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北沙参对肺癌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从60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5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5只大鼠采用气管内灌注致癌碘油液建立肺癌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模型组(n=15)、环磷酰胺组(n=15)、北沙参组(n=15),开展前瞻性研究。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干预,北沙参组给予北沙参干预。比较各组大鼠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PI3K/Akt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北沙参组、模型组脾脏指数依次降低,而肺脏指数依次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北沙参组、模型组CD3+、CD4+百分比及CD4+/CD8+依次降低,而CD8+百分比依次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北沙参组、模型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依次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北沙参组、模型组PI3K、Akt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北沙参能够有效调节肺癌大鼠的脏器指数,促进免疫功能改善,抑制炎症反应,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PS)对食管癌(EPC)模型大鼠的抑瘤作用、免疫功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顺铂组(S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APSL)、黄芪多糖中剂量组(APSM)、黄芪多糖高剂量组(APSH),每组10只。通过移植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建立EPC模型,分别给予3 mg/kg顺铂和100、200、400 mg/kg的APS干预。测量各组大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群,Western blot测定各组肿瘤组织中PI3K和Akt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经干预后,S组和各APS组大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小于M组(P<0.05);S组和APSH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相显著小于APSM和APSL组(P<0.05);APSM组大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显著小于APSL组(P<0.05);APSH、APSM和APSL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5.59%、32.35%和17.65%。S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低于M组(P<0.05);各APS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高于S组(P<0.05);APSH和APSM组大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高于M组(P<0.05)。各APS组大鼠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S组和M组,而CD8+均显著低于S组和M组(P<0.05);APSH、APSM和APSL组之间两两相比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组和各APS组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相对表达均显著低于M组(P<0.05);APSH、APSM和APSL组之间两两相比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S可通过调控PI3K/Akt 信号通路和改善免疫功能,发挥对EPC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EPC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大鼠免疫功能和溃疡组织核因子-κB(NF-κB)炎症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独一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免疫法建立ROU模型,建模8周后独一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0.01 mg/mL、0.02 mg/mL、0.03 mg/mL独一味胶囊溶液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治疗20 d。记录各组大鼠口腔溃疡数目、持续时间和口腔溃疡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免疫印迹法检测口腔黏膜组织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IkappaB激酶α(IKKα)蛋白水平。结果:正常组未出现口腔溃疡,模型组、独一味胶囊低剂量组、独一味胶囊中剂量组、独一味胶囊高剂量组溃疡数目依次降低,持续时间依次缩短,溃疡面积依次缩小(P<0.05)。模型组、独一味胶囊低剂量组、独一味胶囊中剂量组、独一味胶囊高剂量组、正常组IL-1β、IL-6、TNF-α、CD8+、NF-κB p65、p-IκBα、IKKα水平依次降低,CD3+、CD4+、CD4+/CD8+依次升高(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能显著减少ROU大鼠口腔溃疡数目和面积,缩短愈合时间,且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免疫功能和抑制NF-κB炎症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方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6、γ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将40只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扶正方低剂量组(A组)、扶正方高剂量组(B组)、顺铂组(S组),每组10只,A组、B组分别给予扶正方0.4 mL/20 g、0.8 mL/20 g灌胃,M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20 g灌胃,S组给予顺铂1 mg/mL,0.4 mL灌胃,连续14d,比较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肿瘤重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脏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比例细胞百分比,鼠肿瘤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及外周血IL-2、IL-6、INF-γ水平。结果:A组、B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M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前各组小鼠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B组小鼠体重高于S组、M组(P<0.05)。A组、B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高于M组、S组(P<0.05)。A组、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M组、S组,CD8+显著低于M组、S组(P<0.05),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A组,CD8+低于A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肿瘤组织PI3K蛋白、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外周血IL-2、INF-γ水平显著高于M组,IL-6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扶正方可以提升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调节IL-2、IL-6、INF-γ细胞因子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小鼠胃粘膜损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SPF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包括空白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模型组、小檗碱低剂量组(25 mg/mL,A组)、中剂量组(50 mg/mL,B组)和高剂量组(100 mg/kg/d,C组)。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其余组使用口服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建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小鼠模型。进行胃黏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检测,同时测定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蛋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以及IL-4/STAT6 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小檗碱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胃黏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小檗碱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升高(P<0.05);模型组、小檗碱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小檗碱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蛋白Bax和Cl-caspase-3的水平、TNF-α、IFN-γ、IL-10和TGF-β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小檗碱剂量的增加,Bax和Cl-caspase-3的水平、TNF-α、IFN-γ、IL-10和TGF-β的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上清液中CD3+、CD4+和CD8+的水平、IL-4 mRNA和STAT6 mRNA均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小檗碱剂量的增加,CD3+、CD4+和CD8+水平、IL-4 mRNA和STAT6 mRNA逐渐升高(P<0.05)。结论:小檗碱能够减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小鼠胃粘膜损伤,提升免疫功能,可能与IL-4/STAT6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顺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对食管癌移植瘤小鼠免疫功能、癌细胞增殖以及肺转移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小鼠通过皮下注射食管癌移植瘤模型。一周后,30只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小鼠被随机均分为3组,即模型组、顺铂组和联合组。模型组不进行治疗,顺铂组腹腔注顺铂治疗,联合组腹腔注射顺铂联合尾静脉注射VEGF抗体进行治疗,共治疗7周。比较各组小鼠体重,食管癌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卵巢癌细胞肺组织转移结节数、癌细胞转移面积和转移病灶总数,以及食管癌移植瘤外周血CD4+、CD8+以及CD4+/CD8+ 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1)顺博组和联合组小鼠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联合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2)顺铂组和联合组小鼠CD4+和CD8+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4+/CD8+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联合组小鼠CD4+和CD8+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8+却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4)顺铂组和联合组小鼠食管癌肿瘤组织体积和重量,肺转移结节数、转移面积和转移病灶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小鼠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VEGF抗体可以显著增强顺铂在体内对食管癌的抗癌特性,并有助于增强食管癌移植瘤小鼠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体内增殖和肺部转移。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情活动性进行分组,将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35例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将65例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缓解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并对比三组受检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受检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比有差异,且活动期组CD3+、CD4+、CD4+/CD8+水平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低,CD8+水平较高(P<0.05);三组受检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且活动期组血红蛋白水平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低,血小板水平较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3+、CD4+、CD4+/CD8+、血红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CD8+、血小板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D4+/CD8+升高、血红蛋白升高及血小板降低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疾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比例、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表达水平会出现明显变化,且与其活动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以CD4+/CD8+升高、血红蛋白升高及血小板降低情况可独立判定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因此临床上对于上述指标升高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及时改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表达特点,分析胸腺肽?琢-1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9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结果将脓毒症患者分为APACHE Ⅱ 0~10分组(51例)、11~20分组(62例)和>20分组(27例);SOFA评分0~5分组(48例)、6~10分组(60例)和>10分组(32例)。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比较组间差异性。Pearson秩相关性分析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与APACHE Ⅱ、SOFA评分相关性。根据治疗方法将脓毒症患者分为A组(60例)和B组(80例),A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和乌司他丁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CD3-CD16+CD56+)差异。结果:脓毒症组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1),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随APACHE Ⅱ、SOFA评分的增加而增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Pearso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569、0.475;0.653、0.509,P均<0.05)。B组治疗后CD3+、CD4+、CD3-CD16+CD56+高于A组(P<0.05),CD8+低于A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上PD-1表达均增高,其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给予胸腺肽α-1治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外周血Treg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早期宫颈癌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诊的60例接受子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Treg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外周血Treg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reg细胞、CD8+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CD8+T细胞水平较术前降低,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较术前升高(P<0.05);在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12例;淋巴结转移组术前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CD8+T细胞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Treg细胞、CD3+T细胞、CD4+/CD8+比值均是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reg细胞、CD3+T细胞联合CD4+/CD8+比值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10。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水平与早期宫颈癌的病情演变有关,其中外周血Treg细胞、CD3+T细胞联合CD4+/CD8+比值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铂类加环磷酰胺(PC)化疗方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凋亡因子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EGFR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C化疗)和实验组(吉非替尼联合PC化疗),各为46例。观察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凋亡因子变化情况、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CD8+升高,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低;而治疗后CD3+、CD4+、CD4+/CD8+均下降,但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Livin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DCD5、P53、Bax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PFS、O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可调节血清凋亡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王旭东 《四川动物》2007,26(1):196-197,200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认为:音乐能影响动物的情绪;音乐还对动物的免疫功能、学习及记忆能力、以及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均有一定影响。该领域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索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抵御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天然屏障。热带气旋是红树林面临的最主要自然威胁之一,削弱了红树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及生物多性维持等功能发挥。然而,尽管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日益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系统分析和总结。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21年间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绘制,以厘清该领域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并揭示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该领域研究年发文量随时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尤其2013年后迅速增加,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前列,美国的中介中心性最高,其次是德国,美国广泛地与德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有密切合作;(3)美国佛罗里达、加勒比地区、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南部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区域;(4)研究热点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从红树林植被的干扰损害逐渐发展到固碳储碳、海岸防护等功能的影响。全球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红树林对热带气旋干扰的弹性、基于遥感和大数据处理的模型模拟等日益受到关注,量化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功能的影响、探明热带气旋与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及对红树林影响、构建完善的观测体系数据集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对长期关于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定量和可视化分析,可为预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和风险、及减缓和应对其风险等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复杂疾病关联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卫丽  顾东风 《遗传学报》2004,31(5):533-537
关联研究广泛应用于阐述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等人类复杂疾病的遗传学基础。文中就关联研究中混杂的识别与控制、候选基因的选择、中间表型的应用、单体型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结果的判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人群分层是关联研究混杂的主要来源之一。选择患者亲属做对照、基因组对照和选择遗传背景较为一致的隔离人群都可以减少混杂。候选基因的选择可以基于与疾病间的生物学联系或是该基因与疾病某已知相关基因的同源性。适当的应用中间表型和单体型分析方法可以增加关联研究有意义发现的机会。本文认为,优化研究设计、足够的样本含量、正确选择对照,结合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关联研究必将为困扰人类的常见疾病的易感性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Studies on Septoria on celery see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自制的壳聚糖作为载体,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优化了固定化条件,研制成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其活性回收率达到42—53%,操作半衰期达到一个月以上,对热、乙醇以及尿素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Km值为0.67×10~2mg/mL,最适温度65—70℃,最适pH8.0,能使啤酒中的蛋白质浓度从56.5mg/L减少到2.7mg/L,可以消除啤酒的低温混浊现象。  相似文献   

19.
宋洁  刘学录 《生态学杂志》2019,30(3):1067-1078
应用生态学是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工具之一.在当前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对国际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对夯实我国应用生态学的知识基础、指明研究方向、确定战略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借助CiteSpace、Carrot2等信息可视化软件,以Web of Science中1980—2018年国际应用生态学研究领域基于不同检索策略的两个文献数据集合为研究对象,从研究载体、研究力量及研究内容3个维度进行文献时空分布、核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演进以及研究前沿及趋势分析,旨在揭示其学科发展轨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我国的应用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蚕丝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脂肪酶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蚕丝与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进行反应的最适条件是PH=10.8,SESA:2.0g/g蚕丝,反应生成的对氨基苯磺酰乙基蚕丝(ABSE-蚕丝)经重氮化后与脂肪酶偶联的最适条件是:pH=7.5,偶联时间>10h。加酶量为168~308u/g蚕丝时,所得固定化脂肪酶活力为106~160u√g蚕丝.此时固定化冀的活力回收率较高(>52%)。固定化脂肪酶稳定性较高.其操作半衰期约为25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