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对一株优质蛹虫草菌株MF27不同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筛选得到高抗氧化活性提取物,并进一步探究该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修复作用。以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抗氧化评价指标,从菌丝体发酵液、菌丝体水提物/醇提物、以及子实体水提物/醇提物中筛选菌株MF27的高抗氧化活性提取物;以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通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肝功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该高活性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保肝效果。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MF27的不同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对清除DPPH和OH自由基能力最好的提取物是子实体水提物,其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96mg/mL,对羟自由基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196mg/mL,当在1mg/mL 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94%,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0.17%;体内抗氧化保肝结果显示,给药组(子实体水提物)相比模型组而言,小鼠血清中ALT、AST以及肝脏中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子实体水提物能有效改善氧化性肝损伤,同时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对比,给药组在肝脏指数上表现出相当的作用(P>0.05)。本研究表明菌株MF27的最有效抗氧化活性提取物是子实体水提物,它对体内氧化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揭示MF27子实体水提物具有成为抗氧化性肝损伤功能产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选择不同来源的12株球孢白僵菌,分别测定菌丝体2种溶剂提取物在不同抗氧化模型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均有清除作用,但是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不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OH的清除作用最为显著,活性较高,最高清除率达到71.54%。甲醇提取物活性均较低,30 min时甲醇提取物对DPPH和.OH清除率最高分别为36%和38.96%,12株白僵菌间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秀丽线虫为模型对桦褐孔菌、灵芝、云芝、灰树花水提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水提物最佳抗氧化浓度为0.2 mg/m L,线虫平均寿命为7.84 d,比对照组延长了1.17倍;灵芝、云芝和灰树花水提物最佳抗氧化浓度均为1.0 mg/m L,线虫平均寿命分别为8.84 d、6.75 d、5.98 d,比对照组分别延长0.92倍、1.08倍和1.20倍。研究结果为这些食药用菌的开发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老黑谷米面粉为原料,提取分离其中的可溶性多酚、游离多酚、酯化多酚、醚化多酚、键合多酚,利用比色法进行多酚和类黄酮含量测定,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TEAC)、还原能力测定(RP)和H2O2清除活性等5种不同的体外抗氧化测定体系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5种多酚中,可溶性多酚含量最高,酯化多酚含量次之,显著高于游离多酚、醚化多酚、键合多酚。多酚中类黄酮含量最高为键和多酚和可溶性多酚,显著高于其他3种多酚。5种多酚均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键合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可溶性多酚的H2O2清除能力、FRAP还原能力、RP还原能力和TEAC总抗氧化能力最高。本研究为老黑谷米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55%的乙醇分别回流提取凤仙花的茎、叶、花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比色法测定各部位的多酚及总黄酮含量,测定各提取物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指标。结果表明,凤仙花各部位的多酚(以没食子酸计)、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凤仙花的叶、花、茎,多酚含量分别为72.81、66.07、33.07 mg/m L,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2.13、108.06、30.62 mg/m L。各种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浓度存在量效关系,其中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以及还原力均最高,本研究为凤仙花作为低毒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雪松松针总多酚的纯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吸附-解吸附能力考察,从树脂NKA-9、S-8、AB-8、D101、HPD-100及HPD-600中筛选出适合纯化雪松松针总多酚的大孔树脂,并确定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HPD-600树脂为纯化雪松松针总多酚的优良材料;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量为8 BV、浓度1.5 mg/m L、p H 4.0~5.0,以2 BV/h流速进行动态吸附;以10 BV/h流速的6 BV蒸馏水冲洗除杂后,用3 BV的70%乙醇以4 BV/h的流速进行解吸。在此条件下,多酚的纯度由9.88%提高到34.56%,约为纯化前的3.5倍。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法对纯化前后雪松松针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依次为Vc纯化后的总多酚提取物BHT纯化前的总多酚提取物。通过测定纯化后雪松松针总多酚对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体内活性氧的水平评价其体内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雪松松针总多酚降低了线虫体内的活性氧水平,10μg/m L雪松松针总多酚提取物溶液与4000μM/L的Vc对线虫的体内抗氧化能力相当,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桦褐孔菌菌质活性组分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取桦褐孔菌菌质各活性组分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将桦褐孔菌菌质醇提后分别梯度萃取获得各极性组分,将残渣沸水浸提醇沉得粗多糖;将获取的各活性组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并测定各组分中总多酚、总三萜的含量;同时与桦褐孔菌菌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菌质和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相应的其他组分(P0.01);菌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菌核相应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菌质和菌核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较高。结果显示桦褐孔菌菌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总多酚和总三萜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强弱可能与该二者活性成分的含量相关。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得的桦褐孔菌菌质体外抗氧化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8.
《菌物学报》2017,(1):71-82
本文以多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为测定指标,研究了不同光照和pH条件对药用真菌二型附毛孔菌Trichaptum biforme液体培养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型附毛孔菌在液体培养过程中具有抗氧化活性。一定的光照可提高其分泌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及抗氧化活性,14d光照条件下,多酚含量和T-AOC分别在第12天和第10天达到峰值,为1.85mg/m L和3.99U/m L;1d黑暗、1d光照交替的光照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SOD活性均于第2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7.44%和0.63U/m L。不同pH条件对二型附毛孔菌液体培养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影响更大。当pH为9.0时,二型附毛孔菌在液体培养过程中分泌的多酚含量、T-AOC、SOD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最高,分别于第2天、第10天、第2天和第2天达到2.92mg/m L、5.22U/m L、0.70U/m L和95.07%。其次是pH 3.0,最后是pH 5.0和7.0,说明偏碱或偏酸条件更能刺激药用真菌二型附毛孔菌通过分泌大量次级代谢产物以抵抗来自微环境的氧化压力。  相似文献   

9.
荸荠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70%丙酮溶液对荸荠皮中抗氧化物质进行提取,得到红棕色浸膏。通过定性及定量方法分析了荸荠皮提取物中可能存在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采用DPPH自由基法测定了荸荠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荸荠皮提取物中含有多酚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其多酚含量为3.31%(w/w,以干物质计)。DPPH自由基法显示,荸荠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其清除能力与提取物浓度之间显示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该提取物(IC50值为130.37 ppm)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略低于BHT(IC50值为94.16 ppm)。  相似文献   

10.
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测定、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测定,评价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有柄石韦醇提物清除DPPH·的IC50为75.82 μg·mL-1,清除·OH的IC50为46.30 μg·mL-1。有柄石韦醇提物清除DPPH· 的能力强于抗坏血酸,清除·OH的能力弱于抗坏血酸;同时,其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抗坏血酸。该结果说明有柄石韦醇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决明干燥种子和不同萌发期决明子芽的干粉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醇溶成分和水溶成分,通过总抗氧化活性、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测定,研究决明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为决明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决明子和不同萌发期决明子芽干粉醇提物和水提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2)在决明子萌发过程中,醇提物的总抗氧化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还原力、清除DPPH·活性、清除·OH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种子萌发后第7天,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干燥种子.(3)在决明子萌发过程中,水提物的总抗氧化活性和清除DPPH·活性呈下降趋势,还原力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清除·OH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型海藻裂片石莼和富硒裂片石莼水提物清除 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ABTS)及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及其光谱学特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水提物 ABTS 自由基体系测定波长为 734 nm,体系稳定时间为 6 min;DPPH 自由基体系测定波长为 515 nm,体系稳定时间为 30 min。结果表明,裂片石莼水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快速地抑制溶液中 ABTS 和 DPPH 自由基。在优化选择的反应体系中,裂片石莼、富硒裂片石莼和标准抗氧化剂 VC 对 ABTS 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76.40 μg/ml、54.11 μg/ml 和 60.69 μg/ml,说明富硒裂片石莼水提取的总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 VC,富硒培养可以显著提高裂片石莼的抗氧化活性。裂片石莼、高硒裂片石莼和标准抗氧化剂 VC 对 DPPH 自由基的 IC50 值分别为 123.29 μg/ml、 76.825 μg/ml 和 24.787 μg/ml。综合上述,富硒培养裂片石莼水提物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对水溶性自由基的抑制率明显高于脂溶性自由基,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道地产区敖平镇川芎与非道地产区中江县川芎醇提物、石油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的大小,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测定法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考察川芎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两产区川芎醇提物和醚提物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但与中江县川芎提取物相比,道地产区敖平镇川芎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而对于中江县是否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川芎,还需要结合多种环境因素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醇沉组份的菊芋多糖分子量和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差异。菊芋水提物分级醇沉获得粗多糖,过Sephadex G-50凝胶柱进行纯化,得到重均分子量为1959、2180、2746、2011 Da的多糖组分:JAP-1、JAP-2、JAP-3和JAP-4。测定这些组分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对DPPH与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JAP-4具有较明显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在5 mg/mL时抑制率为20.32%。JAP-1、JAP-2、JAP-3和JAP-4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JAP-2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优于其他组分。JAP-2在2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4.50%和89.74%,接近于Vc的抗氧化活性。不同分子量菊芋多糖的活性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分子量的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15.
以楮实子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研究楮实子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单因素实验(纤维素酶含量、浸提时间、液料比、浸提温度和p H)为依据,选取浸提时间、液料比、浸提温度和pH等4因素,以楮实子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通过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了楮实子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浸提时间150 min、液料比35∶1 mL/g、浸提温度70℃、pH6.10,楮实子多酚提取率达到39.67 mg/g。并通过2种体外抗氧化实验(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铁氰化钾还原法),证明楮实子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杜萍  尹玉娟  周欢  赵豪  杨洪遥  曹天旭 《菌物学报》2022,41(9):1471-1482
卵孢小奥德蘑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本研究选用果渣、酒糟与菌糠为部分替代料,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野生卵孢小奥德蘑的母种、原种及栽培料配方,并测定了栽培子实体的含水量、蛋白质、总糖、维生素C、多酚含量及醇提物对DPPH、ABTs+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麦麸35 g/L、葡萄糖20 g/L、磷酸氢二钾3.5 g/L、硫酸镁2 g/L和琼脂20 g/L,确定了葡萄糖与磷酸氢二钾是影响菌丝生长的重要因素;最优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果渣45%、豆秸20%、麦麸15%、石灰3%、石膏1%和刺芹侧耳菌糠16%,在培养基中添加果渣能够显著促进卵孢小奥德蘑原种菌丝的生长;最佳栽培料配方为酒糟35%、棉籽壳30%、麦麸20%、石灰1%、石膏1%和玉米芯13%,酒糟对子实体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卵孢小奥德蘑的营养成分显示其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C及多酚,由9种配方栽培出的子实体中最高含量可分别达到42.78 g/100 g、23.54 g/100 g、4.02 mg/100 g及4.19 mg/g,且栽培料的不同组分及用量对其营养物质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卵孢小奥德蘑的醇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随着用量的增加抗氧化活性增强,当用量为150、40和250 μL时配方Z1对DPPH和ABTs+及配方Z2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分别达到88.64%、99.81%和93.48%,本研究结果为卵孢小奥德蘑的栽培、生理活性、药理研究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顶羽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顶羽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heu法测定顶羽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多酚含量,并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总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过氧化脂质测定、亚硝酸盐清除率测定和亚硝胺合成阻断率测定,分别对顶羽菊提取物的总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清除亚硝酸盐自由基和亚硝胺阻断率进行测定。结果:顶羽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含有以黄酮类为主要成分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活性,且醇提物的作用高于水提物;二者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达47%以上;顶羽菊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水提物对亚硝酸盐的最大清除率为60.4%,醇提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为86.6%。结论:顶羽菊醇提物可作为抗氧化剂和防癌剂,用于清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野葛花醇提物中异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葛花苷为标准品,对野葛花醇提物的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中的异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DPPH·法对各萃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1)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的异黄酮含量分别为35.27%、53.42%、52.13%和2.34%.(2)抗氧化实验显示, 4 部分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252、49、197和344 μg/mL.(3)相关性分析表明,野葛花醇提物各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来自于其中含有的异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野葛花醇提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异黄酮含量较高;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效果最佳;表明异黄酮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棘托竹荪孢子粉超临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破壁棘托竹荪孢子粉,正交试验优化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速、萃取时间;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萃取物成分组成;通过检测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及ABTS+·能力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萃取时间80 min、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5 MPa、CO2流量25 L/h条件下,萃取得率达6.74%。GC-MS分析发现,从萃取物中共鉴定出40种成分,其中酸类物质13种、酯类10种、烃类7种、醇类4种、醛类3种、酮类2种、其他1种。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芹子酸(23.23%),其次为亚油酸(19.98%)、二十烯(9.68%)、正十六酸(7.47%)及十九烯(7.12%)。萃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和ABTS+·清除活性,其质量浓度10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6.41%,对ABTS+·清除能力为0.67 mmol Trolox/g。  相似文献   

20.
采用ABTS和DPPH方法评价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选用HepG2细胞,通过乙醇诱导损伤,检测野菊水提物和醇提物处理后细胞存活率评价其保肝效果。结果表明,野菊醇提物抗氧化能力优于水提物,其中,野菊醇提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较好。酒精性肝损伤细胞活性测定显示,5、10、20μg·mL^-1的野菊水提物和醇提物处理组较乙醇损伤组(eth)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上升,总体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中野菊醇提物保肝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