免疫抑制状态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抗体细胞形成能力。说明金枪鱼头蛋白酶解液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蛤粗提液经超滤、层析等纯化得到分子量为15.878×103、纯度为96.42%、糖和蛋白质含量各占约55.18%和44.82%的糖肽MGP0501。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MGP0501对A549细胞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对小鼠移植瘤S180的体内抗肿瘤实验检测亦证实其对小鼠移植瘤S180具有体内抑制作用,表明MGP0501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糖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酶标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及A.D.C.C.测试法(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 Assay)检测到以S_(180)瘤细胞免疫的小鼠血清中有抗S_(180)瘤细胞的特异抗体。并初步探讨了S_(180)肿瘤细胞膜上的唾液酸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实验表明S_(180)肿瘤细胞经唾液酸酶作用,水解去除瘤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后,对其与特异抗体的结合反应无明显影响。这提示S_(180)瘤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上的唾液酸未必直接参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患瘤小鼠各阶段的免疫情况及寻求最佳免疫时机,为治疗肿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