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在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第一,随着低剂量薄层CT在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更多表现为非完全实性结节的肺腺癌,目前众多研究使CT影像学特征和肺腺癌病理的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认知,虽然CT能对部分非完全实性结节做出定性和定位诊断,但仍有部分非完全实性结节诊断困难,PET-CT结合了病灶的代谢信息和精确的定位信息,从而提高对肺部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综合多个文献PET-CT在非完全实性结节中的诊断分期价值较CT无明显提升,却在评估预后和制定合适手术方案上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就PET-CT在SSN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3.
<正>一天下午我正在诊室出诊,进来一位中年妇女,落座后她告诉我说,近几个月来她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痛苦难当,寝食难安,去过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也不理想,偶尔听邻居说国医堂马大夫治的好,所以慕名前来求治。我看了一下她口腔的创面,外圈红,内部白,是典型的本虚标实的类型,于是很自信地告诉她说:"放心吧,一定帮你调治好。"果然用药2个多月,加之按照我的饮食起居调理方案配合使用,烦恼的口腔溃疡就再也没发作。她后来给我发短信说:"马大夫,感谢你帮我摆脱  相似文献   
4.
对种植在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品种早实核桃的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氨基酸质量分数中新新2号最高为18.79%、其次为鲁光18.72%.人体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中鲁光最高为5.34%、其次是新新2号,为5.3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对泄泻肠道湿热证小鼠肠道双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白酒复合灌胃冰水”的方法制备泄泻肠道湿热证小鼠模型,并运用葛根芩连汤进行干预治疗。分别在干预的第0、2、4、6天无菌采集各组小鼠肠黏膜,运用DNS法测定蔗糖酶活性,ONPG法测定乳糖酶活性,观察葛根芩连汤对泄泻肠道湿热证小鼠肠道双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肠道湿热泄泻造模后,小鼠肠道前段和后段黏膜的乳糖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下降,与正常组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小鼠肠道乳糖酶和蔗糖酶活性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的提高(均P<0.05),治疗6 d后,肠道前段黏膜蔗糖酶和乳糖酶活性恢复至正常组水平(P>0.05)。肠道后段乳糖酶活性在第4天时最高,后段黏膜蔗糖酶活性在第6天时最高,与正常组和自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泄泻肠道湿热证造模使小鼠肠道黏膜蔗糖酶、乳糖酶等双糖酶的活性显著下降,葛根芩连汤能调节泄泻肠道湿热证小鼠肠道黏膜乳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从而发挥治疗泄泻肠道湿热证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06年6月-2011年11月年收治的8例SPTP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的情况,其中小儿2例,成人6例.结果:有7例女性病人,1例男性病人,有腹痛或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进行CT检查.肿瘤位于胰腺头部1例,胰腺颈部2例,位于胰体尾5例.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胰腺颈部节段性切除术,4例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保留脾脏),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4-56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多发于年青女性.CT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手术切除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并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我国实姬蜂属Strongylopsis Brauns,1896,描述1新种,西藏实姬蜂Strongylopsis xizangensis sp.nov.,并附有特征图.根据Kasparyan(1974)的检索表,对世界实姬蜂属分种检索表进行了改编.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膜翅目标本馆.西藏实姬蜂,新种Strongylopsis xizangensis sp.nov.(图1~11)鉴别特征 本种与中华实姬蜂S.chinensis He相似,但可从以下特征与后者区别:1)前翅小翅室近五边形(后者四边形);2)前翅1m-cu脉中央有1脉桩(后者1m-cu脉平滑,无脉桩);3)后足第3跗节短于第5节(后者等长);4)后足黑色(后者后足褐色,仅基节和转节黑色);5)后单眼间距与单复眼间距等长(后者后单眼间距短于单复眼间距).正模♀,西藏莫格(29°31 ′N,96°34′E;海拔3 772 m),2009-06-11,谭江丽采,编号200907053.分布:中国西藏.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采集地地名.中华实姬蜂Strongylopsis chinensis He,1996(图12~21)鉴别特征 本种与斑翅实姬蜂S.belua Kuzin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种:1)前翅小翅室受纳2m-cu脉与端部0.28处(后者在中央处);2)前翅1cu-m脉无脉桩(后者有);3)前翅无暗斑(后者前翅在径室处有暗斑).研究标本:正模♀,青海玉树(32° 56′N,97°16′E),1981-08,邱应章采,编号820291.分布:中国青海.  相似文献   
8.
白皮松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7,自引:4,他引:73  
在白皮松天然林分布区共抽取了13个群体,分别测量了5个种实性状。方差分析表明:白皮松种实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广泛的变异,5个性状在群体间的F值为2.44~14.68,群体内的F值为7.48~44.53,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群体内的方差分量接近80%,是白皮松表型遗传变异的主要部分。群体间的表型分化系数VST=22.8%,与其他松类树种相比,分化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各群体内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根据二者的多重比较,可将13个群体按群体内表型变异程度分为4组。种子性状地理梯度变异明显, 呈东北—西南走向。种子3个性状(亲代)的表型变异系数与子代的2年生苗高和地径、1年生苗的全干重之间达到或接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3个香榧单株的种实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宁海3个香榧单株种实种长、种径、种长径比(种形系数)、单种重、鲜出核率、核长、核径、核长径比(核形指数)、单核重9个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为香榧优株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单种重平均值最大的是宁榧1号(9.17 g),单种重极大值出现在宁榧1号(13.6 g);单核重平均值最大的为宁榧1号(2.93 g)。平均鲜出核率最大的是宁榧3号,达到40.86%,鲜出核率极大值出现在宁榧2号(51.06%)。株间种长、种径、种长径比、核长、核长径比、单种重、单核重、鲜出核率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核径差异性不显著。种实性状变异幅度最大的指标为单核重(变异系数CV为22.68%),单种重(变异系数CV为21.18%)次之,最小的为种长径比(变异系数CV为4.49%)。种长、种径、核长、核径均与单种重和单核重有显著相关性,鲜出核率与种长、种径、单种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种长径比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种实性状的无患子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传统的重要绿化树种,其果皮富含皂苷,种仁富含油脂,是国家林业局审定的新型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为揭示无患子群体间和群体内种实表型性状变异式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无患子13个天然群体的10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群体间和群体内种实表型多样性以及表型变异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7.34%,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表型性状分化系数平均为62.21%,群体间变异(39.93%)大于群体内(27.46%),是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多数性状在群体间差异显著,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边缘群体易于分化的特点,但地理变化规律不连续,而在群体内不同性状的差异性亦不一致。种子形态受群体地理生态的影响较果实形态大,西北部群体种子趋于椭圆形,东部、南部则趋于圆球形;地理纬度、年平均气温与多数种实性状间呈显著相关,是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地理生态影响因子。可见,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群体内变异都较为丰富,这些变异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群体间和群体内多层次的变异为无患子优良种质资源保育和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